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百萬青橙獎的90後浙大女博導,愛科研也愛生活

2020-10-06 中國青年報

不久前,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趙保丹研究員捧回了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百萬青橙獎,成為今年獲獎者中唯一的女科學家。

這個90後姑娘,愛科研、愛生活,她的故事要從和鈣鈦礦結緣說起。

與鈣鈦礦結緣

2014年,懷著對學術科研的憧憬,本科畢業的趙保丹遠赴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在康河的柔波裡,趙保丹度過了5年的學習和工作時光。記得剛到卡文迪許實驗室時,比起實驗室裡已有碩士學習經歷的同學們來說,剛剛本科畢業的趙保丹顯得格外稚嫩。

「看上去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怎麼適應國外的學術生活?」師姐對她很是擔憂。因為實驗室組隊時,會有師兄師姐排斥像她這樣的「萌新」,這樣的生活學習氛圍,對趙保丹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挑戰。出乎意料,趙保丹並沒有被現實困擾,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她都樂觀處之,不斷摸索科學研究的門路。靠著刻苦努力,入學半年後,她在科研上有了突飛猛進的成長。

「找到你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博士學位是屬於你自己的,你要對你自己的學位負責。」這是趙保丹的導師、世界知名的光電物理學教授Richard Friend院士在她入學時告訴她的事。

正是趙保丹入學劍橋那年,卡文迪許實驗室發表了第一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的論文,在世界範圍內引起關注。鈣鈦礦是1839年被在俄羅斯烏拉爾山探險的德國化學家古斯塔夫·羅斯發現的一類晶體結構的名稱。它實際並不是「礦」。學術界將滿足ABX3化學式結構、與鈦酸鈣晶體結構相同的物質,稱作「鈣鈦礦」。鈣鈦礦材料有十分優異的發光性能,但在2014年時,鈣鈦礦二極體的技術還非常不成熟,轉換效率低、穩定性也很差,是一個不被看好的研究方向。

在拜讀了師兄師姐的文章後,趙保丹對鈣鈦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她著魔般地把自己「定格」在了實驗室裡,因為光學實驗的特殊性,常常需要在晚上做實驗,最拼的時候,她連續四五天在實驗室通宵達旦地做實驗。

讀博第三年,趙保丹完成了自己在鈣鈦礦發光領域的第一個代表作。她利用鈣鈦礦和聚合物的異質結構,幾乎完全抑制了材料本體和器件界面上的非輻射損失,實現了接近100%的內量子效率。這篇研究論文作為封面論文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得到了很多領域內學者的關注。

很幸運,和鈣鈦礦相識於緣分,趙保丹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並不斷朝這個方向努力著。如今,90後的趙保丹已經有了一張非常漂亮的科研成績單:參與撰寫了20餘篇SCI論文,在高影響力的《自然》《科學》《細胞》系列期刊上共同發表了7篇論文;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獲得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的榮譽稱號等。

與浙大結緣

從英國劍橋大學到有著「東方劍橋」美譽的浙江大學有多遠?

2018年前,趙保丹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讀博期間,她來到浙江大學進行短期交流。「浙江大學的學術氛圍和劍橋有不少相似之處,很開放、很自由、很包容。」此後,浙大就在她心裡扎了根。浙大校園旁的西湖、太子灣、靈隱寺等杭州美景,也深深地鐫刻在了趙保丹的腦海中。

博士畢業前,趙保丹就打定主意要回國,她也曾留意過國內不少高校的招聘信息。但是,最令她心動的還是浙江大學。2019年,滿載康河的一船星輝,趙保丹背上行囊,歷經十幾個小時飛行後,來到了浙江大學玉泉校區,正式成為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份子。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獲評A+。在浙大這片寬鬆的科研沃土中,學校和學院為趙保丹配備了充足的科研經費和大型儀器設備,讓趙保丹和她的鈣鈦礦研究蓬勃生長。

如今的趙保丹依舊將熱情傾注於鈣鈦礦研究中。鈣鈦礦LED從2014年發展至今,已然在效率方面有了很大突破,在近紅外和綠光方面都已經達到了預期的轉化效率,而藍光方面還在探索。同時,如何提高鈣鈦礦LED的穩定性,以及降低鈣鈦礦中鉛成分的毒性,也亟待被探索。

連亞霄是趙保丹在浙大手把手教授的第一批學生之一。在連亞霄心中,師徒倆的緣分要比他們第一次見面還要早。那是2019年的一個傍晚,坐在實驗室裡研究文獻的連亞霄,讀到了一篇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有關鈣鈦礦轉換效率的論文,署名作者是趙保丹。讀完文章後的連亞霄對作者佩服得五體投地。沒想到,一年後,連亞霄心中的「趙大神」成為了自己的導師。

