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一城,走進那些邊境傳奇

2020-12-05 網易旅遊

「邊關」,這個字眼總讓人思接千載,詩興盎然。中國擁有12000公裡的陸地邊境線,與14個國家在陸地相鄰。讓我們去中越邊境探訪隱居千年的古榕部落;在中哈邊境聆聽瀕臨失傳的「胡笳」之音;在中俄邊城恩河品嘗82歲俄羅斯姥姥自製的列巴和酒,回味一段漸行漸遠的前塵往事……


東興,隱居邊陲山海間

撰文/夏雨

三十多年前我曾來過東興,那時往京灘只有一條黃黃的土路,路邊沒有一家客棧,小小的漁村對面是寧靜的大海,明朗而開闊。這片隱藏在中越邊境的陽光海灘,有著我國唯一與越南海陸相通的口岸。東興也是京族在我國的唯一聚居地,遊走這片安靜的邊陲山海間、古老村落裡,有一種踏實安定的感動。

大清國一號界碑

中國大陸海岸線的終點,也恰是中越陸上邊界廣西段的起點。從這裡,我走入了邊陲小鎮東興的竹山村。村裡有棟紅牆環繞的寺廟三聖宮,始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廟宇中所用的木材、屋脊上的人物與圖文浮雕,都是在越南設計製成再運回安裝的,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廟中供奉的三婆婆,複姓三衛,名林默,清光緒帝賜封為「三聖」。廟宇雖然歷盡滄桑,但在其雕梁畫棟間,我們還可以隱約看出她昔日的輝煌。村莊的南側是北崙河侵蝕出來的遼闊河谷,繼續向南則是越南的芒街市。到芒街市旅行,就已經算跨出了國門,旅行者必須向越南政府申請專門的通行證。

當地人藍劍將我拉到村路旁邊榕樹的陰影中,手指指向涼亭。那是一塊已年深日久的石碑,斑駁的苔色隱隱地透出古意,碑體凜然聳立,零落飄下的榕葉掩不住它的崢嶸。

「這是大清國一號界碑,距今已有123年。」藍劍說,「那亭臺的頂端畫有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畫像。伏波將軍有許多傳說,本地京族民眾視其為保護神。」 這塊界碑所處的位置,不僅是中國與越南的國界,對於中國國土更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中國大陸的海岸線東從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口起,西至廣西東興市北崙河口止,全長1.8萬多公裡;而中國陸地邊界線則是從廣西北崙河口「大清國一號界碑」開始,向西南繞到西北,而後到東北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口止,全長2萬多公裡。「大清國一號界碑」正是大陸海岸線和陸地邊界線的交匯點。

清王朝早已湮滅在歷史長河中,不復存在;但江山不改,經歷了百年滄桑的「大清國一號界碑」仍屹立於北崙河口,牢牢地錨住了祖國在物理上和精神上的疆域。界碑的正面寫著「大清國欽州界·知州李受彤書·光緒十六年二月立。」塗著紅漆的「大清國欽州界」的題字,看上去依然清晰、醒目。這樣的界碑在廣西中越邊境共有33塊,僅東興就有8塊。

探訪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如今,現代生活方式雖早已滲入東興,但當地人講述的故事卻與幾百年前沒什麼區別。翻山越嶺,我走過一個個牆壁刷成白色的小村,以及諸如古街、三德古教堂、寇井、竹山古戰場等眾多名勝古蹟。這些地方距離海灘僅十數米,海水清澈到底,天高雲淡,背後是兩道平緩的山巒,路邊散落著小鎮稀稀落落的房屋,居住著幾十戶人家。隨便和門口眯著眼睛搖扇子的老人們攀談幾句,他們仍舊會饒有興致地向你講述那個關於東興京族三島的神話傳說:這一帶原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海中的白龍島上住著一隻蜈蚣精,凡是經過的船隻,必須奉獻一個人給它吃,否則蜈蚣精便興風作浪,打翻船隻,吞食漁民。本族的英雄鎮海大王利用智慧剷除了害人的妖精;蜈蚣被斬成三段,頭變巫頭島,身變山心島,尾變萬浘島,這就是現在的「京族三島」。在公元15世紀末、16世紀初京族人從越南塗山遷徙來之前,傳說便是如此,如今這些故事還像從前那樣鮮活。


