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組織報告:塑膠玩具增塑劑超標,電商核查抽檢不到位

2020-11-28 澎湃新聞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各大電商平臺上銷售的兒童塑膠玩具數量和品種日益增多。

「六一」前夕,環保組織無毒先鋒聯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在北京發布報告《電商平臺塑膠玩具化學品安全調查——以小黃鴨3C認證及增塑劑問題為例》。

這份報告主要指出電商平臺在售塑膠玩具存在增塑劑超標的問題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兒童健康風險。

增塑劑超標百倍,平臺下架小黃鴨

給孩子洗澡時,放上一隻萌萌的玩具小鴨子讓孩子玩耍,是很多家長的做法。不過,這些可愛的玩具鴨可能含有超過國家標準限值的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酯,會損害兒童的生殖系統。

據了解,小黃鴨類的兒童塑膠玩具大多由聚氯乙烯(PVC)製成。為了達到柔軟性,通常需添加增塑劑,其中最常用的增塑劑就是鄰苯二甲酸酯。

報告認為,鄰苯二甲酸酯遷移性高,一旦遇到熱水或者沐浴乳等油脂性物質時,增塑劑容易從產品中釋放,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在人體和動物體內發揮類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幹擾正常的內分泌系統,使得男性精子質量下降,促使女性性早熟。

2018年10月,無毒先鋒首先在某知名電商平臺網購一款銷量「10萬+」的小黃鴨玩具,並送至有資質的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檢測報告顯示,這款玩具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酯含量為15.41%,超出國家標準限值(≦0.1%)153倍。

發現問題後,又有10位家長於今年2月,在與前述相同的電商平臺上購買了9款塑膠小黃鴨和1款材質與小黃鴨一樣的小粉豬玩具(每人選購1款),其中銷量最高的達2.7萬件,然後委託無毒先鋒送交具有資質的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檢測報告顯示,10款小黃鴨/小粉豬套裝中有7款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超過國家最大允許限值,超標程度在290倍至417倍之間,屬於不合格產品。

經過一番舉報、交涉後,上述電商平臺不僅將已被證明增塑劑超標的小黃鴨產品做了下架處理,同時還對全平臺18000多個小黃鴨類兒童玩具產品進行了全面整治,強制要求此類商品需填寫3C認證編號才能進入平臺銷售。

另據了解,「六一」前夕,北京市消費者協會也公布了對76個品牌100件網購兒童玩具的比較試驗結果。結果顯示,14件樣品未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其中某平臺銷售的一款芭比娃娃被檢出增塑劑超標140倍。

3C認證不合規,資料審核須嚴格

無毒先鋒在向有毒小黃鴨產地市場監管部門舉報問題的過程中,曾經收到過這樣的反饋:「因為商戶已經提供了3C認證信息,所以不予立案。」然而,是否有3C認證就意味著市面所售產品一定安全無毒呢?

所謂3C認證,其全稱為「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英文名稱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縮寫CCC。根據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的規定,童車類、電動玩具、塑膠玩具、金屬玩具、彈射玩具、娃娃玩具和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這七大類玩具已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即3C認證)。

報告稱,在對三大電商平臺小黃鴨玩具的3C認證情況以及3C認證與增塑劑達標情況的關係進行了新一輪調查後發現:

三平臺綜合排序靠前的300款小黃鴨玩具中,3C認證信息網頁公開率總體僅有50%。這說明消費者的知情權未得到充分保障。

三平臺小黃鴨玩具無論是網頁公示的,還是產品實物包含的3C認證信息,其真實性、有效性和合規性都存在較嚴重的問題。抽樣選購的20款在網頁出示了認證信息的產品,實際有13款未按法規要求在產品上進行標識。這說明電商平臺需加強核驗商戶提交的認證資料和待售產品。

在送交有資質的第三方實驗室檢測的12款小黃鴨玩具中,增塑劑送檢結果顯示有9款增塑劑超標,屬不合格產品;所含鄰苯二甲酸酯超過國家最大允許限值(≦0.1%)的範圍在124倍至312倍之間,其中一款含量甚至達到36.6%;而且三大電商平臺各有3款超標。這說明國內主要電商平臺仍在售賣增塑劑超標的塑膠小黃鴨玩具,且超標情況仍然較為嚴重,由此造成的兒童內分泌幹擾物額外暴露需要得到重視。

