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AI時代,高校翻譯專業會消亡嗎

2020-12-02 科學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著機器翻譯時代的到來,高校翻譯專業必然走向消亡,除了保留少數翻譯研究所或文學翻譯研究所外,翻譯專業應該改為語言服務專業。

■蔡基剛

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雲在「機器與人誰更聰明」的對話中稱,「人類不可能創造一個比自己更聰明的機器」,而另一方馬斯克則認為,「人工智慧可能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

這兩種觀點恰恰代表了我國高校對機器翻譯的兩種不同觀點。其中,機器不可能替代人工翻譯的觀點佔主流,尤其在翻譯界。比如,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教授李長栓在不久前發表的《機器可以取代人工翻譯嗎?》一文中明確表示,「要想通過機器翻譯,實現自然語言的處理,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永遠沒有實現的一天」。

但是能不能替代不是嘴上論戰,而是要拿出論據或證據。反對者的最大論據是機器人無法識別或無法斷定某個詞或某個句子的確切含義。如李長栓文章例舉mission一詞,認為它有「使命」和「使團」兩個意思;defendants一詞在刑事文本中是「被告人」的意思。但在民事語境下是「被告或原告」的意思。李長栓認為,「這些微小差別,更是不能指望機器分辨出來」。

李長栓的擔心實際上是詞和句子在特定語境下的意義不能確定,但機器翻譯恰恰在這方面有更好的判斷力。

機器翻譯發展到今天已到了第三代即神經機器翻譯(NMT: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其根本原理就是根據語境化原則建立海量的分門歸類的語料庫來處理。機器翻譯從來不是去語境的,用一款機器人翻譯任何文本是一種公眾的誤解。

機器翻譯必須是專門性的,比如法律機器翻譯、醫學機器翻譯、生物機器翻譯、石油機器翻譯、航天機器翻譯、海事機器翻譯等等,而且每個機器翻譯下面還有子機器翻譯。以法律機器翻譯為例,下面可能還有法律合同、法庭判決書、法律訴訟書分類;在法律訴訟書下,再細分民事訴訟書、刑事訴訟書或軍事訴訟書等。機器翻譯分得越專,準確率越高,某個詞如defendants是「被告人」還是「被告或原告」,在特定機器裡是非常容易翻譯的。

機器翻譯有一個巨大的語料庫,即專門機器把這類文本(如民事訴訟書)儘可能多地收集起來建庫。語料庫有雙語翻譯對等語料庫(即輸入以往所有已完成的互譯文本,如英漢翻譯對等文本)和雙語平行對等語料庫(即沒有經過翻譯,但是同一主題、同一體裁的兩種不同語言文本)。一個專門機器翻譯往往需要上百萬乃至千萬的翻譯對等和雙語平行對等的句子,這就需要語料庫訓練對齊。

機器翻譯有一套可操作的、給原語語料加工對齊的語言標準,標準可分詞彙和句子結構兩大部分。

詞彙部分是這個學科或行業統一的詞彙或詞表,其中包括術語、專門詞彙和普通詞彙。比如,目前機器翻譯對於生僻詞(rare words)和外來詞(loan words)處理是一大難題。由於在漢語科技文章中大量是音譯或意譯的術語和技術名詞,不統一造成誤譯較多,比如雷達(radar)、克隆 (clone)、基因(gene)、拷貝(copy)、鐳射(laser)等。即使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意譯也不統一,比如software(軟體/軟體)、missile(飛彈/飛彈)、information(信息/資訊)、waveguide(波導/導波)等。

因此,標準是規定對於外來詞統一使用原詞,如不是用「轉基因食品」,而是改回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或GMOs。還有一些漢語比喻詞或四字成語,規定避免使用,如「耳聞目睹」 可以改成 「聽到的和看到的」,「胸有成竹」要求改為無比喻的文字。

句法部分是規定使用統一的語法和句法結構,如「這次事故幸虧實驗人員做了充分的應急準備」這類主題句,改為機器可以識別和翻譯的SVO主謂句「幸虧實驗人員做了充分的應急準備,才避免了這次事故的發生」;漢語流水句(即缺乏顯性連詞的一組小句)要加工處理,如「這種設備操作簡單,價格低廉,需求量這幾年一直很大,使用者遍及國內外」,改為「由於這種設備操作簡單,價格低廉,因此需求量這幾年一直很大,使用者遍及國內外」。

