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邊境的緬甸人:最大的幸福,是逃往中國躲避戰亂

2021-01-16 御史談

緬甸內亂不斷,常年不太平。對於中緬邊境的緬甸人來說,他們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幸福,是逃往中國躲避戰亂。只要到了中國,命就保住了,因為緬甸再亂,炮火始終不敢打過邊界。

而位於邊境這邊的雲南老百姓,也深知這點,紛紛在自家屋子上插上了五星紅旗。插上一面五星紅旗,就意味著有了保護,緬甸的炮火像是長了眼睛,在中方警告過之後,任對面炮聲連天,插著五星紅旗的屋子巍然不動,仿佛自帶結界。

在一片井然有序的房屋之中,也偶爾會見到幾個臨時用破布、樹枝搭起來的窩棚,窩棚頂上也插著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只是窩棚裡住著的,是冒險越過邊境的緬甸難民,他們所有的五星紅旗,是當地人出於同情分給他們的。

處在邊界的雲南孟古鎮居民常常見到這樣的緬甸人,大部分都是年輕的婦女和小孩,其他的人很少見,因為老人沒有力氣跑,男人上了戰場,跑不了。

一、緬甸的混亂導致緬甸人背井離鄉

雖然與中國是鄰邦,但大部分中國人對於緬甸印象極少,因為緬甸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不管是做生意還是旅遊,都不怎麼吸引中國人,大家一提起緬甸,只能想起來大象、還有禁毒片裡的反派。

緬甸實際上的混亂比人們想像的更加嚴重,國民的安全是得不到保證的,各種武裝分子在國內橫行無忌,最終受苦的都是普通人,兩國之間只隔著那麼短短的一條國境線,可中國人擁有的最普通的日子,對緬甸人來說就是天堂。

即使緬北戰爭的炮火每天都在響著,可是一點都不影響中國境內的居民過日子,退休的大媽們每天照樣跳廣場舞,除了震天的炮聲讓她們睡覺受了點影響之外,其他的影響基本為零,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緬甸人都有個共識,緬甸那些帶著槍的傢伙不敢打中國人,因為解放軍守著,他們打不過中國,中國兩個字意味著"安全"。

其實雲南緊挨緬甸的那些城市並不發達,在中國人眼裡,或許就是不起眼的十八線小縣城,可在對面的緬甸人眼裡簡直好到極點,吃飽穿暖,不用擔心明天被炸彈炸死,這不是天堂是什麼呢?邊境的緬甸人看著中國的小鎮,總是流露出渴望。

也有一些緬甸青年把中國當做最好的出路,去中國打工在緬甸是個很好的選擇,哪怕是做最髒最累的活,在工地搬沙子,幫農民扛甘蔗,他們都願意做,只要有一個留在中國的機會。孟古鎮每到甘蔗成熟的季節就會僱不少緬甸人來幹活,其實大家說起來都是鄰居,關係不錯,這些緬甸人也都是熟練工人了,正好孟古鎮留守的老人孩子多,缺少壯勞力,雙方合作百利無一害。

孟古鎮的僱主也都是普通農民,除了管吃管住之外,能給緬甸人的工資並不多,可這麼一份又累工資又低的活,緬甸人還是搶破頭。能有個暖和安逸的地方,睡覺吃飯,雖說未必合法,緬甸人也很知足,更重要的是能短暫地享受一下中國人擁有的生活。

還有不少緬甸人是合法入境的,他們在中國邊境有正經工作,其中最受緬甸女性歡迎的工作是超市售貨員,一個月拿兩千塊錢工資,對這些緬甸姑娘來說是一筆巨款,在緬甸一年都未必賺到這些錢。而且因為國內局勢動蕩,找工作很難,就是在緬甸找到了好工作,也不知道哪一天會打起仗來,所以在中國工作要強得多。

這些緬甸人直接在中國安家落戶,儘管沒有中國籍,但因為有工作得到了居住許可。在緬甸人眼裡,能達到中國的居住許可,就是幸福人生了。只要有留在中國的機會,緬甸人基本不會走。

