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海底電纜基礎介紹、敷設與安裝系列文章!

2021-01-19 海上風電觀察


海底電纜敷設


海上風電場的海底電纜為解決海底高壓、防腐蝕以及絕緣等問題,採用包括加強層 、防蛀層 、絕緣層等多層結構,直徑大、強度高。例如,典型的單芯牛皮紙絕緣海纜,直徑約140毫米,每米重量約48千克;海上升壓站與陸上集控中心之間多採用的光電複合纜,直徑約250毫米,每米重量約110千克。

海纜規格有單芯和三芯之分,為減少路由佔地和施工成本,目前,海上風電場項目使用最多的是三芯交聯聚乙烯絕緣光電複合海纜。


海纜敷設需要的船機設備主要有敷纜船、拖輪、錨艇、水陸兩棲挖掘機、布纜機、絞磨機、發電機、定向鑽機等。


海纜敷設屬於一個相對特殊的施工項目 , 目前我國缺乏相應的設計規範、 施工規範和質量驗收規範。典型敷設流程如下:


(1)接纜。

按地點可分為碼頭接纜和船上過纜,按方式可分為散裝過纜和整體吊裝過纜。我國通常採用海底電纜敷設船接纜,地點一般為生產廠家的碼頭。


(2) 試航。 

施工船舶到達施工現場後,首先進行試航作業, 熟悉海況及施工航線,以確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質量,此工序為非必須完成的工序。


(3)掃海。 

主要排除施工路由軸線上影響施工順利進行的舊有廢棄纜線、插網、漁網等小型障礙物,常採用錨艇尾系掃海工具,沿設計電纜路由往返掃海。


(4)敷設主牽引鋼纜。

海底電纜敷設船一般為無動力船型,需要拖輪拖帶,常採用設置主牽引鋼纜引導敷設船的施工方法。


圖2 敷設主牽引鋼纜  


(5)登陸準備。 

登陸前在兩登陸點的路由軸線上挖設絞磨機地壠,在登陸的灘涂上按設計軸線敷設電纜登陸的牽引鋼絲,並在電纜登陸路由沿途設置滾輪,以保護電纜免受磨損和減小電纜登陸時的摩擦力。


(6)始端登陸。 

海底電纜始端登陸前,在高潮位時將施工船錨泊就位於登陸點附近,以減小登陸距離,並利用差分全球定位系統(differenc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DGPS) 的測量系統定位於路由軸線上,在始端登陸點處設置絞磨機。登陸時,電纜頭從船頭通過入水槽入海,利用預先設置在始端登陸點處的絞磨機牽引電纜浮運登陸。


(7)敷埋段施工。 

海底電纜敷埋段施工主要步驟是埋深施工船錨泊就位→纜盤內電纜提升→電纜放入甲板入水槽→電纜放入埋設機腹部→投放埋設機至海床面→牽引施工船敷埋電纜,我國海底電纜施工船的敷設速度通常不超過10m/min。


圖3 敷埋段施工


電纜敷設時需要通過控制敷設船的航行速度、電纜釋放速度來控制電纜的入水角度以及敷設張力,避免由於彎曲半徑過小或張力過大而損傷電纜。


其中:


淺灘段敷設時,電纜敷設船停在距離海岸4.5千米的地方,通過岸上的牽引,將放置在浮包上的電纜牽引上岸,電纜上岸後拆除浮包引機,使電纜下沉至海底。


深海段敷設時,電纜敷設船釋放出電纜,使用水下監視器控制敷設船的前進速度,方向和敷設電纜的速度,以繞開凹凸不平的地方和巖石避免損傷電纜。


圖4 淺海區域電纜鋪設


(8)終端登陸。 


海底電纜終端登陸前,利用布纜機將電纜通過入水槽送入水中,在電纜入水段每隔幾米墊以充氣內胎助浮。電纜不斷送出後在水面上逐漸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 Ω 」形狀,工作艇監視和控制海面上電纜彎曲情況,防止電纜扭彎, 準確測量電纜登陸距離後, 將電纜截斷、封頭。待電纜頭牽引出施工船後, 在電纜頭上設置活絡轉頭,並與設置在終端登陸點處的絞磨機牽引鋼絲連接,啟動絞磨機牽引電纜,待電纜牽引施工完成後,沿電纜溝槽逐個拆除浮運電纜的輪胎,將電纜沉放至海床上,然後牽引就位。



