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這種傳統專業,將來會被AI代替嗎?

2020-07-03 漢藝國際教育

近三十年以來,我們的科研人員在技術領域取得了諸多豐碩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二十一世紀的三大尖端技術——基因工程、納米科學、人工智慧。


AI(人工智慧)算是我們最為熟悉的領域了,隨著AI技術的成熟,更多智能化、擬人化的功能出現,複雜的或人類無法執行的任務都可以由AI幫助我們完成。這也讓很多行業的從業人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李開復曾說過:AI帶來的好處是可以解放人類那些枯燥的工作。漸漸的,我們經常能從網上看到一些言論,說將來很多職業的輸出將被替代,尤其是技術性職業。就拿插畫設計來說,都是靠雙手吃飯的人,如果AI真的解放了我們的雙手……


今天我們就從一個藝術設計從業者的角度切入,和大家聊聊插畫或者是說插畫師的作品是否也面臨著被取代的問題


一、規律可替代


插畫這種傳統專業,將來會被AI代替嗎?

圖片來源:tumblr


上圖是一副被當作藝術品在拍賣會上拍賣的畫作,是由實驗人員在系統中輸入了14-20世紀的1萬五千多幅人像畫後,由機器按程序多次訓練的指令完成的畫作,相當於是機器參考了1萬五千幅畫像後得出的「計算結果」。


不管是什麼算法,其基礎都是先學習大量的數據,然後整合到系統內,再去尋找一定的規律。而這個規律是人類藝術中已經存在的美術繪畫規律,包括上色習慣,造型特點等。所以AI的作畫看似唬人,但終究是在學習人類已經創造出來的東西,再通過一些隨機變量生成出的不同的結果


AI在計算方面的便捷程度已非人腦可比,它的出現確實可以極大地幫助我們快速完成「只求數量」的工作,為藝術家節省了不少體力和時間。


插畫這種傳統專業,將來會被AI代替嗎?

圖片來源:pinterest


二、創造性不可替代


中山大學人機互聯實驗室主任、哲學系教授、博導翟振明在曾經一次採訪中談到:人工智慧不能完全完成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必須要有人的參與;而就藝術畫作來說,創造性恰恰是最不能缺少的


插畫這種傳統專業,將來會被AI代替嗎?

圖源網絡


現在插畫師與AI共同作畫的例子不在少數,插畫師相當於在AI創建的初步構架上擔任了一個補充提升的角色。二者的合作方式大概有兩種:


  • 創作的時候擬定了風格和其它一些條件,從而產生不同的效果,需要插畫師憑審美層面來完成選擇;
  • 插畫師可以直接介入到人工智慧的神經網絡的塑造過程中,從畫作中找到一些以藝術視角來看不太協調流暢的地方,結合數據,配合研究員把人工智慧的系統函數值重新調試一遍再創作。


人工智慧的神經系統需要大量數據來學習,學習時還會有分類數據,所以最後機器學習到的結果才會不一樣。這樣通過不斷風格化的分類學習,以及審美改善後出來的作品,其實已經不能算是AI獨立完成的繪畫作品了


插畫這種傳統專業,將來會被AI代替嗎?

圖片來源:pinterest


藉助AI的力量,現在已經有一些人物設計、logo設計的網站在成熟的運行了,人設可以按照你輸入的人物關鍵字比如:長發、白皮膚、圓臉等特徵詞彙生成幾個符合的人物形象。但至少就目前來說,我們還並未看到有創意的完整插畫作品被AI畫出


插畫這種傳統專業,將來會被AI代替嗎?

圖片來源:pinterest


AI畫出的插畫的確很漂亮,但是不同畫師的插畫畫風卻是很難模仿的,更別說一個插畫師由於畫技的精進,畫風也會不斷迭代。就算這種迭代也可以模仿,機器人創作出還沒有出現過的風格的插畫也是不可能的,機器人永遠都要有參考點才能畫出有藝術風格的畫作


畫風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畫面創造性,是依附於插畫師的自由意志,目前的人工智慧還是無法擁有自我意識的,不過這也正式AI目前正在研究的一個難題。(應該也沒有人類會希望這樣吧,畢竟到時候我們面臨的困境,可能就不只是插畫師被取代的問題了……)


三、「你」才是獨一無二的


根據前文的描述我們可以明白,插畫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其中融合的個人情感、思想意思、精神和審美情趣。如果沒有這些要素,那麼創作出的作品則和簡單的流水線繪圖沒有什麼區別,AI自然也可以替代這種有創作規律的最基本的操作。再加上AI本身的計算速度,其在輸出效率方面還會佔優。


任何科技的誕生,都要以人文精神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和原動力,一個有獨立創造能力的插畫師的插畫作品是目前科技甚至未來智能系統都很難取代的


因此在插畫作品的創作中,最終的結果固然是重要的,但靈感來源、主題確立、問題挖掘、調研手法,以及內化出的分析結果和最終確定表現手法的過程同樣重要。因為這些過程中都包含了「你」的參與,而不是簡單的規律性的動作重複。也正是「你」的參與,才讓最終的作品獨一無二,而這也是藝術設計的精神所在。


插畫這種傳統專業,將來會被AI代替嗎?