戰亂時期,逃往中國的緬甸人更是扎堆,很多小孩子還不懂得兩國之間的區別,但是越過那條白線,就是炸彈飛不到的地方,這一點他們是清楚的,2015年緬甸內亂,孟古鎮一下子湧進來幾百號緬甸人。

善良的中國鄰居盡力給這些人找了住處,幾個村長家裡能住的地方都住滿了,實在沒地方去的就住窩棚,還有人直接找個角落一縮,對於這些剛剛死裡逃生的人,就是在中國睡大街也沒關係,只要不回到被轟炸的緬甸。這些人在孟古鎮住了幾個星期,回去的時候戰事已平,可他們笑不出來,因為離開孟古鎮,回到家鄉,面對的又是那種看不到希望的日子。

二、何處是故鄉?

孟古鎮還有許許多多的雲南邊陲小鎮的居民,對於對面的國家到底又怎麼了並不了解,幫助緬甸的難民對他們來說不過舉手之勞,雖說國家不一樣,可到底也是一條命,平時就是一牆之隔的普通人,有難處大家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對於緬甸這個國家,他們其實很不解,怎麼三天兩頭打仗?日子過不過了?

中國的人民根本懶得思考這個問題,中國不是十全十美的,可誰也不會擔心自己死於戰爭,解放軍是守護神,是銅牆鐵壁,別說緬甸,把世界上那些強國曆數一遍,中國人也想不出誰敢隨便來攻擊中國,就算真的想到戰爭,大部分中國人也很樂觀,國家有難,大家團結起來抵禦就是了,中國又不是沒遭遇過,可是不都挺過來了嗎?

但緬甸人不敢抱有這樣的期望,緬甸是弱小的,他們沒辦法欺騙自己這個連國民安全都保障不了的國家是個強國,一次次的內戰外戰,幾乎從未得到過令人滿意的結果,緬甸人對國家的歸屬感早已消磨殆盡,對於緬甸的普通人,他們能想到的最好出路就是逃離緬甸,逃離令人絕望的環境。

和平對於如今這一代的中國人,是尋常之事,對不遠處的緬甸人,卻是遙不可及的夢,和平就在國境線之外,可卻屬於另一個國家,與他們無關,這樣的對比比什麼都殘忍。當我們安然進入夢鄉的時候,無數的緬甸人在思考明天自己能不能活著。

