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平安的話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但有一條是共同的,那就是「平安是福」。一位哲人也曾講道,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希望是平安。平安是事業的基礎,是幸福的保障,也是親人最大的心願。但平安靠什麼?關鍵靠自律,管好自己、安全無虞,放縱自己、危險在即。嚴格自律,重點是要做到「四管四防」。
一、管好嘴,謹防「口無遮攔惹是非」
嘴的主要功能一是吃,二是說,看似簡單,卻直接關係到人的健康和安全。「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古往今來,由於嘴沒管好,因言獲罪、因酒肇事者比比皆是。因此,守護平安,首先要給嘴裝上一道「安全閥」。
一是不利和諧的話不講。「講」字左邊為「言」,右邊為井,意指講話是有藝術的,講不好就會掉進井裡。古時候,有個年輕人騎馬趕路,時至黃昏,住處還沒著落,忽見前面來了一老農,他便在馬上高聲喊道:「喂,老頭兒,離旅店還有多遠?」老人回答:「五裡!」年輕人策馬向前馳去。結果一跑十多裡,仍不見人煙。他暗想,這老頭真可惡!非得回去整整他不可。並反覆自言自語道:「五裡、五裡,何止五裡呀!」猛然,他醒悟過來,「五裡」不正是「無禮」的諧音嗎?於是掉轉馬頭往回趕。見老農還在路邊等候,急忙翻身下馬,親熱地叫了一聲:「老大爺」。話沒說完,老人已接口道:「你錯過了路頭,如不嫌棄,可到我家一住。」所以說,「一句話能把人說跳,一句話也能把人說笑。」我們就有一些同志不太會說話,有的喜歡道聽途說,熱衷傳播小道消息;有的喜歡故弄玄虛,信口開河、無中生有;有的喜歡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破壞團結;還有的說話帶髒字,開玩笑不看對象、不講分寸,導致矛盾激化。某部戰士程某,剛買了一張任賢齊的歌碟,還沒拆開就被一旁的羅某搶走。程說:「沒有經過我同意,不要亂拿我的東西。」羅隨口接到:「我拿了又怎麼樣?」,邊說邊將歌碟拆開,並把封面取出坐在屁股下,進而兩人發生爭執。被戰友拉開後,程仍餘怒未消,恨恨地對羅說:「你說話注意點,這樣總有一天會吃虧的!」中午程站崗時越想越氣,遂持槍將羅殺害。常言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戰友之間,一定要多講善意的話、多講有利團結的話、多講展示境界的話。比如,為受窘的人說一句解圍的話,為沮喪的人說一句鼓勵的話,為疑惑的人說一句點醒的話,為無助的人說一句支持的話,這樣才受人歡迎、有利和諧。
二是涉及秘密的事不談。有個小幽默是這樣說的:一名戰士外出,認識了一個地方女青年,兩人聊得很投機。女青年問:「聽說你是空軍的,你們單位有多少架飛機?」這名戰士很嚴肅說:「這是軍事秘密,一個士兵怎麼能隨便向陌生人透露我們機場有50架飛機呢?」雖然只是個笑話,但這種隨口洩密的問題並不少見。有些同志與朋友、家人聊天時,常常口無遮攔,部隊人員編制、武器裝備、首長活動、軍事演習等隨口亂說;有的談論內部事項不分場合,不看對象,在公眾場所也高談闊論,不避隔牆有耳;有的為了顯示自己見多識廣,知道不知道的、準確不準確的都敢往外說,甚至為了驗證自己所言不虛,把本應保密的內部信息公之於眾。視紀律為泰山,視保密為生命,是一代又一代革命前輩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1956年中國核潛艇工程上馬,年僅32歲的總設計師黃旭華離開了家,臨別時他給母親留下一句話:我會回來看你的。30年後黃旭華第一次回到家鄉,已經93歲的母親此時見到的卻是一個年過花甲的兒子,30年裡母親連兒子在哪裡、在幹什麼都不知道。這就是前輩們大局觀奉獻觀的生動寫照,令人欽佩、催人淚下。有個單位宣傳標語寫得非常好:「有些聲音永遠不能被聽到,有些內容永遠不能被看到,有些信息永遠不能被發送。」每一名同志,不管是留隊還是回到地方,都要時刻牢記「敵特就在身邊、洩密就在嘴邊」,不該講的堅決不講,把秘密爛在肚子裡,防止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三是違反規定的酒不喝。