「趙老師是我在鈣鈦礦發光器件領域及器件物理方面的引路人」,連亞霄說:「鈣鈦礦材料領域涉及化學、物理多個學科交叉領域,包含光學、電學、微納結構學等多個研究方向,如果沒有深厚的基礎知識積累,不能觸類旁通,很難在這個領域內有所發揮。」

在趙保丹的指導下,連亞霄深入學習了鈣鈦礦發光材料及器件物理的原理,逐漸捋清了鈣鈦礦材料、無機材料、有機材料之間的區別與共性問題,明白了有機半導體材料領域的能量轉移及利用機制,看到了鈣鈦礦材料領域作為高效及清潔能源所存在的優勢。這種細緻入微的探究式學習更激起了連亞霄對鈣鈦礦研究的信心和興趣。「她鼓勵我多看文獻,多形成自己的想法。」在偏自由化的教學模式裡,趙保丹更像是一個把關人,告訴學生這個方向能做到多高、這個方向會遇到什麼問題。

在科研中,趙保丹是引路人;在生活上,趙保丹更像一個姐姐。和導師一樣,連亞霄也喜歡在安靜、幹擾小的夜晚環境中做光學實驗,疲勞的時候,就趴在桌子上小憩一會兒。有一次路過的趙保丹看到了這一幕,隔天就買了把沙發椅放在實驗室旁邊的辦公室,叮囑連亞霄不要趴著睡,真的困了可以去沙發椅上躺會兒。「她是下雨天會關心我的網面鞋溼不溼的人,真的太細心了。」連亞霄說。

「如今年輕的博導老師越來越多,年輕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方式可能會有一些不同。」趙保丹說:「我會把學生們當成朋友一樣看待。」

與青橙獎結緣

2020年9月9日,阿里巴巴達摩院對外公布2020年「青橙獎」評選結果,在本年度最具科研潛力的10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趙保丹正是其中一位。

在杭州湖畔大學的會議室,趙保丹拿著她在鈣鈦礦領域的研究成果參加了由阿里巴巴達摩學院主辦的學術答辯會。採訪時常常因為緊張而卡殼的她,站在達摩院青橙獎20強的答辯會上,面對來自各個領域的頂尖學者和科學家,卻胸有成竹、侃侃而談。

頒獎的那天,趙保丹穿著一身粉色的泡泡袖長裙。這條長裙映襯著她天真爛漫的笑容,與人們心中刻板印象的女科學家完全不同。實驗室裡,她是面向學科前沿迎難而上的戰士;實驗室外,她是一個普通的90後姑娘,愛追劇、愛做飯、愛運動。

