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太空人去世了-虎嗅網

2020-11-30 虎嗅APP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在莫斯科因病去世,終年85歲。



1965年,他在上升2號宇宙飛船 外進行人類首次太空行走:用一條18英尺的繫繩綁在飛船上,在太空裡漂浮了12分鐘,飄出飛船5.3米。中途他的太空衣一度因故膨脹,無法穿過艙門口,只好開閥放氣,最終得以回艙。


出倉往事


列昂諾夫出倉行走的那一年,正是美蘇太空競賽的高峰。

 

他們的競爭者美國,由於正在進行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的設計,使得當年NASA的總預算驚人地佔到聯邦預算的4.4%,儘管資金的流向在國會和公眾的監督下嚴格控制,並儘量節約開銷,但登月計劃依然面臨諸多非議;另一邊的蘇聯投入資金未知,但在登月計劃實施上已經落後於美國,為了趕在美國之前實施登月計劃,急需加速進行太空探測試驗。

 

而這次的載人任務只是為了回答一個問題:把人丟進太空中,能不能活?



由於倉外服的設計問題,出倉過程中列昂諾夫在真空中開始膨脹。這直接導致他在返回飛船的過程中被卡在艙門外,蘇聯的電視臺也緊急將直播出艙的畫面切換掉。列昂諾夫做了一個十分冒險的決定:將氧氣從艙外服中排出。代價是他將面臨缺氧,稍有不慎就回不去了。

 

事實上不光是艙外服的設計,在這次的太空試驗中,蘇聯在各個環節的設計都極為激進,上升號的飛船和火箭沒有配備逃逸塔,這意味著兩名航天員如果在發射階段遇到任何問題,是沒有任何逃生方式的。今天看來,兩位英雄太空人能活著從太空回來都已經是萬幸。

 

在列昂諾夫返回飛船之後,遇到的問題始終沒能停止。


飛船內的空氣控制裝置失靈導致艙內氧氣含量暴增;返程過程中飛船的減速火箭又出現了問題,導致著陸點距原計劃著陸點遠出386千米。通訊設備完全失靈、制暖設備失效。兩個人只能出艙躲在外面,在西伯利亞冰冷的森林裡聽了兩天狼叫。另一邊,蘇聯軍方也展開了大規模的搜救行動,最後終於通過無線電找到了二人所在的位置。

 

上升二號在航行過程中遇到的這一系列的問題,任何失誤都足以導致任務失敗。回到家鄉後,列昂諾夫獲得的榮譽等同加加林,被奉為航天英雄;與此同時,在此次航天計劃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也使蘇聯放慢了登月計劃,上升計劃的後續計劃被全部取消。


列昂諾夫次年訪問捷克斯洛伐克,受到當地群眾熱烈歡迎


我們為何嚮往太空


人類之所以要登上太空,並不是為了體驗失重;不是為了尋找地外生命;不是為了在宇宙中感受孤獨。我們登上太空,是為了尋找自我,重新認識自我,是為了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

 

人類從未比在太空行走時顯得更為渺小或更為偉大,探尋地球生命與探尋太空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我們是誰?美國航天員阿爾弗雷德·沃爾登曾在太空中表示:


如今我們才明白過來,自己為什麼會在這兒:並不是為了仔細觀察月球。而是為了回過頭去,眺望我們居住的行星地球。  


從阿波羅8號上看到的「地出」


太空探索的黃金時代源於冷戰中美蘇太空競賽,在雙方莫大的恐慌與期待中,人類前所未有地耗巨資向頭頂的這片天空探索。而這充滿了矛盾的起點,卻能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當人們在太空中看到蔚藍的地球時才意識到,這個星球上的所有人其實是一個整體。從那以後,警惕汙染、饑荒、氣候的聲音越來越多。人類在陸地上全部的傲慢,在宇宙中都被一個孤獨地球的照片推翻了。

 

1973年,列昂諾夫開始為阿波羅-聯盟計劃先後在蘇聯和休斯頓接受訓練 。1975年7月15日,他作為指令長和工程師庫巴索夫一起參與了聯盟19號任務;7月17日,兩艘飛船對接成功,交換了太空人並進行了科學實驗。因為此次行動,列昂諾夫獲得了第二個蘇聯英雄稱號。

 

在那個誤解叢生的時代,在大西洋上方兩萬千米的高空上,美國的航空器與蘇聯的航空器完成了對接。兩國太空人進行親切地握手,無數觀眾從電視屏幕上見證了科學消弭人類偏見、並改變時代的瞬間。


「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的5名太空人,右二為列昂諾夫


所以為什麼會有很多孩子嚮往成為太空人?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是英雄。

 

