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青橙獎:90後浙大少女博導趙保丹成唯一獲獎女科學家

2020-10-31 大超雜談

導讀:上個月大超關注到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10名獲獎的青年科學家名單已經公布,1991年出生的趙保丹成為今年唯一入選的女性科學家。這位穿著粉色泡泡袖公主裙會玩、會學、會教的90後「科研少女」備受大家關注。

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面向35歲及以下中國青年學者的公益性評選,旨在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

今年10位來自中國各地的青年科學家,分別獲得了阿里頒發的100萬獎金,合計1000萬。他們中最大的35歲,最小的僅有28歲。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

今年「硬核10人」的科研領域腹地廣闊,既有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

喜歡追劇、喜歡粉色的「非典型性博導」

趙保丹,本科就讀於南京大學物理學院,之後在劍橋大學物理系卡文迪許實驗室攻讀博士。這個實驗室曾誕生過 29 個諾貝爾獎,在物理學家心中是一個殿堂級的存在。

她現在是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目前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

2019 年 12 月 14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了 2019 年「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中國區榜單,趙保丹名列榜單。

她5年共發表SCI期刊論文20篇。趙保丹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鈣鈦礦LED、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及與之相關的器件物理和光物理。她曾以製備簡單、成本低廉的新方法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為推動鈣鈦礦光電子技術的規模化應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趙保丹,打破了大眾對於科學家的刻板印象。實驗室裡,她是受學生尊敬的導師,走出實驗室,就是一位元氣滿滿充滿少女心的90後「小仙女」:喜歡粉色、追劇、胡歌是她喜歡的演員、還是做飯高手。在趙保丹的思維裡,做實驗和做飯異曲同工。

「做實驗需要動手,需要配方,就像做飯需要菜譜,需要掌握火候,」趙保丹開玩笑說,「大廚都是潛在的實驗高手。」

趙保丹從小的理工科就非常好,大學選了物理專業。她認為女生的第六感可能是做科研的優勢之一。因為做科研就是創新,需要突發奇想,探索一些前人沒有想到的方向。她在進行探索型實驗時的判斷往往就比較準,經常可以找到比較關鍵的地方。

另外女生認真仔細的優勢會更多地發現一些細節,這些細節可能就會改變研究的方向。

青橙獎很給力,科學家們很需要

作為阿里達摩院舉辦的一項公益性的青年人才評選活動,從2018年起,阿里每年拿出1000萬獎金舉辦青橙獎,每名獲獎者得到100萬獎金和阿里的科研資源,今年已舉辦的第三年。

也許大家就會問,如何能獲得獎金如此之高的青橙獎呢?首先來看它的評選標準:不唯資歷,不唯履歷,不唯論文,不唯門第。獎項目標是尋找並支持國內最有潛力的青年科學家。評審委員由眾多學術大牛組成,包括李飛飛、包雲崗、謝源、賈揚清等,每年選拔出10名35歲以下的中國科學家。

並且阿里對獲得青橙獎獎金的用途沒有做任何要求,可以用來投入科研、個人愛好,甚至買車買房。

因為在科學圈裡有這樣一個怪異的現狀:當他們有創造力真正能做科研的時候,是在以利益化的方式在做科研;當他們做到功成名就,立馬會反過來再去做一些真正的科學工作。但一般情況下當人超過了五十歲,已經很難做出像樣的成果了。

為什麼說搞科研年輕的時候容易出成果?

因為年輕人沒有條條框框、無知無畏、敢想敢做。而成名的科學家腦子裡裝的「正確」的條條框框太多了。但是,科學的很多突破都是在這些看似「不正確」的地方出現的。

很少人會關心「堅持科研道路的年輕人,他們活得好不好?開不開心?有沒有事業有成?有沒有房子車子?」

假如房子買不起孩子生不起,看著當初不如自己的同學賺的錢是自己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試問有多少科研人員還願意堅守?