海底電纜敷設方法分類


海底電纜敷設方法主要分開挖法、刀犁式埋設犁施工法和衝埋式埋設犁施工法三種。



開挖法採用挖泥船進行挖泥,挖泥的深度由埋設深度所決定。開挖結束後,直接將海底電纜敷設下去,利用潮流將泥土回填。此種施工方法要達到一定的深度開挖的寬度和深度就需要按一定的比例放坡,否則就會發生塌方的現象。如海纜的埋深為3m、放坡比例為1:3(深度與寬度之比)時,開挖的寬度就要達到9m。

   

此方法因利用潮汐自然回填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將溝槽全部覆蓋嚴密,而這段時間溝槽裡的土質非常稀鬆且溝槽的寬度很寬對海纜並無保護作用,船舶遇到惡劣氣候或緊急情況在海纜路由上拋錨則很容易損壞海纜。


圖5 溝槽深度與寬度示意圖


圖6 海纜遭遇錨鏈危害示意



刀犁式埋設犁施工時,海纜施工船在布纜的同時,依靠其強大的牽引力拖曳埋設犁,使安裝在埋設犁尾部的刀犁在海床上掘削出一條溝槽,然後將海纜埋入其中。其埋設深度由犁刀所決定,並可以通過控制系統調節埋設深度。在埋設犁的主體上,配備有調節犁的深度和寬度用的液壓裝置,監視埋設犁姿態、障礙物和海纜導入等狀況的各種傳感器及攝像機,還有向攝像機和埋設犁主體各組成部分發送控制信號,以及收集各種數據用的機上信號處理裝置。在埋設時,由設於海纜施工船上的監控室通過控制設備與供電電纜對埋設犁進行控制和供給電源。

   

此方法需要有較大牽引力的大型海纜施工船,在除了巖石以外的其他海底底質都可以進行海纜埋設。通常情況下較易在泥質地施工,而砂質地施工的強度相對較高。

   

圖7 刀犁式埋設犁



衝埋式埋設犁施工法:進行海纜埋設作業時,依靠裝設在埋設犁掘削部的噴嘴噴射出高壓水流使海底泥沙流動形成溝槽,再將海纜埋於溝底。埋設犁上裝有埋深指示、姿態、張力及壓力等傳感器,將數據傳送到指揮中心,以控制施工質量。施工的船速通常由埋設深度來決定,如果控制中心的計算機得到埋深達到要求的信息,將指揮船舶移動,否則繼續衝埋直至符合要求。此方法的埋設速度與海底土質、埋設深度有關,一般為1m/min~10m/min左右,衝埋寬度為0.2m~0.4m。

   

此方法的主要特點是:可在布纜的同時埋設海纜,也可埋設已鋪設在海底的海纜;對海纜施工船的噸位大小和牽引力沒有高要求,只需提供噴水所需動力;拖行張力比刀犁式埋設犁小,埋設深度大,最大埋深可以達到10m左右,如果衝埋設備結合空氣提升裝置和機械切削裝置,將進一步提高埋設的深度。由於施工船吃水淺,工作水深可以是1.5m~150m的任何水深。

   

圖8 衝埋式埋設犁


伴隨著回聲探測與潛水器技術的發展,敷設後的海底電纜通過回聲探測技術還原海床的三維圖像,檢查海底電纜的敷設情況,若發現裸露在外的電纜,出動控制潛水器,深入海底撿起光纜,埋入泥土下面,增加衝埋式埋設犁施工法的準確性,衝埋式埋設犁施工法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圖9 控制潛水器



海底電纜敷設關鍵技術



針對高電壓、大直徑的海底光電複合纜的特點,設計了一種先進的施工技術,即採用由液壓驅動的水平轉盤進行海纜的盤放,現場施工時,通過海纜牽引機將電纜從電纜轉盤中送出,電纜轉盤的轉速、海纜牽引機的速度和海纜施工船的前進速度基本保持同步,將海纜勻速敷設到海底。


