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通過這一次清理小菠蘿魚缸陶粒的操作,讓我明白了很多問題。
也間接證明了我之前的諸多判斷,和很多自媒體大咖對於過度、盲目增加生化濾材操作的批判。
生化濾材和底砂、陶粒,並沒有什麼兩樣,用好了是福,用不好就是禍
關於魚缸內鋪設底砂、陶粒的問題,我也反覆說過了多次,為什麼我的小原生魚缸就沒有什麼大問題?
魚小、排便少、有綠色植物、水溫低、投餵不多,這些都是是有利因素,還有兩個有利因素,那就是時候不到,和原生魚的體質、耐受力。
而生化濾材,當然和底砂、陶粒是有區別的,不能一概而論,至少形狀規則、不過於密集、厚實、比較透氣,以及水流暢通……
但是,假設生化濾材失去了上述的某些有利條件,它們,必然也會成為魚缸內的一個大垃圾箱。
為什麼有生化濾材的魚缸,氨氮或者亞硝酸鹽它就降不下去?
我們來個假設,假設魚缸內有大量生化濾材,並且是底濾魚缸,不管它飼養幾條魚,只要是氨氮、或者亞硝酸鹽降不下去了,換水也降不下去了,我們可以進行一招做個測試。
就是關閉生化過濾的上下水流,和魚缸內的水流徹底阻斷,之後,立刻原缸換水三四分之一,我敢保證,魚缸的水質,立刻瞬間得到改善,那麼,這個原因在哪裡?
和我小菠蘿魚缸的底部陶粒,那是完全相同的道理。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養魚老手,飼養的也不是什麼高貴的魚,密度也不大,根本不喜歡強大過濾系統的原因,因為三兩塊濾棉、有點生化濾材,加上一個小上濾,所有的問題,都不是難題,遇到難題只換水,就可以輕易解決。
而很多新魚友呢?
四五十釐米的小魚缸,也能加上十二盒、十五盒的滴流,面對著一大堆濾材,水質就是各種超標,怎麼也調理不好的原因到底在哪裡?
那就需要我們大大的耐心去等待了,等待硝化系統完全建立,沒有一絲多餘殘留雜質的餘地
所以說,萬事難兩全,問題就在這裡,有的魚友希望省事,但是自己卻沒有那個耐心,並且,以為過濾強大就可以啥也不顧,直接高密度入缸,問題是,魚,有那個耐心等待嗎?
這就導致了更為嚴重的研究過濾、研究硝化細菌,研究一切本來也無法解決的問題。
而我們就可以一兩塊濾棉打天下,只是需要一個困水桶和換水的水泵,只要觀賞魚出現一丁點問題,不在濾棉上就在換水上,之後洗洗棉、換換水,也就完活了。
各有優缺點吧,但是,我們要知道它們的缺點在哪裡,不是只看優點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