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小區現錐形冰柱!高達八層樓壯觀但危險

2021-01-14 江蘇新聞

最近這輪低溫天,很多地方都結了冰,也帶來了一些安全隱患。近日,有南京市民拍下了小區高樓的一幕場景:一列冰柱從高層住戶的陽臺外傾瀉而下,形成了錐型冰柱,場面十分壯觀,但也很危險!

【冰柱高達八層樓 壯觀但非常危險】

「我們今天在陽臺看江北風景的,突然看到對面有一道白色的豎條一樣的東西,然後就拿手機拍了一下。」業主說。

記者來到視頻中的小區樓棟,只見從51樓到44樓的設備陽臺外側,都垂掛著冰柱,很是顯眼。「看見的時候是正往下落呢,一塊一塊的,落下的時候聲音挺響的。安全誰都擔心,要是高空掉一個小東西,砸下來的力量可不小啊。」業主說。

小區物業稱,這個冰塊形成是因為 51樓的消防穩壓水管一直在排水,由於這次南京天氣突然降溫,導致地漏上凍,水流無法正常排出,它就會從陽臺的側面流下來。

【小區物業開始處置 設置圍欄提醒住戶注意安全】

記者從小區物業了解到,自1月9日起,這裡就有了冰柱,但當時情況並不嚴,當時已經處理了一批,已經把它去除掉了。但1月10日,第二次發生這種情況。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靠近江邊,風大氣溫低,再加上結冰處背陰、樓層高,除冰難度比較大。發現這一情況後,他們也第一時間採取行動,消除隱患:「發生這種情況之後現場先做了隔離,然後溫馨提示,告知相關的業主、住戶,從這裡經過的時候 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上面除冰的空間比較小,我們也不是特別專業的,所以項目上也請了『蜘蛛人』,下午就會到現場,從外面進行專業去冰工作。在『蜘蛛人』沒有來之前,我們自己也對存在易掉的、易墜落的區域已經做了相關的處理工作。」

冰柱雖壯觀,但非常危險,在此提醒大家,出行時避開有冰錐或冰柱的區域 。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鄭偉、章健報導)