達摩院發給10位青橙獎獲得者每人100萬元的獎金。對於獎金如何使用,趙保丹說,「還沒有想好怎麼花,希望可以去做更多的科學研究和感興趣的事。」

來源:浙江大學

相關焦點

  • 阿里的青橙獎:90後浙大少女博導趙保丹成唯一獲獎女科學家
    導讀:上個月大超關注到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10名獲獎的青年科學家名單已經公布,1991年出生的趙保丹成為今年唯一入選的女性科學家。這位穿著粉色泡泡袖公主裙會玩、會學、會教的90後「科研少女」備受大家關注。
  • 浙大29歲硬核女博導 獲達摩院青橙獎100萬
    喜歡刷劇、最愛少女粉都市快報粉紅色的泡泡袖公主裙,粉色的髮夾,甜甜的笑。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在昨天公布的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名單上,1991年出生的趙保丹成為榜單上的10位青年科學家之一,也是今年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科學家。
  • 浙大29歲粉色系女博導入選阿里青橙獎!她喜歡刷劇、最愛少女粉
    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粉紅色的泡泡袖公主裙,粉色的髮夾,甜甜的笑。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平時最愛少女粉色和藍色,參加達摩院青橙獎20強答辯時,特意穿了一件粉色的公主連衣裙。休息的時候,趙保丹也喜歡約上三五個閨蜜,一起去打桌球或者羽毛球。像很多年輕人一樣,趙保丹也是一個「路痴」,出門不分東西南北。「但我的記性很好,來過的地方基本上都記得住。」
  • 阿L青橙獎百萬獎金交稅嗎?
    9月9日,90後少女博士生導師收穫了一份獎勵青年科技學者的大禮,其和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L88 DaMo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阿L88 DaMo院的1000萬元獎金。這一新聞讓網友紛紛稱讚數位青年科學家們。那麼偉大的青年科學家們榮獲百萬獎金是否需要納稅呢?
  • 浙大29歲「粉色系」博導獲百萬大獎:為了炒好一盤土豆絲,曾連續做了一個月
    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粉紅色的泡泡袖公主裙,粉色的髮夾,甜甜的笑。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今年「硬核10人」的科研領域腹地廣闊,既有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
  • 浙大29歲女博導獲百萬大獎!她既是實驗高手也是個「大廚」
    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粉紅色的泡泡袖公主裙,粉色的髮夾,甜甜的笑。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平時最愛少女粉色和藍色,參加達摩院青橙獎20強答辯時,特意穿了一件粉色的公主連衣裙。休息的時候,趙保丹也喜歡約上三五個閨蜜,一起去打桌球或者羽毛球。像很多年輕人一樣,趙保丹也是一個「路痴」,出門不分東西南北。「但我的記性很好,來過的地方基本上都記得住。」
  • 浙大29歲硬核女博導入選達摩院青橙獎,喜歡刷劇、做飯,最愛少女粉
    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22歲,被先後誕生過29個諾貝爾獎的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錄取;28歲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度「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成為中國區得主。
  • 又一位90後女學霸成博導!她的「男朋友」很特別
    近日,浙大教師劉琬璐火了!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而科研就是讓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對象」。1992年出生的劉琬璐和很多學生都是同齡人,她指導的博士甚至只比她小三歲。「除了老師,我還扮演了一個知心大姐姐的角色。可能因為是同齡人,學生都很願意和我分享生活上的事情。」
  • 不一樣的「滅絕師太」:90後浙大美女學霸成為博導
    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90後浙大美女學霸劉婉璐最近在網絡上成為人們追逐的焦點。美女學霸生活照1992年出生的劉琬璐經歷豐富: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就參加高考。
  • 90後少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
    當現場導師問到為什麼她的科研成果都很「硬」時,她笑答因為自己從小的理工科就非常好,大學選了物理專業。「古詩,你背一首、兩首,它還有很多。但是物理,你學得越多,最後它反而變得越少,最終統一成很少的幾個公式,這是很美的一件事。」科研從無坦途,但青年科學家有靜坐冷板凳的志趣。天生愛笑又性格樂觀的趙保丹從來沒有覺得讀博困難,「做科學就是開心」。
  • 90後少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三年發表SCI論文20餘篇
    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還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
  • 清華學霸自嘲發量,29歲浙大博導「少女」...
    今天中午,2020青橙獎名單公布,10位青年「學霸」科學家入選,一共被獎1000萬元。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科研後浪收到了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據介紹,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
  • 90後少女博導獲阿里百萬獎金!全國29歲及以下博導有幾人?
    9月9日,今年29歲的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保丹收穫了一份獎勵青年科技學者的大禮,其和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網友們對如此優秀的人才讚嘆不已,稱:90後都當博導了!
  • 她是浙大首位「90後」博導,16歲上復旦,當之無愧「女學神」
    浙大迎首位90後美女博導 教授楊樹,90年出生,16歲考上復旦大學,20歲從復旦本科畢業,考入香港科技大學讀研,24歲已經拿到了港科大的博士學位。而且還是首批香港博士獎學金獲得者,已在TED、EDL、IEDM、APL等國際頂級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數十篇。
  • 6年20多篇重磅論文,27歲浙大女博導太颯了~
    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   今年,劉琬璐回到母校,從學生變成了博導,並且成為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之一——曾經覺得當老師費時費力的她,已經適應並愛上了這個新身份。發生在身邊的地震和電視中觸目驚心的災後場景永遠印刻在了劉琬璐的心中。   經歷這場地震,讓高中時從沒考慮學醫的劉琬璐,最終選擇報考浙大醫學,「這是時代給我們那代人的印記,當年很多同學都選擇了學醫或是學建築。」
  • 29歲浙大女博導發20多篇SCI,22歲時被獲諾獎實驗室錄取
    如果不看個人履歷,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她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趙保丹被稱為 「樂天派錦鯉」 「第六感科研少女」 。現在是浙江大學浙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希望像皮卡丘一樣發光發電能量滿滿趙保丹介紹說,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鈣鈦礦光電器件。
  • 90後少女博導突破了「鈣鈦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
    近日,29歲浙大女博導趙保丹成為阿里青橙獎獲得者中唯一的女生。不少網友表示十分佩服這樣的學霸,既能搞科研又溫柔可愛,是全能的女孩子
  • 連續三年獲得阿里青橙獎,中科大大數據被低估了嗎?
    從歷屆青橙獎得獎名單看,清華大學(5人)、北京大學(3人)、浙江大學(3人)、上海交通大學(3人)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3人)五所國內最負盛名的一流學校連續三年有年輕教師入選青橙獎,果真是得年青人者得天下。
  • 31歲清華博導獲獎百萬自嘲,「曾長發飄飄,今鬍子比頭髮長」
    2020年,他與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里達摩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共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其中每人100萬元。除此之外,他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
  • 帶著一顆少女心,29歲硬核女博導為何能入選青橙獎獲獎100萬
    很難把眼前這個90後女生,和女物理學家的身份聯繫在一起。91年的趙保丹,是江蘇徐州人,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現擔任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導,已經開始自己建實驗室、帶學生,研究方向為新型半導體材料在光電中的應用。趙保丹在生活中是個陽光美少女,喜歡粉紅色,從小理科就好,劍橋讀博期間沒覺得難,已經發表SCI論文20多篇。她說,女生也可以做硬核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