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擬建首條私人跨大西洋海底電纜:連接美國和法國

2020-12-05 太平洋電腦網

這條海底電纜名為「Dunant」,預計將於2020年年底投入使用。這標誌著谷歌的第十二次海底電纜投資,但這只是該公司的第二筆私人投資。

谷歌表示:「Dunant增加了橫跨大西洋的網絡容量,為網際網路上最繁忙的線路之一提供了補充,並支持谷歌雲(Google Cloud)持續增長。我們正在與TE SubCom合作設計、製造和鋪設Dunant海底電纜,這將為美國和歐洲之間帶來充足的、高帶寬的、低延遲的、高度安全的的雲連接。」

谷歌表示,未來將繼續投資私人的和財團的海底電纜。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宣布首次完全獨立投資連接洛杉磯與智利的新電纜Curie。

該公司先前投資的海底電纜包括:日本-關島-澳大利亞海底電纜系統,連接美國到丹麥和愛爾蘭的Havfrue海底電纜,以及連接亞洲主要海底通信樞紐的香港-關島海底電纜。

相關焦點

  • 谷歌將自建跨大西洋海底電纜 將從美國直通法國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7月22日報導,近日,谷歌宣布將建造一條全長近4000英裡(約6437公裡)、從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延伸至法國海岸的大西洋海底電纜。谷歌宣布將建造一條橫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橫跨4000英裡的開闊海洋,從維吉尼亞海灘到法國大西洋海岸。
  • 谷歌首條私有海底電纜 2020年即將在大西洋建成
    近日,旨在為使用者提升服務的谷歌公司,正在斥資建設首條私有海底電纜。據悉這條跨大西洋電纜命名為"杜南"(Dunant)。該電纜以首屆諾貝和平獎得主、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Henri Dunant)的名字命名。
  • 谷歌建首條跨大西洋私有海底電纜:為提升雲計算服務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消息,谷歌今日宣布了一個新的私有海底電纜項目。該條新海底電纜以首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Henri Dunant)的名字命名,預計將在2020年後期投入使用。
  • 谷歌建跨大西洋海底電纜:6400 多公裡,自家專用
    據科技博客TechCrunch北京時間7月18日報導,與其他所有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一樣,谷歌公司也經常參與新的海底電纜項目建設,因為谷歌希望其全球各地的數據中心能夠更好的連接,不過這些海底電纜通常由多家公司(有時候甚至是競爭對手間)組成的財團共同建造和擁有。
  • 谷歌將建跨大西洋海底電纜 2020年投入使用
    網易科技訊10月13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法國電信運營商Orange和谷歌在周五宣布,雙方已經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以開展連接法國和美國的跨大西洋海底電纜項目。
  • 谷歌退群單幹鋪設橫跨大西洋海底電纜 2020年投入使用
    但到2020年,它們將首次通過杜南特(Dunant)海底電纜直接連接,這將提高歐洲和美國東海岸之間的網際網路容量。當杜南特投入使用時,它將加入超過428條橫跨數千公裡的海底電纜,這些電纜構成了網際網路的支柱。但這條電纜不同於其他電纜。這條電纜以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特的名字命名,他也是第一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這是第一根橫跨大西洋海底電纜,由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私人出資並部署。
  • 谷歌建橫跨大西洋電纜 2020年連接美法兩國
    【PConline 資訊】近日據外媒報導稱,法國電信運營商Orange正在聯手谷歌共同開展連接發過和美國的橫跨大西洋海底電纜項目。據了解,這個項目被命名為Dunant,在今年的7月份由谷歌牽頭髮起的。
  • 史上最快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FASTER」投入使用 中美日等共建
    據外媒報導,一條由中美日多國共同投資建設的跨太平洋高速海底光纜將在6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光纜名為「FASTER」,總長達9000公裡,分別連接美日兩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家電信公司以外,谷歌也參與投資了這條「史上最快」的光纜。
  • Google將建全長6400公裡私有跨大西洋海底電纜