這幅插畫作品有很多細節是隨機變化的,這種不規律的風格AI是很難模仿的


插畫這種傳統專業,將來會被AI代替嗎?

而這種插畫作品用色系統偏簡單,構成不複雜,如果有大量類似圖畫作為學習數據,AI便能畫出類似的作品


所以說到底,人工智慧可以代替掉作畫過程中重複繁瑣的過程,而非插畫師創作的構想以及概念設計的過程因此就目前來看,AI的發展對於藝術家的創作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


但科技的發展速度也是我們無法把控的,如今的繪畫可以是AI與人類一起協作完成的,但或許在未來,人工智慧也能夠在解放插畫師雙手的同時,擁有與插畫師創造力相媲美的技術。我們不敢對過遠的未來妄加評論,所以我們也要警醒,在努力提高技法的同時也多去關注科技的發展,避免在將來成為科技進步的「炮灰」

相關焦點

  • 未來會由機器人代替人類嗎
    而伴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ai的應用也越來越廣,人們所擔心的問題也更多。就比如在看復仇者聯盟時,大家看到奧創的產生就會有非常大的恐懼感,因為必定這是人工智慧創造出來的東西,但最後消滅它確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有很多人都在想,是否人工智慧真的可以代替人類?但是在這裡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不可能。至少未來500年之內不可能有這種現象產生。
  • 以後會代替傳統肉類嗎?你會選擇吃哪一種
    肉類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如果有一天必須要放棄吃肉的話,你能夠接受嗎?如果世界上少的肉類會發生什麼?據統計,人類以及圈養動物的總量佔整個生物體系的98%,而真正的野生動物只有2%。由於人類數量的劇增,導致了我們對食物需求量大大增加, 我們會消耗很多的肉製品。
  • 未來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還是熱點嗎?AI的意義是什麼呢?
    當然人工智慧榜上有名,ai的意義個人認為是人類在已有知識用計算機智能算法去重複演練的的一個過程。無論是簡單還是複雜的事情,人類選擇讓ai去做的事情都是人類已經反覆實驗反覆測試過的,能讓人類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人類的文明也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 李開復:人工智慧將來會替代人類工作,馬斯克:AI可能毀滅人類
    李開復:人工智慧將來會替代人類工作而李開復根據中、美兩國目前的人工智慧存在的差異,進而預言中國的人工智慧在5年後追趕上美國李開復:人工智慧將來會替代人類工作在一次接受採訪時,李開復表示堅信人工智慧將來會替代人類的一部分工作崗位,不過還有一部分工作內容是人工智慧沒有辦法代替的
  • 插畫師自述:類似PaintsChainer這樣的人工智慧上色網站,未來會取代...
    基於一直都在做相關的東西,並且實際應用的經歷,我認為繪畫中的部分工作會有越來越多的可依靠機器,但是取代插畫師是不太可能的,被取代的主要為底層的重複勞動工作者。這個問題和幾個概念有關,設計、藝術、插畫師(美術職業方向)。首先對於設計和藝術,不太了解的可以查詢下相關的回答,有很多答案都說得很好。
  • 劍橋大學研究學者預測300餘種職業前景,你會被機器所代替嗎
    人工智慧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任何事物的存在有利必有弊; 人工智慧的誕生是為了提高社會效率,但同一時間也會代替人類的工作,人類社會不再是人與人的競爭而已,要參與機器的競爭;而這一切來得如此的快,人們的焦慮正在不斷的增加。
  • 人工智慧將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打開APP 人工智慧將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1-01-05 09:58:02   法國科學家蘇埃爾說
  • 哪些大學專業會成為「新風口」?傳統工科真的沒有出路了嗎?
    與此同時,傳統的文科專業,諸如金融類和法學類的人才也日趨飽和。那麼,又有哪些專業和方向會成為未來十年的「新風口」,傳統專業真的沒有出路了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水平和環境也會隨之改善。因此,無論是未來十年還是十年以後,醫學專業仍舊會是大熱門。小編認為,未來醫學類的風口專業會有: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和康復治療學。尤其是康復醫學,仍舊有不少的人才缺口,未來也會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 新型「透明木材」代替玻璃,顛覆傳統,你會用嗎?
    這種透明木材,有希望成為玻璃的替代品, 比玻璃更加環保, 耐用, 更安全。有一些玻璃每年都會產生排放物從而汙染空氣,冬天 鎖住熱量的能力不夠,室內溫度偏低, 導致流失和浪費更多的能量, 而這一種新型的透明木材則可以有效的減少排放物的同時幫助我們鎖住能量, 是傳統玻璃製品的最好的替代品。
  • 在插畫裡赴一場童心奇遇
    因此,不論《小馬過河》、《龜兔賽跑》還是《會飛的小鹿》,陳永鎮筆下的各種動物都流露出生命的無限活力,跳躍而充滿律動的線條所描繪的不只是形,還是一種依戀,一種憧憬。在他們的影響下,中國新生代的插畫力量正蓬勃生長,《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大護法》等國漫新星上映後,其角色、場景插圖作品相繼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和各大插畫專業網站。  前不久,《中國日報》海外版的插圖通過各社交平臺的傳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 手繪:中世紀背景的插畫,你會喜歡哪一幅?
