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嗎?一張連黑客都想得到的全球海底電纜圖

2021-01-09 騰訊網

今天的頭條是LinkedIn(領英)中國公共事務總經理、經濟圖譜負責人王延平在造就FUTURE上的演講,他通過領英全球經濟圖譜的報告和我們分享了長三角地區的人才遷徙情況,以及人才流動的數據如何勾勒出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在這份報告中有很多非常出人意料的結論,詳情可以查看今天的頭條推送。類似的圖譜還有很多,點線連結之間,總能為人們提供一個洞察世界的另類視角。本文介紹的是一個全球海底電纜圖,也歡迎分享你看到的有趣圖譜。

鋪設在海底的電纜為世界帶來了網際網路,它們傳輸了99%的跨國數據,讓瞬時越洋通信成為可能,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連接發達經濟體的國際貿易狀況。

基於海底電纜的重要性及其大規模鋪設,《電信地理》雜誌從中得到靈感,製作了這幅復古風格的地圖,展示了連接整個網際網路的海底電纜。

地圖中描繪了299條正在服役、在建或者將於年底前籌到鋪設資金的海底電纜。

不像衛星信號傳輸,海底電纜的應用非常廣泛,因為它們極其可靠且快速:在具備了高速和備份路線的情況下,海底電纜很少出現故障。

也就是說,海底電纜已經成為全球化經濟以及世界互聯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比如,就拿下面的地圖來說,你可以對1912年的全球貿易路線圖跟如今的海底電纜分布圖進行對比。

1912年全球貿易線路圖

各地之間的經濟聯繫一直保持了下來,但方法和含義已經發生了變化。

2015年全球海底電纜圖

海底電纜地圖還展示了欠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繫。

舉例來說,跟跨大西洋和跨太平洋的路線相比,南美洲和非洲之間的海底電纜要稀疏得多:

南大西洋地區的海底電纜很稀疏

儘管連接到發展中國家的海底電纜正在增多,但要迎頭趕上仍然任重道遠。而南極洲則完全沒有鋪設海底電纜,在那裡工作的科學家是通過衛星訪問網際網路的。

把海底電纜跟歷史上的貿易路線進行類比,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貿易路線是由地理因素和經濟利益共同決定的,而那時候的經濟激勵跟如今已經大不相同。

此外,只看重網際網路而忽視實體貨物也是不對的,看看那些巨型貨櫃貨輪你就知道了。

但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跨越大洋的通道都需要投資、兩邊的貿易夥伴以及甘冒風險的精神。

在過去,冒險的是水手,而現在則是科技公司。

那些尋求開拓自有現代化貿易路線的公司

對海底電纜進行了大筆投資

亞洲的海底電纜

這些海底電纜傳輸著整個網際網路的信息,既有企業的,也有普通消費者的。

這就是為什麼谷歌要在一個跨太平洋電纜項目上投資3億美元,Facebook要對一個亞洲電纜項目進行注資,以及金融行業要投入同樣多的資金來消除交易時間中幾毫秒的延遲。

其他投資財團也在定期鋪設海底電纜,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在國與國之間的信息交流中,這些財團對海底電纜的掌控就是一種優勢。

海底電纜誕生至今已有150年歷史

但它擁有新的潛力

鋪設海底電纜的流程在150年間並未發生太大的變化,一艘橫穿大洋的船隻,緩慢地將電纜鋪設到海底。

1866年,「大東方」號成功鋪設了第一條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它被用來傳輸電報。從1956年開始, 海底電纜又承擔了傳輸電話信號的任務。

1858年的海底電報線纜地圖,但那次鋪設嘗試只持續了三周時間

考慮到跨越的長度以及在海底的深度,現代的海底電纜堪稱非常纖細,每條電纜的直徑通常在7釐米左右。在較淺的海底,電纜其實要更厚一些,它們往往被埋設起來,以防被漁船、海床或其他物體碰到。

在日本海溝的最深處,電纜被埋設在水下8,000米的地方,這意味著海底電纜跟海平面的距離可能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

實際承擔傳輸信息任務的光纖被包裹在更大的電纜外殼當中:

