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無中生有的世界》:天才們橫空出世,量子力學科學家的集體傳記
這本《無中生有的世界》,是由吳京平先生所寫的,他用講評書的風格為我們講述了科普知識。吳京平是北京人,現任專職科普作家,全國首檔科學秀主播,科學聲音組織成員。
這是一部微觀世界的編年史,從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到威騰的超弦理論,講述了量子力學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這是一本量子力學科學家的集體傳記,記錄了那些推動了微觀世界認知的人。天才一個一個橫空出世,又一個個悄然逝去,人聚人散,帶給我們無限感慨。這是一段跨越百年的科學探索史,從一戰到二戰,從發現X射線到降伏核能,量子力學的科學家們推動了醫學的發展,影響了戰爭的進程,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各個國家紛紛宣戰,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德國人也打起了原子武器的主意,當時的德國佔領這世界上最大的鈾礦,由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工業,所以黨軍找來了海森堡,要他擔任原子武器的主設計師,當然他是負責理論的,實驗部分還是交給哈恩。哈恩比海森堡大了22歲,這是典型的老少分配。1939年9月26日,德國軍方制定了鈾規劃,著手開始進行核武器的研發,計劃代號叫「鈾俱樂部」。
德國人這就甩開膀子幹了。可見西拉德他們的消息是可靠的,愛因斯坦發出那份信是8月2號的事。海森堡內心不認同納粹,也不喜歡那個小鬍子希特勒。海森堡是個非常高傲的人,天才通常都很自負,但是他要為國盡忠,海森堡是德國正統教育薰陶出來的標準德國好青年,雖然他那時候已經不再年輕了。戰爭已經打響,德國消滅了波蘭。打仗的情況下,科學家得到的資源其實是十分有限的。
戰爭是燒錢的機器,整噸的鋼鐵送進炮管裡,轟的一聲打出去炸掉,那是吞錢的怪獸。一切都圍繞著戰爭,平民用的東西還是靠邊站吧。但是想讓原子核裡面的能量乖乖的放出來,那可是不簡單的事情,那麼他們該怎麼辦呢?這裡吳老師用最淺顯易懂的語句為我們講解了原理,感興趣的可以再深一步的去了解,去探索。
戰後的格局亂糟糟的,各種力量都在重新協調中慢慢歸於安靜。這個時候又出大事情了,正是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奧本海默是美國原子彈工程最大的功臣之一。但是當時奧本海默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去了一看,簡直是三堂會審,一堆人在列舉他的罪狀,都是列舉他和共產黨之間不清不楚的關係。壓力之下,明顯就是逼迫奧本海默辭職,但奧本海默肯定不幹,所以最後奧本海默接受了三個星期的調查。最終大家有句評價就是「氫彈之父泰勒出賣了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
故事講到最後,愛因斯坦的去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落幕。愛因斯坦推動了整個物理學的一場革命,這一場革命是自他1905年發表的《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開始的,自那以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大大改變了物理學的基本面貌。而隨著這場革命的大幕低垂,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也將一一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