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畫《未來海底城市》
地球上人口越來越多,汙水、霧霾、噪音讓人們苦不堪言。我們不妨建造海底城市,為人類提供更廣闊的生存空間。這是一座面積為100平方公裡的海底城市,它是仿照陸地上城市的規模來建造的,但房子更有創意,都是按照海洋原住民樣子設計的。
-
視香港為普通中國城市 被全球最大海底電纜計劃除名
此舉符合了美國的「乾淨網絡」倡議,卻令香港損失巨大,作為國際信息中心,失去了其原本的通訊樞紐地位,逐步被視為中國的一個普通城市。 海底光纜網絡幾乎承載了全球所有網際網路數據的傳輸任務。全球約380條現役海底光纜承載著約95%的洲際語音和數據流量,對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
這些科幻電影裡曾經展現的高科技已實現,科幻電影裡的未來世界!
《銀翼殺手》(1982) - 城市電光顯示屏幕 電影中的時間背景是2019年,而我們的城市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這種電光現實屏幕.....4.《關鍵報告》(2002) - 透明視窗 電影裡設置的背景是2054年,但三星電子在2012年就已經完成此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透明視窗現實版5.
-
日本竟要造海底城市
這個項目名為螺旋海底城市,本質上是海下建築,由日本的清水公司負責!靠海吃海,這裡生活的人基本就以海鮮為食了~螺旋城市將建立大型水下牧場,養殖各種海水產品。這剛好也符合日本人的飲食習慣,但是作為中國人,一日三餐吃海鮮估計也受不了吧,要是他們都決定搬到海底去住了,去日本旅行也不能說走就走了吧!哈哈~
-
為防止沉入海底,日本投資5萬億造「海底城市」網友:不求中國了
2014年,日本清水建設公司就和東京大學以及日本政府部門提出了「海洋螺旋」海底城市的建築構想,計劃在海底建造一座直達水面的未來都市。這個海底世界將有一個直徑約為500米球形城市,一個螺旋通道和海底沼氣製造廠以及海底研究站。將以樹脂代替混凝土,並用巨大的3D印表機進行建設。用電方面也不用擔心,因為海水溫差很大,所以它可以用來直接供電。
-
日本3萬億日元建造海底城市!不再擔心沉沒
這下日本就慌了,所以日本清水建設公司以及東京大學,還有日本政府就決定建造一個海底世界,倘若未來某一天真的沉入海底,人們就可以直接在海下生活了。據了解,他們將採用樹脂材料建造一個類似球體的城市,一個螺旋通道丶海底沼氣製造廠和海底研究站,再用巨大的3D印表機列印,其中僅球體城市的直徑就達500米,大約可容納5000人生活,而裡面的住宅丶學校丶辦公樓等都設備齊全。
-
少兒創意美術《海底城市》,別具一格的海底世界!超好玩!
課題名稱:海底城市教學對象: 6-8歲科幻創作班課時:3課時教學要點:1、透徹學習現代都市的畫法(包括中外建築) 2、學會歸納並會畫海底的各種元素 3、學會將現代都市與海底世界進行結合創作出海底城市
-
心中的未來城市 究竟是個什麼樣(組圖)
據了解,這座未來城市的長度大約為 900米,寬度是500米,其水上部分的結構有60米高,而水下結構則有120米深,這有助於保持海上之城在水中的整體穩定。 按照建築師的設想,這個海上之城未來將是一座施行聯合國標準管理的國際化城市,這裡的居民將來自世界各地。它是為那些探索和研究海洋的研究人員、學者和學生所設計的。
-
日本擬建球狀海上漂浮城市 遇極端天氣可潛入海底
「漂浮球」未來城市直徑約500米,配有旅館、居民區和商業區。(網頁截圖)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4日報導,日本計劃未來建造巨球狀海上漂浮城市,在遭遇極端天氣時還可潛入海底。每座巨球狀城市可容納5000人,並可依託該城,在海床上執行科學研究。這種未來漂浮城市名為「海洋螺旋」,由日本東京清水建設株式會社(Shimizu Corp)與東京大學、日本海洋與地球科技研究社(Jamstec)聯合設計推出。
-
世界上第一個海底城市就要來了?!