其實對於眾多旅行者而言,東興的京族三島更像是「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由於同屬古代駱越的後裔,因此時至今日,島上仍然保留著百越民族特有的習俗、方言與文化。而東興的京族人又具有極其開放的心態,幾乎毫無牴觸地接受外來文化;這可能與當地依山傍海的風土有關。當然,這個地區更吸引我的還是上千處百越民族的遺蹟。徒步深入行走,讓我更有時間去造訪這片百越族人舉國遷徙所至的最后土地,體驗此中承載著的京族三島的榮枯興衰。

徒步旅行的每一天,我都因島上的景致與之前見到的北部灣沿海風光大相逕庭而驚嘆。我最愛站在北崙河的岸邊,遠看河對岸一派歐陸風情的芒街民宅、河上來往穿梭的船隻、寬闊筆直的中越友誼橋;在這繁忙的芒街-東興口岸,市場與街巷中都擁塞著人流與貨品,構成了中越邊境城市濃厚的港口風情。

沿北崙河一路向上,河流兩岸的徒步路線需要頻繁上坡下坡。從竹山前往萬浘島,一年中大多數時候河流水位都很低,但夏季偶爾發生的南亞熱帶季風降水讓我不得不五六次涉水渡河。


隱秘的「古榕部落」

接下來的幾天,我每天早上六七點就起床,吃早餐,然後行走六至八個小時,日落之前到達另一個村莊。越往北走,越能了解北崙河既豪邁又溫柔的情味。沿岸的屋舍以榕樹為圍垣,總是沉浸於靜謐中,而一天中隨著太陽位置的移動,屋舍的色彩時而紅、時而棕、時而褐,每一刻都有不同。

幾天以後,我跟著藍劍抵達了一座藏在腹地裡的村莊——「古榕部落」。這個位於東興鎮竹山村十八組的部落,建在榕樹林裡,由若干血緣相近的宗族、氏族結合而成的集體,幾年前才對外界開放。

古榕部落延綿一公裡,總面積195畝。走進古榕部落,一抬頭就可以清楚看見一片榕樹枝椏所編織而成的「天空」;這些千年大榕樹旁通常都保有許多古人所刻的石碑,有些是紀念某棵榕樹的茂密、長壽以及與該樹有關的傳奇故事之類,也有些則僅僅只是一些名字而已。一路上我們不斷看到「子孫滿堂」、「龍飛鳳舞」、「鴛鴦戲水」、「生死之戀」、「海順門」等字樣,每一棵榕樹都被賦予一個吉祥或昂揚的名字。

92歲的楊文老人頭腦清晰,笑起來很是開朗。他告訴我,古榕部落裡的人壽命都較長,這是因為有古榕樹精靈庇佑的緣故。村裡許多人至今仍堅信那些神秘生靈的存在,「古榕能夠守護一方平安」,就連他們出海捕撈,臨走之前都會祭拜一下古榕樹。

佇立於我眼前的一棵被村民視為「神樹」的古榕,據說其樹齡有1300年。樹高25米,冠幅1200平米。凸出地面約有3米多高的大榕樹根,它的四周豎起幾十個鱗片狀的根板,像個巨型寶塔糖。「神樹」的樹心看上去是空的,據說可以容納4、5個人。有許多村民從小就在這些榕樹下玩耍,或鑽樹洞躲貓貓,或爬上樹去掏鳥窩;青壯年時代在樹下談情說愛、織網補簍;到了耄耋之年就在榕樹下喝茶聊天、掛上吊床睡午覺。古榕樹與這裡的村民朝夕相伴,每當村裡人遇到家庭不和、身體乏善等問題時,他們總會來到這裡祭祀樹神。

下午3點左右,古榕部落卻是另一種景象。海水漸漸退潮,海鴨成群結隊在灘涂上覓食,耕海的人三三兩兩陸續走出村子,出現在海邊。我們跟隨著幾位村民來到灘涂,學著他們耙螺、挖沙蟲。女人們則是一幅「全副武裝」的派頭,她們頭戴鬥笠,臉圍方巾,著高筒雨鞋,腰間扣著小筐、綁著耙繩,在灘涂上來來回回耙動著泥沙……每天只要退潮之後,她們都會來這裡作業,一直幹到天黑才回去。

古榕部落有自己的漁家文化;在漫長的海濱生活中,他們形成了與內陸稻耕和山地文明迥然不同的生活風俗。他們有自己的信仰、歌謠,有瑰麗動人的傳說故事;而他們拉大網、圍箔、設繒、耙螺、挖沙蟲、照螃蟹、敲小蠔時展露出的高超勞動技巧,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後記

