《無中生有的世界》:天才們橫空出世,量子力學科學家的集體傳記

2021-01-13 彩虹下的味道

導讀:《無中生有的世界》:天才們橫空出世,量子力學科學家的集體傳記

這本《無中生有的世界》,是由吳京平先生所寫的,他用講評書的風格為我們講述了科普知識。吳京平是北京人,現任專職科普作家,全國首檔科學秀主播,科學聲音組織成員。

《無中生有的世界》

這是一部微觀世界的編年史,從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到威騰的超弦理論,講述了量子力學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這是一本量子力學科學家的集體傳記,記錄了那些推動了微觀世界認知的人。天才一個一個橫空出世,又一個個悄然逝去,人聚人散,帶給我們無限感慨。這是一段跨越百年的科學探索史,從一戰到二戰,從發現X射線到降伏核能,量子力學的科學家們推動了醫學的發展,影響了戰爭的進程,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各個國家紛紛宣戰,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德國人也打起了原子武器的主意,當時的德國佔領這世界上最大的鈾礦,由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工業,所以黨軍找來了海森堡,要他擔任原子武器的主設計師,當然他是負責理論的,實驗部分還是交給哈恩。哈恩比海森堡大了22歲,這是典型的老少分配。1939年9月26日,德國軍方制定了鈾規劃,著手開始進行核武器的研發,計劃代號叫「鈾俱樂部」。

《無中生有的世界》黑白引發思考

德國人這就甩開膀子幹了。可見西拉德他們的消息是可靠的,愛因斯坦發出那份信是8月2號的事。海森堡內心不認同納粹,也不喜歡那個小鬍子希特勒。海森堡是個非常高傲的人,天才通常都很自負,但是他要為國盡忠,海森堡是德國正統教育薰陶出來的標準德國好青年,雖然他那時候已經不再年輕了。戰爭已經打響,德國消滅了波蘭。打仗的情況下,科學家得到的資源其實是十分有限的。

戰爭是燒錢的機器,整噸的鋼鐵送進炮管裡,轟的一聲打出去炸掉,那是吞錢的怪獸。一切都圍繞著戰爭,平民用的東西還是靠邊站吧。但是想讓原子核裡面的能量乖乖的放出來,那可是不簡單的事情,那麼他們該怎麼辦呢?這裡吳老師用最淺顯易懂的語句為我們講解了原理,感興趣的可以再深一步的去了解,去探索。

戰後的格局亂糟糟的,各種力量都在重新協調中慢慢歸於安靜。這個時候又出大事情了,正是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奧本海默是美國原子彈工程最大的功臣之一。但是當時奧本海默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去了一看,簡直是三堂會審,一堆人在列舉他的罪狀,都是列舉他和共產黨之間不清不楚的關係。壓力之下,明顯就是逼迫奧本海默辭職,但奧本海默肯定不幹,所以最後奧本海默接受了三個星期的調查。最終大家有句評價就是「氫彈之父泰勒出賣了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

