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發現新型蛀船蟲,它們不吃木頭吃石頭

2021-02-15 菲律賓通

英國《皇家學會學報:生物學》十九日刊登的最新研究,首次揭開新品種蛀船蟲「Lithoredo abatanica」的神秘面紗;這種半透明的白色軟體動物「吃」石頭,排洩物則是「沙」,消化過程迄今仍是謎。這種蛀船蟲2006年首次在菲律賓保和島(Bohol Island)阿巴坦(Abatan)河域的石灰巖河岸被人類找到,但科學家直到2018年才完成系統化的研究。

此一椰果質感、外型像蛆的軟體動物,藏身在拇指大小的石洞內,會利用位於身體前後兩端的退化硬殼「吃」石頭,最大可以長到超過一公尺長。它們不同於此前被稱為「蛀船蟲」的其他軟體動物,「Lithoredo abatanica」不吃木材,生活在河域而非海域,硬殼上僅有毫米大小的數十粒牙齒,而非布滿厚度更薄、數量更多(可達數百粒)的牙齒。

此前的海洋軟體動物「蛀船蟲」體內有特殊的消化囊,囊中有許多共生細菌可以幫助消化木材;它們還會啃食船底、木柵欄的堤防,造成人類的威脅。科學家目前仍不清楚新品種蛀船蟲「Lithoredo abatanica」消化石頭的機制,它們似乎沒有特殊消化囊和共生細菌,也不依賴從石頭獲取的養分;研究人員推測它們「吃」石頭的行為可能類似於鳥類,主要是為了幫助消化、把真正的食物磨碎。

此前的海洋軟體動物「蛀船蟲」體內有特殊的消化囊,囊中有許多共生細菌可以幫助消化木材;它們還會啃食船底、木柵欄的堤防,造成人類的威脅。科學家目前仍不清楚新品種蛀船蟲「Lithoredo abatanica」消化石頭的機制,它們似乎沒有特殊消化囊和共生細菌,也不依賴從石頭獲取的養分;研究人員推測它們「吃」石頭的行為可能類似於鳥類,主要是為了幫助消化、把真正的食物磨碎。新品種的淡水軟體生物「Lithoredo abatanica」在河域(包括河岸和河底)隨便亂啃石頭的行為,雖然能為螃蟹、蝸牛、魚類等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但也可能導致溪流的方向改變,造成無法預知的洪水泛濫。

新品種的淡水軟體生物「Lithoredo abatanica」在河域(包括河岸和河底)隨便亂啃石頭的行為,雖然能為螃蟹、蝸牛、魚類等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但也可能導致溪流的方向改變,造成無法預知的洪水泛濫。

恐致溪流改向釀洪災

學者研究蛀船蟲,是希望從它們的共生細菌中,找到新的抗生素。該研究由美國東北大學、菲律賓大學迪裡曼分校的海洋與環境科學學者共同完成。

來源:快資訊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便民電話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
(632)844-3148、843-7715報警電話117急救電話911

點擊連結查看往期精彩

Hi,請重新認識一下菲律賓

以後可能再沒有名叫菲律賓的國家了,因為總統要幹一件大事

為什麼去菲律賓、柬埔寨越南等國,海關人員只向中國人索要小費?

為何嫁入中國菲律賓美女都會跑回國,不幸福嗎?答案令人意想不到

在菲律賓,今年就可以使用華為的5G!如果你選擇它

菲律賓一監獄塞滿四千人,白天打架,晚上擠著入睡,犯人很留戀

菲律賓,你欠全世界一句「對不起」!