看看螺旋海底城市▽地球上70%都是海洋,隨著溫室效應的增加,每一年海平面都在上升,地面空間越來越少。如果有朝一天沒地兒住了,怎麼辦?不用擔心,島國人民已經有了辦法,就是到海裡去蓋樓。在水面上看,它就像是一個漂浮的飛碟。但其實,它是一個球形網殼。
-
JDD大會展現未來城市,黑科技頻發:婚紗一鍵換、機器人看中醫……
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於未來城市的想像,更多的源於電影之中,但其實很多電影裡場景在現實中都已經被實現了,甚至比起我們的腦洞來說還要更勝一籌。11月25日,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JDD)在北京舉行,作為一場「秀肌肉」的科技盛會,這一次,京東也亮出了不少「家底兒」,可謂黑科技頻發,央視財經頻道也對此次大會進行了跟蹤報導,還派出記者親自探班JDD,體驗未來黑科技。
-
在海底建博物館、造城市,這些水下建築太震撼了!
然而,人類還是希望潛入大海深處一探究竟,許多科幻影視都呈現了人們未來在深海中生活的畫面。幸運的是,在深水處的奇蹟似乎比在太空中更容易創造!今天,水下建築已經不再罕見,很多高級酒店、別墅和餐館都在全球的各個角落點綴著海底世界。此外,隨著人口增長和城市發展,大海也極有可能成為明天的城市發展的備選方案。
-
日本欲斥巨資修建海底城市 可供5000人居住 建設效果圖曝光 [組圖]
為了應對這些潛在的危險,2015年,日本清水建築公司提出了建造海底城市的構想,計劃在2030年開始建造。目前,該海底城市整體的建設效果圖已經繪出,相關技術開發也正在進行中。 按照設想,該海底城市將建造在距離海平面下500米~4000米的海底深處。
-
未來世界的城市由無人駕駛房間構成摩天大樓。
美國人現在正在設計未來的超級城市。人類社會由於高科技的發展,糧食問題不再是一個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隨著信息技術,交通技術,智慧城市技術,納米材料等超級材料技術的高度發展,超級城市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一億人生活在一個城市的未來不久就將變為現實。
-
盤點那些在未來非常智能的高科技產物
而最近就有一個科技團隊表示,如果照這個程度發展下去的話,未來可能出現的那幾款非常具有高科技的產物,首先就是在仿生物世界上有個非常大的突破,我們知道生物學已經是一種復興了,他們不但能夠研發出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生物學方面的需求,而且在人類基因的研發上也有了非常大的改進,就比如在一些機械心臟,或者是價值人造器官等都有了非常大的科技突破。
-
未來有可能建造「水下城市」,將海洋利用起來,供人類生活嗎?
自古以來,海洋中總是充滿了很多神話,我們在看很多科幻作品的時候,也總能看到海底下建造著宮殿,生活著各類海底精靈。比方說,在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海底有龍宮,龍宮裡住著龍王。而在科幻電影《海王》中,海底則有著一個各類體制健全的海底王國。那麼,在如今世界人口越來越多的今天,人類有可能在未來建造「水下城市」,從陸地上移居到海洋中生活嗎?
-
懸浮隧道:未來海底隧道建設的新方向
中科院科學文化論壇「SELF」首登廣州並將長期落戶羊城文 金羊網 記者李鋼瘧原蟲竟然可以作為治療癌症的有效方法、懸浮隧道將成為未來我國海底隧道建設的新技術、受鯨鬚啟發研發出抗斷裂和抗腐蝕新材料……23日,中國科學院全力推動的科普品牌---「SELF」格致論道講壇「粵見未來」主題活動首次在廣州舉辦
-
2019深圳海洋城市宣傳片發布
金秋十月,在2019海博會召開之際,首部深圳海洋城市宣傳片《濱海深圳 與逐夢者同行》震撼發布。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精彩出品的該宣傳片,以壯闊、震撼、炫美的效果,展現最美海岸和城市奇蹟,展現深圳從建設經濟特區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偉大跨越,展現深圳加快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深藍」的雄心與夢想。宣傳片使用了大量壯美的航拍和深潛鏡頭。
-
首個將沉入海底的城市?每年下沉十釐米,卻並不是日本島
環境受到再次的傷害,這對於人類未來的發展中是不利的,因為人類的生活環境正在一點一點的改變。 首個將沉入海底的城市?對於現在的環境影響的情況下,對於許多的島國城市都是十分嚴重的,因為島嶼正在一點一點地下沉。這對於當地的居民來說,要在島嶼徹底沉到海底之前,就要找到一個較為合適的另一個島嶼生活。
-
科幻小說中的預言在現實中出現了,一座建在海底的城市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位19世紀「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在他的著作《海底兩萬裡》、《神秘之島》中,對於那些大膽幻想著地球上的未來的構思,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以非常相似的方式體現了。現如今,又一個小說中的偉大預言出現了:一座建在海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