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已經發現宇宙中十幾顆宜居星球

2021-02-15 高博新視野

相對於人類的增長速度,地球實在是太小了;人類的增長速度是指數級的,地球人口在1800年前後達到10億,用了100年在1900年前後達到20億。此後速度大大加快,1987年人口翻了2.5倍達到50億,過了12年在1999年人口達到了60億,2018年7月11日全球人口數量76億人。1800年-2018年,世界人口翻了7.6倍,就按這個數據計算,200年後的2218年,世界人口將達到577.6億。

(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地球上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在2018年基本上都住滿了)

(早高峰地鐵實在是太擠,擠得人人生無可戀)

若到了2218年,世界人口達到600億,地球上的人類將擁擠得像北上深早班的地鐵「摩肩擦踵」;

而巨量的能量消耗將使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這樣岌岌可危的未來

2600年,世界將擁擠得 「摩肩擦踵」,電力消耗將讓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

(巨量的能源消耗將導致地球的溫室效應)

不超過200年,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就岌岌可危,因而太空探索、殖民外星球不僅具有現實意義而且還很急迫。

「無垠星空」哪裡是人類的新的家園呢?

人類脆弱的生物機體必須生存在類似地球的環境,就是「宜居行星」

宇宙的大部分空間對於生命來說是險惡之地,只有很少的地方能成為生命的綠洲。

因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宇宙間的宜居帶是以地球生態系統為標準的。

以地球為例:有科學家經過計算表明,如果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再遠1%,在地球演化史上將會出現一個不可逆轉的冰期,而如果距離再近5%,它也可能處於一個不可逆轉的溫室狀態。

(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少之又少)

雖然,「宜居星球」是宇宙中的珍奇,少之又少,但是由於宇宙的極其龐大,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的絕對數量也是非常絕大的。

(超級地球-克卜勒186)

根據美國太空網報導,迄今為止科學家們一共只發現了十幾顆可能擁有潛在宜居環境的系外行星,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宇宙中可能擁有的宜居行星數量驚人---人類所在的銀河系就可能多達600億顆以上。

以地球為模版,科學家總結出「宜居行星」的四大標準:

1,時間:至少存在30億年(地球是在10億年之後才產生生命),只有足夠長的時間才能形成行星並產生生命。

2,主恆星體積不能超過太陽的1.5倍。

3,與恆星有適宜的距離,能讓水以液態形式存在;在一個有一定碳含量的巖石行星表面,如果有一個穩定的液態海洋,它就具備了產生和駐留生命的條件;拿太陽系來說,相對於地球軌道而言,金星與太陽的距離近了30%,而火星遠了50%,如果從接受陽光的角度來說,金星需要減少一半,而火星則需要增加一倍才可以。

4、應有足夠多的鐵元素,才能形成類地行星。

從以上敘述可以知道,只要人類有能力,宇宙中的宜居星球雖然是超級稀缺,但絕對值也是非常大的,人類只要不斷提高科技水平,一定能徵服星辰大海,想想在宇宙中有一千億甚至一萬億人類同時生存著,那是一件多麼壯觀的事情。

