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如何聯通全球,電纜從哪裡過去的,海底的電纜有多少

2021-01-13 科技早茶

我們都知道,網際網路是需要有真實的網絡連接的,不然單品無線信號傳輸,速度是很慢的,更別提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了,那麼網際網路的網絡到底是從哪裡鋪設到全球的呢,難道真的要在全球都鋪網拉線嗎。其實的確如此,在海底有很多的電纜存在,信號就是通過這些電纜的方式,進入到各個地區的。

據了解,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著超過一百多萬公裡的電纜,這些電纜把各個大陸之間聯繫在一起,用來滿足我們平時需要的網絡傳輸。有的大公司就像是建設高速公路一樣,在海底建設電纜,這樣就能讓他們的數據得到更快的傳輸,不需要依靠其他人了。比如谷歌就是如此,他們在電纜項目非常的多,比如第一個就是從美國一直連接到了智利,這裡是拉美洲最大的數據中心。就好像一些給工程師說的那樣,真正的數據並不在雲端,反而是在海底。

要想把電纜鋪設出去,並不是簡單的事情,不僅消耗資金,也非常的消耗時間。比如谷歌的電纜來自於某家工廠,在工廠中組裝好之後,放在了專門的機械內裝起來,可以保持它有一定的張力,而不至於收縮變形,然後外面還要設置一個保護套。這些電纜經過汽車和輪船的運輸,才能來到海上。然後在固定的位置,進行水下安裝,消耗的時間之久比普通的工程多很多倍,是很難想像的。

這些電纜本身都是非常細小的玻璃纖維,使用的是光纖技術,在裡面,信號用差不多光速來進行傳播,然後可以帶動著數據向下移動,到達大陸之後,就會和當地的網絡進行連接,並且分支進入到一些個人設備之中。電纜的長度是很長的,但是因為光速非常的快,所以不管在任何一個地方,接收到信號的時間都是差不多的,並沒有很明顯的區別。很多人現在使用的信號都是通過手機流量,或者是使用WiFi來完成的,所以在很多人印象中,數據傳輸都是無線的方式,其實這種方式的弊端也有很多,數據不穩定,而且不安全等等,而通過物理方式用電纜連接起來,才是真正穩妥的方法,可以更加穩定的跨過海洋,並且進行信息上的傳輸。

在生產這種材料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高的科技含量,比如要使用告訴磨坊來生產電線外殼,這些外殼都是銅結構的,可以用來把電力送到線路上,而且還具有保護的作用,可以讓數據的移動更加的穩定。而且根據電纜所處的位置,還需要添加其他的材料,比如塑料、鋼材等等,用來面對一些比較複雜的海洋環境,在完成之後,電纜將會進入到各個地區。谷歌的一條電纜線路,經過了多年的規劃,才能正常的鋪設下去,不過在使用的過程中,這些電纜依然會遭受著海水、地震和漁網的考驗,隨時都有可能遭遇不測,而一般的情況下,一個電纜的使用壽命可以超過二十年。

雖然近些年來,衛星技術和無線技術快速的升級,但是如今跨越海洋傳遞信息的最好方式和最快方式,依然是使用海底電纜,可能有的人會認為這樣的成本太高了,實際上,它也是目前跨海傳送成本最低的一類。谷歌雖然鋪設一條電纜花費了幾億美元的價格,同時還可能會更高,但是從使用周期和穩定性上來看,它的確是最廉價的選擇,而且使用效果也更好。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公司都在自己鋪設電纜的原因了。

