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一株美麗植物被帶到英國,此後一百多年該國再無寧日

2020-09-05 天眼看宇宙

筆者-小文

物種入侵指的是某種生物經過人為或者自然傳入之後變成了野生狀態,由此對當地的自然環境帶來毀滅性打擊的現象,幾乎所有的入侵物種都具備兩個特點,那就是繁殖性和生命力都很強。


而生物入侵也主要是以動物為主,但你又知道,在某種情況下,植物也會成為入侵物種的一員,並且它們比起生物還要難根治。


日本虎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種原本生活在日本火山附近的植物,本來不具備攻擊性和破壞力,但在1850年,這種平凡卻又美麗的植株被一位英國商人看上並帶回了自己的國家,從此以後,這個國家就一直因為植物的物種入侵而頭疼不已。


從外形來看,虎杖的莖稈為粉紅色,花朵顏色為白色,給人一種仙境之花的美感,人們根本想像不出虎杖會具有如此強的殺傷力,當初那位英國商人也是被虎杖的外表所欺騙,才毅然決定將其帶回國內。


而虎杖來到了英國陌生的環境後,不但沒有出現「水土不服」,而且還開始大量生長,英國本土的植物因為也因為在空間上受到虎杖的「排擠」而大面積地枯萎死去。

當地人們還沒有意識到,虎杖的生長空間是沒有限制的,它們可以無限地自我複製和自我繁殖,直到後來,人們才發現這種植物似乎是有生長「意識」的。


虎杖不僅掠奪了英國本土植物的生存環境,而且還入侵到了英國人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中去,包括馬路、建築物,也因為虎杖的紮根瘋長的行為,大量的建築物出現牆體破裂的現象。

你可能會以為,由一顆美麗植株帶來的災難會很快消失,正如現代的許多物種入侵最終都被「吃貨」解決了一樣,但遺憾的是,自1850年英國被虎杖入侵以來,這顆植物直到現在都沒有被根治。


為了消滅虎杖人們使用了各種方法,人們甚至在虎杖的每顆植株的根莖上都注射了藥物,但奈何虎杖的生命力就是這麼頑強,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了百年,但虎杖的數量至今都沒有減少的跡象,而英國也因為疲於應對這種入侵植物而選擇了放棄。

