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五月,是指農曆5月,2020年6月21號正式進入。
2020年九毒日:
初毒日:五月初五(陽曆 6 月 25 日)/五月初六(陽曆 6 月 26 日)/五月初七(陽曆 6 月 27 日)
中毒日:五月十五(陽曆 7 月 05 日)/五月十六(陽曆 7 月 06日)/五月十七(陽曆 7 月 07 日)
末毒日:五月廿五(陽曆 7 月 15 日)/五月廿六(陽曆 7 月 16 日)/五月廿七(陽曆7 月 17日)
此九天為「九毒日」,五月十四為天地交泰日。
這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一定要記得泡浴、刮痧、拔罐、艾灸起來。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養陽的時候,抓住機會排毒驅邪、排寒溼,養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毒五月有道理嗎?
民間自古就有農曆五月百病泛濫,故有「毒月」之說。中醫認為,此說有一定道理,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屬火,此時的陽氣達到最旺,火旺至極,
上焦「上火」的人特別多,尤其是那些腎精不足引起的上焦熱症,會很突然,很可怕。而此時陽氣外散,內裡虛弱,所以不適合再進行洩耗性的活動:吃冷飲、流大汗、熬夜,勞傷心神等。
再加上端午的時候,雨季漸漸到來,而氣溫已經有了較大回升,空氣潮溼,流通不暢,溼熱之邪較盛。一旦溼熱阻滯氣血經絡,就會出現人體代謝受阻、氣血欠暢、濁邪停滯而百病生的窘況。
還有各種微生物開始大量繁殖,它們其中有些在中醫看來,可以叫做外邪的。各種動物昆蟲也出來了,它們的出現,也給這種微生物的流動帶來了各種可能。
所以,端午的時候,古人喝雄黃酒,說是祛除五毒,其中蜈蚣、蠍子等,都是毒蟲,這就是這種習俗的來源。我們今天,不必喝雄黃酒祛除五種毒蟲了,我們只需注意食品衛生即可,不吃冷飲、不流大汗、節制房事。
二、毒五月「毒」在哪兒?
1、水分流失導致梗塞
高溫導致人體水分散失,很容易使氣血運行淤滯,導致腦梗、心梗多發,尤其是平常有高血脂、高血壓的人更容易在這個時候發病。
2、脾胃虛弱導致腹瀉
由於炎熱貪吃寒涼的食物,導致腸胃消化不良,脾胃虛弱,便溏腹瀉。
3、腸中積熱導致上火
肉食、熱性食物食用過多容易導致腸中積火,所以,5月便秘的人特別多,而便秘讓人易起痤瘡、口臭、口乾、口苦、失眠等火症。
三、毒五月如何養生?
端午採艾蒿不僅是習俗,也有一定的養生意義在裡面,用好艾蒿才是毒五月保健的最正確打開方式。
艾灸:必灸的穴位大椎、陰陵泉、血海、關元、命門、足三裡。
艾葉泡腳:艾草泡腳、沐浴本來就是排毒效果最佳的養生方式,尤其要抓住這10天的關鍵期,堅持泡腳,養好陽氣。
「毒五月」其實一點都不可怕,我們沒有必要把它搞得過分神秘兮兮,我們只要從健康的角度,好好把握,適應氣候的變化,掌握其中的道理,就不會到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