9款發現增塑劑超標的玩具中有5款在銷售網頁出示了3C認證信息,兩款實物具有3C認證標識。這說明電商平臺僅僅要求商戶在線提供3C認證信息,而不進行細緻核查和系統抽檢,遠不能保證塑膠玩具無毒安全。

質量控制存漏洞,長效監督待加強

據無毒先鋒項目主任溫瑞環介紹,今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電子商務法對電商平臺保障消費者權益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可能承擔損害侵權的連帶責任。所以,建立嚴格的自我監管機制,有助於電商平臺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規。

中國綠髮會法律專家曹美娟稱,電商平臺經營者和銷售者應誠信經營,確保產品與介紹相符,保障產品質量。電商平臺在方便消費者的同時,也能對平臺內銷售的產品負責。此外,還應建立商品監督機制,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增加消費者的信任度。

也有家長稱,除了生產者、商戶、電商平臺、政府部門等應承擔相關責任以外,消費者自身也應有所警醒和行動,「買到劣質產品,痛斥不良商家,向工商局投訴乃至告上法庭。這種故事經常會上演。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應該去了解這個產品的生產是否汙染環境,使用這個產品是否會損壞我們的健康,對自己的安全負責任,對環境負責任。更重要的是,電商平臺應履行監管責任,去規範監督平臺商鋪,從源頭阻斷有毒化學物質進入市場。」

無毒先鋒學術主任毛達認為,有毒小黃鴨問題其實一直存在,但屢禁不止,一方面反映出在產品安全質量控制方面,從生產到銷售,從線下到線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更加合規守法;另一方面,也凸顯出在化學品管理方面存在短板。

最近,生態環境部正在對《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條例》徵求意見。在毛達看來,這是應對化學品管理短板的有力制度武器。他認為,當《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條例》通過後,類似鄰苯二甲酸酯等對生態環境與公眾健康存在健康風險的化學品便會得到更全面的評估,進而列入優先控制的化學物質名單,從源頭上進行管控,甚至逐步淘汰。

「目前,公眾對於化學品影響環境健康的認識還不夠。PVC(聚氯乙烯)和鄰苯二甲酸酯是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公眾應對化學品作出價值判斷,是選擇集齊證據確認無害才使用某一種化學物質?還是選擇有了證據、確認有害才淘汰使用?這兩個問題需要考慮清楚。但當務之急是採取行動制約有毒化學品繼續蔓延。」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劉建國說。

《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報告還稱,電商平臺應嚴格執行《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強制要求商戶在銷售網頁上主動出示兒童玩具3C認證信息和有毒化學品檢測合格報告,並對其進行嚴格核查,同時儘快主動建立有毒產品的自查和長效監督管理制度,避免有毒有害物品流入市場;市場監管部門應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明確電商平臺的監督責任,包括定期抽檢產品及核查商戶、產品資質、公開產品安全信息等。

