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拉脫維亞發現最原始的動物頭骨化石

2020-12-05 搜狐網
科學家複製的孔螈圖

  中新網6月26日電 綜合媒體26日報導,科學家發現了最原始的四足動物孔螈的頭骨,這一發現將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魚到陸地爬行動物的進化過程。

  據悉,這具有3億5千年歷史的頭骨化石是在拉脫維亞發現的,科學家將這一報告刊登在了26日發行的《自然》期刊上。

  科學家推測說,這一長相兇猛的動物可能生活在淺水含鹽較高水域,長3到4英尺,捕食魚類。

(責任編輯:黃芳)

相關焦點

  • 西安發現迄今最完整的石化古人頭骨(圖)
    西安發現迄今最完整的石化古人頭骨(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1日 23:32 來源:新華網   在渭河高陵灘上發現的晚期智人頭骨陝西考古工作者在新近發現的500多件古動物化石中,發現一件迄今最完整的具有一定石化的古人頭骨。
  • 頭骨尺寸比蜂鳥還要短,中美加科學家團隊發現史上最小恐龍
    無損獲得了琥珀內部的頭骨3D結構 此次發現的琥珀化石產自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地質學家對該礦區的火山灰鋯石同位素測定地質年齡後認為,胡岡谷地的琥珀形成於約9900萬年前,屬於白堊紀中期,這裡被認為是人類能一窺「真實」白堊紀世界的最佳窗口。
  • 始柱角鹿頭骨化石在甘肅和政發現 距今約800萬年
    ,其年齡為距今約800萬年前,經研究該新種擁有世界上已知的第一個始柱角鹿頭骨化石。該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刊物《動物分類學》上發表。  當日,第四屆全國地層委員會第二次常委擴大會在甘肅和政縣召開。鄧濤在此間介紹,團隊去年在和政縣野外調查中發現一件帶有完整鹿角的麂類頭骨,經研究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個始柱角鹿頭骨化石。
  • 孩子的破碎頭骨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孩子的破碎頭骨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在非洲的「人類搖籃」中,這個擁有200萬年歷史的頭骨碎片混雜在其他兩種已滅絕人類物種的化石中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歲的直立人兒童的頭骨碎片在南非的一個古老洞穴中,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證據,表明三個人類最古老的親戚同時住在同一地方。
  • 比人類化石早了16萬年!在非洲以外發現了最古老的人類頭骨
    專家們在希臘的一個洞穴裡發現了一塊古代化石,它可能會永遠改變我們對進化的理解。 在該國南部海岸馬尼半島的阿皮迪瑪洞穴中發現了一塊頭骨。 它是從洞裡的一塊巖石上鑿下來的,在離另一個頭骨只有幾英寸的地方發現了它。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這塊古老的骨頭能夠得到證實,那麼它將改寫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篇章,成為已知的歐洲最古老的智人化石——比人類化石早16萬年。
  • 我國學者發現 早期現代人連續演化的更新世中期人類頭骨化石
    安徽東至華龍洞出土的人類頭骨化石A:頭骨化石出土狀況;B:去除地層堆積物後的頭骨化石碎片;C-F:3D虛擬復原的頭骨化石,分別為前面觀、右前面觀、頂面觀和左側面觀.(圖片來自:吳秀傑)2013年以來,該研究團隊對位於安徽省東至縣的華龍洞進行了連續5年的系統發掘,先後發現了30餘件古人類化石、100餘件古人類製作使用的石器、40餘種哺乳動物化石。此外,還發現了動物骨骼表面切割、砍砸痕跡等反映古人類生存行為的多種證據。
  • 中國發現最原始滑翔哺乳動物化石
    本報訊(記者劉冕)北京自然博物館、美國芝加哥大學和河北地質大學聯手,在中國遼寧省建昌縣和河北省青龍縣距今約1.6億年的晚侏羅世地層中,發現兩種最原始的、具有皮翼的滑翔哺乳型動物化石。這是最原始的滑翔哺乳動物。這一發現日前在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發布。
  • 我國學者發現「寶貴」頭骨化石 解密東亞古人類演化發展過程
    2013年以來,該研究團隊對位於安徽省東至縣的華龍洞進行了連續5年的系統發掘,先後發現了30餘件古人類化石、100餘件古人類製作使用的石器、40餘種哺乳動物化石。此外,還發現了動物骨骼表面切割、砍砸痕跡等反映古人類生存行為的多種證據。通過同位素測年、動物群組成分析及地層對比等多種方法的綜合研究,人類化石的年代被確定為距今33.1萬-27.5萬年之間。
  • 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程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近百年來科學家首次發現保存完好的副櫛龍頭骨化石
    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首次發現並分析了屬於稀有副櫛龍物種Parasaurolophus cyrtocristatus的一個保存完好的部分頭骨化石
  • 科學家發現新竊蛋龍化石
    資料圖片本報北京7月2日電(記者張蕾)繼在江西省贛州地區發現兩種竊蛋龍——江西龍和南康龍後,以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為首的中外研究小組,再次在贛州地區的晚白堊世地層發現一種新的竊蛋龍化石——贛州華南龍。該項研究成果2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上。