有了統一標準,我們就可以對原語語料進行加工,讓機器學習和訓練:人工按標準對原語料處理和規範,然後輸入機器翻譯,之後對機器翻譯譯文進行與原文的比較和校對,修改後輸回機器,再讓其進行學習翻譯,數次來回反覆後,語料庫文本不斷完善。也就是說,隨著機器翻譯實踐的不斷增加,這款專業翻譯機器的準確率達到95%乃至100%也並非不可能。翻譯內容越專業、場景或任務越固定、標準越統一,翻譯準確率就越高。

一款專門機器翻譯就這樣開發出來了。當然,在使用中首先要求專業共同體作者用開發標準(即統一的詞彙和規定的句法)來撰寫法律合同、車輛操作說明書或化學實驗報告等。對暫時不按標準寫作的,在機器處理前首先安排人工按標準對原語加工處理(這種處理還是比人工翻譯快得多)。

不過,這裡所說的是漢語翻譯英語,因為這是難點和關鍵。英語翻譯漢語,即使只有80%的準確率,科技、工程、外貿人員也能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彌補。

機器翻譯與機器人阿爾法狗(Alpha Go)的原理基本一樣,阿爾法狗機器人不僅被輸入3000萬圍棋高手們的棋譜,而且能夠在與真人高手對局中自我學習和訓練,不斷提高自身棋力,因此能接連打敗世界圍棋第一人就毫不奇怪了。幾年前,不少人認為機器人阿爾法狗永遠不可能戰勝人類棋手,但是短短兩三年後,這個說法不就變成笑話了嗎?

這個道理翻譯界人士也懂,但是他們為什麼對機器翻譯這麼悲觀?主要是機器人威脅到翻譯專業的生存。當大量細分領域的專門機器開發出來了,當機器翻譯的質量(更不用說數量和速度)平均高於翻譯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社會企業還需要這些畢業生嗎?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習慣、高校專業結構的衝擊最大。在人工智慧時代,沒有一個高校專業可以獨善其身。

在筆者看來,隨著機器翻譯時代的到來,高校翻譯專業必然走向消亡,除了保留少數翻譯研究所或文學翻譯研究所外,翻譯專業應該改為語言服務專業。這不是名稱的改變而是功能的變化。語言服務系的學生除掌握一些基本翻譯技能外,主要學習機器翻譯算法,學習特定領域的最基本專業知識,尤其是專業表達,包括特定專業的知識和內容是如何用英語和漢語構建與傳播詞彙使用特點、句法結構的。為機器翻譯服務,這是一個很大的新興產業。

筆者相信,技術文本和政治文獻的機器翻譯替代人工翻譯在未來幾年就可能實現。人機耦合到單獨翻譯是時間問題,機器翻譯譯文總體質量超過職業譯者也是必然的。文學翻譯同樣如此,如網絡文學的機器翻譯已成產業。當然,名著翻譯要嚴謹些。

高校翻譯界必須為這個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尤其是翻譯專業要為自己的消亡、開創新興的語言服務專業做好準備,進行勇敢的探索。

(作者系復旦大學教授)

《中國科學報》 (2019-09-04 第4版 觀點)