(原題為《如何保證塑膠玩具無毒安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重金屬、增塑劑超標!兒童平衡滑步車抽檢結果堪憂!
    在涉及27個品牌計30款樣品中,有2款樣品的部件中檢測出可遷移的重金屬的含量超標,9款樣品的部件中檢測出DBP、BBP和DEHP三種增塑劑總含量超標,有18款樣品不符合國家強制標準相關條款的要求,有多達11款樣品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不符合標準項目,最終僅有9款樣品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 12款小黃鴨竟有9款不合格,玩具行業亂象到底有多深
    12款小黃鴨竟有9款不合格,玩具行業亂象到底有多深基於國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對生活儀式感的提升,每一個節日都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而馬上要到來的「六一兒童節」更是提前賺足了大家的眼球,兒童玩具消費也借勢成為了市場的重點。5月29日,中國綠髮會與無毒先鋒共同發起「電商平臺塑膠玩具化學品安全情況調查發布會」。
  • 芭比娃娃增塑劑超標140倍 聚美優品、唯品會、天貓等上黑榜
    比較試驗的樣品由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從天貓、京東、淘寶、蘇寧易購、唯品會、聚美優品、亞馬遜、網易考拉、1號店、宜家官網等網絡購物平臺購買,涉及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山東省、浙江省、江蘇省、福建省、廣東省等省市企業生產或經銷的76個品牌的100件兒童玩具樣品。對兒童玩具樣品的標識、機械與物理性能、燃燒性能、特定元素的遷移、增塑劑、電玩具的安全性能進行測試。
  • 兒童地墊甲醯胺超標17倍卻自稱環保無毒?(文末附選購指南)
    近日,有記者購買了10款電商平臺上的熱銷兒童地墊送檢,結果顯示,其中6款產品甲醯胺超標,超標最多的高達17倍。圖為某品牌兒童爬行墊檢測報告,甲醯胺嚴重超標。來源:放心選評測機構甲醯胺對兒童有生殖毒性,但家長知之甚少與家居裝修中「大名鼎鼎」的汙染物甲醛相比,知曉甲醯胺這一毒性成分的購買者並不多,一份媒體問卷調查顯示,近六成家長沒聽說過甲醯胺,四成以上家長表示聽說過甲醯胺,但了解不多。在電商平臺上,少數對此表示關心的人在提問區留言,底下的回答都是「不清楚」「沒測過」「洗一洗晾乾就好了」之類的回覆。
  • 央視曝光:這種網紅玩具重金屬嚴重超標!還可能有毒……
    近年來,兒童平衡車這種新型玩具迅速流行,主要適用於2到5歲的兒童。因為能鍛鍊兒童的平衡能力,吸引了很多家長,不少地方甚至還有相關比賽。商家對平衡車的宣傳,都突出材料的環保安全。實際上,這些兒童平衡車真的安全可靠嗎?網紅兒童平衡車銷量猛增卻缺乏標準規範記者近日走訪部分銷售場所發現,兒童平衡車價格在100多元到1000元之間。
  • 16種網售產品抽檢 南極電商生產卡帝樂鱷魚拉杆箱不合格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16種網售產品抽檢 南極電商生產卡帝樂鱷魚拉杆箱不合格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2019年第二批玩具等16種網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情況的通報
  • 廣西抽檢糕點、茶葉類食品 有10批次不合格樣品-廣西新聞網
    廣西食藥監管部門抽檢糕點、茶葉類食品一款蒸蛋糕的微生物超標近5000倍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陳佳嘉近期,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糕點、茶葉及相關製品等2類食品126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16批次,不合格樣品10批次。
  • 萍鄉市pvc環保增塑劑廠家直銷【青島明遠新材料】
    萍鄉市pvc環保增塑劑廠家直銷【青島明遠新材料】pvc環保增塑劑廠家直銷對於pvc環保增塑劑廠家直銷來說,專家表示,使用增塑劑的塑料產品在生活中很普遍,食品在儲存過程中會有微量增塑劑從包裝材料遷移到食品中,但合格的塑料包裝材料遷移量不應超出有關標準。
  • 雲南:9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微生物指標、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
    近期,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93批次,涉及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飲料、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糕點、食糖、食用農產品等8大類產品。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食品添加劑、微生物、獸藥殘留等指標。
  •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抽查:25批次玩具樣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獲悉,2016年1季度,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深圳市生產銷售的玩具產品開展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共抽查了45家企業生產銷售的130批次產品,檢驗發現不合格樣品25批次。