海底電纜圖解:1.聚乙烯2.聚酯膠帶3.絞合金屬(鋼)線4.鋁製防水屏障5.聚碳酸酯6.銅或鋁管7.凡士林(保護電纜免受海水侵蝕)8.光纖

這些海底電纜能夠在瞬息之間傳輸視頻、貿易信息、GIF動畫和文章,讓網際網路覆蓋到世界各地。

任何貿易商,不管是數位化的,還是實體的,都會欣賞這種優勢。

翻譯 | 何無魚

校對 | 其奇

編輯 | 漫倩

來源 | Vox

相關焦點

  • 全球那麼多的海底電纜,船隻、潛水艇等都不會刮到它嗎?
    網際網路時代,大家每時每刻都在與網絡打交道,隨時與世界保持聯繫,進行信息交換,而這背後就有跨洋海底電纜來支撐,它是保證全球各大洲之間信息暢通的主動脈。 海洋這麼深,大洋又這麼大,是怎麼鋪設的呢,過往的船隻、潛水艇、漁船等不會刮到嗎?嘿嘿,最初鋪設的電纜時間不長,就被打魚的漁船給「撈」了上來。
  • 一張圖了解全世界海底電纜的整體分布
    如今海底電纜已經遍布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陸,只要南極洲還沒有被開發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深埋在海底的電纜其實是全球化能持續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礎,這些電纜將全世界都聯繫在一起,由於我們越來越依賴網際網路,因此這些海底電纜每年都在增長以維持科技的發展。
  • 十一張圖讓你徹底了解海底電纜
    如果你以為自己的網際網路數據和國際長途電話都是通過衛星傳輸信號的,那麼你就錯了!實際上,幾乎所有數據都是通過海底電纜傳輸的,它們沿著海底蔓延數十萬公裡。美國主流網絡媒體BI為我們展示了這些海底電纜的建造歷史和龐大規模,它們幫助我們傳輸推文、視頻、電話以及銀行交易等。圖註:與大多數人想像的不同,衛星僅承擔不到1%的人類通信任務,其餘都被海底電纜傳輸。
  • 網際網路如何聯通全球,電纜從哪裡過去的,海底的電纜有多少
    我們都知道,網際網路是需要有真實的網絡連接的,不然單品無線信號傳輸,速度是很慢的,更別提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了,那麼網際網路的網絡到底是從哪裡鋪設到全球的呢,難道真的要在全球都鋪網拉線嗎。其實的確如此,在海底有很多的電纜存在,信號就是通過這些電纜的方式,進入到各個地區的。
  • 海底電纜基礎介紹
    1850年,世界第一條海底電纜鋪設成功,連接了法國加萊和英國多弗。至此,越來越多的海纜增強了國與國之間的聯繫,甚至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全球一體化進程的發展。同時,海纜也實現了能源傳輸形式的創新。隨著海底電纜技術的發展,如今海底電纜被廣泛運用於洲際通訊、島嶼互聯、海上油氣平臺、海上風電等領域。能源需求是人類社會永恆不變的需求。
  • 神奇的海底電纜
    除了您腳下四通八達的輸電網絡以外,廣袤幽深的海底也綿延著成千上萬海裡的海底電纜,在海底的平原、峽谷和高山之間穿梭,實現著海島和大陸、地區和地區之間的密切聯繫,您用的一度電能,您接到的一通越洋電話,也許正是通過廣袤大洋底下哪根海纜傳送而來。
  • 全球海底電纜三分天下 TE Subcom獨佔鰲頭
    【電纜網訊】全球海底電纜三分天下,美國TE Subcom獨佔鰲頭。 全球海底電纜主要供應商 從整個供應鏈來看,美國TE Subcom公司擁有的海底電纜市場份額達到34%,獨佔鰲頭;其次是日本NEC,擁有30%的市場份額,法國阿爾卡特朗訊緊隨其後,擁有21%的市場份額。 TE SubCom是美國TE Connectivity的子公司,是全球海底通訊需求的主要供應商。
  • 全球最大規模光纖海底電纜生產基地公開(組圖)
    【電纜網訊】近日,日本NEC公開全球最大規模光纖海底電纜生產基地——OCC海底系統業務所和連接日本和美國的FASTER光纖海底電纜項目的敷設船「Rene Descartes」的內部構造。以下電纜網小編帶您一睹風採。
  • 我們的海底世界充滿電纜——有時會被鯊魚襲擊
    在尋找新的海底油田時,地質學家使用大型船隻拖曳幾條重型電纜(稱為拖纜)以收集地震數據。這些拖纜電纜配有水聽器,可接收從地震源發出的返回信號,其部署深度約為16 – 65英尺(5–20米),每根拖纜通常長26,247英尺(8公裡)。可以想像,這項活動可能吸引了無數動物來檢查騷動到底是什麼。這些動物之一是鯊魚,它們被電磁流場吸引並傾向於通過電纜咬人!
  • 動態海底電纜簡介
