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宜興市官林鎮深入貫徹落實 「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的精神和村企黨組織結對共建「一強五提」行動要求,探索村域黨建共同體模式,逐步形成了各類組織共同參與、條塊融合、村域聯動的工作新格局,健全共聯共建、共商共治、共創共贏新機制,讓鎮村企黨建聯起來、互動多起來、能量聚起來,走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村級經濟發展、民生社會事業、基層綜合治理等多領域協同發展的新路徑,推動基層黨建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試點先行,科學組團,探索共聯共建新體系
宜興市官林鎮企業林立,工業發達,但在行政村和村域內的非公企業黨支部存在支部建設強弱不均、村企聯繫不緊、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共振不足等問題。為此,該鎮研究制定了《村域黨建共同體試點建設方案》,選取義莊、南莊、凌霞、豐義4個試點村,以村為基本單位,積極探索「1個村黨組織+N個機關事業黨組織+N個非公企業黨組織」的組團聯建模式。以黨建工作為紐帶,將該鎮的4個試點村、8家機關事業單位、50家非公企業黨組織聯繫起來,確定了大美義莊奇谷農業園、「鵲溪大米」營銷推廣、「我來跑」惠企便民、豐東特色田園鄉村深化項目等9個共建項目,通過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黨員共抓,實現鄉村振興和產業振興同頻共振。
建章立制,有效運行,構建共商共治新平臺
為確保共同體運行順暢,宜興市官林鎮探索建立「1+1」定點掛鈎制度和「三個一」工作推進位度。「1+1」定點掛鈎制度即每個村域黨建共同體確定一名黨政領導掛鈎聯繫,一名黨建工作指導員協調服務。「三個一」工作推進位度即每個黨建共同體,每年推進一項目、每季圍繞一主題、每月開展一活動,確保黨建共同體常態運行、成果顯著。通過向黨建一線找共同願景、民生一線找奮鬥使命、發展一線找增效目標,村域黨建共同體努力打造宣傳教育、服務企業、基層治理、監督管理、強村富民、鄉風文明六大新平臺。以制度為基,平臺為梁,配套建立完善議題收集、定期研究、督查辦理和成效反饋的運行機制,確保項目決策、事項推進、管理協調及時到位。政村企黨組織不斷增強互動協作,實現資源整合、抱團發展,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提優。
發揮優勢,助力發展,打造共創共贏新引擎
通過打造「黨建+新平臺+新制度」的村域共同體,有效實現村域共建一盤棋,區域共治一股繩,跨域共享一家親,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如宜興市官林鎮義
莊村黨建共同體中的新陽光電纜盤活閒置土地,投入1000多萬創辦生態園和採摘園,在增加村級收入的同時做好配套景觀建設,有效助力鄉村振興。該鎮南莊村黨建共同體注重把黨員教育管理、文明鄉風建設與企業文化培育結合起來,通過建立健全道德評議章程和新的村規民約,來加強企業外地員工、新村民的教育管理,促使其更好融入、參與本村建設,除此以外,還積極探索黨建網格與警格融合,探索出基層治理新模式。該鎮凌霞村黨建共同體組織「我來跑」黨員志願服務隊,協助村域內的企業代辦各類手續、業務,有效節約企業人力資本。該鎮村域黨建共同體的探索,一方面依託政村黨組織的資源要素,強化了對企業的服務和管理,另一方面依託企業黨組織的資金項目優勢,幫助村黨組織找準發展路徑,增強發展能力,實現互促並進、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