  • 【海南州】共和縣沙珠玉鄉發現疑似冰河時期披毛犀頭骨化石
    去年西海都市報獨家報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沙珠玉鄉發現罕見史前巨象頭骨化石,引起了媒體的極大關注。5月26日,記者從共和縣當地文物部門了解到,沙珠玉鄉扎卜達村又發現疑似冰河時期動物披毛犀頭骨化石。
  • 南非發現200萬年前頭骨化石 十分罕見
    【南非發現200萬年前頭骨化石】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稱,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的頭骨,為人類進化提供了更多信息。研究團隊稱,新發現令人興奮。「大部分化石都是零散的一顆牙齒,所以能發現這樣的化石非常罕見,也非常幸運,」博士利斯(Angeline Leece)表示。2018年,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北部德裡默倫(Drimolen)考古遺址,發現了這塊頭骨碎片。2015年,在該地幾米外,曾發現一塊兒童直立人頭骨。
  •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猿人頭骨化石 初步判斷在更新世中期
    中國科學家20日宣布,在安徽省東至縣華龍洞古人類遺址發現新的保存較完整的猿人頭骨化石,這是中國在古人類考古研究方面的又一重大發現。華龍洞是繼周口店、藍田、和縣、南京之後,在中國發現的又一處重要的直立人化石地點。豐富的古人類化石發現以及相關的古人類生存活動證據,標誌著中國古人類學研究取得一項重大成果。
  • 科學家發現海底「霸王鯨」化石(組圖)
    ,但海裡有溫血動物裡最熱烈、最狂野、最急切的……———D·H·Lawrence:《鯨魚不哭》  對現代人而言,勞倫斯的這首詩並不容易理解。作為海洋中體形最龐大的生物,鯨魚往往被描述成一種溫和、不具備攻擊性,甚至有些害羞的動物。鯨魚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哺乳綱真獸亞綱的鯨目(Cetacean),在鯨目下又分為齒鯨亞目、鬚鯨亞目和古鯨亞目。其中藍鯨屬於鬚鯨亞目,其緩慢遊動,以鯨鬚捕食浮遊動物為生的圖景構成了人們對鯨目動物的普遍印象。  但在澳大利亞科學家的新發現面前,這個印象也許需要修正了。
  • 這是什麼動物的頭骨化石?誰知道給咱指點指點
    時不時,他也能有些新奇的發現。  3月17日,王先生和幾個朋友來到滹沱河邊,這也是他們發現奇石的一個小基地。依照老規矩,來到河灘後,王先生他們幾個人開始分頭尋找奇石。  在他們前方,巨大的運沙車正將一車車沙子傾倒在篩沙機上。當王先生走到篩沙機旁邊時,一塊形狀奇特的石頭滾到了王先生腳邊。
  • 中外科學家在雲南發現最古老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化石記錄
    中新社昆明6月11日電 雲南大學11日發布消息:由該校及英國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大學、布裡斯託大學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在雲南省東部的寒武紀地層裡發現了一個新的多毛類動物——丹尼多毛蟲的化石記錄,這是目前已知的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最早化石記錄。
  • 地球上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可能被發現了!
    據消息稱,地球上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被發現了!這塊200萬年前的頭骨碎片與非洲「人類搖籃」中另外兩種已經滅絕的人類的化石混雜在一起,構成了人類最早的起源之一!據了解,該頭骨碎片是在南非一個古老的洞穴裡發現的,在這裡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證據,證明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的三個親戚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生活在一起的真相。
  • 俄羅斯遠東地區發現恐龍化石,專家透露其中可能含有恐龍頭骨碎片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個小男孩發現了史前海洋爬行動物魚龍的化石,它被認為是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最大的動物之一。 Primorsky水族館解釋稱,這些化石化石是當地恐龍愛好者考察羅斯基島海岸時發現的,這一神奇的發現是由7歲的德米特裡·塞連科 (Dmitry Sirenko)所發現的。
  • 科學網—中國南方發現最早的中華乳齒象頭骨
    ②頭骨搶救發掘現場   ③中華乳齒象頭骨 本報訊 近日,國際學術刊物《哺乳動物進化》在線發表了中美兩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的 「中國西南地區最晚中新世發現的最原始的中華乳齒象的頭骨 項目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世騏認為,中華乳齒象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一種獨特的長鼻類化石,上新世和早更新世時期在該地區廣泛分布,之前最早發現於中國山西的榆社盆地。 然而,由於缺乏更早的化石記錄,國際上主流學術觀點一直認為,中華乳齒象是由美洲的居維葉象亞科的某一成員進化而來,在上新世時進入東亞,到達中國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