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20世紀初以來,美國一直奉行「亞太平衡戰略」。在美國看來,任何一個國家獲得地區主導地位,不但美國在太平洋的屬地,甚至美國遼闊的西部海岸,都將暴露在一個缺乏其他力量制衡的強國面前,這對美國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噩夢」。因此,避免在東亞乃至整個亞太地區出現一個主導性國家,是美國亞太政策的基石。說白了,就是中方作為一個欣欣向榮的經濟體,其GDP已經是世界第二。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和軍事裝備也出現顯著的進步和增強,美國敏感的戰略神經開始感到緊張,於是就有了美國不斷派遣軍事力量前往亞太地區的新聞。但在最近,一向「熱鬧」的太平洋卻變得突然安靜。
從最新的衛星照片中可以看到,美國海軍的「裡根」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和中方海軍的遼寧艦、山東艦兩艘航母都已經靠港停泊。以美國海軍的「裡根」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為例,據外媒報導,它在完成2020年度的戰鬥部署行動後於當地時間11月14日返回了位於日本的橫須賀海軍基地。隨著長期部署的結束,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以及配套的艦載機聯隊的成員會開始新的一輪休假,屆時會有大批的人員返回美國。事實上,「裡根」號航母近期的動態正是美國航空母艦部隊「過勞」的一個縮影。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報導,相較於2019年,美海軍航空母艦部隊在2020年的作戰任務增加比率高達40%。長年的過勞,讓海軍連維持部署都捉襟見肘,遑論因應挑戰;隨著中方海軍實力不斷成長,更讓美國海軍在前述問題與「大國競爭」中左支右拙。
與此同時,對於一向「熱鬧」的太平洋如今突然變得異常安靜,有觀點則認為,這可能跟拜登勝選後,對西太平洋的緊張局勢起到緩解作用有關。分析稱,從當今世界格局來看,美國仍然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仍然有強大的潛力,但是跟幾年前相比,美國的實力和潛力削減得非常嚴重,而且美國在世界上的威望削減得非常嚴重。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美國跟另外一個大的國家——中方繼續處於尖銳的競鬥、對立和對抗之中的話,那麼美國的相對孤立將難以挽回,其在世界上影響進一步降低的趨勢將難以挽回。儘管美國(在拜登執政下)可能比川普四年執政時期會有一些地位的抬升,但仍然是相當有限和比較局部的。
然而,日本方面卻對此十分警惕,因為它不希望局勢緩和。目前,日本首相菅義偉已經火速和拜登取得聯繫。據日本共同社11月12日報導,當天菅義偉與拜登進行了10多分鐘的首次電話會談。除了祝賀拜登與哈裡斯成功當選外,菅義偉還在通話中提到了一個值得中方注意的細節。報導稱,菅義偉在電話中向拜登闡明以日美同盟為基石的外交方針,並強調日美聯手打造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的重要性。通話後,菅義偉對記者表示,拜登在電話中重申釣魚島適用於《日美安保條約》。當然,針對日本和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種種做法,中方外交部過去曾多次表態稱,中方對日美有關言論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方的固有領土。無論任何人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不會動搖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