相關焦點

  • 1850年,一株美麗的植物被帶到英國,此後一百多年該國再無寧日
    1850年,英國人從日本引進了一種美麗的觀賞性植物——日本虎杖,它們原本世代生存在日本的火山口,由於外表美麗而獲得人們的喜愛。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漸漸發現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了它們的身影。時至今日,日本虎杖作為英國最嚴重的入侵物種之一,帶給人們很多煩惱,即便是科學家們也無法應對這種問題。
  • 1850年,植物學家將一株植物帶回英國,開啟了英國式物種入侵
    ,1850年的時候英國皇家植物園還栽種了這種植物,從此因為生命力旺盛,其蔓延程度一發不可收拾。,就開始蔓延成災,嚴重影響了英國本土植物的生長,而且還很難除淨。,放在日本就是雜草,而到了英國就是一種觀賞性的植物,不過後面因為蔓延確實很頭痛!
  • 1850年一株觀賞植物引入,禍害了英國一百多年,現在它變種了
    虎杖這種植物在中國和日本都很常見,在中國它還是一味藥材,並且還是野菜,只是它的味道很多人吃不習慣,所以知道虎杖能吃的朋友可能並不多!英國人不吃虎杖也罷,但也不至於被禍害一百多年啊,到底是啥情況?英國遭受虎杖「迫害」的血淚歷史虎杖是1850年由菲利普·弗蘭茲·馮·西博爾德從日本輾轉荷蘭到達英國的,這是西博爾德在日本以醫生的名義行博物學家之實時在日本的一座火山側山坡上發現的,嫩芽非常美觀,並且容易活,對環境要求不高,因此引進之初英國各大植物園競相引種,一時間都洛陽紙貴!
  • 1850年,一株觀賞植物被帶回英國,開啟了瘋狂的物種入侵!
    但再多的老鼠也是不夠吃的,達到一定程度數量就都下降了。1850年有這樣一株觀賞植物被帶回英國,至此它開啟了瘋狂的物種入侵之路,它就是「日本虎杖」(學名:Fallopia Japonica)。這是一種原產於日本的蓼科雜草,最初由來自德國的植物學家菲利普·弗蘭茲·馮·西博爾德發現,他認為這種「小草」非常漂亮可以成為觀賞植物,因此就把它寄回了老家荷蘭,後來經過輾轉反側這種植物來到了英國的皇家植物園,位於倫敦。
  • 1850年,一株觀賞植物被帶回英國,開啟了一場英國式物種入侵
    菲利普·弗蘭茲·馮·西博爾德是德國十九世紀著名的內科醫生,植物學家和旅行家,他在1823年以荷屬東印度軍隊派駐日本的官方身份,但在日期間以醫生的名義展開活動,當時日本不允許外國人在日本土地上自由訪問。、種子等,在日期間他收集了超過1000種植物,種植於在長崎海灣的一個人工島上(貿易港口,外國人自由居住),期間他在日本某地的火山側翼發現了一種非常漂亮的植物,生命力旺盛,非常適合觀賞,因此將這種植物寄回到了荷蘭家中的植物園中繼續培育!
  • 1850年,一種植物被帶到英國,經過百年繁衍帶來了災難
    十九世紀時的英國,就遭受到了一種植物入侵。當時西博爾德是德國著名的內科醫生,於1823年被荷屬東印度軍隊派往日本,以日本軍醫的名義在日本生活。不過與此同時,西博爾德也是一名植物學家,他十分喜歡對各種植物標本與種子等進行收集。一次偶然間,他發現了一種生命力旺盛且適合觀賞的植物,便將其帶回了自己在荷蘭的家中。
  • 1850年,被送到英國的觀賞植物,上演了一場瘋狂的物種入侵
    1823他年以荷屬東印度軍隊官員的身份被派駐日本,由於當時日本嚴禁外國人在日本土地上進行自由活動,因此西博爾德在駐日期間只能以醫生這種身份隱蔽開展各項活動。經過培育之後將生長較好的苗又分別帶到英國和比利時的植物園進行種植採樣。
  • 1850年,一種植物被帶到英國,如今成了英國的噩夢
    返回荷蘭後,菲利普對該植物進行精心培育,然後又作為禮物送給在比利時和英國的朋友,這種日本植物開始踏上了入侵之旅。它最終在英國造成了入侵之勢,而且困擾了英國人長達一個多世紀,看到這應該有朋友猜到這種植物是什麼了。沒錯,它就是日本虎杖。從單株虎杖看來,它長得十分清秀,而且生命力很旺盛,因此被作為觀賞性植物引入英國。
  • 1850年,一株漂亮的植物被帶回英國,一場可怕的物種入侵隨之開啟
    1850年,一株漂亮的植物被帶回英國然而讓人們沒有想到的是,在這株漂亮的植物被帶回英國之後,一場可怕的物種入侵隨之開啟。由於日本虎杖的顏值很高,擁有粉色的莖杆以及白色的小花,並且還可以食用和入藥,再加上這種植物很容易成活(除了常規的種子以外,你還可以隨便取點散碎的根莖放在土裡就可以成活),因此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於是就有一些人開始跟著種植這種植物。
  • 世界各地美麗的大教堂
