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的姜宇,年紀輕輕就已成為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博士生導師。2020年,他與另外9位青年科學家一起入選2020年阿里達摩院青橙獎,10位青年科學家共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其中每人100萬元。除此之外,他還將得到阿里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
與姜宇共同獲獎的9位青年科學家分別是:29歲的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保丹,國家呼吸研究所、鍾南山團隊梁文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鄧嶽,山東大學聶禮強,上海交通大學冷靜文,北京大學楊詩武,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杜子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何向南,和清華大學黃高等10位優秀青年科學家。
2020年的10位青橙獎獲得者,他們平均年齡不足32歲,但是卻已在科研方面走到了國內前列。他們的科研領域涉及晶片、工控軟體、人工智慧、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
縱觀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姜宇的科研之路,也算是一段傳奇的經歷了,他從一名初入大學的本科生走到現在的博士生導師,也僅僅只用了10年。2010年,姜宇本科畢業於中國郵電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同年考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並與2015年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姜宇曾至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做博士後研究。2016年9月,姜宇回到清華大學任職助理教授直至2019年11月。2019年12月晉升為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副教授,並成為了一名博士生導師。
2020年,已是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的姜宇獲得了由阿里達摩院頒發的青橙獎。他的研究方向是軟體系統的動態安全測評分析,他的研究通過模型驅動的開發與測試技術,推進了工業控制系統的軟體設計與漏洞分析平臺的自主可控和效率提升。姜宇的目標是:做能用好用管用的安全工具,讓列車控制器也能實現中國製造。
獲得百萬大獎之後,姜宇表示:感覺自己有點像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樣子,能頂好幾年的工資呢。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姜宇更是幽默地稱:我是來自清華大學的姜宇,我的答辯正式開始,像極了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
對於自己在科研路上的艱辛,姜宇自嘲道:之前呢,其實我是一個長發飄飄的少年,最後變成了我的鬍子都經常比頭髮長。
其實這段自嘲,也是姜宇心中的最大遺憾。姜宇表示:走上科研之路,最遺憾的就是我的頭髮。其它我都不後悔,就是頭髮這一點,讓我覺得遺憾。如果再讓我早一點,我可能會更注意保護我的頭髮。但是如果實在掉得快沒了的話,可以考慮以下帶個假髮啥的。因為我看我的師弟,他本來差不多快掉光了,他戴上假髮之後,我覺得還挺帥的。
對於收入方面,姜宇表示他也有很多同學比他賺得多,甚至有一些達到了年薪百萬,但是他們也會有自己的煩惱。我雖然賺得相對少一點,但是吃喝也是能保證的。名也好,利也好,能有就有,沒有其實影響也不會太大。所以他認為當老師教書育人,也是挺有成就感和滿足感的。
青橙獎,是阿里達摩院於2018年發起的,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的公益性評選。目的是面向信息技術、晶片、智能製造等基礎研究領域,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激發他們的研發熱情與堅持紮根基礎科研的決心。青橙獎每年的評獎人數為10人,這10人將共同獲得由阿里達摩院為他們提供的1000萬元的獎金,其中每人100萬元現金獎勵(獎金由獲獎人自由支配)。
對於這位獲百萬大獎的31歲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以及由阿里達摩院發起的青橙獎,你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