有人買了只猴子,做了套衣帽給它穿戴,教它跪拜作揖,確實像個人樣。一天,這人辦了桌酒席請客,命令猴子向客人行禮。客人非常高興,就拿酒獎勵它。猴子喝得大醉,就把衣帽脫得精光,滿地打滾。客人大笑道:「這猴子不喝酒時倒還像個人樣,豈知喝下了酒,就不像個人了!」其實何止猴子,人又何嘗不是如此?據測試,人大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達到0.1%時,就會頭重腳輕;達到0.2%時,就會酩酊大醉;達到0.4%時,就會失去感覺和知覺。最近,社會上就發生了不少因酒引發的慘劇,像杭州的「5·7」飆車案、崑山「9·13」酒後撞人案,特別是南京「6·30」張明寶醉駕肇事,造成5死4傷,其中有一對剛剛結婚的小夫妻,還有一名孕婦被撞得腹部裂開,嬰兒都流出體外,現場慘不忍睹。李白鬥酒詩百篇的故事大家都聽過。李白一生嗜酒,號稱「酒詩二仙」。但他成也酒、敗也酒,生也酒、亡也酒。在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李白與好友在江邊對飲,共賞江月,月隨風動,時隱時現。李白豪情大發,說:「看我把江裡月亮撈上來。」隨即抱上一壇酒跳上小船向江中飄去,不知不覺,一壇酒盡,李白睜開醉眼,看到江中的明月時即時離,便探手去撈。不曾想,一下子滑入江中,一代詩仙就此逝去。其實,很多因酒滋事者清醒後都非常後悔,但往往喝了幾杯酒就不能自控,忘乎所以,不該說的話說了,不該做的事做了,不該去的地方也去了。公安部出臺規定:駕駛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一次扣12分,軍區「從嚴控制飲酒8項規定」,都是吸取酒後肇事血的教訓專門制定的。不僅飲酒無益,勸酒也是傷人傷己。南京就發生過這樣的案例,幾個年輕人聚在一個酒吧為賴某慶祝生日,在酒吧自然是少不了酒。賴某作為主角,也當然成了進攻的主要目標,於是,你勸一杯、我敬一口,一直喝到深夜,終於把賴某「放倒了」,把賴扶到沙發上之後,其他人繼續喝。等大伙兒想起來主角怎麼沒聲音了,再去叫他時,發現賴已口吐白沫昏死過去。等叫來「120」,一切都晚了。最終,賴某家人將與他一起喝酒的幾個人一起告上了法庭,法院作出判決,勸酒的幾個人共同承擔責任,分別賠償5萬、3萬、3萬元。本來,朋友間的一次快樂聚會,終因喝酒不節製造成了這樣的結局。因此,不管什麼場合都要牢記,喝酒要守規,喝酒要有度,尤其不能喝面子酒、鬥氣酒、逞強酒、澆愁酒,否則,就可能會「酒(九)死一生」,使酒成了「穿腸毒藥」。
二、管好手,謹防「搬起石頭砸自己」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自己的雙手掙的錢,用得安心,用不正當手段獲取的利益,則是沉重枷鎖。「人不可能把錢帶進棺材,但錢可能把人帶進棺材」。守護平安,一定要時刻戴緊「白手套」。
一是非己之物莫拿。某地兩名女白領長期沉迷於網上偷菜,久而久之,覺得不過癮,在菜市場上演了一幕現實版的偷菜鬧劇,一時傳為笑談。偷盜行為向來為社會所不容,為世人所不恥,但偏偏有些同志認為這是無傷大雅的小節。有個連隊十幾個人反映迷彩服丟了,結果一調查,發現實際上連隊只少了一套迷彩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就是一些同志自己衣服丟了後,就隨意去拿別人的,一個拿一個帶來了連鎖反應。這看似小問題,實際上卻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不少同志就是在這種小拿小摸中嘗到了甜頭,逐漸在這條路上越滑越遠。某倉庫保管員孫某,平時花錢大手大腳,沒錢了就拿保管的一些廢舊物品換錢,退伍前,抱著「撈一把」的思想,夥同地方不法分子數次盜走倉庫存儲的錫錠,得贓款1.7萬元,孫某高興沒幾天就進了冰冷的牢房。分析這類違法犯罪問題,根本原因是不良心態在作祟。有的感到自己在部隊付出的多、得到的太少,要拿點東西作補償;有的感到連隊幹部跟自己過意不去,想通過偷藏公物製造點麻煩,等等。這些都只能是自欺欺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古人講,「做賊瞞不得鄉裡,偷食瞞不得舌齒」。每名同志都要自覺克服不良心態,不為身外之物所羈絆。