目前海底電纜領域常規的退扭方式是採用退扭架進行過纜和退扭,大直徑海底電纜對退扭架高度要求很高,考慮到施工船的設計及通航高度限制,在施工船上安裝退扭架會比較困難,必須要採用其他方式對電纜進行退扭。


採用轉盤式水平退扭,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並保證施工期間海底電纜能理想退扭。具體為:在施工船上安裝一個液壓轉盤、過纜橋,液壓轉盤可以正反方向旋轉,過纜橋進口及出口可以左右上下調整。施工期間,採用液壓轉盤對海底電纜進行退扭,海底電纜通過轉盤退扭完成後再通過過纜橋進入水下機械設備進行施工。可有效減少海纜的受力,降低海纜受外力損壞的風險。



海纜相對於敷設船強大的鋼結構而言是十分脆弱的,在敷設過程中,除了自重和受到海水的浮力以外,還要受到波、浪和流的作用。因此,海纜在敷設過程中對張力的控制是非常嚴格的,一旦張力超過電纜的允許值,則電纜將受到損壞,而如果張力太小,又會導致海底的餘纜過多,容易產生打扭,影響電纜的使用壽命,嚴重的會導致電纜的損壞。


海纜在敷設過程中最危險的就是出船區域和著地區域。由於出船區域露出水面,可以通過設計安裝入水槽來確保滿足海纜的最小彎曲半徑。而對於海底著地區域的海纜,無法直接控制其最小彎曲半徑和張力,一般採用經驗參數法進行評估計算。經驗參數法的主要思路是控制入水海纜在海底著地處的張力和最小彎曲半徑,通過設定海纜在海底著地處的張力,反推出敷纜船上海纜的控制張力,進而保證海纜在敷設過程中的安全。



海底地形複雜多樣,巖石和凹凸不平處會使海底電纜磨損或受力不均,造成損傷。海底電纜在海底需採取保護措施,在沙地及淤泥區,使用CAPJET高壓衝水,衝出約2米深的溝槽,電纜埋入其 中,使用旁邊的沙土將其覆蓋,達到保護目的。在珊瑚礁及黏土區則使用切割機切割約0.6米深的溝槽,之後把海底電纜埋入溝槽,再在海底電纜上覆蓋水泥蓋板等硬質物體,進而實現對海底電纜敷設的保護。



結語


海底電纜作為聯繫陸上集控中心和海上升壓站的通道線路,被稱為風電項目的主動脈,是海上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底電纜同時在島嶼互聯、海上油氣平臺、海上風電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海底電纜敷設主要有開挖法、刀犁式埋設犁施工法和衝埋式埋設犁施工法三種,其中開挖法利用潮汐自然回填,溝槽全部覆蓋嚴密需要較長時間,海纜遭遇錨鏈破壞風險較大;刀犁式埋設犁施工法通常情況下在較易在泥質地施工,對地質強度要求相對較高;衝埋式埋設犁施工法因其適用範圍廣,工作效率高等優點被廣泛使用。伴隨著回聲探測與控制潛水器技術的發展,海底電纜敷設的安全性得到很大程度提升,降低了敷設風險發生概率,減輕了維護成本。