    PingWest品玩7月18日訊,據TechCrunch北京時間7月18日報導,Google正打算自己建造一條全長近4000英裡(約合6400多公裡)、從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延伸至法國海岸的大西洋海底電纜。這條名為「杜南(Dunant)」的新海底電纜,以首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Henri Dunant)的名字命名,可能將會在2020年上線。
  • 谷歌海底電纜「居裡」將在巴拿馬新增登陸點
    據外媒報導,雖說連接中美兩地的電纜PLCN在建設過程中遇上許多困難,但似乎並無影響到谷歌(Google)在海底電纜的投資進程。該公司表示,從洛杉磯到智利瓦爾帕萊索的海底電纜---居裡(Curie)的建設已經完成,至少是主幹線的建設。
  • 首條南大西洋海底光纜系統SACS即將投產
    南半球的第一條跨大西洋寬帶海底電纜南大西洋海底光纜系統(Sacs)將在未來三個月內開始承載其首次商業通信量,為南非以及其他非洲市場與美國之間提供更直接和更低延遲的路線。安哥拉電纜公司(Sacs電纜的主要支持者)的執行長António Nunes表示,該系統已建成並正在開始測試。
  • 江西首條海底電纜生產線加速建設
    央廣網江西瑞昌4月15日消息(陳世明)4月14日,位於瑞昌市碼頭工業城的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廠房裡,工人們正在安裝從芬蘭進口的海底電纜生產設備據悉,該項目是瑞昌市培育六個百億元產業集群之一的電纜製造業的龍頭企業,是江西首條、中國第六條海底電纜生產線,總投資10億元,主要生產應用於長短距離通訊網、跨海軍事設施、海洋工程、鑽井平臺及平臺間連接等領域的光電複合海纜。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施工單位集中人員和設備,搶抓時間節點,快速推進工程進度,目前已經完成總工程量的80%。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可達20億元,上繳稅收6000萬元。
  • 【矽谷】谷歌大西洋海底光纜將於2020年投入使用
    谷歌的雲服務部門Google Cloud正在快速搭建自己的基礎設施,僅僅今年一年,他們就投資了3條海底光纜,這條跨大西洋海底光纜就是其中之一。
  • 摩爾斯電碼的發明和第一條跨大西洋電纜
    Michael Mosley,Cassie Newland和Mark Miodownik描述了塞繆爾·莫爾斯的科學成就。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開發了摩爾斯電碼,作為庫克和惠斯通電報的競爭對手。摩爾斯電碼既簡單又便宜,很快就流行起來。
  • 第一條跨大西洋海底電纜1866年7月27日鋪設成功
    1866年7月27日,第一條跨越大西洋的永久海底電報電纜順利完工。電纜起於愛爾蘭小島Valentia Island,止於紐芬蘭小鎮Heart's Content。GL0ednc成功得來不易。實際上,第一次嘗試鋪設這種電纜是在1858年8月,只不過電纜僅工作了三個星期。
  • 首條中美日合作海底光纜投入運營 但不連接中國
    由Google、中國移動國際、中國電信國際、馬來西亞Global Transit、日本KDDI、新加坡電信組成的聯合體投資建設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將在6月30日投入運營。這條光纜的帶寬高達60Tbps,東接美國俄勒岡州,西接日本千葉縣和三重縣。
  • 一張連黑客都想得到的全球海底電纜圖
    本文介紹的是一個全球海底電纜圖,也歡迎分享你看到的有趣圖譜。 鋪設在海底的電纜為世界帶來了網際網路,它們傳輸了99%的跨國數據,讓瞬時越洋通信成為可能,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連接發達經濟體的國際貿易狀況。 基於海底電纜的重要性及其大規模鋪設,《電信地理》雜誌從中得到靈感,製作了這幅復古風格的地圖,展示了連接整個網際網路的海底電纜。
  • 最新,智利首條海底光纜採用日本方案!美科技巨頭則找來中國合作
    來源:金十數據據日經中文網報導, 智利有關部門在7月29日宣布,該國此前公開的首條海底光纜項目將採用來自日本的線路方案。據此,智利打算啟動的這條海底光纜項目,將從智利經由紐西蘭到達澳大利亞雪梨,連接南美和亞洲、大洋洲。
  • 英國國防參謀長:俄軍艦接近大西洋海底電纜,或威脅北約通訊
    英國國防參謀長:俄軍艦接近大西洋海底電纜,或威脅北約通訊 斯圖爾特·皮奇 海外網 圖英國國防參謀長斯圖爾特·皮奇警告,俄羅斯可能切斷海底電纜,嚴重威脅到英國和其他北約組織國家的國際貿易和網絡
  • 100多年前,橫跨大西洋底拉一條電纜,到底有多困難?
    自從1844年莫爾斯成功用電報機發送了電文之後,美國人就開始在大陸上架設大量的電線桿,讓通訊在這個國家變得越來越便捷。但是,涉及到和大西洋彼岸歐洲國家的交流,就又回到了最原始的方式。在當時,如果一份美國的重要信息必須快速傳到歐洲,就要先送到紐芬蘭外的海岬,再快速划船把抄寫的信息送到輪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