    中世紀(Middle Ages),指從公元5世紀後期到公元15世紀中期,是歐洲歷史三大傳統劃分(古典時代、中世紀、近現代)的一個中間時期。始於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終於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的滅亡,最終融入文藝復興運動和大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中。
  • 考文垂大學設有哪些本科專業?
    考文垂大學前身為考文垂設計學院,是一所具有遠見卓識的大學,並且很多藝術設計類專業位居英國前列。那麼,你知道考文垂大學有哪些本科專業嗎?下面是美行思遠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考文垂大學本科專業的介紹,供大家參考。
  • 在博洛尼亞談插畫,這些中外大咖都說了什麼?
    據介紹,精選出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原創兒童插畫,主辦方向全國兒童插畫家發起了徵集,並組建了包括兒童文學作家、出版人、學者、編輯、閱讀推廣人等在內的專業評委會,經過歷時半年的嚴格初選和終選,最終從190名畫家的近千幅作品中,遴選出蔡皋、熊亮、朱成梁等30名畫家的150件作品。
  • 伊戈爾·歐尼科夫:俄式風格的插畫世界
    獲獎者歐尼科夫是一位非常高產的插畫藝術家,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動畫製作與童書插畫的工作,經由他創作、設計或配插圖的已出版書籍有80多本。在獲得安徒生獎之前,歐尼科夫的繪本作品曾榮獲「莫斯科國際書展年度最佳選書」,還在2004年和2009年入選了「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插畫展」,在職業生涯裡成果豐碩。
  • 荷蘭插畫師Chuck Groenink的一組插畫作品欣賞
    插畫師Chuck Groenink的一組插畫作品,充滿了故事情節,畫面配色也非常溫暖治癒。插畫師Chuck Groenink1982年出生在荷蘭北部一座偏僻的小村子裡,在那裡他度過了最美好的童年時光,爬樹,畫畫,讀書,騎單車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後來Chuck Groenink考取了位於kampen的artez視覺藝術學院,2004年畢業於那裡的插畫藝術專業。畢業之後攜妻子和他的全部家當進行了一次全國旅行。
  • 曬太陽能代替藍光治療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100名權威專家,1000個健康熱點,掌握健康人生,盡在大河《名醫講述》本期名醫講述嘉賓:徐發林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導師。曬太陽能代替藍光治療嗎?徐發林:太陽光裡面肯定包含有藍光的一些成分,對輕的黃疸,還沒有達到一個換血或者光療的一個標準的時候,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曬太陽來解決一部分黃疸。但是黃疸比較重的時候,單純曬太陽造成膽紅素下降可能趕不上他體內膽紅素的升高水平,這種情況下就會引起一些嚴重的一些後果。
  • 科學網—AI時代,高校翻譯專業會消亡嗎
    ,除了保留少數翻譯研究所或文學翻譯研究所外,翻譯專業應該改為語言服務專業。比如,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教授李長栓在不久前發表的《機器可以取代人工翻譯嗎?》一文中明確表示,「要想通過機器翻譯,實現自然語言的處理,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永遠沒有實現的一天」。 但是能不能替代不是嘴上論戰,而是要拿出論據或證據。反對者的最大論據是機器人無法識別或無法斷定某個詞或某個句子的確切含義。
  • 插畫網站有哪些推薦 7個高品質插畫網站
    插畫網站有哪些推薦?7個高品質插畫網站!苦於找素材?找大佬作品翻遍百度?今天為大家推薦這幾個繪畫網站可以從全方位解決你的煩惱,讓你一站式享受國內外優質繪畫資源,咱們開始吧,覺得好記得三連哦!為用戶展示插畫、原畫、模型等CG設計作品,集合了漫威,暴雪,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頂級公司的藝術家作品。(需要梯子,就不放網址了)四:PIXIVpixiv簡稱p站,是一個主要由日本藝術家所組成的虛擬社群,主體為插畫藝術的社交網絡服務網站。上面集合了眾多世紀頂級漫畫家,插畫師,整體風格偏向二次元。
  • PS+AI 快速實現2.5D等距插畫風
    好了言歸正傳,話不多說教程開始2.5D在設計運用中一直比較熱門,無論是海報、H5 閃屏 banner 都會運用2.5D插畫風格。C4D、pc、AI都可以完成這樣的2.5D等距扁平插畫風用AI做的也不在少數,主要看自己的軟體操作習慣,哪個順手用哪個,最終達到效果就可以。
  • 學習卡通人物插畫的方法是什麼?簡單卡通人物插畫教程
    學習卡通人物插畫的方法是什麼?簡單卡通人物插畫教程!有不少在煩惱著插畫繪製過程中線稿階段的人。比如說,太過在意線條的畫法導致畫出來的東西形狀微妙,結果導致彩色插畫半途而廢…這種情況想必你們也遇到過吧?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不需要線稿也可以畫出好插畫的方法。那麼下面就具體來看看人物插畫的步驟教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