愛因斯坦

故事講到最後,愛因斯坦的去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落幕。愛因斯坦推動了整個物理學的一場革命,這一場革命是自他1905年發表的《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開始的,自那以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大大改變了物理學的基本面貌。而隨著這場革命的大幕低垂,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也將一一謝幕。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尚未統一電磁力,量子力學就橫空出世了
    量子力學誕生愛因斯坦最初的統一之夢尚且只局限在統一引力與電磁力,然而這兩種力尚未完成統一,物理史上一場更加翻天覆地的新理論誕生了,它就是量子力學。無論是相對論還是電磁理論,都無法解釋原子裡面各種微觀粒子的運動。正是在這種環境下,量子力學誕生了。
  • 量子力學決定了靈魂的誕生?科學家們說法不一
    20世紀初,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發生了質的飛躍,總體來說,就是牛頓理論被極度的拓展起來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分別佔領了微觀世界和高速世界。量子力學的應用也發展起來了能帶理論,進而促進了20世紀後半葉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 打破自然規律,用量子力學「重塑世界」?科學家的懷疑或是對的!
    只可惜,即使是成就極高如愛因斯坦也會犯錯,量子力學證明,上帝不僅擲骰子,還創造了世界的未來,物理學看似堅固的大廈,其實到處都是漏洞,直到現在才把這些漏洞漸漸填滿。其實量子力學並不神秘,也沒有那麼多玄而又玄的理論,它只是一門研究分子原子等微觀世界的學科而已。不過到如今,它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它不再只是一門物理學科,而成了人們看待世界的一種新思維和新方式。所有科學界得不到答案的問題,似乎只要通過研究量子力學,就能得到完美的解釋。
  • 量子力學之華山論劍
    我打算結合學習過程,陸續寫一些關於量子力學的文章,可能不如其它科普文章有趣,但儘量做到更加深入,描述清晰。量子力學的誕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像物理學歷史上大多數的理論那樣,由某位大神取得重大突破而宣告理論的誕生,它由許多天才科學家逐步提出和完善,其中的靈魂人物就是玻爾。
  • 頂級量子科學家們:世界是覺性的頻率
    隨著量子力學的實際發展和應用,包括諾獎獲得者 頂級量子科學家們發現,科學的結論竟然最終印證了佛學. 想不到吧, 人類科學發展前進的最終結果是回頭看 前人早有答案。很多科學家成為了佛弟子。佛法、科學,其實只是兩個名相。
  • 政治局集體學習量子科技,科學家說已接近產業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了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什麼是量子科技?其科學原理和發展態勢如何?記者採訪了多位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集成量子信息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金賢敏教授說,在很多人看來,量子力學很詭異,甚至說它「是騙人的」,但其實,它迄今是解釋從微觀到宏觀世界自然現象的最好理論之一。所謂量子,是一個物理量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某個物理量如果不能連續變化,只能取一些分立的值,它就是量子化的。好比走樓梯,我們只能登上一個臺階,而不能登上半個。
  • 什麼是量子力學
    (老高與小茉) 量子力學簡單的講就是微觀世界的物理學 宏觀世界的物理學和微觀世界裡的物理學是非常不一樣,比方說現實世界你有一堵牆你穿不過去但是在微觀世界裡面你就可以穿過去。再打個比方我在日本這個事情其實是不確定的。在微觀世界裡我在日本這個事情是個概率。
  • 快速入門量子力學,看這個就夠了
    陌生是因為,儘管自己有所耳聞,但要說清楚「量子力學是什麼」,估計是個掉頭髮的難題。量子力學無處不在,連電視劇都有它的身影。一場天才的遊戲量子力學是20世紀與相對論並列的重要理論成果,一出現就引起了物理學界方法論,乃至思想上的深遠變革。量子的概念來源於對「光」的重新認識,直接問光的本質是什麼,可能不好說。但從能量、動量的角度來看,光也存在基本單元。
  • 量子力學究竟「可怕」在哪?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如今的量子力學已經成為科學探索不可缺少的部分,隨著對它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不僅知道了許多人類之前不知道的事情,同時也推導出了許多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是感到害怕的結論。有科學家曾指出,只要你懂一點量子力學,那麼你就比90%的同齡人更能看清縹緲的未來。