相關焦點

  • 對網際網路至關重要的「海底電纜」是怎樣維護的?
    KDDI於2013年7月19日舉行了「KDDI OCEAN LINK」號海底電纜敷設船參觀會,介紹了進行國際通信時不可或缺的、遍布全球的海底電纜的現狀以及鋪設和維修海底電纜時使用的海底電纜敷設船的工作機制。
  • 一張連黑客都想得到的全球海底電纜圖
    今天的頭條是LinkedIn(領英)中國公共事務總經理、經濟圖譜負責人王延平在造就FUTURE上的演講,他通過領英全球經濟圖譜的報告和我們分享了長三角地區的人才遷徙情況,以及人才流動的數據如何勾勒出全球經濟發展趨勢
  • 335公里海底電纜聯通希臘大陸,克裡特島將告別燃油發電廠
    一條335公裡長的海底電纜,將聯通希臘大陸與希臘最大島嶼克裡特島之間的電力世界,一改克裡特島重度依賴化石燃料的過往。這座東西長227公裡,南北最寬處為60公裡、最窄處僅有12公裡的狹長島嶼,位於地中海的東部,是連接歐洲與非洲的重要橋梁。
  • 一張圖了解全世界海底電纜的整體分布
    [摘要]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海底電纜從早期的155公裡發展到如今的近900萬公裡。,由於我們越來越依賴網際網路,因此這些海底電纜每年都在增長以維持科技的發展。
  • 海底電纜如何穿越瓊州海峽?
    但是隔著一灣瓊州海峽電又如何傳輸?這就要通過海底電纜。海底電纜在海南澄邁登陸。(宋印官 攝)水+電聽起來是一個危險的組合。敷設海底電纜 要如何操作?什麼是海底電纜?海底電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電纜,鋪設在海底,主要用於水下傳輸大功率電能,與地下電力電纜的作用等同,只不過應用的場合和敷設的方式不同。
  • 視香港為普通中國城市 被全球最大海底電纜計劃除名
    海底光纜網絡幾乎承載了全球所有網際網路數據的傳輸任務。全球約380條現役海底光纜承載著約95%的洲際語音和數據流量,對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而這次美國將香港踢出太平洋光纖電纜網路,也說明了香港作為美國網際網路電纜首選目的地的主導地位已經不在。同時,正在進行的幾個項目也很可能受到影響,包括一條連接洛杉磯和香港的光纜,以及一個連接香港和美國關島的項目。
  • 谷歌首條私有海底電纜 2020年即將在大西洋建成
    近日,旨在為使用者提升服務的谷歌公司,正在斥資建設首條私有海底電纜。據悉這條跨大西洋電纜命名為"杜南"(Dunant)。該電纜以首屆諾貝和平獎得主、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Henri Dunant)的名字命名。
  • 全球那麼多的海底電纜,船隻、潛水艇等都不會刮到它嗎?
    網際網路時代,大家每時每刻都在與網絡打交道,隨時與世界保持聯繫,進行信息交換,而這背後就有跨洋海底電纜來支撐,它是保證全球各大洲之間信息暢通的主動脈。 海洋這麼深,大洋又這麼大,是怎麼鋪設的呢,過往的船隻、潛水艇、漁船等不會刮到嗎?嘿嘿,最初鋪設的電纜時間不長,就被打魚的漁船給「撈」了上來。
  • 十一張圖讓你徹底了解海底電纜
    如果你以為自己的網際網路數據和國際長途電話都是通過衛星傳輸信號的,那麼你就錯了!實際上,幾乎所有數據都是通過海底電纜傳輸的,它們沿著海底蔓延數十萬公裡。美國主流網絡媒體BI為我們展示了這些海底電纜的建造歷史和龐大規模,它們幫助我們傳輸推文、視頻、電話以及銀行交易等。圖註:與大多數人想像的不同,衛星僅承擔不到1%的人類通信任務,其餘都被海底電纜傳輸。
  • 海底電纜被切斷噩夢成真 茅利塔尼亞斷網2天
    由於海底電纜被切斷,非洲國家茅利塔尼亞3月末時全國斷網2天。沒有人知道電纜中斷的原因,也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被切斷的,但海底電纜特別容易受到破壞。  多年來,各國始終擔心,敵對的外國勢力可能會切斷向世界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海底電纜。3月底,這種網際網路噩夢首次在現實中上演。  由於海底電纜被切斷,茅利塔尼亞全國斷網2天。
  • 全球海底電纜三分天下 TE Subcom獨佔鰲頭
