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滿心/人民前線報微信公號
2015-05-03 07:56 來源:澎湃新聞
驚天逆轉!原來網傳「囂張跋扈」不排隊的女司機是個制止別人插隊者;原來網傳「盛氣凌人」的打人「奧迪女」是個被打者;原來網傳「高級領導幹部」、有「大背景」的女司機父親是名水電工。這啟示我們:越是有違常理、越是不可思議、越是聳人聽聞的新聞,越是要等兩天再看。
這兩天,「南京奧迪女」火了。早前有網絡媒體、大V甚至是個別南京當地平面媒體的官方微博報導:南京有個女司機買奶茶時不排隊還打人,甚至開著奧迪車去故意撞人,而且車上有張「軍區通行證」。「奧迪女」「打人」「撞人」「軍區」這幾個極吸引眼球的字眼匯合到一起,立即產生了轟動效應。立時間,這個「有圖有真相」的「權貴之女欺負弱者」的「新聞」就引發了網絡極大關注。「南京奧迪女」立即成了網絡熱詞。
然而,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呢?據當地警方調看現場錄像顯示,當時一位抱孩子的女子插隊後,奧迪女司機與其發生爭執,抱孩子女子動手拍打奧迪女司機。在奶茶店門口,女子又動手將女司機推搡在地上前毆打致傷。
被打後,女司機怕打人者跑了,開車跟隨。打人者進入路旁一店鋪後,女司機用車把該店鋪門堵住。爭吵激憤之下,女司機說了要「開車撞人」的氣話。隨後,打人的女子叫來了親友、老鄉等人圍堵奧迪女和前來出警的警車。女司機價值約20萬元人民幣的a3奧迪車被人多處劃傷。
現場被劃傷的奧迪車雖然最先的新聞中報導了女司機及其父母都不是軍人,但關於「軍區通行證」的惡意猜測持續升級。經查,
原來女司機的父親是部隊的一名水電工,母親退休在家無工作,符合住在軍區大院家屬區的要求。依照相關管理規定,部隊給她辦理了「軍區通行證」。
女司機在一私營知名集團公司任中層管理人員,已工作幾年。其單位給她開的收入證明顯示,其年收入為15萬元以上。
驚天逆轉!
原來網傳「囂張跋扈」不排隊的女司機是個制止別人插隊者;原來網傳「盛氣凌人」的打人「奧迪女」是個被打者;原來網傳「高級領導幹部」、有「大背景」的女司機父親是名水電工。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真相還原至此,可見當事雙方都有責任。女子不該插隊更不該打人;女司機不該說那句要「開車撞人」的氣話,更不該把車開上人行道甚至堵別人店門。雙方只要都稍冷靜一下,事情也不會發展至此。
這些年,網絡上有股極不正常的現象,那就是無論誰和誰發生什麼矛盾衝突,
很多人不問是非曲直,一切唯身份說話:只要一方看起來是「弱者」身份,不管有沒道理,都會招來廣泛同情;只要一方看起來是「強者」身份,特別是和「權貴」沾上邊,不管是不是正義的一方,總會招來攻擊謾罵。這和廣大網民的天然同情心有關,也和以前許多權貴子弟的惡行有關,
更和某些大V、媒體的誤導性報導,一味推波助瀾、挑逗社會矛盾有關。許多媒體和大V追求的是點擊量,有了點擊就有了關注,有了關注就會有效益和名利。這本來無可厚非。但也有個別媒體和大V,為了追求點擊而追求點擊,為了吸引眼球甚至不顧事實真相,惡意造謠傳謠對大眾進行誤導,這就不可取甚至需要被譴責了。
在這次事件中,南京有家非常有名的晚報官方微博,在未經任何核實的情況下,很快原發了一條「南京奧迪女因買奶茶起爭執,開車撞服務員」的虛假新聞,被廣泛轉發評論。在被正義網友打電話指正後,該報社一名女員工竟回電話百般狡辯不作更正,直到被眾多網友對其發起了網絡聲討才悄然刪帖,但至今無一句道歉的表示。
媒體需要的是傳播真相,需要的是激揚社會正能量,絕不能為了追求點擊丟失了自己的公正立場、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這幾年,從「老外街頭扶摔倒大媽遭訛1800元」到「子嫌母醜事件」,頻頻有極具轟動效應的「新聞」被反轉,這啟示我們:
越是有違常理、越是不可思議、越是聳人聽聞的新聞,越是要等兩天再看。碰到那些一聽就讓人「炸」、極其吸引眼球的事件,一定要先平復一下情緒,聽聽多方聲音,等事情真相確定後,再表達憤怒不遲。否則,真會在不知不覺中自己也成了自己極力譴責的暴力一方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南京"奧迪女"事件,不排隊,打人,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