    在這裡,我們來看看世界上最美麗的大教堂。Paul's Cathedral)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基督教徒崇拜之地(之前是異教徒)。英國國教大教堂和倫敦主教的所在地,現時的聖保羅教堂的建築可以追溯到1675年,此前的大教堂在倫敦大火中被毀。大教堂還是許多歷史事件的所在地,包括溫斯頓·邱吉爾爵士的葬禮,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查爾斯王子與黛安娜·斯賓塞夫人的婚禮結束的和平服務。
  • 中洲最美麗的植物——白樹的歷史
    在此後的幾千年裡,雖然剛鐸的白樹幾經衰朽毀滅,但總有幼苗能夠倖存下來、重煥生機。寧洛絲一脈由此一直延續,直到進入第四紀元。第二棵第三紀元2年,伊熙爾杜將一株幼苗種於米那斯阿諾爾,以紀念在巴拉督爾圍城戰中戰死的弟弟阿納瑞安。
  • 被送到英國的一棵觀賞植物,開啟了百年來的一場瘋狂的物種入侵
    1823他年以荷屬東印度軍隊官員的身份被派駐日本,由於當時日本嚴禁外國人在日本土地上進行自由活動,因此西博爾德在駐日期間只能以醫生這種身份隱蔽開展各項活動。經過培育之後將生長較好的苗又分別帶到英國和比利時的植物園進行種植採樣。
  • 白榮敏 | 綠雪芽:一株偉大植物的傳奇
    但做夢的機理告訴我們,日有所思才夜有所夢,她為山下麻疹病孩而憂心如焚,一定經歷各種煎迫和憂傷,經過無盡的試驗和探尋,篳路藍縷,苦心孤詣,終於有一天,如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一位偉大人物與一株偉大植物的關係就這樣被鎖定於祛病消災這樣一個人類生存的重大課題,這也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
  • 十九世紀睡蓮科王蓮屬植物的發現和歐美栽培簡史
    1846年,探險家Thomas Bridges將在玻利維亞收集的王蓮種子包裹在裝有溼粘土的罐子中送到了英國。邱園一共收到了二十五粒種子,其中有三粒發芽了,這些幼苗生長良好,冬天時植株死亡了。1848年,又一批王蓮的根莖和幹種子被送到了英國,但是那些根莖腐爛了,種子也沒有萌發。1849年,三十五棵王蓮的鮮活植株被帶到了英國,但是它們都死了。
  • 法國歷史最黑暗的時期,慘遭英國入侵一百多年,全國幾乎淪為廢墟
    在近代關係非常好的英法兩國,曾經進行過一百多年的戰爭,準確來說是英國入侵法國的戰爭,這段時期算得上是法國歷史最黑暗的一段,因為整個法國因為英國的入侵,差點淪為廢墟。英國對法國發動了一百多年的侵略戰爭,史稱「英法百年戰爭」。
  • 臨泉車檢所院內一株20多年的鐵樹開了花
    2013年07月22日 16:11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阜陽新聞網訊 「鐵樹開花,啞巴說話」、「千年鐵樹開了花,萬年枯藤發了芽。」
  • 這些植物種不得,種一株也違法!
    揭陽 禁種鏟毒專項踏查 3月25日, 毒品原植物是指用來提煉、加工成鴉片、海洛因、嗎啡等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植物。當今世界的毒品原植物有罌粟、大麻、古柯、卡特樹等。
  • 薔薇花色美麗沁人心脾,是和平與友愛的象徵,更被譽為英國國花
    傳說在四千年前,亞洲古錢幣上就以薔薇花紋為主題。早在公元前一千年,波斯、巴比倫一帶就廣為栽培薔薇,並稱它為維納斯(羅馬神話中愛和美的女神)的聖花。公元前六百年左右,一位希臘女詩人薩福,因為覺得它在花叢中能顯出莊嚴的女性美,所以給予它「花中皇后」的美稱。對薔薇花的喜愛,以後由中國、古羅馬、英國繼承了下來。1272年英王愛德華一世把薔薇花圖案鑄在王室的徽章上,從此蕾薇成了英國王室的標記。
  • 室內無土種植植物,它們的生長條件,是怎麼樣的?
    感謝大家,關注了小編的百家號,在室內無土種植植物,如果能使其生長條件做到該植物原來的生長條件那樣,那是很難得的。但要求外表形式(顏色)也有很重要的意義,這則要視室內布置為前提。因此常常必須要具備兩方面的,一是要注意在室內安放植物的位置要符合其生長最適宜的總的因素;另一就是要從美學的角度最大限度來考慮植物的生長形式。不管在哪種環境件下,室內種植植物要求給人們提供愉快舒服的感覺,這是主要的前提。
  • 一百多年後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一百多年後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2020-03-20 10:00:2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3月20日 10:00 來源:科技日報參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