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 記者 張鬱/圖
陳勇剛很文藝,愛作詩,愛寫英文毛筆字,屋頂上種了十多畝的菜園子;他還是個學霸,高考拿了全縣文科狀元,後考入了國際頂尖學校研究生,並以專業論文第一成績畢業,能講一口流利英語;他曾在國家部委待了14年,官至副處長。
然而這一切被忽視。外界更關注的是,曾經體制內的學霸入主領秀集團後所引發的一系列改革。
領秀電商為啥沒躋身一線?為何在夢舒雅品牌之外再單獨開闢領秀品牌?在向全系列轉型的行業火熱大勢下,為何領秀動作遲緩?
這些問題,都需要45歲的二代企業家陳勇剛親自做出解答。
由二七區人民政府主辦,河南商報、鄭州市服裝協會、豫發集團、錦榮國際輕紡城、大河財立方承辦的鄭州國際時裝周18日即將開幕,藉此機會,河南商報記者對參會企業領秀總經理進行了專訪。
【二代接班】
一束白光打在深色竹椅上,一身白襯衫、挺闊西裝的陳勇剛,手插口袋,緩緩踱步,出場後落座。
一段5分鐘的旁白溫柔響起。
「人生是兩段式的,我的前36年,父母親用了40年做了一條能讓廣大女性熱愛的褲子;哥哥從鐵道部大橋局辭職,回到父母身邊,把女褲批發檔口做成了品牌連鎖企業,讓女褲成為中國服裝行業裡新的細分品類……」
這是由陳勇剛一人承擔了文案、腳本、創意的自述視頻,展現了陳勇剛家族執著於一條女褲的工匠情懷。在這場兩段式的人生自述裡,1974年出生的陳勇剛,把36歲作為人生分水嶺。
36歲前,他在國家部委做公務員,一直做了14年,官至副處長級別;36歲後,他自覺「無法擺脫骨子裡的向心力」,辭去公職,回到了父母親艱苦創業、哥哥發揚光大的城市,做到鄭州領秀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職位。這以後,他再也沒能和服裝分開過。
陳勇剛出生於服裝世家,是服裝二代企業家。早在1993年,裁縫父親陳耀領、母親李秀珍,舉家從西平搬到鄭州。同年,父母親各取名字中的一個字,註冊了「鄭州領秀服飾有限公司」。
也是在這一年,陳勇剛以縣高考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北京語言大學,學習英語。陳勇剛是不折不扣的學霸,在國家部委工作時,考入世界頂級名校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公共管理專業學習,獲碩士學位,他也是該專業第一名。
鄭州本地服裝企業多出現「學霸級」二代接班人,且有留學背景。渡森男裝二代接班人侯倩文,出生於1994年,同樣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在就讀河南省實驗學校時,她就在1000多人中始終保持在前200名;黛瑪詩的兩位「接班人」是姐姐鄭棋方、妹妹鄭卉媛,兩人先是在加拿大讀商學,後又轉到巴黎攻讀服裝設計,留學10年;鄭州興依璐服飾有限公司雷芳芳,獲得法國巴黎時裝工會服裝設計碩士學位;婭麗達接班人趙珂,出生於1995年,畢業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布盧明頓大學。
陳勇剛和大他三歲的哥哥陳勇斌(擔任領秀公司董事長),也是二代接班。不同的是,兄弟倆是二代接班人中為數不多的七零後。
【關鍵年份】
陳勇剛的日常被工作和忙碌追著走。
不出意外,陳勇剛每天會早上8:30上班,一直忙到晚上12點才會下班,有時候會有飯局。他就住在位於鄭州市西四環的領秀工業園區,家和辦公室幾步之遙。
學霸人設之外,陳勇剛還有諸多標籤。他文藝,愛寫詩,愛書法,而且是用英文寫毛筆字;他才華橫溢,有國外來賓時,他全程英文對話、講解,流利程度讓外賓刮目。
這一點和哥哥陳勇斌略有相似。哥哥在書房裡收藏了幾千張碟子,百看不厭的是金基德的《冬去春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陳勇剛也借寫詩來抒志,詩詞或委婉,如「夜雨梧桐/紅袖緩添香/一燈如豆/一女滿芬芳」,或頓悟,如「大象無形/一空便是禪/大音稀聲/無言勝有言」。
陳勇剛缺席的前36年,恰巧是領秀及夢舒雅壯大的關鍵年份。
不曾經歷,不過每一個節點都那麼熟悉:1993年領秀公司成立,陳勇剛剛考入大學;1995年哥哥陳勇斌下海幫助父母掌管採購、設計、銷售,從工程師變成了小裁縫,開始在銀基商貿城、敦睦路服裝市場沿街叫賣;1997年,陳勇斌註冊夢舒雅品牌;1998年9月,中國第一家女褲專賣店——夢舒雅鄭州銀基專賣店問世;2000年開始做連鎖專賣,並選定國際名模樊琨作為夢舒雅女褲的形象代言人,這也是中國女褲史上的第一個品牌形象代言人;2005年8月是包括夢舒雅在內的鄭州女褲高光時刻,鄭州十多家女褲品牌集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國女褲看鄭州的新聞發布會,吹響了鄭州女褲產業集群走向全國的號角。
隨後,夢舒雅高舉高打,一路高歌猛進。大膽採用無上裝的女褲,在中國國際時裝周上豔驚四座,高調舉辦中國女褲行業高峰論壇,在央視打廣告,連續13年出展CHIC(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
這些年份裡,領秀從一個十幾臺機器的小作坊成長為年銷售數億元的集技術研發、生產製造、市場銷售和品牌運作於一體的大型專業女褲集團。盛名之外,它的意義更在於,第一次將女褲作為服裝的細分品類,並帶領鄭州女褲走至行業巔峰。
直到2010年,陳勇剛出走仕途,回歸領秀。
【轉型女裝全系列】
2010年之後開始的年份,是鄭州服裝行業的又一個十年。
鄭州服裝行業劃分為幾個時代。1990年至2000年,是服裝行業的散貨批發年代,無數的服裝人靠在銀基商貿城、敦睦路服裝市場等批發市場賣貨謀生,批發商早上出攤,賣完後再回家生產,周而復始,逸陽劉濤、婭麗達趙孫立都經過這個時代。
2000年至2010年,是服裝品牌崛起到連鎖專賣再到電商的過渡時代。2010年到2020年,是服裝新零售、新品牌時代。2020年之後,在陳勇剛看來是服裝智能製造和個性化定製時代。
基於這樣的時代走勢研判,2010年入職後,陳勇剛接連遭遇三個維度的挑戰,第一個即如何從女褲單品向女裝全系列轉型。
那會兒,叫響全國的鄭州女褲轉型做女裝全系列,已是行業普遍認知。陳勇剛也很清醒認識到,店鋪的租金和人工在上漲,單褲因為較低的坪效,很難撐起專賣店的生存,而女裝全系列因為產品豐富度高、單價高、復購率高,成為不少服裝企業的主抓方向。
要自己研發生產女裝上衣嗎?相比單一女褲,上衣雖然能帶來更大流量,但擁有更為複雜的工藝、更冗長的供應鏈、更難以把控的庫存風險,對女褲企業來說並非是擅長領域。這是陳勇剛的判斷。
那麼,放棄不做嗎?做!陳勇剛想到的法子是,與上遊優秀的上衣生產廠家合作,讓更擅長的人做更擅長的事。
這既解決了夢舒雅沒有上衣的難題,避免了在轉型女裝全系列路上可能出現的戰略迷失,又為後來打造女褲王國留足了時間、提供了可能。
(見習編輯 熊子文 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