    【電纜網訊】全球海底電纜三分天下,美國TE Subcom獨佔鰲頭。 全球海底電纜主要供應商 從整個供應鏈來看,美國TE Subcom公司擁有的海底電纜市場份額達到34%,獨佔鰲頭;其次是日本NEC,擁有30%的市場份額,法國阿爾卡特朗訊緊隨其後,擁有21%的市場份額。 TE SubCom是美國TE Connectivity的子公司,是全球海底通訊需求的主要供應商。
  • 海底電纜遭切斷,這個國家斷網整整兩天,沒人知道為什麼
    )】4月12日報導 (編譯:王瀟宵)多年來,各國一直擔心外國的敵對勢力可能會對為世界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海底電纜下手目前尚不明確電纜是如何被切斷的。但是,獅子山政府似乎在3月31日晚上強行實施了網絡管制,試圖影響選舉結果。在過去五年中,從未出現如此嚴重的狀況。
  • 海底電纜基礎介紹
    概述海底電纜(submarine cable)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電纜,鋪設在海底,用於電信傳輸。海底電纜分海底通信電纜和海底電力電纜,前者主要用於電話、網絡等通信業,後者主要用於水下傳輸大功率電能。與陸用電纜相比,海底電纜在應用場合和鋪設方式方面存在不同,但發揮的作用基本相同。
  • 神奇的海底電纜
    除了您腳下四通八達的輸電網絡以外,廣袤幽深的海底也綿延著成千上萬海裡的海底電纜,在海底的平原、峽谷和高山之間穿梭,實現著海島和大陸、地區和地區之間的密切聯繫,您用的一度電能,您接到的一通越洋電話,也許正是通過廣袤大洋底下哪根海纜傳送而來。
  • 谷歌建跨大西洋海底電纜:6400 多公裡,自家專用
    據科技博客TechCrunch北京時間7月18日報導,與其他所有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一樣,谷歌公司也經常參與新的海底電纜項目建設,因為谷歌希望其全球各地的數據中心能夠更好的連接,不過這些海底電纜通常由多家公司(有時候甚至是競爭對手間)組成的財團共同建造和擁有。
  • 谷歌建首條跨大西洋私有海底電纜:為提升雲計算服務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消息,谷歌今日宣布了一個新的私有海底電纜項目。該條新海底電纜以首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Henri Dunant)的名字命名,預計將在2020年後期投入使用。
  • 美參議院將中俄海底電纜稱作「威脅」
    美參議院將中俄海底電纜稱作「威脅」RT電視臺援引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報告報導稱,該委員會將俄羅斯和中國用於保障電話和網際網路通信的海底電纜稱作「威脅」。在美國參議院委員會的其他報告中,還表達了對北京在海底通信電纜領域的活動的不安。報告指出,中國公司已經成為這個市場上強大的競爭對手。國會議員認為,中國公司的主導地位可能導致對中國生產的深海電纜的依賴,從而對「數據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美國專家甚至推測,從長遠來看,北京將可以使用這些電纜建立起潛艇和其他物體的跟蹤系統。
  • 海底電纜讓網速變得「嗖嗖」的 它最早是這麼來的
    雲計算基礎設施是一套相互依賴的系統,海底電纜便是其中之一。媒體似乎很少報導海底電纜,而少有的幾篇報導通常會以兩種方式呈現:要麼是通過海底電纜地圖來提醒人們有這樣一種東西的存在;要麼是提醒人們注意海底電纜面臨的潛在危害。但這兩種報導的篇幅都很短。
  • 全球最大規模光纖海底電纜生產基地公開(組圖)
    【電纜網訊】近日,日本NEC公開全球最大規模光纖海底電纜生產基地——OCC海底系統業務所和連接日本和美國的FASTER光纖海底電纜項目的敷設船「Rene Descartes」的內部構造。以下電纜網小編帶您一睹風採。
  • 我們的海底世界充滿電纜——有時會被鯊魚襲擊
    在尋找新的海底油田時,地質學家使用大型船隻拖曳幾條重型電纜(稱為拖纜)以收集地震數據。這些拖纜電纜配有水聽器,可接收從地震源發出的返回信號,其部署深度約為16 – 65英尺(5–20米),每根拖纜通常長26,247英尺(8公裡)。可以想像,這項活動可能吸引了無數動物來檢查騷動到底是什麼。這些動物之一是鯊魚,它們被電磁流場吸引並傾向於通過電纜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