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的艱辛熬夜,我想各位都有耳聞,曾有新媒體從業者這樣調侃:「一入新媒體深似海,從此周末是路人…」。我就是自媒體的一員,很多和我一樣被生活和夢想驅使的被迫熬夜族,咖啡成了我們深夜寫作拍照的標配,喝完咖啡不想睡怎麼辦?可以繼續熬夜呀。
這個邏輯沒毛病,但是隨著天氣越來越涼,我們充好一杯咖啡,基本不能十分鐘內喝完,得一個小時左右吧,假如我們還用常見的咖啡杯喝的話,10分鐘就冰涼了,難以下咽。我就是這個原因種草了SOG手持咖啡杯。
外觀及材質:
打開SOG手持咖啡杯的外包裝,整個杯體十分簡約,比如筆者手裡的這款黑色,十分簡約,不鏽鋼的純色配合黑色的杯蓋,雙色拼接,強悍有力,硬派大氣,造就了百搭風格,當然拿在手上也是相當具有獨特的個性魅力。
杯身採用雙層結構,內部為304不鏽鋼材質,外上方為PP塑料,因此在安全性上沒有任何問題。
細節上SOG手持咖啡杯的杯蓋設計有開關可以開合,一個氣孔,一個喝水口,氣孔口那裡有一個橡膠在閉合時可以堵著,好評。
操作方便,無需旋轉杯蓋,飲用時打開杯蓋開關,露出飲用孔就可以直接享用了。可手持外帶,也可以放在車載杯槽或自行車水壺架上。
打開杯蓋,還有螺紋,應該是防漏設計,杯身內部看上去一體感很強,接口處光滑無毛刺,杯壁看著挺厚的,用手捏了沒有形變,很是厚實。
為了讓喝咖啡變得更優雅,不僅材質講究,尺寸也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在咖啡杯的容量大小上,也並非也是越大越好,SOG手持咖啡杯330ML的容量差不多也就是咖啡店中杯的大小,基本能滿足我們大部分使用者的容量要求。其實據調查我們日常出行的理想容量是350ml。
SOG手持咖啡杯的杯口較大,較易拆卸的杯型 ,便於裝水的同時也便於清理,打理起來很輕鬆容易。SOG手持咖啡杯品名上有手持,在外觀尺寸,248g的重量也是十分適合我們日常通勤攜帶。一鍵開啟,方便飲用。現在這樣的快節奏生活,十分需要這種省心款。
當然SOG手持咖啡杯的大小也是適合放在車裡。比如筆者基本都是開車出行,酷炫金屬風,讓人難以忽略的存在感,並且大小完美契合車用杯架的杯身設計,車載的話也是比較合適的。如上圖,是不是和筆者的車內飾的顏色很協調。
杯體材質:
日常我們所使用的杯子種類萬千,同時這些杯子的材質也各有不同。食品級PP?不鏽鋼?304不鏽鋼?還是316不鏽鋼?這一波材質升級,對我們有哪些實質的影響呢?要我個人說,我最看重材質。
SOG手持咖啡杯杯體採用奧氏體不鏽鋼材質,加厚杯壁304不鏽鋼,其強度和純度為高端食品等級器皿所使用。並且在使用時防止燙手,整個杯體採用雙層真空設計時,可以有效增強隔熱保溫效果,輕鬆滿足你味蕾的所有要求。
不僅如此奧氏體不鏽鋼材質還能有效的保留咖啡原始口感與新鮮度。另外隨行杯不是一次性的,所以是否方便清洗也是我考慮的地方。清洗方面SOG手持咖啡杯的材質不僅清洗容易,而且還沒有殘留氣味,味道不易殘留,比如我今天的拿鐵喝起來不會像昨日的檸檬水一樣酸澀。
好的咖啡當然一點兒也捨不得浪費,SOG手持咖啡杯的材質選擇可以讓我可以輕鬆喝完杯中最後一滴!
保溫性:
如上文所說,SOG手持咖啡杯採用的是雙層加厚杯壁,同時隔絕內部冷凝或熱感傳遞瓶外,不會燙手或在瓶身留下水珠讓溫度保存效果更加持久。筆者家裡沒有溫度計,根據官方介紹,在室溫20°C左右,初始溫度100°C,保溫測試三個小時溫度在53°C以上;初始溫度0°C,保冷測試三個小時溫度大約在10°C。
帶上SOG手持咖啡杯,裝上一杯咖啡,對於手邊有一杯不會涼的熱咖啡,能隨時享受到美味的咖啡。早上9點的咖啡,到下午3點還是熱氣騰騰的,今年冬天再也不會有「人走茶涼」的掃興。明年夏天用來裝冰咖啡也是妥妥的。
當然我們在路上堵得水洩不通時,隨手拿起SOG手持咖啡杯,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終於找到了這些年一直想要的完美保溫咖啡杯了。
防漏水測試:
隨行杯當然是隨身攜帶為主,特別是當我們需要長時間外出或運動時,貼身的隨行杯是否穩定、裡面的飲料是否不容易打翻,就顯得特別重要的。
SOG手持咖啡杯的杯蓋開關蓋住即可止水,不過這個蓋子只是通過簡單的扣住來實現關閉,後期閉合次數多了出現磨損,可能在晃動過程中還是會被水衝開。當然SOG手持咖啡杯的防漏水效果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讓咖啡的香氣久留杯中。一杯咖啡的美味與否在於對每一項細節的在乎與疏忽之間,正可謂「魔鬼藏在細節裡」呢!
寫在最後:
有報導稱,目前我們全球每年拋棄的一次性咖啡杯造成大量浪費和環境汙染,僅英國每年就會扔掉 25 億個一次性咖啡杯,這個量「足夠繞地球5圈半」。既然今天我們了解了這款產品,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告別一次性咖啡杯,使用SOG手持咖啡杯,也算我們對地球家園的一份小小善舉。假如SOG手持咖啡杯在底部增加防滑墊,杯體上增加最大量標識,杯體材料標識就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