在菲律賓,有20萬中國人靠騙同胞為生。

相關焦點

  • 菲律賓這種動物,不吃木頭,專吃石頭?
    最新科學研究首次揭開新品種蛀船蟲「Lithoredoabatanica」的神秘面紗;這種椰果質感、外型像蛆、半透明的白色軟體動物,藏身在拇指大小的石洞內,最大可以長到超過1公尺長。英國《皇家學會學報生物科學版》19日刊登的研究內容顯示,「Lithoredo abatanica」會利用位於身體前後兩端的退化硬殼「吃」石頭,其硬殼上有毫米大小的數十粒牙齒,並會排洩出砂礫。
  • 科學家終於找到像是恐龍般的活巨型蛀船蟲!
    研究人員終於有機會研究巨型蛀船蟲(Kuphus polythalamia)的生物樣本,儘管它的名字有個「蟲」字,但它不是真正的蟲,而是一種雙殼貝,一種封閉在其殼中的水生軟體動物,並在那種類別的動物裡具有明顯的神秘感。
  • 蛀船蟲被評最噁心生物,盤點那些極度噁心的動物們
    世界上的動物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動物都有,而有些動物卻非常的噁心,比如說蛀船蟲,評選成為2009年最為噁心的動物,尤其是在當時發現的蛀船蟲巴裡,其表面覆蓋了幾千根和刺一樣的短毛,並且這種動物經常攻擊珊瑚礁以及其他的魚類,是一種極度可怕的動物,但是因其那噁心的外表而著名,在動物界收穫了及其醜陋的名聲
  • 來菲律賓旅遊,發現200一斤的船蛆竟有人吃,比手臂還粗壯!
    ,高溫多雨,全年都可以去旅行,菲律賓也是一個爭議比較多的國家,因為提起菲律賓,大家都會想到菲律賓的貧窮,政治和不安,但是只要你踏上這片土地,你會發現這個地方的人民都是非常的淳樸,這個地方的碧海藍天也是非常的令人嚮往。
  • 菲律賓發現一新品種船蛆,專啃石頭超恐怖,小心遇到了趕緊先自保
    相信非常多的人看到蛆這個字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恐懼,小編也是這樣子的,因為大家感覺就是動物屍體裡面腐敗產生的那一種細菌,或者是在木頭裡面以木材為食的船蛆。看到這種生物恨不得趕緊跑遠了,但是下面這一種蛆,它卻跟平常的蛆不一樣,它們不吃木材卻反而啃食石頭,究竟是什麼情況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 菲律賓發現吃石頭的「蟲子」,專家;可能威脅人類安全
    之前在菲律賓就發現了一個「新物種」,人類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生物,書籍裡面也沒有記載,更奇怪的是,這種生物居然靠吃石頭為生,和自然界中大部分的生物都不同,它們不吃肉也不吃植物,
  • 菲律賓發現吃石頭的「蟲子」,專家;可能威脅人類安全
    的物種沒有被發現,海洋就佔了很大一部分。之前在菲律賓就發現了一個「新物種」,人類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生物,書籍裡面也沒有記載,更奇怪的是,這種生物居然靠吃石頭為生,和自然界中大部分的生物都不同,它們不吃肉也不吃植物,顛覆了人類對動物的認知。
  • 能讓人做噩夢的生物:科學家發現巨型船蛆活體
    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科學家並不確定它們的棲息環境。在此次研究中,科學家受到了一部菲律賓紀錄片的啟發,片子裡面出現了一些插在淺水潟湖泥土中的貝殼。研究人員於是展開了調查,並且在一個堆著腐爛木頭的潟湖中採集到了活體標本。回到實驗室後,研究人員洗掉了巨型船蛆外殼上發著臭味的泥土,把外面的蓋子夾掉,然後慢慢地深黑色的蟲體「倒」在檢測臺上。
  • 科學家發現新物種,喜歡在河邊挖石頭吃,深受產後婦女青睞
    對地球上大多數生物來說,石頭聽起來並不像是一種可以大快朵頤的美餐。但是對於這一新被發現的的物種來說,卻是一種可以解饑渴於糧荒之際的救命食物。那麼這種新被發現的物種是什麼呢。據美國趣味科學網報導。這是一種圓圓胖胖。
  • 蛀木水蝨體內含有可分解木頭酶
    甲殼動物蛀木水蝨危害木船和碼頭木製設施,俗稱「吃木蟲」。
  • 竟有生物愛吃石頭?美媒: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神奇動物