當我回到京灘的時候,夜色即將降臨。在蜿蜒曲折、長達數十公裡的白沙灘上,遊客都已離去,而當地漁民熱火朝天的捕撈作業才剛開始。他們白天休息,趁夜幕降臨把漁船開到預定海域,打開船上的大型燈組,將魚群吸引過來。大約兩個小時後,就開始圍網捕魚,整個過程一般會持續5~6個小時。

在這個幾乎沒有受到光汙染小漁村,「燈光圍網」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打漁方式。此時的天空、大海都沉浸在透明的淡紫中。沙灘靜寂,啟明星熠熠生輝。海面上,漁火星星點點,撞碎在海岸線上的浪花放射出了磷光。此時,與其說我是在觀察大海的風景,莫如說海浪與我心中的脈動已經交融在一起。我久久地站立東興的海邊,品味著漁民們看似簡單的生活:他們擁有信仰與熱情,絲毫未受21世紀的喧囂所動。這群人,他們似乎存在於時間之外,而且很久以前就發現了完滿人生的秘密。

TIPS:東興旅行你不可不知

出行時間:

東興溫暖溼潤,各季節沒有明顯的自然區別。推薦您選魚蝦肥美的時候去,一般6月到9月是休漁期,但具體的休漁期每年不同,出行前可以關注一下。東興在傳統節日的時候,特別是春節的時候,遊人較少,是個躲避喧鬧、悠閒度假的去處。

交通工具:

南寧——南北高速————防城港市

南寧至防城港市之間交通很方便,琅東客運站有很多班次,快巴車票30元;注意不要坐到防城港,而是防城港市。

住宿:

東興的住宿非常便宜,可以讓你花很少的錢就可以享受星級酒店的服務。你可住在景區附近的金灘大酒店,也可以住在東興市裡,東興的解放路附近有許多便宜的旅社,價格在60元以下,適合背包客投宿。

不可錯過的美食:

東興舊行關的雞粉、番薯粥、鐵板家鄉雞、糖醋排骨、越南小吃陰府飯、欖子燜沙箭魚等都是不錯的特色美味。

特別推薦:海到東興遊玩一定要去吃上一碗海鮮粥,那裡的海鮮粥店也是有名的。海鮮粥的用料很講究,要用新鮮的蝦、螺絲、魷魚等,加上一定水調製而成。要想粥的味道更鮮美的話,在粥煮好之前加上少量的魚露,再加上一點蔥花就可以食用了。金灘附近的大排擋有很好吃的海鮮粥和京族炒米粉,隨處有海蜇湯賣,有些遊客第一次喝這種海蜇湯可能不太習慣,一定要慢慢品味才能體會個中妙處。

屈頭蛋是東興的特產之一,也是京族的特色。這其實就是中止孵化的雞蛋或鴨蛋,味道鮮美,有滋陰補陽的效果,當地的婦女在坐月子時以此為最好的補品,據說對男人來說也有滋補的功效。這個蛋的吃法有一定的技巧,把蛋殼敲開後,先品嘗蛋裡的汁液,這個可是屈頭蛋的精華所在,然後加入椒鹽,紫蘇葉等調料,再吃掉整個蛋。

當地人還喜歡有一種吃法,就是把剛孵了18天的蛋煮好後,去掉殼,加上新鮮的檸檬汁,再撒些炸好了的蔥頭、薑絲、鹽、香菜,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娛樂:

夏季來金灘的遊客,可以欣賞京族漁家的唱哈、跳竹竿舞、彈獨弦琴、拉大網、放蝦燈等娛樂活動。

特別提示:從東興到越南旅遊需要辦什麼手續?

從東興口岸出關赴越南,需持護照及越南籤證。隨團旅遊,可以與旅行社聯繫辦理落地籤證,時間兩個工作日,只需複印傳真護照,並準備1張2寸近期白底彩照即可。為期一個月的旅遊籤證350元。東興的私人導遊比較多,常在關口和車站守著遊客,按一日遊或幾小時導遊來提供服務,價格非常便宜,80到150塊都有;但畢竟無正規管理的服務可信度不高,遊客需謹慎選擇。

