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科學家獨享諾貝爾化學獎 因發現準晶體

2020-12-03 搜狐網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 10月5日電 (記者劉仲華)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宣布,將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以色列科學家丹尼爾·謝克特曼,以表彰他「發現了準晶」這種材料。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新聞公報稱,準晶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化學家對物體的構想。直至20世紀80年代,人們一直把固體材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晶體,其中原子作規則排列;另一類是非晶體,原子混亂排列。1982年,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工作的謝克特曼發現了準晶這種違背以往科學常識的物質結構。這種新的結構因為缺少空間周期性而不是晶體,但又不像非晶體。在發現準晶過程中, 謝克特曼曾經飽受懷疑,但由於他的堅持和不懈努力,而最終獲得了成功並享譽世界。準晶的發現衝擊了傳統晶體學中的基本概念.正是基於對這種新材料的研究,人們重新審視了「晶體」這個固體理論中的基本概念。準晶合金優良的物理和力學性能,如低表面能、低摩擦係數、低熱導率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使之在用作減摩耐磨、耐蝕和不粘材料等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謝克特曼1941年生於以色列,現為以色列科技學院教授。一般情況下,諾貝爾科學類獎項會被2至3個科學家所分享,而今年謝克特曼將獨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146萬美元)的獎金。

(責任編輯:UN913)

相關焦點

  • 以色列科學家因發現準晶體獲2011諾貝爾化學獎
    核心提示:以色列科學家丹尼爾·舍特曼因發現準晶體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準晶的發現對傳統晶體學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它為物質微觀結構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內容,為新材料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
  • 百年諾貝爾化學獎:97歲獲獎最勵志,獨享才是常態!今晚,諾貝爾化學獎花落誰家?
    (資料圖片)1964年,英國生物化學家多蘿西·霍奇金:因促進蛋白質晶體學發展而單獨獲獎。(資料圖片)63個諾貝爾化學獎為一人獨享。63 2323個諾貝爾化學獎為兩位科學家分享。2525個諾貝爾化學獎為三位科學家分享。
  • 發現準晶體的「準科學家」:我為何能扛住最偉大化學家的質疑
    「準科學家」2011年,謝赫德曼因「發現準晶體」獨享諾貝爾化學獎。準晶體具體與晶體相似的有序原子排列,但又不具備晶體的排布周期性,就像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和伊朗Darb-i Imam神殿中的中世紀伊斯蘭鑲嵌圖案。
  • 科學家表明天然「準晶體」可能源於太空!
    美國和義大利科學家表示,他們對在俄羅斯發現的天然「準晶體」礦石進行了化學分析,結果表明,這種礦石很可能是隕石的一部分,在隕石與地球的撞擊中遺落到地球上
  • 隕石中發現首塊「例外」準晶體
    科技日報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科學報告》雜誌日前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種新發現的準晶體。這塊準晶體是在俄羅斯東部哈泰爾卡地區的一塊隕石碎片中發現的,是首個在實驗室合成前先在自然界「露臉」的準晶體。  物質的構成由其原子排列特點而定。
  • 準晶體發現者Shechtman給年輕科學家的忠告
    在「晶體學」發展整70 周年之際,Dan Shechtman 教授氣勢如虹地改寫並擴展了「晶體」的定義。準晶體(quasi-periodic crystals,簡稱quasicrystals) 的發現者Dan Shechtman 教授於1941 年生於特拉維夫,是以色列的第4 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帶你認識以色列的12位諾貝爾獎得主
    諾貝爾化學獎:阿達·尤納斯2009年,阿達·尤納斯因其在核糖體結構方面的工作而獲諾貝爾化學獎。她的工作為更好地了解抗生素的作用鋪平了道路,並確保可以更好地量身定製抗擊疾病的藥物。除了諾貝爾獎外,尤納斯還因此獲得了以色列獎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
    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就職於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詹妮弗·杜德納,美國生物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教授。 CNN稱,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開發出能夠「改寫生命密碼」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的科學家。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
    CNN稱,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開發出能夠「改寫生命密碼」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的科學家。 2020年諾貝爾獎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
  • 因「基因編輯」兩位女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是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學領域有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的科學家。然而,這一學科卻被不少科學家調侃為「理科綜合獎」,因為物理、生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甚至農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都獲過化學獎。通過梳理過去100多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名單,可以發現,除了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生物學科研究獲獎的次數超過20次,物理學科研究獲獎的次數也高達20次,甚至農學方面的研究也獲得了一次化學獎。
  • 三位科學家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是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學領域有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的科學家。然而,這一學科卻被不少科學家調侃為「理科綜合獎」,因為物理、生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甚至農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都獲過化學獎。通過梳理過去100多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名單,可以發現,除了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生物學科研究獲獎的次數超過20次,物理學科研究獲獎的次數也高達20次,甚至農學方面的研究也獲得了一次化學獎。2007年-201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的獲獎情況如下: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以表彰他在「固體表面化學過程」研究中作出的貢獻。
  • 因發現黑洞,英德美3位科學家獲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僑報網綜合訊】當地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揭曉,物理學獎頒給了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
  • 【諾獎頒獎】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科學家獲獎
    Doudna),以表彰這兩位女性科學家「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 /cas9基因剪刀」,她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76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諾貝爾委員會在官方頒獎詞中表示:「藉助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準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研究黑洞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三位科學家獲得這項殊榮,其中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次頒獎是在1901年,迄今為止共有215位獲得該獎。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位科學家是位女性,除此之外,還有3位女性科學家,分別是居裡夫人(還曾獲得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瑪麗亞·格珀特·邁耶和唐娜·斯特裡克蘭。
  • 準晶體是不粘鍋塗層的好材料·都市快報
    堅信自己是對的  都市快報:你能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準晶體嗎?  謝赫特曼:這個問題相當複雜,我儘量試著解釋吧。自然界所有材料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在我發現準晶體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晶體的原子排列是有序的,且是平移對稱的,否則就是非晶體。而我發現的準晶體,它的原子排列是有序的,但並不具備晶體的平移對稱性。
  • 資料:諾貝爾化學獎過去十年得主與成就
    200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剛剛揭曉,英國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美國科學家託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因在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研究中做出突出貢獻而獲得該獎項。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英國科學家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美國科學家託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共同獲得200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並將分享總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的獎金。瑞典皇家科學院在一份聲明中說,「核糖體對於生命極為重要,它們也是研發新抗生素的關鍵。」 核糖體是在各類細胞中普遍存在的顆粒狀結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學物質。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北京時間9日下午,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成為今年的諾獎得主,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
  • 【盤點】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 盤點近十年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成就(組圖)(全文)
    >>>詳細 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 得主:以色列理工學院的丹尼爾-謝德曼(Daniel Shechtman) 領域:在「在準晶體領域內的發現」而獲獎。獲獎者的發現改變了科學家對固體物質結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