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如果有一天必須要放棄吃肉的話,你能夠接受嗎?如果世界上少的肉類會發生什麼?據統計,人類以及圈養動物的總量佔整個生物體系的98%,而真正的野生動物只有2%。由於人類數量的劇增,導致了我們對食物需求量大大增加, 我們會消耗很多的肉製品。
肉製品對於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它的替代品,以便在未來的時候可以及時補充。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兩千多種可以食用的昆蟲,而且一份蟋蟀跟同等質量的牛肉相比,它們含的蛋白質是一樣多的,但昆蟲的脂肪和卡路裡去比牛肉少很多。這對於那些既想吃肉又怕長胖的人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除此之外,昆蟲的飼養成本非常低,並不需要太多的土地和水源,也不需要什麼高科技的養殖技術。昆蟲是一個可以持續的食物來源,因為蟋蟀的生長速度是牛的20倍,而且它的繁殖速度足夠跟得上人類的需求,不會影響昆蟲的正常繁衍。
其實,在地大物博的中國昆蟲早就被當作一種美食廣為流傳,像路邊燒烤店裡的油炸昆蟲,一直是夜宵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食材。其實除了昆蟲,人們還可以用人造肉來代替缺失的肉製品。
人造肉分為兩種,一種是完全用植物蛋白和胺基酸合成的植物肉,也就是所謂的素肉,還有一種就是提取動物活體上的幹細胞,然後放在培養皿裡,培養幾周後,它就會長成一塊完整的「肉」,這也可以叫做試管肉或者人工肉。
位於洛杉磯的一家科技公司Beyond meat,是專門生產素肉的代表,他們用豌豆蛋白,椰子油,酵母味素和竹纖維素蒸,煮壓製成塑料,做出了牛肉的纖維口感。看起來和聞起來也都像是真的肉。但實際烹煮過程中,咬在嘴裡的口感和真正的牛肉還是有區別的。
而試管肉的代表公司是Just,因為他們是直接提取動物的肝細胞,所以不存在轉基因的問題。而它們在培養過程中也不會使用抗生素,所以這種肉更加乾淨健康,也不會有禽流感疫情發生。
但目前這兩種人造肉都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耗費的成本太高了。製造出不到一斤人造牛肉的成本,就高達2400美元,這比普通肉類價格高得多。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能夠研製出成本更低的人造肉,或許比現在的牛肉和豬肉還要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