本文來源:中國國家旅遊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泛旅行一城一故事:舉世聞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
    歷史上,為了爭奪這塊寶地,美、加(當時屬英國)兩國曾於1812至1814年間進行過激烈的戰爭,戰爭結束後,兩國籤定了「根特協定」,規定尼亞加拉河為兩國共有,主航道中心線為兩國邊界。從那時起,兩國在瀑布兩側各建一個叫做尼亞加拉瀑布城的姐妹城,一個隸屬於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加一個隸屬於美國的紐約州,兩城隔河相望,由彩虹橋連接,橋中央飄揚著美國、加拿大和聯合國的旗幟,星條旗在南,楓葉旗在北,聯合國旗居中。加拿大尼亞加拉大瀑布,兩國在此不設一兵一卒,人民自由往來。和平的環境也使尼亞加拉瀑布豐富的旅遊資源為兩國帶來了更多的的回報。
  • 泛旅行一城一故事:3年的愛情,交給落基山脈見證|150狂野故事
    我們一起沿途山地騎行、滑索穿越、天熱溫泉沐浴…」「一起走進遺失歲月的木屋,探索蓬勃發展的藝術社區和淘金熱時代興起的小鎮。」「當我們存著這樣的心態,旅行就是一場屬於兩個人的甜蜜冒險,那就沒有所謂『 迷路 』了。」
  • 中緬在邊境地區加強瘧疾防治合作
    新華社內比都9月9日電(記者盧樹群 莊北寧)第三屆中緬邊境瘧疾消除研討會6日至8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舉行。雙方進一步完善了中緬邊境地區消除瘧疾策略規劃,並制定了執行方案。  緬甸公共衛生司副司長丹達倫在研討會致辭中說,緬甸近年在遏制瘧疾發病率和死亡率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但抗瘧形勢依然嚴峻,緬甸希望與中國進一步加強邊境地區瘧疾防治合作。
  • 第一次邊境排雷:促進中越邊境繁榮穩定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 題:第一次邊境排雷:促進中越邊境繁榮穩定新華社記者梅世雄、解放軍報記者黃超2016年6月4日,雲南省軍區掃雷指揮部掃雷三隊一班下士程俊輝,在執行中越邊境第三次較大規模排雷任務時光榮犧牲
  • 中國與印度邊境衝突再次升級,印度新型超音速巡航飛彈已部署在邊境...
    近日,印度也是試發射了新型的超音速巡航飛彈,射程升級之後的巡航飛彈使印度的軍事實力增強,而印度也是在第一時間就將巡航飛彈部署在中印邊境的第一線,看來印度對中國的態度是從未改變過的飛彈的打擊能力展示出來之後,印度會更加迅速的將武器送往邊境,對於印度來說他們最大的敵人就是中國。  中國和印度的邊境問題一直處於僵化狀態,雖然進行過多次的軍長會談,但是兩國的戰略部署從未停止過。即使沒有爆發軍事上的衝突,但是兩國都不敢鬆懈下來,特別是印度已經有了先出手的"前科"中國就必須加以警惕。
  • 泛旅行一城一故事:對話溫哥華島的邁克·威利酋長
    | 拿多利泛文化傳媒 一城一故事:超凡自然 泛旅行一城一故事 | 拿多利泛文化傳媒 泛旅行一城一故事 | 拿多利泛文化傳媒 泛旅行一城一故事 | 拿多利泛文化傳媒
  • 浦江創新論壇首次走進北美 助推中加兩國清潔技術轉移轉化
    來自中加兩國政府部門、高校和科研院所、清潔技術行業、金融與投資界、高科技園區與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以及媒體界的代表共150餘人出席。論壇主題為「構建清潔技術轉移生態鏈」,旨在推動中加兩國清潔技術轉移轉化,助力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浦江創新論壇已成功舉辦9屆。今年,第十屆浦江創新論壇將於9月23日至24日在滬舉行。
  • 邊境問題攤牌?港媒:中國讓印度做什麼,印度都會做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942字,閱讀約需2分鐘中印邊境的爭端仍舊沒有解決,儘管中印兩國的軍長級別會談已經進行了8輪,但是印度一方的態度仍舊十分強硬,領導人不斷撂下狠話,莫迪更是在邊境問題上攤牌,但港媒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讓印度做什麼,印度就會做什麼。
  • 事關中印邊境,中國專家給出說法,不能慣印度的壞毛病
    最近這段時間,印度似乎有些過於活躍了,接二連三與多個國家在邊境地區發生衝突,當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與中國之間的邊境問題。為了在邊境地區形成一定的威懾力,印度不斷往邊境地區派兵,引起多國媒體的爭相報導。
  • 事關中印邊境,美大使親口承認:美國參與了印度與中國的對峙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印度軍方頻繁出現的單方面行動,導致如今中印兩國邊境地區的局勢變得有些緊張,而且在此之後其他領域也受到了這一方面的影響,對於中國和印度來講,這樣的局面並不符合雙方的利益,針對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已經展開了數次溝通。
