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事故是人類這個物種無法承受的科技事故。從廣島原子彈爆炸看就可以知道了,這小小的一顆炸彈就能夠要了一座城市人民的命。但是核事故最危險的不是爆炸的那一瞬間,而是爆炸過後的輻射。核輻射能夠讓一個地區長達上百年不能夠住人,其能夠破壞一個地區的生態平衡,能夠改變一個地區的物種基因。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核事故就是1986年的車諾比核洩漏事故。
簡要說說車諾比
1986年的4月26日開始,車諾比的一座核能設施由於在原先的工程設計上有一點漏洞,再加上後來的人工操作不當就導致了核能設施發生了嚴重火災。緊接著很快就出現了爆炸。爆炸過後,第一批蘇聯消防兵去進行滅火,但是這批消防兵在這之後就基本早死了,不是得癌症,就是離奇死亡。
高強度的核輻射達到了15毫倫琴,一般來說正常環境就只有0.01毫倫琴。這次事故之後,核能設施附近的1000公頃樹林都離奇死亡了。甚至還有些核輻射漂流到了歐洲。車諾比城附近的多數人都在兩三年之內得病了,並且是不治之症。
而且也有些畸形的嬰兒出生,還有一些畸形的動物出現。後來統計,這場事故大概使得220萬蘇聯人受到了嚴重的核輻射。於是車諾比就成為了一座空城。因為人類的搬遷,所以那裡就基本是不怕死的野生動物居住地了。依據一些專家的估測,車諾比未來兩三百年都不能夠住人。
野生動物的「天堂」
因為人類的搬遷,所以車諾比就成為了一些野生動物的天堂。因為這裡沒有人類的騷擾,它們可以在這裡自由自在的生長。雖然說有著高輻射的危險,但是這些動物可不一般哦。在2000年,幾個科學家進入了切爾諾貝進行調研,在當地發生了大量的動物。
而且科學家們發現這些動物似乎都已經適應了高輻射。車諾比裡的一些老鼠和細菌表現出了耐輻射機能。這裡的老鼠和外面的老鼠也沒什麼兩樣,並沒有人們所說的什麼巨型老鼠。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說輻射導致基因突變,但是這突變是沒有方向的。
再一個就是不利於生存的基因突變會被淘汰下去,而那些有利生存的突變就會被保存下來。因而就使得了後來的一些野生動物擁有耐輻射的機能。不止是老鼠,一些鳥類,馬類動物也是如此。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動物因為輻射而改變了樣貌。
比如說一種名叫紅椿的飛蟲就將原本甲殼上的顏色給融合到一起了。還有夏蟬因為輻射而導致身體的內部多長出了一條骨骼。讓人們感到奇怪的是,那些野生的動物似乎在沒有了城市的車諾比地區生活的更加愜意。由此我們不妨能夠得出一個思考,對於動物而言,人類或許才是最大的危險,而不是核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