二是不義之財莫貪。「貪」字和「貧」字十分相近,貪得無厭就容易一貧如洗。某部給養員郝某,入伍幾年中,工作勤勤懇懇,積極主動,深受領導和同志的讚許。當兵第五年,他自感不久就要退伍,便利用司務長不在位,既管帳又管採購的便利條件,先後侵吞公款數萬元,最終把自己送入了牢籠。在這一點上,古人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左傳》上記載了一個「不貪為寶」的故事。春秋時宋國有個叫子罕的人,有人得到一塊寶玉,準備獻給子罕,子罕不受。獻玉的人說,我讓懂玉的人看了,他說這是塊寶玉,所以我才敢獻給您。子罕說,我以不貪為寶,你以玉為寶,若是我收了你的這塊玉,我就沒寶了,你把玉送給我,你也沒寶了,不如你我各自留著自己的寶。子罕當時是宋國的一個司城,相當於現在主管城建的官員。面對一塊寶玉,他能毫不動心,堅定地把「不貪」視為「寶」,實乃難能可貴。重慶一位彩票銷售員賴某,接到彩民李某的電話,稱其在外地出差,請賴某幫其買注彩票。開獎後賴某發現這注彩票中了585萬元大獎。大家都知道,彩票兌獎是只認彩票不認人,當時彩票就在賴某手中,他完全可以佔為己有。雖然賴某夫妻都是下崗職工,經濟並不寬裕,但賴某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打電話通知了仍在外地的李某。李某被賴某的行為深深感動,在領獎時表示,拿到這筆巨款「新房不買,小車不添,照常打工,捐100萬給家鄉修路」。他們的善舉在重慶留下了一段佳話。《韓非子》說:「貪如火,不遏則自焚;欲如水,不遏則自溺。」這告誡我們,不管何時何地,都要堅持不貪為寶,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開開心心生活。
三是違禁物品莫藏。前幾年,有一個即將轉業的士官趙某清理個人物品時,將一些廢棄物放在火中焚燒,六歲的女兒也趕來幫忙,突然「啪」的一聲悶響,小姑娘應聲倒在了血泊中。經查是趙某私藏的一發子彈遇高溫導致彈頭飛出。應該說,大家在部隊多年,都想留點物品作為紀念,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私藏夾帶違禁物品,不僅危險,還會被查處,往往得不償失。某部一名戰士,在春節探親時帶了5發子彈放在旅行包裡,並和來隊的未婚妻同行。在火車站,這名戰士因私帶子彈被查獲扣留,並被帶回部隊。他的未婚妻在火車站苦等了幾天,終於和他吹了燈。因5發子彈落了個如此結局,這名戰士追悔莫及。現在,車站碼頭等公眾場所安檢手段非常先進,別說槍枝彈藥,就是一個刀片都能檢測到。世博安保期間,影視明星徐靜蕾一行從軍區部隊執行的安檢口入園,當攜帶的箱包通過X光機檢查時,值機員發現其中一隻包的左下角有一個壓力罐,當即示意箱包檢查員檢查,但徐靜蕾的隨行人員很不配合,聲稱是VIP貴賓,要趕時間入園。但值機員非常堅決,打開一看,果然有一瓶屬於限帶品的髮膠。由此可見,攜帶違禁品返鄉作紀念,只能是自找麻煩,甚至引禍上身,特別是槍彈和爆炸品屬於國家重點管制物品,一旦私藏就不是一般違紀問題,而是違法犯罪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嚴懲。
三、管好腳,謹防「一失足成千古恨」
人一生要走很多路,但重要的卻只有那麼幾步路,違法犯罪分子也往往是一步走錯,百步難回。守護平安,還要老老實實地走好我們的「齊步」。
嚴守紀律,杜絕不假外出。軍區軍事監獄有一名勞教人員,談到自己當初不假外出的感受時,說自己在外面時雖然身體暫時自由了,但心理高度緊張,一怕見到領導,二怕碰到熟人,三怕遇到糾察。他的「怕」正是不少不假外出者的共同心聲。有的認為私自出去一次不容易,又沒有領導和同志的監督,更想放縱自己,導致違法亂紀;有的與地方人員發生爭執,不敢向部隊報告,想通過私了擺平,不僅沒有擺平,反而越鬧越大,最終無法收場;有的怕被單位發現,為節省時間,違規搭乘地方非法營運車輛,釀成事故;還有的私自出車,心神不寧,遇有問題處置不當,導致交通肇事。某部駕駛員唐某,違規出車到地方會女朋友,因為是私自出車、時間又緊,他便開快車、走小路,避熟人、躲領導,當行至一路口時,將一名騎自行車的婦女當場撞死,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紀律是塊鐵、誰碰誰流血,紀律是塊鋼、誰碰誰受傷。部隊戰備訓練任務繁重,控制外出比例是客觀需要,但並未禁止外出,真正有事,請假外出還是能滿足的。現在,各級都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不假外出十有八九都不是幹好事,一旦發現必須嚴肅處理,形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臨近退伍,更要嚴格自律、保持「晚節」,決不能圖一時之快,給軍旅生涯留下汙點。