  • 兒童玩具質量安全存隱患!該怎麼選?專家支招
    「對於玩具產品來講,安全應該是選購的第一原則。」何周健告訴記者,兒童玩具應避免表面有危險尖端、銳利邊緣、危險突出物等危險性元素;孩子有時會把玩具放入嘴裡,應該確保玩具材料應不含有害化學物質;玩具槍和彈弓類產品彈射的物體極易對兒童造成傷害,吸水彈和水晶彈等吸水膨脹後誤食有窒息風險,因此不建議兒童購買使用;購買帶有尺子、量規的玩具時,一定要注意配件物理結構是否安全。
  • 鉛、甲醛、增塑劑……鴻星爾克等6批童鞋上黑榜
    針對消費者投訴集中、質量問題較多的童鞋產品,近期,上海市場監管局集中組織對1號店、網易考拉、京東、當當網、天貓等5個網絡交易平臺,以及迪卡儂、邦購、李寧、PUMA、Under Armour、ZARA、New Balance等7個品牌官網,進行了質量抽檢。
  • 塑料書皮化學物質超標 所含多環芳烴是強致癌物
    抽檢    超八成塑料書皮不合格    今年2月份,江蘇質檢部門檢測了120批次包書皮樣品,其中包書套67批次,包書膜53批次。結果發現,共49批次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佔比40.8%。其中,包書套7批次,包書膜42批次。不符合項目為溶劑殘留、鄰苯二甲酸酯和多環芳烴。
  • 一款花生樣品過氧化值超標
    本報訊(記者王嘉)日前,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檢出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蜂產品、水果製品5大類食品6批次樣品不合格,涉及微生物汙染、質量指標不達標等問題。
  • 不合格!名創優品1批次餐具三聚氰胺遷移量超標
    抽檢結果顯示,9批次不合格密胺餐具中,有5批次涉及三聚氰胺遷移量(4%乙酸)不合格,佔比55%。其中,1批次不合格產品三聚氰胺遷移量(4%乙酸)檢測值為5.0mg/Kg,超過標準規定的2倍。此外,不合格產品還有台州新聯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標稱為「tiny footprint」的餐具、經銷商北京歌瑞家嬰童用品有限公司標2批次稱為「ikello」、「ubee」的餐具、浙江運隆塑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標稱為「方特動漫」的餐具。據悉,三聚氰胺遷移量(4%乙酸)不合格的密胺餐具,在使用過程中三聚氰胺可能會遷移到食品中,存在危害人體健康的風險。
  • 電磁輻射嚴重 遙控兒童玩具居不合格商品抽檢榜
    近日,市工商局公布2017年揚州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結果。去年共組織6次集中抽檢活動,對56個品種903批次的商品質量進行抽檢,其中不合格商品177批次,不合格率達19.6%。查處PVC管材、成品油、電動自行車等商品質量抽檢不合格案件183件,案值350.4萬元,沒收非法所得15.9萬元,罰款253萬元。
  • 這三批肉製品抽檢不合格,均因過氧化值超標,不吃也罷!
    但最近,安徽省六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顯示,有三批肉製品都抽檢不合格,情況如下:六安市金安區張龍鹹貨批發部的鹹肉,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驗值為0.58g/100g;六安市金安區鄧福勝鹹貨批發部的鹹香腸,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驗值為0.64g/100g;六安市金安區東城農貿大市場187號攤位會明海的醃豬耳朵皮,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驗值為0.67g/100g
  • 近年被環保組織曝光的環境汙染案例一覽
    近年被環保組織曝光的環境汙染案例一覽 2013-04-09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案例一:2012年4月9日,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環遊科技、南京綠石五家環保組織發布在華紡織行業汙染調研報告,ZARA、H&M、阿迪達斯、耐克、李寧等諸多知名企業供應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汙染防治違規情況
  • 權威發布:這兩個牌子的芥末油抽檢不合格,均因過氧化值超標!
    但最近,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於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顯示,有兩批芥末油被檢不合格,情況如下:在西安市人人樂超市有限公司北關購物廣場抽檢的楊三友牌150mL/瓶芥末油,經檢驗過氧化值項目結果為6.9mmol/kg,標準規定為:≤6.0mmol/kg,經檢驗超標,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
  • 對流通領域食品檢驗報告適用的思考
    考慮到 「微生物指標超標不得復檢」,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對當事人的復檢(異議)申請未予受理。隨後,執法人員現場檢查Y公司,對留樣冷庫內同批次扎蹄監督抽檢,最後檢驗結論為合格。另查明,Y公司遵照出廠檢驗報告制度進行了出廠檢驗未見不合格,並與物流公司籤訂有冷藏貨物運輸合同,全程冷鏈運輸 ;而抽檢人員是對中心菜場某副食店常溫貨架上的扎蹄進行採樣抽檢,抽樣當天氣溫為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