施一公先生曾說過:「清華70%至80%的高考狀元去哪兒了?去了經濟管理學院。連我最想培養的學生都告訴我說想去金融公司。當這個國家所有精英都想往金融上扎堆的時候,我認為這個國家出了大問題。」

然而青橙獎恰恰是一個純粹的,與商業無關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做到了真正關心那些堅持科研道路的年輕人。可以讓青年科學家不是為了「利益」去做一些自己不願做的研究,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做一些真正想做的事情。

在這個時代,這樣的東西是很少見的。所以大超希望它能多一點,再多一點。不一定只能是阿里來做,而是讓更多的企業都能參與進來。

科研路上,願他們無問西東

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說:「我們很驕傲地看到,這些青年學者真正代表了時代的『硬核要求』,他們堅定的科學信念、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和顯著的科研成就都是青橙獎鼓勵的。」達摩院支持青年科學人才不求回報,「你們的成長與進步是對社會最好的回饋,只有更多青年投入基礎科研,才能提升社會的原始創新能力。」

努力做事,無問西東。無問西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也是傑出人才的座右銘。

電影《無問西東》就是科研精神很好的印證。影片展現民國那段難忘的歲月,一寸河山一寸血,每個人需要直面的是內心,只求為民國和國家做些什麼,生死由命成敗在天。只有在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相互成就中,人生才能得以自我實現。而每個人所處的時代,都有其鮮明的特色,尤其是中國過去的一百年,從精英沐浴歐風美雨到大眾創新,每代人的舞臺和框架、格局都不相同,相同的事對國家、社會和人生的三重壓力一肩挑的本命。

不要問國家為了你做了些什麼,而是要想一想自己為國家做了些什麼。先證明自己,把自己培養成人才,國家和社會是不會虧待你的。

結束語: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 和 擔當,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迷茫 與彷徨 ,沒有哪 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科研不易,且行且珍惜。

所謂堅守本心, 就是能頂得住壓力,能漠視旁人的冷嘲熱諷, 不在群行群止中隨波逐流,不在挫折坎坷中與世浮沉 。 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無論你是大步流星,還是步步為營, 堅守 初心 , 堅持去澆灌,終會守得花開不敗的一天!

奔湧吧,科研路上的苦行僧們!

