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龍葵草
相信大家對「生物入侵」這個詞並不陌生,它指的是某個物種從生存地經過人為或自然途徑進入新的生存地,對當地物種的生存造成威脅,同時對當地的生態系統也造成了負擔。任何從其它地區引入本地區的物種都可以被稱為「外來物種」,有的外來物種很「友好」,而有些外來物種並不友好,進入新環境後就迅速佔有一席之地,然後逐漸霸佔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間。
經過調查發現,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外來物種入侵情況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境內目前存在超過400種入侵生物,平均每年新增兩種外來入侵物種。這些入侵物種中有植物和動物,它們都對我國的農林業發展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據估算,僅僅是集中主要的外來入侵物種就能在每年造成農林業經濟多達500億元的損失。
在已發現的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有不少物種都是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例如美國斑潛蠅、美國白蛾、巴西龜等等,那麼這些入侵物種是通過什麼途徑進入中國的呢?根據研究,物種入侵的渠道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自然入侵、無意引進和有意引進。所謂的自然入侵,指的是外來物種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完成了入侵活動,例如植物的種子通過昆蟲、鳥類的攜帶進入新環境,目前我國境內的薇甘菊和紫荊澤蘭就是通過自然因素入侵的。
無意引進,指的是雖然是人為因素導致外來物種的引進,但這種引進純屬意外,例如遊客在國外旅遊時無意地將植物種子、小動物帶入境內,又或者是在進行進出口貿易的時候物種跟隨物資進入中國。其中國內的松材線蟲就是隱藏在中國進口貨物的木材包裝箱中,然後逃竄到自然界中野蠻生長。
有意引進是造成生物入侵最多的途徑,世界上許多國家出於發展農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的要求,從其他國家引入優良品種。然而有一些引進缺乏風險評估,最終導致引入物種變成了入侵物種,19世紀中期德國一位名叫菲利普·弗蘭茲的植物學家的一次有意引進對如今許多英國人造成了困擾,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呢?
菲利普原本是在日本長崎海灣上的一個人工島中進行科學研究,他收集了超過1000種植物,並在島上種下了這些植物。在眾多植物種類中,菲利普對一種在日本土生土長的植物鍾愛有加,以至於他返回荷蘭後還帶了這種植物回去。返回荷蘭後,菲利普對該植物進行精心培育,然後又作為禮物送給在比利時和英國的朋友,這種日本植物開始踏上了入侵之旅。
它最終在英國造成了入侵之勢,而且困擾了英國人長達一個多世紀,看到這應該有朋友猜到這種植物是什麼了。沒錯,它就是日本虎杖。從單株虎杖看來,它長得十分清秀,而且生命力很旺盛,因此被作為觀賞性植物引入英國。據了解,日本虎杖最早在英國一個名叫邱園的園林裡落戶,很快就吸引了許多遊客參觀。
英國人發現這種植物頗具觀賞性,於是開始將它引入英國境內的其它植物園。但日本虎杖的生存能力實在是太強了,只要一個地方出現了一株虎杖,第二年那裡就出現一大片虎杖。直到1899年,英國女園藝師格特魯德·傑基爾公開表示要謹慎對待日本虎杖。
到了1905年,英國《皇家園藝學會雜誌》也發表文章呼籲民眾不要再種植日本虎杖了,因為那時候應該幾乎遍地都能看到日本虎杖的身影。只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日本虎杖就在英國境內站穩了腳跟,而且還嚴重影響了許多當地植物物種的生存。為什麼日本虎杖具有如此強的入侵能力呢?這歸因於日本虎杖的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日本虎杖有著超強的繁殖能力。根據百度百科顯示,虎杖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部能夠深入到地下2米甚至更深的位置。因此一旦讓虎杖扎穩了根,就基本很難將它連根拔起。其次,它可以通過無性生殖的方式來繁衍自己的後代。常見的無性生殖方式就是扦插,曾有植物學家做過實驗,將一根折斷的虎杖丟到一片土中,然後觀察它的生長。
出乎意料的是,在沒有太陽暴曬的情況下,那段虎杖竟然長成了植株。而且經過一年的生長,該植株在地下長出了一片根部,這是它能夠迅速在異國他鄉站穩腳跟的第二個原因,即擁有超強的生命力。想要剷除一片已經有一年及一年以上時間的虎杖實在太難了,曾有人給一片虎杖澆上汽油,然後一把火全部燒光,結果第二年又長出來了。
究其原因,就是虎杖已經把它的根扎到地下很深的地方,即使它在地面上的部位被摧毀了,只要保存地下根部,就有機會再次生長。對於這種「殺不死」的植物,很多英國人表示無奈,因為虎杖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有些英國家庭的房屋周圍長滿了日本虎杖,甚至連建築物中也長出了虎杖,威脅到了房屋的安全。
據了解,日本虎杖已經被列入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物種的名單中,它從原來人見人愛的清秀植物發展到人人喊打的入侵物種,這其中的轉折實在太戲劇性了。網絡上流傳一幅英國的日本虎杖地圖,地圖中顏色越深的地方代表日本虎杖的分布密度越高,其中英國的中部和南部的情況較為嚴重,整個英國到目前為止都還受到日本虎杖的困擾。
日本虎杖原本是生存在日本火山周圍的植物,由此可見其生命力之強。英國的虎杖入侵事件告訴我們,引入外來物種前要做好充分的風險評估,引入後要做好規範化的管理,不要讓物種有機會逃到野外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