在深空探索這件事上,太空人們就是勇入前人未至之境的開拓者,與任何人都不曾見識過的世界決鬥。通過幾年如一日的艱苦的訓練,將一個個不可能化為可能;他們還需要是萬裡挑一精英,具備各類優秀的品質。換句話說,他們是孩子們心中的完人。

 

2015 年,NASA 太空人凱爾·林格倫從漂浮在地球之外 350 公裡的國際空間站裡,用視頻連線宣布:中國作家劉慈欣的作品《三體》,獲得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


 

劉慈欣隨後在得獎中表示:


現實中的2018年,再也沒有人登上月球,人類在太空中航行最遠的距離,也就是途經我所在的城市的高速列車兩個小時的裡程。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卻以超乎想像的速度發展,網絡覆蓋了整個世界,在IT所營造的越來越舒適的安樂窩中,人們對太空漸漸失去了興趣,相對於充滿艱險的真實的太空探索,他們更願意在VR中體驗虛擬的太空。像有一句話說的:「說好的星辰大海,你卻只給了我Facebook。」  

 

不過我有一點可以確定:從長遠的時間尺度來看,在這無數可能的未來中,不管地球達到了怎樣的繁榮,那些沒有太空航行的未來都是暗淡的。  


1989年,列昂諾夫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之邀,首次到中國進行訪問。彼時蘇聯還沒有解體,中國才完成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的發射。他先後前往北京、上海、成都,並被授予成都榮譽市民的稱號。

 

此後他堅持關注中國航天領域,並對中國取得的成就讚不絕口:「現在許多國家都在進行太空探索,但只有3個國家有自己的宇宙飛船、自己的系統和自己的太空人,這其中就包括中國。」

 