相關焦點

  • 榮獲百萬青橙獎的90後浙大女博導,愛科研也愛生活
    不久前,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趙保丹研究員捧回了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百萬青橙獎,成為今年獲獎者中唯一的女科學家。這個90後姑娘,愛科研、愛生活,她的故事要從和鈣鈦礦結緣說起。此後,浙大就在她心裡扎了根。浙大校園旁的西湖、太子灣、靈隱寺等杭州美景,也深深地鐫刻在了趙保丹的腦海中。博士畢業前,趙保丹就打定主意要回國,她也曾留意過國內不少高校的招聘信息。但是,最令她心動的還是浙江大學。2019年,滿載康河的一船星輝,趙保丹背上行囊,歷經十幾個小時飛行後,來到了浙江大學玉泉校區,正式成為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份子。
  • 浙大29歲硬核女博導 獲達摩院青橙獎100萬
    喜歡刷劇、最愛少女粉都市快報粉紅色的泡泡袖公主裙,粉色的髮夾,甜甜的笑。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在昨天公布的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名單上,1991年出生的趙保丹成為榜單上的10位青年科學家之一,也是今年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科學家。
  • 獲獎1000萬!清華學霸自嘲發量,29歲浙大博導「少女」...
    今天中午,2020青橙獎名單公布視頻剪輯:中國青年報(記者:張力友)獲獎十人中唯一的女生是,浙江大學29歲博導趙保丹,被稱為「樂天派錦鯉」「第六感科研少女」。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
  • 浙大29歲粉色系女博導入選阿里青橙獎!她喜歡刷劇、最愛少女粉
    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粉紅色的泡泡袖公主裙,粉色的髮夾,甜甜的笑。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10位青年科學家之一,也是今年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科學家。
  • 90後少女博導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
    近日,29歲浙大女博導趙保丹成為阿里青橙獎獲得者中唯一的女生。麻省理工給出的獲獎理由:她以製備簡單、成本低廉的新方法突破了鈣鈦礦 LED 效率的世界紀錄;另外,她還利用錫代替鉛的手段降低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毒性。
  • 浙大29歲硬核女博導入選達摩院青橙獎,喜歡刷劇、做飯,最愛少女粉
    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位青年科學家之一,也是今年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科學家。事實上,在實驗室裡,趙保丹是受學生尊重的女科學家,走出實驗室,就是一位普通的90後姑娘:喜歡刷劇,喜歡粉色,還是做飯高手。趙保丹最喜歡的明星是胡歌,從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到話劇《如夢之夢》,偶像的作品她一個也沒落下。最近也刷了《三十而己》,對最後開放的結局表示滿意。平時最愛少女粉色和藍色,參加達摩院青橙獎20強答辯時,特意穿了一件粉色的公主連衣裙。
  • 浙大29歲「粉色系」博導獲百萬大獎:為了炒好一盤土豆絲,曾連續做了一個月
    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粉紅色的泡泡袖公主裙,粉色的髮夾,甜甜的笑。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也是今年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科學家。
  • 90後少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
    9月9日,今年29歲的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保丹收穫了一份獎勵青年科技學者的大禮,其和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還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
  • 90後少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
    9月9日,今年29歲的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保丹收穫了一份獎勵青年科技學者的大禮,其和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還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
  • 浙大29歲女博導獲百萬大獎!她既是實驗高手也是個「大廚」
    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粉紅色的泡泡袖公主裙,粉色的髮夾,甜甜的笑。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事實上,在實驗室裡,趙保丹是受學生尊重的女科學家,走出實驗室,就是一位普通的90後姑娘:喜歡刷劇,喜歡粉色,還是做飯高手。趙保丹最喜歡的明星是胡歌,從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到話劇《如夢之夢》,偶像的作品她一個也沒落下。最近也刷了《三十而己》,對最後開放的結局表示滿意。
  • 90後少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全國29歲及以下博導有幾人?
    9月9日,今年29歲的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保丹收穫了一份獎勵青年科技學者的大禮,其和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網友們對如此優秀的人才讚嘆不已,稱:90後都當博導了!
  • 帶著一顆少女心,29歲硬核女博導為何能入選青橙獎獲獎100萬
    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91年的趙保丹,是江蘇徐州人,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現擔任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導,已經開始自己建實驗室、帶學生,研究方向為新型半導體材料在光電中的應用。趙保丹在生活中是個陽光美少女,喜歡粉紅色,從小理科就好,劍橋讀博期間沒覺得難,已經發表SCI論文20多篇。她說,女生也可以做硬核科研。
  • 29位青年科學家獲獎!這些「青橙」都來自哪片沃土?
    2020年有哪些新晉的「青橙」?「青橙」,寓意青年學者猶如成長中的橙子,只要給予適宜的成長環境,就能茁壯成長。這波「後浪」最大的35歲,最小的僅有28歲,他們的科研領域既有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鼓勵他們說:「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發揮你們的創造力。」
  • 29歲浙大女博導發20多篇SCI,22歲時被獲諾獎實驗室錄取
    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她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趙保丹被稱為 「樂天派錦鯉」 「第六感科研少女」 。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希望像皮卡丘一樣發光發電能量滿滿趙保丹介紹說,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鈣鈦礦光電器件。
  • 阿L青橙獎百萬獎金交稅嗎?
    9月9日,90後少女博士生導師收穫了一份獎勵青年科技學者的大禮,其和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L88 DaMo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阿L88 DaMo院的1000萬元獎金。這一新聞讓網友紛紛稱讚數位青年科學家們。那麼偉大的青年科學家們榮獲百萬獎金是否需要納稅呢?
  • 連續三年獲得阿里青橙獎,中科大大數據被低估了嗎?
    而國內諸多民間科學大獎,則是不約而同選擇了在諾貝爾獎之前一個月搶先揭曉:今年9月剛開始,未來科學大獎和青橙獎已經公布了獲獎名單,另一項大獎「科學探索獎」,也將於9月下旬揭曉。從歷屆青橙獎得獎名單看,清華大學(5人)、北京大學(3人)、浙江大學(3人)、上海交通大學(3人)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3人)五所國內最負盛名的一流學校連續三年有年輕教師入選青橙獎,果真是得年青人者得天下。
  • 2020年阿里達摩院青橙獎出爐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梁文華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
  • 她是浙大首位「90後」博導,16歲上復旦,當之無愧「女學神」
    浙大迎首位90後美女博導 教授楊樹,90年出生,16歲考上復旦大學,20歲從復旦本科畢業,考入香港科技大學讀研,24歲已經拿到了港科大的博士學位。而且還是首批香港博士獎學金獲得者,已在TED、EDL、IEDM、APL等國際頂級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數十篇。
  • 不一樣的「滅絕師太」:90後浙大美女學霸成為博導
    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90後浙大美女學霸劉婉璐最近在網絡上成為人們追逐的焦點。美女學霸生活照1992年出生的劉琬璐經歷豐富: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就參加高考。
  • 30歲北大美女博導,獲獎300萬,顏值才華堪比當年顏寧
    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來自北京大學的年僅30歲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榜上有名,成為最年輕的一位,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此次獲獎,她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可謂是名利雙收,這也充分顯示了我國青年女科學家的卓越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