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從古到今,無論國內國外,所有的脫穎而出者都是刻意練習下的厚積薄發。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少年富蘭克林是怎樣一邊當學徒一邊刻苦自學的。
富蘭克林在父親的店鋪幹到了12歲。但他從小有個航海夢,一直心心念念不放棄。父親希望他在陸地上平安過一生,看他酷愛讀書,就讓他跟著哥哥詹姆斯學習印刷業。
富蘭克林心裡不樂意,抗爭一段時間後,最終聽從了父親的建議。與哥哥籤訂了用工合同,從12歲幹到21歲學徒期滿,他才能拿到薪水。
到了哥哥的印刷所,他還是用心投入其中。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熟悉了各項業務工作流程,成為哥哥的得力幫手。
富蘭克林15歲時,哥哥創辦了《新英格蘭報》。詹姆斯交往的朋友,多是些聰明能幹、會說能寫的人,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他們經常來印刷所聚會,談論辦報事宜,評論報上文章。
耳濡目染的浸潤,富蘭克林也躍躍欲試,想參與其中。可他畢竟還是個孩子,怕他們不允許,就悄悄匿名投稿。結果稿件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並在報紙上發表出來。
過後不久,報紙刊登了一篇激進文章,觸犯了議會,哥哥因此被捕接受審查。富蘭克林臨危出面接管了報紙幾個月,還寫了些抨擊統治者的文章發表在報上。
學徒工的他,是如何做到寫得一手好文章的呢?秘法就是富蘭克林利用一切非做工時間,無時不刻孜孜不倦地勤奮自學著。
他曾說:「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
01他利用晚上刻苦讀書,學到後半夜是常態。
在印刷所裡,他接觸到一些書店的朋友和有藏書的商人,特別用心與他們處理好關係,設法獲取他們的好感後,從他們那裡借書來閱讀。
借來的書都要小心看護,不能折損和玷汙,還必須按期歸還。有些期限甚至很短,往往晚上借出來,第二天早上就得歸還。但每每拿到一本書,富蘭克林都欣喜若狂。總是在早上上班以前,或者晚上下班以後如痴如醉地閱讀。特別在晚上,常常不知不覺就看到了後半夜。
02他用節減下來的夥食費買書閱讀。
學徒期間無工錢,為了能自己有錢來買書閱讀,他同哥哥協商,不與工友們搭夥同食工作餐,把他這人份膳食費的一半,直接現金支付給他,讓他自己單獨開夥。
兄弟倆彼此樂意而為。
他拿到這筆小小的工作餐費後,戒掉葷腥,改吃素食。經常只用一片麵包、一把葡萄乾或幾個餡餅代餐充飢。由於他吃得非常簡單,這份減半的膳食費,還能被他再節省出一半來用於買書。
單獨開夥還讓他發現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增加了讀書時間。每當工友們出去吃飯時,他一個人留在印刷所裡吃自帶的便餐。在工友們回來之前,他簡單快速地吃完飯,會剩出一點空餘時間,他開心地用來讀書學習。
針對這段經歷作者說:節制飲食使人頭腦更清醒,而且思維也更加敏捷。因此,在學習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03他學以致用,將書本上的內容運用到生活和寫作中。
他將書裡介紹的方法用於與人辯論的實戰。
讀了色諾芬的《蘇格拉底回憶錄》,富蘭克林對其中的修辭學及邏輯學非常著迷。在以後的閱讀中,凡涉及到相關內容也特別關注。他把學到的這些方法都可以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與人辯論時,不再採用生硬的反駁和完全肯定的理論,而是用謙遜和懷疑式的探究方法,一步步將對手壓倒。當這些方法被他爛熟於心、運用自如時,能把實力超過他的辯手都打敗。
他還用經典美文來模仿寫作。
看到一篇美文,他會將裡面的金句要旨先摘抄下來。幾天後不看原文,僅僅憑藉對金句的記憶,自己模仿寫篇原文。寫完後與原文一一對照,然後再找出不同並修改。這樣練習一段時間後,他摘抄時會故意打亂金句的順序,改寫時在做金句排序,完成整理句子和文章。
有時他把敘事文章改成詩歌。等到幾周後自己完全忘記了原文,再將詩歌改寫回原文,這樣與原文進行對照,修改錯誤。
通過這樣的訓練方法,他的詞彙量、條理性、修辭語法和結構思維都迅猛提升。日積月累的大量閱讀,刻意運用與針對性練習,使富蘭克林才華逐漸顯山露水。他異於常人的思想主張和政治覺悟也突顯出來。
但富蘭克林的學徒生涯並不順利,因為哥哥脾氣暴躁,常常對他對粗。而此階段的富蘭克林,正年少輕狂、心高氣傲,導致倆人相處得並不愉快。17歲時富蘭克林與哥哥不歡而散,離開了印刷所。
離開印刷所之後,青春期的富蘭克林又將何處何從呢?讓我們期待下一期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