我準備接受你們人類表示感激的傳統手勢了!《瘋狂外星人》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已經發現宇宙中十幾顆宜居星球,上面有外星人嗎?
    因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宇宙間的宜居帶是以地球生態系統為標準的。以地球為例:有科學家經過計算表明,如果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再遠1%,在地球演化史上將會出現一個不可逆轉的冰期,而如果距離再進5%,它也可能出於一個不可逆轉的溫室狀態。
  • 宇宙中或許遍布外星生命?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適宜生命延續
    在很久以前,人類對地球都尚未探索完全,根本就不會想到會有什麼外星文明,而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曾經巨大的地球已經變成了「地球村」,我們的科學家們終於開始探索地球之外的其他世界,猜想這個宇宙中是否存在與我們人類相似的智慧文明。
  • 42光年外發現宜居星球,科學家:是顆超級地球,可能存在生命
    文/科學年輪地球周圍的宜居星球不在少數,並且還有三星系統和多星系統,這些星系雖然存在多顆恆星,但是也存在宜居星球,例如我們熟悉的比鄰星就是著名的三星系統。著名電影阿凡達就將劇情設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組的一顆氣態行星的衛星上,這就是著名的潘多拉星球。
  • 科學家研究發現,銀河系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那麼,探索到今天,科學家們都有哪些新發現呢?研究者稱銀河系中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前段時間,來自美國《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導,讓很多人都深感意外,因為根據研究顯示,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著3億顆潛在的宜居星球,這些星球中至少有4顆,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不足30光年。
  • 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或比地球更適合人類!
    在宇宙中存在著數不勝數的星體,按理說在這些星體中,不應該只出現人類這一種高等生命。科學家為了尋找其他的宜居星球,從進入現代社會以來就一直在進行不斷的探索。但宜居星球的形成是非常困難的除了必備的水資源與氧氣外,磁場、大氣壓等這些都是必備的條件,人類能夠出現在地球上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在人類剛剛探索宇宙的時候,哈勃望遠鏡直接進入到了地球運行軌道中,通過它對宇宙的觀察,我們能夠更直觀的認識各個星體與星系。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人類可以準備「搬球」了嗎
    科學家一直在試圖尋找人類的新家園。而最近美德科學家宣稱,發現了24顆可能比地球更宜居的太陽系外行星。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科學家第一次在宇宙中發現系外行星後,便開始尋找宇宙中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目前,科學家發現了4500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
  • 人類已觀測到十幾顆具備「宜居」條件行星
    人類已觀測到十幾顆具備「宜居」條件行星   電影 《星球大戰》中出現的巨大行星塔圖因(Tatooine),雖然被沙漠覆蓋,卻也有物種繁衍。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比地球更宜居
    美德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比地球更宜居正是太多的未知,不斷撩撥著人類的好奇,去探索浩瀚宇宙背後無盡的奧秘。24顆「超宜居」行星。這些行星距離地球均超過100光年,它們圍繞旋轉的恆星壽命比太陽長且變化更慢,因而生命體或許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24顆「超宜居星球」被發現!比地球更完美,其上或已存在生命
    據報導,來自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近年來與來自於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科研團隊展開合作,在目前已知的4500顆地外行星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這些行星上的條件要比地球還要完美。所以,科學家們便將同時滿足以上條件的行星,統稱為「超宜居星球」,認為它們上面可能已經有生命存在了,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期的《天體生物學》雜誌上。
  • 諾蘭《星際穿越》成真會怎樣 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
    所謂的平行世界,另個宇宙未來的你都已經少了份好奇。最多可能也就是,一篇關於宇宙的報導、一部太空題材的電影才會勾起你的好奇心。就像諾蘭的電影《星際穿越》這種超感官刺激,等待著喚醒復甦,可能真的只有來臨的那刻才會感到危機,也許也因為這樣的太空離得太過遙遠。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最新發現,科學家確定了太陽系外存在24顆或比地球更宜居的星球
    尋找地球之外的生命或探測地球之外宜居的星球,一直是天文物理學所致力追求的目標之一,但就目前而言,最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地球是已知唯一能維持生命的星球。,畢竟,宇宙是很浩渺的,而除了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之外,整個銀河系擁有著數以億計的星球,沒有人知道那些星球是否真的擁有生命的存在。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
    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王鑫方)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他們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不過,沒有一顆行星能滿足所有「超宜居」條件,但一般能滿足4個條件,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得比在地球更舒適。研究團隊近期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這些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
  •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24顆潛在「超宜居」星球,中國天眼也不甘落後
    太陽系外神秘的行星比我們的星球更古老,更大,更溫暖甚至更潮溼,這使其成為未來人類探索任務的主要目標。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周一發表的科學論文中概述了他們的驚人發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送入軌道,目的是尋找可能支持生命的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迄今為止,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並且計劃進行更多的任務來尋找更多的系外行星。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們發現24顆「超宜居」的星球
    近日,美德兩國的科學研究人宣布了一件令人振奮的消息,他們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適宜居住的星球,他們發現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要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最終從4500顆已知的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宜居行星。這些科研人員是根據「超宜居」的標準,從4500顆已知的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認為是「超宜居」的行星。但實際上,並沒有一顆行星是真正能夠滿足所有的「超宜居」條件。但是一般情況下,只要能夠滿足四個條件,那麼就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的要比在地球上更加舒適。
  •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王鑫方)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他們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不過,沒有一顆行星能滿足所有「超宜居」條件,但一般能滿足4個條件,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得比在地球更舒適。研究團隊近期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這些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這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可觀測宇宙存在著2萬億個星系,運行著2萬億億顆恆星。宇宙中存在著通用的規律,比如牛頓三定律在地球上和火星上同樣適用。既然一個並不特殊的太陽系中有一顆行星地球產生了生命,產生了文明,再小的概率乘以2萬億億顆這樣超巨大的數量,外星生命幾乎是必然存在的。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這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宇宙中存在著通用的規律,比如牛頓三定律在地球上和火星上同樣適用。 既然一個並不特殊的太陽系中有一顆行星地球產生了生命,產生了文明,再小的概率乘以2萬億億顆這樣超巨大的數量,外星生命幾乎是必然存在的。
  • 比地球還完美的星球?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