相關焦點

  • 英語正在深度侵入漢語 300年後漢語會消亡嗎?
    「Erin Manning是一位居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專業攝影師、教師和電視工作者。電視觀眾將Erin視為The Whole Picture的最佳主持人,The Whole是HGTV-HD和DIY網絡推出的、獲得TELLY大獎的數碼攝影秀。」
  • AI翻譯讓英語系新生想換專業:擔心未來被取代
    AI翻譯讓英語系大一新生想換專業:擔心未來職業被取代中新網9月14日電 又是一年開學季,第一批「00後」陸續踏入大學的校門。與此同時,也有大學新生開始籌劃著換專業。一篇中國傳媒大學生英語系某18級新生給學校寫信換專業,引的關注。理由是「來校這兩天,一款叫做『翻譯寶』的智能翻譯工具讓我突然發現,或許將來人們需要的不是翻譯官,而是翻譯機。」慎重思考後,這名新生希望學校能為他調劑專業。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該學生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機器翻譯目前雖然還無法取代人工翻譯,但在漢英互譯方面已經達到人類專業水平。
  • 英語專業:高校「第一專業」的尷尬—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陳彬 「我們要培養具有中國認同、國際眼光,擁有家國情懷、世界關懷,會說外語、講述中國的人才。」這是在不久前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曹衛東的一句呼籲。 就在曹衛東發出此言的幾天後,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行的一場以英語建設與發展為主題的研討會上,多位高校專家同時發聲,希望英語專業教學能「回歸人文學科的本質」。 無論是對培養「會說外語、講述中國的人才」的呼籲,還是對「回歸人文學科本質」的希望,實際上都表達了對目前英語專業教育現狀的一些不滿。那麼,他們不滿的原因在哪裡呢?
  • 欲趕AI熱潮 上外成立語料庫研究院推動翻譯專業教育
    欲趕AI熱潮 上外成立語料庫研究院推動翻譯專業教育 2019-11-16 19:24:16  在揭牌儀式同時,上外語料庫研究院召開了以「語料庫與跨學科研究」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吸引了來自英國、新加坡、港澳地區和內地高校和企業機構的130餘名專家和學者參會。
  • AI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隨著人工智慧的水平不斷提高,一個又一個領域正被AI逐步攻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憂,AI前進的步伐似乎無法阻止,早晚有一天,它會取代所有人類的工作,到時人類是否將面臨全員失業的窘境
  • 5G時代PC消亡?看完這些分析小編真信了
    在手機頻繁更新換代的時代,最熱門的話題非5G莫屬。作為具有極高速度的網絡,5G也將開啟新的時代和溝通方式。5G要來你準備好了嗎從2G時代的文本傳輸,到3G時代的圖片傳輸,再到4G時代的視頻傳輸,每一代通信技術的革新都為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所以有不少用戶認為5G可以讓WiFi消亡,甚至搶了PC的市場,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拋開PC坐等5G了?
  • 2020年第二屆全國高校創新英語翻譯賽
    在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時代背景之下,根據《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和《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等文件要求,以專業建設為導向,促進英語教、學、測協調發展,助推「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努力培養國際化、複合型人才,上屆全國高校創新英語挑戰活動共有來自包括北京大學、重慶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在內的上千所高校學生參加,受到了各高校老師和學生們的高度評價。
  • 人工智慧將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打開APP 人工智慧將來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1-01-05 09:58:02   法國科學家蘇埃爾說
  • 宇宙會比我們先消亡嗎?
    但未來的人類或許將會建造特殊的恆星際超級飛船,我們可以很多人在上面生活,我們在飛船中生活,在飛船中老去,死亡,但我們的後代會繼續在飛船上生活,最終,他們將會抵達目的地。類似這樣的恆星間飛行在未來或許將變得非常普遍,人類將會擴散到整個銀河系,甚至在一些類地行星上面定居。我們的後人們或許會選擇那些和太陽類似的恆星周圍的行星定居。
  • 漫畫翻譯、嵌字 AI,東京大學論文被 AAAI』21 收錄
    /hyper.ai/datasets/14137在產品化方面,Mantra 計劃上線封裝好的自動翻譯引擎,不僅面向出版社提供漫畫的自動化翻譯與發行服務,也會發布面向個人用戶的服務。第一步 定位文字在實現漫畫自動化翻譯的第一步,就是提取文字區域。但由於漫畫的特殊性,來自不同角色的對話、效果擬聲詞、文字標註等等,都會展現在一幅漫畫圖片裡,漫畫師會用氣泡、不同的字體、誇張的字體來展現不同效果的文字。