相關焦點

  • 小區高層出現錐形冰柱 物業請來專業「蜘蛛人」清除
    昨天,有南京市民拍下了小區高樓的一幕場景:一列冰柱從高層住戶的陽臺外傾瀉而下,形成了錐型冰柱,場面十分壯觀,但也很危險!今天上午,記者來到視頻中的小區樓棟,只見從51樓到44樓的設備陽臺外側,都垂掛著冰柱,很是顯眼。
  • 臨淄一小區五樓居民家漏水 四樓房簷結冰柱
    4日上午,臨淄桓公路上一小區的5樓居民家漏水,使樓下房簷結出冰柱,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物業人員及時清理了冰柱。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2月4日上午8點45分,他行至臨淄桓公路華盛園生活區門口時,看到東側不遠處一棟沿街商住樓5樓和4樓的房簷下掛著尖尖的冰柱,如果一旦墜落,很容易砸中經過的行人。「每個房簷下結出的冰柱長度在半米左右,直徑約4釐米粗。」
  • 樓上太陽能漏水 樓體形成大冰柱
    但是如果這樣的景觀出現在居民樓上,那一定會給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帶來一定影響,最近,抖音上一條這樣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上從頂樓到一樓都結起了厚厚的冰柱。11月30號上午,記者來到事發地,一起來看報導:在西四條路海浪路上記者看到,加油站一組樓樓面上的冰柱已經很有「規模」了。附近居民介紹,這個情況已經持續有一個多月了,水是從頂樓漏下的,時間一長就變成現在的冰柱。
  • 冰柱——科學上的一塊「堅冰」
    2010年的冬天,俄羅斯聖彼得堡發生了「冰柱殺人事件」,屋頂上的冰柱突然斷裂,直刺而下,砸到毫無防備的行人,共導致5人斃命,150人受傷,一個8歲大的男孩被冰柱擊傷造成脊椎嚴重受傷。而且,冰柱帶來的不僅僅是戳穿腦殼的危險,1998年1月,嚴重的冰災曾導致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電力基礎設施癱瘓。高壓線被冰柱的自重壓垮,許多輸電線出現了故障,成千上萬的家庭和企業連續數天無電可用。
  • 昆明一小區養了一棵花,枝條爬上7層樓,路人都說:這花是要上天
    導讀:昆明一小區養了一棵花,枝條爬上7層樓,路人都說:這花是要上天說起開花很壯觀的花卉,大家都會想到什麼花呢?往期文章,筆者給大家分享過長了20年的仙人掌和玉樹,大家都說長3米多高真是逆天。昆明一花友就曬出了自己居住小區養的一棵花,這棵花的枝條想到繁盛,不光爬滿一堵牆,還順著院牆轉角處爬上了7層樓。株型巨大的花卉大家想必新聞上見過不少,但基本上都是長在深山老林的,長在城市裡株型這麼大的,筆者也是頭一次見。
  • 西安一小區起火從1樓燒至25樓 10人吸濃煙中毒
    1月29日晚11點多,西安城北含元路附近的八府莊園小區一棟高層發生火災,幸無人傷亡。1月30日凌晨,西安城南長延堡街道辦南窯村新家園小區2號樓配電間發生火災,大火從1樓燒至25樓。有20多戶居民被緊急疏散,10名村民由於吸入煙霧而住院治療。目前,傷者生命體徵平穩。
  • 徵服「魔幻」小區的快遞小哥:日上百層樓,爬樓步數超兩萬
    32歲的幸銀銀是重慶菜鳥裹裹的一名快遞員,負責著重慶白象居小區一帶的快遞派送等業務。要說幸銀銀的故事,還得先從他的主要工作地點——白象居小區說起。沒有領略過山城重慶魔幻之地的人,也許不會相信,一棟24層樓高的樓房竟然沒有電梯,上下樓只能靠腳力。幸銀銀說,「每天爬100層樓左右,這是我工作的標配,對我來說算是家常便飯了。」
  • 冰柱一米多長,懸在樓上!消防提醒:發現大面積冰柱冰錐別擅自處理!
    這一冷一熱之間,往往就隱藏著危險。全文共781字,閱讀大約需要2分。在哈爾濱市香坊區城東新居C區林化濱有一處住房,常年向外出租。春節期間,林化濱接到了社區工作人員的電話,讓他趕緊回家看一看,說屋裡發水了。
  • 南京疑現「海市蜃樓」 高樓景觀隱現(圖)
    南京疑現「海市蜃樓」 高樓景觀隱現(圖) 2008年05月28日 09:42 來源:新華網-現代快報 南京疑現「海市蜃樓」   「我們在商茂43樓看見海市蜃樓!很壯觀!」
  • 鶴壁一小區物業樓多次被停水 自來水公司:小區物業樓偷水
    鶴壁市新城花園小區物業樓開超市的陳先生向記者求助,他們一家四口都居住在該物業樓,停水後做飯、洗衣服、孩子上學洗漱都成了難題。  陳先生介紹,他們商戶從進駐新城花園物業樓開始,每家每戶都是根據水錶計量按時向該小區的鶴壁市家泰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家泰物業)繳納水費。
  • 憶江南小區 樓長推出公告
    12月20日憶江南小區業主大會及業委會選舉成立之日至今日,我們有了重大工作進展!今日已完成郭杜街道辦、北一社區的面談工作,及備案工作的街道辦社區審核階段。下一步工作為到長安區住建局備案。為更好的開展業委會工作,讓小區業主們緊緊團結在一起,我們在前期開展了樓長招募工作,完善了憶江南小區業委會的組織架構。
  • 追蹤:南京中電頤和家園小區道路塌方 宅前道路將整體修繕
    7月21號凌晨,南京棲霞區中電頤和家園小區內一處臨近河堤的道路,發生了塌方,小區居民的生活受到一定影響。如今,9天過去了,損毀道路有沒有進行修繕呢?一起去看看。   7月21號早晨5點40分左右,小區一期10棟的居民突然聽到室外傳來了一陣異響。
  • 小區用戶電錶一戶一表 小區商場電耗暗由業主分攤
    2008年01月30日 06:32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作者:劉娟 周涓 編輯:蘇熹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訊(記者劉娟 周涓)南寧市葛村路一商住樓已安裝供電部門的一戶一表,業主們發現每月的公攤電費仍高達二三十元
  • 小區垃圾站現放射性金屬 全樓遭輻射一人死亡
    主持人方靜:今年六月中旬,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個居民小區,住在樓上樓下兩戶人家的居民相繼得上了一種病,雙手紅腫、指甲發黑、全身乏力,而且病情越來越重,經醫學抽血檢查,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嚴重偏低。10月20號,一名患者已經死亡。她們得的是什麼病?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疾病?為什麼兩戶居民同時患病?
  • 南京PM2.5混合高度一般在100-200米 相當30層樓
    清華大學昨發布首個室內PM2.5汙染調研報告,稱樓層17層以上室內環境等級最優昨天,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劉紅年教授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份報告基本上還是相對客觀,而且不出意料的。PM2.5的濃度樓層越往上會略微越優點,但是這種差別很細微,並非大家所想的,有量級上的大的變化。
  • 南充一小區二樓外牆打了18個洞 業主很擔憂
    2樓外牆上出現多個圓孔「我們住的是高層,一共26樓,前天下午突然發現,2樓好幾面外牆上都打了很多孔洞。」1月5日,南充市順慶區家益·江天一色小區業主張女士通過封面新聞雲投訴平臺反映,有人在小區二樓商業層靠小區內牆面上打了18個孔洞,「我們擔心會造成嚴重安全隱患」。
  • 「9層樓怎麼說塌就塌了?」(圖)
    原標題:「9層樓怎麼說塌就塌了?」(圖)  20日上午11點29分,因連續降雨山體滑坡造成貴陽一小區部分垮塌  20日上午11點29分,因連續降雨山體滑坡造成貴陽一小區部分垮塌,經初步核查,垮塌房屋共有35戶114人。  截至20時已排查35戶114人,其中98人安全,有16人未聯繫上。
  • 海底最恐怖的殺手,是南極的死亡冰柱,所到之處無一海洋生物生存
    但是如果要說在海中最恐怖的殺手,其實並不是鯊魚,而是它——死亡冰柱。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所到之處寸草不生,而這句話用在死亡冰柱身上,真的是再恰當不過了。死亡冰柱所到之處,海洋生物都會被凍死,沒有任何一個生物例外,即使是大白鯊也不行。那麼南極死亡冰柱是如何形成的呢,所造成的影響又是怎麼樣的呢?
  • 青島一小區樓外搭67處「空中樓閣」結果整棟樓攤上事了
    青島一棟34層的居民樓中 共有68戶居民 卻搭起了67處「空中樓閣」 只有一戶沒安窗戶的房間沒有違建 結果整棟樓攤上事了...
  • 以建築角度分析,1樓和100樓,哪個更危險?
    此次北京地震,震級不高,較低層的建築可能感覺不明顯,高層對地震的感覺會更明顯一些。那以建築角度進行分析地震發生時,1樓和100樓,哪個更危險?通常情況下,3級以下的地震,人很難感覺到,3到5級的地震,是人能感覺到的地震,而5級以上的地震,就具有破壞性。根據相關對震級的劃分,地震釋放的能量越大,震級越高;震級每增加一級,釋放的能量將增加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