緬甸人應該也很希望有一面五星紅旗,保護自己,可是他們沒有,與他們相比,我們是安全的,普通人的安全感取決於他背後的國家是否強大。

相關焦點

  • 中緬在邊境地區加強瘧疾防治合作
    新華社內比都9月9日電(記者盧樹群 莊北寧)第三屆中緬邊境瘧疾消除研討會6日至8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舉行。雙方進一步完善了中緬邊境地區消除瘧疾策略規劃,並制定了執行方案。  緬甸公共衛生司副司長丹達倫在研討會致辭中說,緬甸近年在遏制瘧疾發病率和死亡率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但抗瘧形勢依然嚴峻,緬甸希望與中國進一步加強邊境地區瘧疾防治合作。
  • 緬甸為何戰亂不斷
    然而如今中國、印度、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等亞洲國家都已進入到高速增長時期,而緬甸這個曾經的亞洲富國用83年的時間只令自己的人均GDP增長了500美元左右,直接跌入了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的行列。導致緬甸從一個富裕國家淪為全球最不發達國家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緬甸國內持續不斷的戰亂。
  • 駐緬甸大使陳海在緬主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中國新發展和中緬關係...
    原標題:駐緬甸大使陳海在緬主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中國新發展和中緬關係新時代》  11月27日,駐緬甸大使陳海在緬甸主流媒體《環球新光報》(英文)、《鏡報》(緬文)同時發表題為《中國新發展和中緬關係新時代》的署名文章,宣介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就新時代中緬關係進行展望。
  •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為緬甸克欽邦流離失所者捐款
    洪亮代表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向緬甸和平委員會捐款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洪荃詮):中國駐緬甸大使館6月1日向緬甸和平委員會捐款4千萬緬幣(約合19萬元人民幣),用於幫助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緬甸北部克欽邦民眾。
  • 解放軍突襲中緬邊境壯烈犧牲守護祖國!
    請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 為您呈現最有料資訊  中國特戰部隊和美帝綠扁帽的一些接觸,很多人都說是杜撰的,不相信。但是確實有資料展示了這一段秘密的行動。向共和國烈士致敬!而據中國有關部門獲得的情報,美國原準備增援伊拉克戰場的從海軍陸戰隊三個師抽調的四千人,改投入緬甸「反恐」戰場。  美軍對緬甸下手意圖日益明顯。以美軍的戰法,很可能由先遣的特種部隊在中緬邊境開闢落腳點,後續部隊則可以直接空降「敵後」,在中緬之間打進一個楔子,駐紮在那裡,既可以支持緬甸反政府力量推翻現政府,又可以頂住中國向東南亞的發展。
  • 中緬邊境:德昂人同慶「龍陽節」
    中緬邊境:德昂人同慶「龍陽節」   中新網隴川3月11日電(吳禹霏 鄧慶飛)10日,位於中緬邊境的雲南德宏州隴川縣戶弄村,金色陽光下,身著盛裝的德昂族人,踩著歡快的水鼓聲,跳起「噶秧」舞,慶祝「龍陽節」的到來。
  • 中緬聯合科考隊緬甸無人區科考實錄 夜宿無人區
    由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和緬甸自然資源與環保部科研人員組成的中緬聯合科考隊對緬甸北部實皆省的大麥地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野外生物多樣性科學考察。緬甸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研究熱點地區,科考隊曾在緬甸發現並發表了植物新種25種,魚類、昆蟲等新種12種。
  • 緬甸再起硝煙,政府軍王牌師猛攻克欽獨立部隊,衝突地距雲南很近
    雖然此次衝突沒有導致人員傷亡,但衝突導致大批當地居民四散奔逃,當前正值緬甸第二次疫情爆發期間,武裝衝突更讓撣邦木姐鎮的居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從報導來看,緬甸出動了第88機動師,該師裝備先進,戰鬥力強,是緬甸政府軍的王牌部隊。緬甸出動第88機動師打擊克欽獨立武裝6旅,可見其消滅地方武裝,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爆發衝突的地點位於木姐鎮。
  • 中美特種兵曾在緬甸交手,巔峰對決的結果如何?
    2003年,中美兩國在緬甸打響了這樣一場鮮為人知的「戰爭」。2003年,因美對緬甸插手,中國要與美國特種部隊在緬甸領土上交手了,也可能這是中國的特種部隊真正與美國特種部隊交手。當時,美朝為核武問題又搞得劍拔弩張的時候,美國先遣的特種部隊悄悄的在新加坡、泰國開始了準備活動。