相關焦點

  • 海底電纜基礎介紹
    由於建設電站成本高、周期長,再加上燃料供應不便且有汙染等因素,中小型海島的供電與通信都需要通過海底電纜來解決。近年來,隨著跨海輸電、通訊,海上油氣田等海洋項目的發展,尤其是海上風電等海洋新能源的快速增長,作為能源傳輸的關鍵通道,海纜被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一方面,海洋中新敷設的海底電纜數量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海底電纜的設計、製造、施工技術要求也不斷提高,尤其是將環保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揭秘世界最長海底電纜 32公里海纜如何敷設(圖)
    2007年2月6日,交流海底電纜及附屬設備合同籤訂。  海底電纜單條長度創世界之最  據介紹,該工程敷設的3根電纜,均採用充油海底電纜,是目前世界上單條最長距離較大容量的超高壓海底電纜,每根全長約32千米,中間沒有接頭。
  • 藉助翔安隧道「清潔電」進鷺島 亞洲第一個藉助海底隧道敷設電纜的...
    昨天,在翔安隧道的島內出入口處,電業局工作人員忙得熱火朝天,正將一段長達600多米的電纜從地面上的工井延伸進海底隧道內。這也是亞洲第一個藉助海底隧道敷設電纜的工程,是目前國內距離最長、斷面最大的海底電力通道。島外環保電能被輸送入島  廈門電力進島第四通道工程,起於廈門東部LNG燃氣電廠,止於廈門島內湖邊220千伏變電所,將重點服務島內東部經濟跨越發展。
  • 航拍丨海南聯網二回工程海底電纜開始敷設,長達32公裡
    2月3日,「南方主網與海南電網二回聯網工程」海纜敷設施工船與配合船進行對接,開始導纜,標誌著海纜敷設工作正式開始。(宋印官朱玉李品攝)海底電纜敷設船有啥能耐?俯瞰海纜敷設施工船。(蔡勇攝)連接南方主網與海南電網的500千伏海底電纜穿越瓊州海峽就靠它!
  • 溫州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海底電纜開始敷設
    11月1日10點40分,在浙江溫州南麂島西北方向200米的海面上,隨著海纜施工船啟帆9號將海纜一段段放入水中進行首端登陸作業,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海底電纜敷設施工正式開始。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連接溫州南麂島與平陽縣宋埠鎮,海纜全長47公裡,是國內目前最長無接頭35千伏海底電纜。該工程由國網舟山供電公司承接施工,採用啟帆9號進行敷設。
  • 海底電纜如何穿越瓊州海峽?
    在海纜敷設施工船上等待下海的海底電纜。(朱玉 攝)整整齊齊的電纜像一條盤踞的黑色大蟒蛇,從海底敷設船上緩慢入水。什麼是海底電纜?海底電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電纜,鋪設在海底,主要用於水下傳輸大功率電能,與地下電力電纜的作用等同,只不過應用的場合和敷設的方式不同。
  • 神奇的海底電纜
    除了您腳下四通八達的輸電網絡以外,廣袤幽深的海底也綿延著成千上萬海裡的海底電纜,在海底的平原、峽谷和高山之間穿梭,實現著海島和大陸、地區和地區之間的密切聯繫,您用的一度電能,您接到的一通越洋電話,也許正是通過廣袤大洋底下哪根海纜傳送而來。
  • 對網際網路至關重要的「海底電纜」是怎樣維護的?
    KDDI於2013年7月19日舉行了「KDDI OCEAN LINK」號海底電纜敷設船參觀會,介紹了進行國際通信時不可或缺的、遍布全球的海底電纜的現狀以及鋪設和維修海底電纜時使用的海底電纜敷設船的工作機制。
  • 感溫電纜的用途原理及電纜敷設規範計算方法
    ,線型感溫探測器安裝在電纜託架或支架上時,線型感溫探測器以正弦波方式鋪設於所有被保護的動力或控制電纜的外護套上面,宜採用接觸式敷設。線型感溫探測器採用水平正弦波懸掛敷設的安裝方式時,為保證火災探測的可靠性,線型感溫探測器宜布置在被保護電纜託架或支架的中心位置,當被保護電纜的託架或支架的寬度超過600mm時,宜安裝2路線型感溫探測器。
  • 海上風電用海底電纜的選擇
    海底光電複合纜的應用概述 海底光電複合纜就是在海底電力電纜中加入具有光通信功能及加強結構的光纖單元,使其具有電力傳輸和光纖信息傳輸的雙重功能,完全可以取代同一線路敷設的海底電纜、海底光纜,節約了海洋路由資源,降低製造成本費用、海上施工費用、路岸登陸費用,直接降低了項目的綜合造價和投資,並間接地節約了海洋調查的工作量、後期路由維護工作。