  • ...翻譯賽事,2020年第二屆全國高校創新英語翻譯賽正在火熱進行中!
    在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時代背景之下,根據《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和《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等文件要求,以專業建設為導向,促進英語教、學、測協調發展,助推「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努力培養國際化、複合型人才,上屆全國高校創新英語挑戰活動共有來自包括北京大學、重慶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在內的上千所高校學生參加,受到了各高校老師和學生們的高度評價。
  • 高校志願者以「譯」抗疫 天津高校組建翻譯突擊隊為機場入境及來津...
    來自本市多所高校師生組成的突擊隊陸續出徵,涵蓋英、韓、日、俄、意、法、德7個語種,為入境及來津外籍人員提供翻譯、引導等志願服務。「生吾炎黃,育我華夏。能力所及,必報國家。國家有需要,南開有擔當!」南開大學抗擊疫情翻譯志願者突擊隊隊員們熱情滿滿。
  • AlfaGo事件之後,語言翻譯屆也開始騷動了……
    未來的翻譯工作將是人機結合嗎?從百度翻譯、google翻譯及其它翻譯軟體的創立及推廣以來,高校翻譯專業教師及研究者、翻譯專業學習者、社會翻譯工作者及尋求翻譯服務人員,都明了翻譯軟體的漏洞,一些翻譯服務需求者盲目使用這些翻譯軟體、而不願意掏錢請翻譯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高質量翻譯服務的行為,也遭到過專家或者社會人士的批判。
  • 英語專業考研,MTI翻譯碩士如何備戰?
    昨天,說了英語專業考研選專業和學校的一些小建議,簡單來說,英語專業考研,選專業注意:(1)學碩:語言學、文學、教育、文化等,不考數學,但要考二外,學制3年,偏理論研究(2)專碩:翻碩、學科教學(英語),翻譯碩士MTI,考研不考二外,但幾所特殊的學校複試要考二外(北外、外交學院等),偏實踐,學制2或者2.5年,(但往往有高翻院的高校,翻碩學費很貴,
  • 以「八個相統一」為根本 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
    以「八個相統一」為根本 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 2020年03月16日 09: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楊平 字號 內容摘要:
  • 人類語言消亡簡史
    按照這個速度,專家預計至本世紀末,全球50%~90%的語言將會消亡。1如果在不查資料的情況下,你能想起哪些語言?幾年前,臺灣97歲的原住民潘金玉去世,巴則海語隨之消亡。貴州的木佬語目前僅有一個90多歲的老人會說。雲南的子君語也只有十幾個老年人會說。
  • 英語/商務英語/翻譯3大專業詳細解讀
    專業優勢:就業崗位比比皆是;平均薪資水平可「傲視群雄」; 專業劣勢:開設院校多如牛毛;且在英語極為普及的今天,很多業餘人士的英文水平也不可小覷,競爭愈發激烈。 國內高校英語專業20佳(2019-2020年最新數據)
  • 27所高校學子角逐「地質+」雙創大賽—新聞—科學網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0屆土木工程專業碩士畢業生顧功輝在第三屆「地質+」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上篤定地說。 就在《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結束的第二天,他所負責的《卓爾之材,護隧道一方》項目與浙江省地質科創園發展有限公司成功籤約,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聚焦的新型地聚合物泡沫混凝土將進一步加快在隧道工程抗震減載中的應用步伐,這讓他興奮不已。
  • 我國高校「師範專業」排行榜出爐,華東師範位居第2,榜首是誰?
    但其實相對來說,就讀師範專業的同學可能會更加的有競爭力,在我國有很多師範類高校,但是每所高校的師範專業水平都會有些差異,同學們自然也是希望能夠考上專業水平比較高的學校去就讀師範專業。該校的教育技術學專業是學校的A+學科,除此之外像生態學和統計學專業是雙一流專業,相對來說實力還是比較強的。第三名:南京師範大學很多人看到這的時候可能都在想,難道上海師大不在範圍內嗎?
  • 計算機翻譯會取代人工翻譯嗎?
    如今,各種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翻譯耳機、翻譯應用程式大行其道,讓不懂外語的旅行者和商務工作者感受到了方便快捷的翻譯服務。然而,計算機翻譯會完全取代人工翻譯嗎?看看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怎麼說。這並不是說專業的翻譯人員不使用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一些更複雜的應用程式可以幫助他們從重複單調的翻譯工作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