中國曾經錯過了大海,但不會再錯過星辰了。

相關焦點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時政新聞之「太空行走第一人」去世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時政新聞之「太空行走第一人」去世 2020-02-02 20:37:20| 來源:中公教育 2020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山東省屬事業單位將於2月7日-11日報名
  • 艾倫·謝潑德——美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是前蘇聯的太空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也是第一個從太空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在宇航界大名鼎鼎而艾倫·謝潑德,美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在世界上(美國除外)就不那麼為人所知,就和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 太空行走第一人: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去世
    ,歷史上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xei Leonov)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5歲。 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走出飛船「上升2號」,在宇宙中停留了24分鐘,成為人類歷史上在太空行走的第一人。列昂諾夫的這一壯舉開啟了人類航天史的新篇章。 筆者有幸於2015年7月9日在莫斯科採訪了這位傳奇的蘇聯太空人,重溫此文,示意悼念。
  •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太空人差點無法回倉
    16時59分,翟志剛成功返回軌道艙,這標誌著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太空行走的國家。  在此,我們特地選編了43年前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太空行走、幾次著名的太空行走的稿件,以饗讀者。  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列昂諾夫完成了人類太空史上的壯舉太空行走,成為太空行走第一人。
  • 2020年首次太空行走:女太空人的頭盔突然「鬆動」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傑西卡·梅爾和克裡斯蒂娜·科赫均於當地時間周三上午7點前走出國際空間站,開始了2020年的首次太空行走。這是梅爾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太空行走、科赫的第五次和第六次太空行走。目前,這兩人有望成為2024年登上月球的12名女太空人之一。
  • 12分鐘太空行走減了6公斤!致敬: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諾夫逝世
    1965年蘇聯傳奇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xei Leonov)在長期患病後於本周五(2019年10月11日)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5歲,他是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人。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表示:悲痛地宣布「11號太空人」去世,他曾兩次獲得國家最高榮譽-蘇聯英雄。悼念從世界各地湧入,西方航天機構和專家讚揚了列奧諾夫的貢獻,崇拜者向他告別。
  • 太空行走第一人去世!從太空中看地球,他說「地球是圓的!」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太空行走第一人去世。前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xei Leonov)於1965年去世,享年85歲。他於1965年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人。俄羅斯聯邦太空公司羅斯科斯莫斯(Roscosmos)在一份聲明中說:「他是世界太空時代的第一批太空人之一,將一生奉獻給國家和工作,他的名字將在世界太空史上永遠銘記。」 「隨著阿列克謝·阿克希波維奇的去世,一個完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1960年,列昂諾夫與尤裡·加加林一起被選為首批接受太空人訓練的20名蘇聯空軍飛行員,兩次飛入太空,共飛行了7天32分鐘。
  • 他的經歷是勇氣和美的奇觀 太空漫步太空人去世
    美國航天局確認,第一位不系帶走出太空梭、進入宇宙空間的太空人布魯斯·麥坎德利斯去世,享年80歲。  麥坎德利斯1984年2月搭乘「挑戰者」號升空,在8天的飛行任務中,首次進行了不系帶太空行走,留下「漫步太空」的經典圖像。
  • 人類太空行走第一人:太空人去太空逛了一圈,發現太空艙進不去了
    他們從科技到軍事,從陸地到太空,誰也不服誰。可是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雖然推動了世界科技的發展,但其實還是發生過一些插曲的。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當時蘇聯的一位太空人,他實現了人類首次在太空行走,但走了一圈後卻發現遇到了大麻煩--回不去了。
  • 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世界首名太空行走太空人病逝
    據俄羅斯媒體10月11日報導,歷史上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xei Leonov)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5歲。列昂諾夫太空行走這一壯舉開啟了人類航天史的新篇章。 1965年3月18日,這一天註定要被記入人類太空探索的歷冊。
  • 在我國太空人進入太空之前,竟然有20多個國家的太空人進入太空!
    時至今日,進入太空還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自從2003年我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上天后,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有11位太空人14人次進入了太空,他們分別是:1、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 美國太空行走太空人 報告太空衣頭盔漏水
    原標題:美國太空行走太空人 報告太空衣頭盔漏水  新華社電 兩名美國太空人25日走出國際空間站,實施一周內的第二次太空行走。當天的太空作業一切順利,但太空人特裡·弗茨返回空間站後卻發現頭盔出現少量水滴,美國太空衣的安全性問題又一次浮出水面。
  • 太空人頭盔進水:今年第一次太空行走中途叫停
    太空人KOPRA報告說自己的頭盔裡被水泡了,而且水是冰冷的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消息,今年第一次太空行走被緊急叫停
  • 俄羅斯太空人太空行走期間釋放微衛星(圖)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8月20日,俄羅斯太空人根納季·帕達爾卡和尤裡·馬連琴科在國際太空站進行太空行走,期間,成功發射了Spherical微衛星。這是國際太空站太空人在2012年實施的第二次太空行走。
  •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行走時徹底脫離了飛船,會怎麼樣?
    目前人類已經有過數百次的太空行走,甚至在1984年就完成了首次無繩連接太空行走,均沒有發生過意外,所以太空行走的安全性還是很高的。在電影《地心引力》中,講述了太空人遭受隕石雨撞擊,然後徹底脫離宇宙飛船,在經歷重重困難後得救的故事,在實際當中,一旦太空人徹底脫離宇宙飛船後,是十分危險的。
  • 兩位NASA太空人完成6小時太空行走,卻意外在太空丟了一面鏡子
    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五,兩名NASA太空人進行了大約6個小時的太空行走,主要目的是為了升級國際空間站的動力系統。不過這次太空行走出現了一個小意外。這次太空行走的視頻截圖一名太空人一不小心在數百萬件圍繞地球運行的太空垃圾中增加了一件:他剛從國際空間站離開沒多久,袖子上的一面小鏡子就掉了
  • 兩位NASA太空人完成6小時太空行走,卻意外在太空丟了一面鏡子
    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五,兩名NASA太空人進行了大約6個小時的太空行走,主要目的是為了升級國際空間站的動力系統。不過這次太空行走出現了一個小意外。這次太空行走的視頻截圖一名太空人一不小心在數百萬件圍繞地球運行的太空垃圾中增加了一件:他剛從國際空間站離開沒多久,袖子上的一面小鏡子就掉了。指揮官克裡斯·卡西迪說這面鏡子很快就飄走了,美國航天局NASA稱,丟失的物品對太空行走或者空間站都沒有風險。
  • 太空遊客將可能在2023年進行首次太空行走90分鐘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4日消息,美國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俄羅斯代表處對衛星通訊社表示,有望進行太空行走的第一位太空遊客,將可能在國際空間站艙外停留90-100分鐘。他說:「這將是出艙90-100分鐘,相當於圍繞地球約一圈。太空遊客不是專業太空人,這種行走與6、7小時(取決於訓練情況)行走具有原則性區別。」
  • 太空人安妮·麥克萊恩首次太空行走後,對地球的看法有怎樣的改變?
    Credit:NASA安妮·麥克萊恩的太空人訓練包括,科學和技術簡介,國際空間站系統的強化教學,太空行走,機器人,生理訓練,T-38飛行訓練,以及水裡和野外生存訓練,2015年7月完成太空人候選人訓練,並有資格參加未來的任務。
  • 太空人在太空行走中會聽見什麼聲音?
    提問:太空人在太空散步時都會聽見什麼聲音? 答案:太空人在太空行走時會聽見什麼聲音?在艙外活動的執行過程中,你可以一直聽見太空散步的太空人們的撞擊與叮噹聲,當你的太空人同事們在你的模組外面平移時。它聽起來像閣樓上拖著鏈子的幽靈。當然沒有恐怖的鬼哭狼嚎了!另一件事,史蒂芬·科爾伯特(Stephen Colbert)和我已經證實,在太空裡的確沒人能聽見你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