忠於職守,站好每一班崗。神舟二號飛船發射前夕,已宣布退伍命令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82名老兵,為了保障好飛船發射任務,主動要求推遲離隊,有的延誤了婚期,有的婉拒了高薪工作,都堅守在發射崗位,等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後,他們向發射場敬了最後一個軍禮,含淚告別發射場,成為當年全軍最後一批離隊的老兵。但前車之鑑不能忘,過去發生的一些案件問題仍應引以為戒。某部戰士薛某執行彈藥庫警戒任務時,擅自帶執勤的兩名新戰士離開哨位,到距庫區500米外的飯店吃飯,使彈藥庫失控一小時之久。在此期間駐地3名小學生正好進入庫區玩耍,從工兵庫中拿出拉火管點燃了存放在火具庫中的導火索,致使庫內存放的21萬枚雷管全部引爆,整個彈藥庫被炸毀,造成巨大損失。薛某因犯擅離軍事職守罪,被軍事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古語講:「行百裡半九十」。當兵幾年,猶如長跑測試,不是看前面誰跑得快,關鍵看誰能堅持到終點。只要軍裝在身,就必須履行好軍人職責,始終保持衝鋒的姿態。
拒絕誘惑,遠離不健康場所。不健康場所往往迎合人的感觀刺激,滿足人的生理需求,順應人的放縱心態,具有很強的誘惑性;往往以「現代」、「新潮」、「時尚」為幌子,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往往以洗浴中心、美容美髮店、KTV等合法面目出現,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其實是個藏汙納垢的「大染缸」。如果缺乏鑑別力和自制力,經不起誘惑,模糊是非界限,就可能陷入泥沼。某部三名戰士楊某、饒某和鮑某,一天晚上不假外出到地方舞廳跳舞,因爭搶舞伴與地方青年打架鬥毆,結果致一人傷重不治死亡,他們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還有一名即將退伍的戰士魏某,凌晨站哨下崗後,私自翻牆外出到一家美容廳嫖娼,後因嫖資問題與美容廳老闆趙某發生爭執。魏某惱羞成怒,取出隨身攜帶的尖刀向趙某和趙妻連捅數刀,導致趙妻死亡,趙某重傷,魏某也被判處死刑。這啟示我們,正與邪只是一念之差,好與孬只有一「不」之遙,情趣愛好中有政治、有品行、有紀律,如果在情趣愛好上不加以控制,道德底線就會被突破,思想就會患上「愛滋病」,在誘惑面前毫無免疫力。培養情趣愛好,要堅持「好」而有品、「好」而有度、「好」而有律,自覺給情趣愛好「上把鎖」、「加道崗」。
四、管好心,謹防「自尋煩惱亂陣腳」
「心態決定狀態」。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受大腦支配,守護平安關鍵要害在於管住心,消除不良情緒,保持健康心態。
一是消除報復心理,主動化幹戈為玉帛。有人說,「能容得下多少事,就能做多大事;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夠領導多少人」。美國前總統林肯,有一個政治對手叫蔡斯,這個人很有才華,但狂妄自大,他在總統競選中敗給了林肯。林肯當選總統後,反而任命蔡斯為財政部長,但蔡斯依然不買帳,到處宣揚林肯是庸碌之輩。但林肯沒和他計較,反而又提名他擔任首席大法官。蔡斯非常欽佩林肯的人格,從此與他握手言和。林肯的支持者一度對其做法大為不解,認為對待政敵應當毫不手軟地消滅。林肯溫和地回答,「當敵人變成我的朋友時,難道我不是已經消滅了他們嗎?」而報復心理是一種畸形的、不健康的心態,嚴重的會使人喪失理智,做出一些不計後果的蠢事。某部戰士辛某,在出車時因不小心颳倒了路邊停放的自行車,受到所長梁某的批評,就懷恨在心。