  • 【中國新聞網】中緬聯合發表緬甸北部鯉科魚類新種——葡萄真馬口...
    【中國新聞網】中緬聯合發表緬甸北部鯉科魚類新種——葡萄真馬口波魚 2019-06-15 中國新聞網 胡遠航 ,中緬科研人員經過對緬甸北部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進行了多次野外考察研究,發現鯉科魚類新種——葡萄真馬口波魚。
  • 雲南出現許多緬甸美女,她們是怎麼謀生的?
    許多旅行社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有時推出的國內遊優惠路線,價格低得讓人咂舌。尤其是在節假日的時候,旅遊團更是天天爆滿。再加上自駕遊的旅客,國內的各大景點人山人海,人滿為患。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現在國人已不僅僅滿足於境內遊,許多人把旅遊的目標紛紛瞄向了境外的國家,領略異域的風土人情,感受中外文化風俗之間的差異。
  • 獨家探訪緬甸南撣邦軍總部
    原標題:獨家探訪緬甸南撣邦軍總部   充滿民族危機感盼望中國促和談南撣邦軍一號人物、撣邦復興委員會主席召耀世。  【環球時報赴緬甸特派記者孫廣勇於景浩】「希望中國在緬甸政府和各民族武裝的和談中發揮作用,中緬有很長的邊界,邊境穩定對中國有益。」想讓中國「出手」的是緬甸的南撣邦軍一號人物、撣邦復興委員會主席召耀世。以前緬甸政府指責南撣邦軍是「恐怖組織」、「販毒集團」,但在南撣邦軍看來,他們是在為爭取撣族平等權利而鬥爭,目的是有自己控制的和平地區。
  • 小小果敢,為何讓緬甸花了70年都無法收復?果敢:祖籍南京府
    作為中華古代文明的鼎盛時期的漢一直是我們的文化根基,我們中國大部分人都以漢族自居、對於外人我們都稱自己為漢人,而在我們鄰國緬甸,卻有一群也以漢人自稱的人,這又有一段淵源了。 緬甸的全稱是緬甸聯邦共和國,是近鄰中國的東南亞國家之一。緬甸的歷史也比較悠久,九百多年前形成統一的國家開始,歷經蒲甘、勃固、東籲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
  • 位於西南邊境的一塊土地,英國多次佔領,爭議半世紀,現屬於中國
    片馬這名字雖然聽上去有點拗口,卻是不折不扣的中國地界。片馬鎮是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下屬的一個鎮,也是祖國西南的一個邊境口岸,連接著緬甸。原本緬甸是中國的藩屬國,結果被英國人追著打了幾次就變成了英國殖民地。 藩屬國被侵佔,擱在過去算得上大事,本應該是王師揮軍南下,給英國點顏色看看。可那時的清政府自身都風雨飄搖,哪裡還能顧得上西南邊陲的藩屬國呢。 佔了緬甸,英國的胃口還是沒有填飽,又盯上了和緬甸相鄰的我國片馬地區。
  • 中緬國際大通道雲南墨臨高速公路建成試通車,直達緬甸和印度洋
    普洱訊1月13日,中鐵十一局四公司參建的中緬國際大通道——雲南墨臨高速公路建成試通車。墨臨高速公路位於雲南省滇西南地區,是杭瑞高速公路G56中天保至猴橋聯絡線G5615的重要組成部分。路線起點位於墨江縣碧溪,接已建的昆明至磨憨高速公路,止於中緬邊境城市臨滄市,工程施工採用「PPP」模式,線路總長236公裡,設計標準為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80公裡。其中公司承建的墨臨高速3標起點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境內,線路全長17.235公裡,包含路基7.152公裡,橋梁19座,隧道4座,橋隧比佔58.5%。其中紅莊2號大橋,那卡瓦斯隧道為全線重難點工程。
  • 助力邊境疫情防控!雲南海膠慰問雲南景哈哈尼族鄉中緬邊境9個疫情...
    雲南海膠慰問雲南景哈哈尼族鄉中緬邊境疫情防控點助力邊境疫情防控 踐行國企使命擔當11月15日,海南橡膠雲南海膠橡膠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海膠」)慰問組深入雲南省景洪市景哈哈尼族鄉的中緬邊境疫情防控一線
  • 緬甸航拍丨被伊洛瓦底江滋養的土地
    這裡有秀美的湖泊,有寧靜的田園風光;這裡有林立的寺廟,有金光閃閃的佛塔,這裡是中國最高領導人2020年首訪的國家,這裡是一個被伊洛瓦底江滋養的土地——緬甸。緬甸位於中南半島西部,與中國山水相連,領土面積約68萬平方千米,人口超過5500萬,共有135個民族。
  • 緬甸獨立運動中緬、孟兩族關係演變研究
    緬甸獨立運動中緬、孟兩族關係演變研究 陳真波 (貴陽學院 貴州貴陽550005) [關鍵詞]緬甸;民族主義運動;緬族;孟族;關係演變
  • 緬甸果敢查獲8名非法入境的中國人;達武鎮查獲3名偷渡的印度人
    2020年7月14日,中國與緬甸邊境地區,緬方一側的撣邦果敢自治區查獲8名非法入境緬甸的中國人;印度與緬甸邊境地區,緬方一側實皆省達武鎮查獲3名非法入境緬甸的印度人。
  • 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泰國、緬甸、美國連續在亞洲痛下殺手
    而緬甸的翁山蘇姬,過去是很聽西方話的緬甸地區領導人,當年西方甚至還授予了她諾貝爾和平獎。  但是翁山蘇姬執政以後,卻做出了違背西方意願的事情,計劃和中國展開中緬油氣管道的合作。於是西方就拿羅興亞人這張牌來打壓翁山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