    新華社北京7月8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對大多數生命形式來說,石頭或許聽起來並不像一頓美餐,但它卻上了一種新確定的物種的菜單,這個物種是一種圓圓胖胖、長得怪怪的蛤蜊。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月19日報導,然而,儘管這種蛤蜊以石灰巖為食,但其發現者並不確定,這種生物是否從那些巖石中捕獲到任何實際食物。例如,這種蛤蜊的腸道中的細菌是否有助於分解巖石並釋放出營養物質?該研究項目的主研究員、麻薩諸塞州東北大學海洋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魯本·希普韋說:「我們希望研究共生體——即生活在這種動物體內的細菌,看看它們是否提供了什麼營養物質。
  • 竟有生物愛吃石頭? - 山西農民報數字報
    對大多數生命形式來說,石頭或許聽起來並不像一頓美餐,但它卻上了一種新確定的物種的菜單,這個物種是一種圓圓胖胖、長相奇特的蛤蜊。  儘管這種蛤蜊以石灰巖為食,但其發現者並不確定,這種蛤蜊的腸道中的細菌是否有助於分解巖石並釋放出營養物質?
  • 「船蛆」新物種:吃石頭,拉沙子
    但是在2006年,科學家在這個領域發現了一種新的船蛆,這種船蛆擁有一種非常與眾不同的口味偏好:巖石。該物種被發現於菲律賓淡水水體中,直到去年美國研究人員砸開幾塊巖石後將其中的奇怪居住者帶回實驗室之前,一直都沒有人對其進行詳細研究。他們於本周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期刊上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生物的奇怪之處在於會以石灰巖為食。
  • 噁心程度僅次於皮蛋的世界最噁心食物第二名——菲律賓樹蟲(慎入)
    什麼,這不是鼻涕蟲嗎?沒錯,乍一看還真像鼻涕蟲,但這其實是菲律賓巴拉望的特色食物——樹蟲(Tamilok)。樹蟲樹蟲,顧名思義,你可能覺得就是長在樹裡的「蟲子」。不過,雖然它們被叫作樹蟲,卻不是蟲子,而比較接近海鮮類。更特別的還有它們棲身的「家」,就是大名鼎鼎的紅樹林。
  • 顛覆三觀:20個動物驚奇小知識 生物老師也不一定知道
    #4——吃巖石的蟲子-蛀船蟲新發現的蟲子蛀船蟲(Lithoredoabatanica)是半透明的白色軟體動物,它們不吃木頭,而是依附在石頭上面,吃的是石頭,排出的是沙。#8——太冷不會感染細菌-負鼠負鼠是冷血動物,它們可以吃下數十條毒蛇、千萬條的蜱蟲也幾乎不會感染狂犬病。原因是它們的血液太冷了,細菌無法在體內活躍。
  • 世界十大最噁心的動物排行榜,船蛀蟲力壓無毛貓成第一
    TOP1、蛀船蟲 蛀船蟲被評選成為世界上最噁心的動物,尤其是在發現的蛀船蟲䰾裡後蛀船蟲巴裡表面覆蓋了幾千根和刺一樣的短毛,蛀船蟲外表醜陋又喜歡蠕動,所以稱為世界十大最噁心的動物。蛀船蟲最早在19世界就被海洋學家發現,一位水下攝影師將這種生物取名為"博比特蟲"。在全世界的溫暖海域都有發現,主要生活在海底。蛀船蟲的體型驚人,通常可達到1-2米,而在日本還曾經發現過長達3米的蛀船蟲。蛀船蟲是最噁心的動物嗎?答案是肯定的,它的表面覆蓋數千根像刺一樣的短毛,世界上體型最長的多毛類動物。
  • 新研究證實:這種生物不僅克木,連石頭也不放過
    轉自PNS近日有消息傳來,天生「克木」的船蛆已被證實能吃石頭!一個來自美國的研究小組確認了一種以巖石為食的船蛆。他們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上發表了文章,描述了他們對這種特別的雙殼類動物的研究結果。轉自PHYS研究人員報告說,這種「新型船蛆」早在2006年就被人類發現了,但直到最近才被仔細研究。研究者費力地鑿開巖石,捕捉到一些樣本後飼養在水箱中。觀察發現,這種通體白色的船蛆只有大約150毫米長,看起來非常像蠕蟲。
  • 科學家發現以石頭為食的蟲子,或許已經有「演化歷史」被啃食
    我們都知道在自然界裡生物有著非常多樣的生活習性,它們當中有以肉類為食物的動物,也有以植物為食物的動物,這也是比較普遍的兩種了。而所謂的雜食,其實也就是肉類和植物都吃而已,並沒有什麼稀奇之處。可能相對來說海底的一些動植物有著不一樣的生活習性,但是總的來說吃的都是比較常規且易於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