  • 莊嚴:立足邊境特點 打造特色村莊 合力齊抓共建邊境地區小康村
    原標題:立足邊境特點 打造特色村莊 合力齊抓共建邊境地區小康村 8月9日,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莊嚴在山南市錯那縣主持召開邊境地區小康村建設工作現場會,現場觀摩錯那縣邊境小康村示範點。
  • 中緬邊境的緬甸人:最大的幸福,是逃往中國躲避戰亂
    對於中緬邊境的緬甸人來說,他們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幸福,是逃往中國躲避戰亂。只要到了中國,命就保住了,因為緬甸再亂,炮火始終不敢打過邊界。而位於邊境這邊的雲南老百姓,也深知這點,紛紛在自家屋子上插上了五星紅旗。插上一面五星紅旗,就意味著有了保護,緬甸的炮火像是長了眼睛,在中方警告過之後,任對面炮聲連天,插著五星紅旗的屋子巍然不動,仿佛自帶結界。
  • 俄傳奇僱傭兵遇襲身亡,美海豹突擊隊長立功,克宮派出格魯烏復仇
    熟悉俄烏局勢的朋友都知道,俄烏兩國近年來因為種種問題而鬧得十分不愉快,其中就包括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問題。事實上,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就對這一地區的歸屬問題糾纏不清。而就在近期,頓巴斯地區發生了一起「俄羅斯僱傭兵被炸死」的事件,導致局勢再度升級。
  • 美媒爆料川普邊境管控提議:挖水渠放滿蛇和鱷魚、給邊境牆通電...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咬住」移民問題不放的美國總統川普過去曾經提出的一些管控邊境非法移民的「驚人」提議,被曝光了。《紐約時報》10月1日爆料稱,川普今年3月曾提出,除了給邊境牆通電、加挖防護水渠外,安全人員可以在受到攻擊後朝非法移民腿部開槍。
  • 剛挑釁完中國,又在邊境和我們的好兄弟幹上了
    其中,印度在邊境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也是相當的明顯,其周邊國家也是因此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脅。而據有關方面的消息報導稱,近段時間,印度在剛挑釁完中國之後,就有在邊境和我們的好兄弟幹上了,這實在是讓人不得不好奇,印度到底怎麼想的?對於印度而言,其實這麼長時間以來搞一些小動作,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針對中國,近期印度一直都在想方設法的進行挑釁。
  • 我軍在邊境部署轟炸機後,印度國防部便匆忙給國內降溫
    2020-11-28 08:43:47 來源: 笑侃歷史那些事 舉報
  • 巴鐵要購買50架翼龍2部署邊境,印度能否扛得住?
    而翼龍2自身帶有人工智慧,能夠自主執行起飛、抵達作戰區域、自行鎖定並且發射飛彈,甚至在燃料到達警戒線或者彈藥耗盡後自行脫離戰場並且返回基地的能力,則大大降低了巴基斯坦無人機部隊運作時需要承擔的載荷,這意味著巴基斯坦只需要少量的人力,就能夠在印巴邊境上撐起一個每天24小時持續運作的監控網絡,將邊境印軍所有的行動盡收眼底。
  • 哪有歲月靜好,是有人負重前行,走進高原,看邊防戰士是怎麼樣的
    由於近段時間邊境的緊張局勢,引發了外界對西部高原地區前線哨所的關注而邊境地方很多都是窮山惡水,地勢複雜,氣候也經常多變,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可想而知邊防戰士的生活以及巡邏環境多麼艱苦。雖說是邊境自然環境的影響,但是每當邊境士兵生活艱苦的消息一傳出,還是有人無法理解。既然如此困難,為什麼不在改善邊防士兵的後勤保障上做努力?
  • 沙特與卡達陸上邊境口岸恢復開放
    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陸上邊境的薩勒瓦口岸9日正式恢復開放。沙特國家通訊社的報導顯示,當地時間9日下午,來自卡達境內的第一輛汽車進入沙特境內,車上人員在經過邊境時除出示護照外,還按照疫情防控規定被測量了體溫,並承諾在三日內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 邊境解放軍士兵走失,印度不肯放人,背後究竟有何不可告人的秘密
    當時間的腳步剛剛跨入2021,中印邊境原本趨於緩和的局勢突然又傳來一個讓人憂心忡忡的消息——我一名解放軍士兵在惡劣天氣中,因天黑等客觀原因在中印兩軍舉行第八次軍長級會議的楚舒勒附近不慎迷路走失。積雪覆蓋的中印邊境我們先不去深究印度軍方有沒有說真話。我們先來看雙方對此次事件的處理過程。就在該士兵走失的當天晚上,中國邊防部隊第一時間向印方通報情況,並希望印方協助搜尋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