  • 世界首個500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敷設工程舟山完工
    舟山500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敷設工程分為兩迴路,相當於鐵路的雙軌,即有兩條500千伏聯網輸電通道;每迴路敷設3根500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是世界同類海底電纜中耐壓等級最高的海纜。該海纜從寧波鎮海新泓口圍堤入海至舟山大鵬山島登陸,每條長16.8公裡。第一迴路已於2018年12月敷設完畢並投入運行。
  • 寧波第一條海底電纜鋪到了象山的檀頭山島
    浙江在線03月28日訊風力發電、海底電纜,這兩個詞聽起來就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昨天中午12點,寧波第一條海底電纜,在象山縣石浦鎮檀頭山島附近敷設成功。也是這條海底電纜,連接起了檀頭山島上的風電場,使這兩個「高大上」的名字聯繫在了一起。  象山縣檀頭山島是寧波市十大開發海島之一,被列入浙江省海洋休閒旅遊基地。
  • 常用電線電纜的選型及敷設要求
    其中,眀敷方式包括電纜直接眀敷、電纜敷設在梯架裡和電線穿保護導管眀敷,電纜在槽式橋架內敷設如安裝在有效結構防護體之外(如敷設在吊頂內)視為明敷,電纜在電氣豎井內敷設不屬於眀敷。穿管敷設時可採用電線。
  • 海底電力電纜的損傷分析與防護
    海底電力電纜工作環境複雜,受損原因和陸上電纜差異很大,一旦損壞修復周期長,社會影響大。為了確保海底電力電纜能夠安全運行,其防護工作已迫在眉睫。分析了引起海底電力電纜損傷的因素,並從設計、施工、監測等幾個方面提出防護措施,為保障海底電力電纜的安全敷設和穩定運行提供參考。
  • 500kV海底電纜如何鋪設?看完本文就懂了!
    (朱玉 攝)工程建設最關鍵的環節是敷設4根穿越瓊州海峽的超高壓海底電纜,海纜採用500千伏充油紙絕緣電纜,單根長度達32千米,直徑14釐米,中間沒有接頭,是目前世界上單根最長的500千伏交流海底電纜。一直以來,南方電網公司大力服務海南自貿區(港)建設,推動海南電源多元發展,推進海南主網架結構建設。
  • 冬季電纜敷設要做好一切準備
    在冬季,隨著氣溫驟降,給電線電纜行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明顯的影響便是電纜敷設難度有所增加,如在低溫下粘性油浸紙絕緣電纜的油粘度加大,敷設施工容易損傷絕緣,而不滴流電纜的浸漬劑粘度較大,低溫敷設對其影響更大;電線電纜變得剛硬,容易出現電纜折斷的情況。那麼電纜還能在冬天敷設嗎?電纜還能在冬天敷設嗎?
  • 「珠江電纜」分享冬季電纜敷設注意事項
    冬天氣溫驟降,電纜敷設難度有所增加。眾所周知,在低溫下粘性油浸紙絕緣電纜的油粘度加大,敷設施工容易損傷絕緣,而不滴流電纜的浸漬劑粘度較大,低溫敷設對其影響更大。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關於冬季電纜敷設注意事項。 一、電纜敷設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 冬季敷設電纜七大注意事項
    比如眾所周知,在低溫下粘性油浸紙絕緣電纜的油粘度加大,敷設施工容易損傷絕緣,而不滴流電纜的浸漬劑粘度較大,低溫敷設對其影響更大。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冬季電纜敷設時應該如何去著手,如何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避免沒必要的損失呢?
  • 中國首條20千伏海底電纜落戶台州港頭門區
    中國網6月12日訊 據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消息,近日,台州港頭門港區供電工程海底電纜正式拉開敷設帷幕,該電纜是國內首條20千伏海底電纜,標誌著頭門港區供電一期工程進入衝刺階段。據悉,海底電纜敷設起於麂晴山沿海堤壩,途經大竹山,止於頭門島。作為目前國內首條20千伏海底電纜,它具有輸電能力強、損耗少的優勢,適合較長距離的供電輸送。
  • 全球最大規模光纖海底電纜生產基地公開(組圖)
    【電纜網訊】近日,日本NEC公開全球最大規模光纖海底電纜生產基地——OCC海底系統業務所和連接日本和美國的FASTER光纖海底電纜項目的敷設船「Rene Descartes」的內部構造。以下電纜網小編帶您一睹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