    隨著深遠海油氣資源的進一步開發,不論是被動的錨鏈定位結構,還是主動定位的浮式採油平臺,其臍帶纜和動態海纜的柔性立管結構都受到海洋環境載荷的巨大影響,為安全生產帶來巨大挑戰。動態海纜為浮式平臺供應電纜和傳輸通信信號,通常在浮式平臺與海底固定裝置之間進行對接。動態海纜通常懸掛在平臺底部,部分暴露在空氣中。
  • 海上風電用海底電纜的選擇
    隨著信息化、自動化及我國海洋事業和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未來的數十年內,無論是海上風力發電,還是海上石油平臺等海上作業系統應用的海底電纜,絕大多數都將使用海底光電複合纜。經統計,從2007年至今,中天科技海纜公司共收到國內外海纜諮詢信息二百多份,涉及海纜數量2000多公裡,其中光電複合纜佔82.3%。
  • 視香港為普通中國城市 被全球最大海底電纜計劃除名
    海底光纜網絡幾乎承載了全球所有網際網路數據的傳輸任務。全球約380條現役海底光纜承載著約95%的洲際語音和數據流量,對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而這次美國將香港踢出太平洋光纖電纜網路,也說明了香港作為美國網際網路電纜首選目的地的主導地位已經不在。同時,正在進行的幾個項目也很可能受到影響,包括一條連接洛杉磯和香港的光纜,以及一個連接香港和美國關島的項目。
  • 對網際網路至關重要的「海底電纜」是怎樣維護的?
    KDDI於2013年7月19日舉行了「KDDI OCEAN LINK」號海底電纜敷設船參觀會,介紹了進行國際通信時不可或缺的、遍布全球的海底電纜的現狀以及鋪設和維修海底電纜時使用的海底電纜敷設船的工作機制。
  • 國內最粗海底電纜今上岸 預計9月底送電(圖)
    臺海網6月2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崔曉旭/文吳曉平/圖通訊員徐福興)記者昨日從廈門電業局獲悉,進島電力第一通道擴建工程、國內最粗的海底電纜將於今天上岸
  • 海底電力電纜的損傷分析與防護
    海底電力電纜工作環境複雜,受損原因和陸上電纜差異很大,一旦損壞修復周期長,社會影響大。為了確保海底電力電纜能夠安全運行,其防護工作已迫在眉睫。分析了引起海底電力電纜損傷的因素,並從設計、施工、監測等幾個方面提出防護措施,為保障海底電力電纜的安全敷設和穩定運行提供參考。
  • 海底電纜是怎麼跨過海溝的?難道就不怕被船隻或潛艇刮到嗎?
    現在的說法都是海底光纜,已經很少有人提起海底電纜了,不過真正的海底電纜仍然還在海島或者近海石油平臺上供電使用!對於海底電纜的敷設,吃瓜群眾們有很多問題,我們下文來一一了解下!
  • 海底電纜是怎麼跨過海溝的?難道就不怕被船隻或潛艇刮斷嗎?
    現在的說法都是海底光纜,已經很少有人提起海底電纜了,不過真正的海底電纜仍然還在海島或者近海石油平臺上供電使用!對於海底電纜的敷設,吃瓜群眾們有很多問題,我們下文來一一了解下!海底電纜的敷設歷史與技術第一條海底電纜是1850年在英國和法國之間鋪設的,穿越英吉利海峽,第一條跨大西洋海底電纜於1858年8月16日成功連接英國和美國,維多利亞女王第一次通過海底電纜發給美國總統布坎南的賀電,這是美國實業家塞勒斯·菲爾德投資上百萬美元歷經數年終於建成!第一條海底光纜敷設於1988年,橫跨大西洋連接了歐洲和美洲。
  • 海上風電場海底高壓電纜的故障監測方法
    同時由於光纖本身即是傳感器,因此不需要破壞電纜的整體結構即可以起到監測的作用,非常有利於海底高壓電纜對電纜防水、防壓的特殊需求。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原理見圖2,高功率雷射脈衝入射到光纖中,在傳播過程中與光纖分子相互作用產生3種散射光,即瑞利散射、拉曼散射、布裡淵散射。
  • 【圖文】海底電纜基礎介紹、敷設與安裝系列文章!
    海底電纜始端登陸前,在高潮位時將施工船錨泊就位於登陸點附近,以減小登陸距離,並利用差分全球定位系統(differenc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DGPS) 的測量系統定位於路由軸線上,在始端登陸點處設置絞磨機。登陸時,電纜頭從船頭通過入水槽入海,利用預先設置在始端登陸點處的絞磨機牽引電纜浮運登陸。
  • 英國國防參謀長:俄軍艦接近大西洋海底電纜,或威脅北約通訊
    英國國防參謀長:俄軍艦接近大西洋海底電纜,或威脅北約通訊 斯圖爾特·皮奇 海外網 圖英國國防參謀長斯圖爾特·皮奇警告,俄羅斯可能切斷海底電纜,嚴重威脅到英國和其他北約組織國家的國際貿易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