回到營區後,仍然憤憤不平,持刀到梁辦公室找說法,將梁追到院外砍死,自己也被判處死刑。一點小事,搭上了兩條人命,教訓十分慘痛。有人說:「『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醫治不快樂的良藥是有一個壞記性,對別人的不好要棄之於九霄,一笑了之。」戰友之間、同事之間,每天工作生活在一起,產生一些矛盾和口角是難以避免的,但如果非要爭個你高我低,是非曲直,就可能把小口角變成大爭吵,小矛盾變成大隔閡,甚至變成一輩子的悔恨。大家從五湖四海聚到一起,一同摸爬滾打,一起吃苦受累,彼此之間要多一分溝通、少一分猜疑,多一分諒解、少一份隔閡,多一分關心、少一分冷漠,多一分支持、少一分觀望,多一分正氣、少一分怨氣,把這份千金難買、彌足珍貴的戰友情延續到永遠。
二是破除僥倖心理,敬畏法紀警鐘長鳴。某大公司準備以高薪僱用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後,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二米。」第一位說。「半米。」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我會儘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說。結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我們每個人的面前都時刻面臨著各種誘惑,不管是兩米也好、半米也罷,都是僥倖心理在作怪,而真正應做的,就是不要以僥倖心理和誘惑較勁,離得越遠越好。其實,那些騙子、那些竊賊、那些貪官汙吏、那些做盡壞事的人,他們何嘗不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嚴重後果,可是為什麼他們還會繼續做下去呢?不是他們不怕,只因為他們心存僥倖。某團戰士曹某在老兵退伍期間看到司務長領來公雜費順手放在抽屜裡,心想自己要退伍了,何不趁機撈一把,於是乘連隊集合看電影的機會,撬窗進入司務室竊得現金12000元,沒想到案件很快被破,曹某未進家門,先進牢門。上海警備區民兵裝備倉庫有句安全格言說得很在理:「麻痺與麻煩同姓,僥倖與不幸同名」。每名同志都要牢記「心存僥倖必然不幸,不自律必然觸犯刑律」,敬畏法紀,自覺破除僥倖心理,行所當行、止所當止。
三是掃除憂慮心理,樹立自信勇往直前。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考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夢中情人相見了卻背靠背。秀才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夢中情人相見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闆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鬥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夢中情人相見了背靠背,不是說明你該轉身了嗎?」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面對即將到來的進退走留選擇,保持自信就是成功的一半。要看到,當過兵的人,有著嚴格的紀律觀念、強烈的競爭意識、較強的管理能力和頑強的意志品格,在機遇與挑戰並存、挫折與考驗同在的時代背景下,應對能力更強,勝算也會更高。要看到,很多退伍戰士在前面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深圳經濟特區有70%的創業者和建設者,60%的企業成功者,都曾當過兵。高爾基說過:「只有滿懷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來實現自己的意志。」我們要堅信,別人能做的,我們會做得更好;別人不能做的,作為革命軍人,經過努力同樣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