  • 量子力學究竟「可怕」在哪?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如今的量子力學已經成為科學探索不可缺少的部分,隨著對它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不僅知道了許多人類之前不知道的事情,同時也推導出了許多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是感到害怕的結論。牛頓力學操控著能看到的一切現象,它與電磁學、熱力學一起,構成了一個完美無瑕的物理宮殿。 也正是從那時起,科學家們認為世間所有的事情都能夠用理論進行解釋,科學是嚴謹的、確定的,而愛因斯坦正是這種想法的代表人物。
  • 薛丁格小傳:貓比人還出名的鬼才科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凌空子)薛丁格小傳:貓比人還出名的鬼才科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887年8月12日,薛丁格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富裕家庭。他是獨子,家裡人都很寵愛他。當時的物理學界,信奉的是牛頓經典力學,對微觀世界的探秘研究甚少。而量子革命逐漸在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的理論激辯中,慢慢揭開了神秘的面紗。1926年1月(39歲),薛丁格在《物理年鑑》發表文章《以特徵值問題處理量子化理論》,來處理波動力學,並引入了現在稱之為的薛丁格方程。
  • 從赫茲到愛因斯坦——光電效應見證著量子力學的發展
    這讓當時的科學家們非常困擾,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天才愛因斯坦橫空出世。好了,先生們,現在光電效應被完美解釋。在當時,光被認為是波,波是連續的,而量子是一份一份的,不連續的。愛因斯坦此舉無疑是挑戰原有的經典物理體系,是天才的想法,更是看起來離經叛道的想法。其實在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說後,普朗克本人都不太相信,量子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到底存在嗎,普朗克本人不確定。而愛因斯坦運用量子論解釋了光電效應,這是開創性的工作。
  • 為什麼量子力學被科學家封神?
    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中,表明在由量子力學的奇怪規則支配的原子和粒子的微觀世界中,兩個不同的觀察者有權獲得自己的事實。根據理論,粒子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或狀態,專業術語稱之為為疊加。換句話說,根據目前的量子理論,事實實際上是主觀的。
  • 量子世界意味著什麼?時至今日,量子力學仍然讓人們感到困惑
    在研究光學中一個偏僻的角落時,物理學家們發現他們只有在引入一個奇怪的、完全新奇的想法——量子,這個時候才能解釋所發生的現象,這個結果擊碎了牛頓世界的基石。1900年到1925年,科學家們發現量子不能融入牛頓世界,和關於空間、時間以及因果律的假設相衝突。但是很多科學家希望找到一個方法,使得兩者相融合。
  • 海森堡的矩陣力學和薛丁格的波動力學,哪個才是真正的量子世界?
    上周說了量子力學的起源,講到普朗克通過研究黑體輻射打開了量子力學這個潘多拉的魔盒,最終導致整棟經典物理學大廈都岌岌可危,然後經過一眾物理學大牛們的研究發現量子世界存在波粒二象性,正在大家都在糾結於量子世界為什麼如此詭異的時候
  • 什麼是天才?或許你也可以!
    很多人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也有很多人想知道科學家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特別是那些非常成功的科學家、名聲超出了其專業領域之外的科學大師們——他們經常被稱為天才,他們的事跡被到處傳頌,甚至到了有些誇張的地步。然而,如果我們更多接近他們一些,更多地了解他們一些,就會發現,天才可能並沒有那麼神秘。費曼(R. P.
  • 量子力學導致基因突變?科學家們掌握了一些證據
    癌症令人聞之色變,而量子力學又是大熱的研究領域,把癌症和量子力學結合在一起,很容易讓人產生誇大其詞、譁眾取寵的聯想。但是一些學者卻指出,量子力學可能是 DNA 發生突變,導致複製錯誤的物理原理,他們還得到了一些證據。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怎麼回事。
  • 科學家為什麼說量子力學是在擲骰子呢?它打破了決定論
    但是在量子力學,包括現代物理學的其他領域,經常是科學家們用數學方法算出了一個函數或者是方程,然後才去尋找這個函數究竟是什麼意思。這就像是你在不知道什麼是力的情況下,先通過計算得出了一個數據,然後才發現原來這個數據代表了力的大小。
  • 中央政治局為啥要集體學習量子科技?記者帶你走進神秘的量子世界→
    原創 佘惠敏 沈慧 經濟日報近日,一條特別的新聞引起大眾關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理世界的物理理論。
  • 科學家發現:量子力學並非完全不可預測
    據最新的消息,量子力學的研究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進展,最新的量子力學實驗證明量子力學並不總是不確定的,在某些情況下具有可預測性。這也是量子力學研究的第三次突破,重大發現!科學家發現:量子力學並非完全不可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