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內從三樓到達地面 市民發明「高樓逃生器」

2020-12-04 人民日報

這種高層超高層逃生器不受高度限制。

拉下卷帶盒中的多孔不鏽鋼承載帶,將緩降器安裝上去,逃生人員繫上安全帶,順著多孔不鏽鋼承載帶,10秒內即可從三樓到達地面……昨天下午,市民吳昭樂發明的兩款全機械擒縱式高樓逃生器在市區下呂浦消防中隊亮相,並舉行高樓逃生「演習」。

記者看到,一款為帶式高樓逃生器,適用於10層以下建築。在頂部的卷帶盒內,裝有一條多孔不鏽鋼承載帶,平時收起承載帶放在窗外或陽臺架上,突發火災時,拉出不鏽鋼承載帶作為逃生繩,逃生人員只需扣上恆速器(緩降器)即可快速逃生,承載帶可同時承受多人逃生。

另一款為高層超高層逃生器。在建築外立面或逃生井安裝逃生承載道軌,發生火災時,被困人員只需將簡易的逃生座安裝在道軌上,之後乘坐下降,就可快速逃離火場,最主要的是該逃生器不受高度的限制,即便是摩天大樓,同樣適用。

現場,消防中隊班長葉烈華分別對兩款逃生器做了體驗,並順利從三樓逃生。葉烈華告訴記者,相比市面上普通的逃生器,兩款逃生器下滑速度比較穩,乘坐舒適度也不錯,通過它們可安全地逃離火災現場。如果能對緩降器進行升級優化,使操作更簡便那就更好了。

「我的逃生器不需要保養,不怕水、油、火等物質影響,能快速安全地幫助被困人員逃離火災現場。」今年66歲的吳昭樂說,兩年前,自己在看電視時發現有人發明了一款高樓逃生設備,但感覺還不夠好用,於是便萌發製造一款更優良的逃生設備的想法。由於自己多年從事機械類行業,因此產品的設計研發均由他一人完成。

經過兩年多的時間,產品終於開發完成,並獲國家發明專利。後續需要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讓產品儘快上市。吳昭樂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把這項成果用於解決公共安全隱患。

相關焦點

  • 市民發明的「高樓逃生器」上了央視
    吳昭樂在介紹高樓逃生器視頻截圖。溫商網訊(記者 孫勇) 「準備——開始!」隨著主持人的口令,一位專業消防員和一位普通市民同時從消防練習塔外牆三層高度通過逃生器下降,在消防員落地不久後,市民也平穩地下降到地面。這是8月24日晚上CCTV10播出的《我愛發明》欄目中出現的畫面。
  • 大爺發明高樓逃生布袋,30層樓只要20秒落地,實現快速逃生!
    大爺發明高樓逃生布袋,30層樓只要20秒落地,實現快速逃生!當遇到一些緊急情況時,如何從高樓逃生成了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為了能夠快速的從高樓逃生,一名大爺就發明了一種高樓逃生布袋,30層樓只要20秒落地,實現快速逃生!
  • 石家莊一市民發明「樓房救生傘」(組圖)
    石家莊一市民發明「樓房救生傘」(組圖) 圖為小型救生傘負重30斤從7樓緩緩落下。 翟羽佳 攝   中新網石家莊4月16日電(翟羽佳 崔濤)遇到緊急突發事件,如地震、火災等,可以用救生傘幫助被困人員安全跳樓逃生……石家莊一市民發明「樓房救生傘」引發關注,中新網16日進行了探訪。
  • 地震逃生的黃金12秒究竟是怎麼來的?
    「地震逃生的黃金12秒」也許很多人並沒有聽說過,但其實就是字面的意思即地震發生後我們有12秒的逃離時間。那是因為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房屋就會倒塌,如果能在這12秒內逃離建築物,危險就會降低。那這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地震的能量是通過地震波傳播的,其中地震波有兩種類型,橫波和縱波。
  • 磁力緩降裝置利用楞次定律,實現高層樓宇逃生
    近日,在武漢某在建公寓樓外牆上,體重80公斤的試驗人員利用依附於建築外牆的逃生軌道,從高樓40米處以1.5米/秒的速度下降,用時26秒安全抵達地面。這標誌著中建三局工程技術研究院歷時兩年研發的磁力緩降高樓安全逃生裝置試驗成功。
  • 龍捲風怎麼形成的原因 遇到龍捲風怎麼辦什麼方向逃生自救技巧
    7月3日下午5點15分左右,遼寧省開原市遭受突發龍捲風襲擊,附近風速達23米/秒(9級)。龍捲風由金溝子鎮形成,經興開街道,開原經濟開發區,向南持續15分鐘後,減弱成低壓。  龍捲風造成人員傷亡,房屋損壞,電力通訊不同程度受損。  目前,初步統計已造成6人死亡,120餘人受傷,具體情況正在統計中。現場救援正有序進行。
  • 大學生發明「地震逃生床」,在10級地震面前,也絲毫不用慌!
    大學生發明「地震逃生床」,在10級地震面前,也絲毫不用慌!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一些自然災害會突然的發生,讓人們料想不及,其中地震就為人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倘若是在睡覺時發生地震是很難逃脫的,為此一名大學生發明了一種「地震逃生床」,在10級地震面前,也絲毫不用慌!
  • 直擊「911事件」現場:撞擊瞬間燃起熊熊大火,圖4男子從高樓跳下
    在上午9點3分11秒時,美聯航第175次航班撞向世界貿易中心二號樓,當時飛機上的燃料在撞擊瞬間全部傾倒進大樓裡,導致大樓發生劇烈爆炸。照片中就是美聯航空175號航班飛機撞擊世界貿易中心二號樓爆炸的瞬間。
  • 指南| 發生火災時,該不該選擇跳樓逃生?
    一般來說,跳樓逃生不可取那麼,在緊急情況下必須跳樓逃生時該如何最大程度保障安全呢1.低層跳樓自救需「低」跳樓時,跳的姿勢也很重要,一定要選擇低姿位,比如可以抓住窗臺欄杆或從屋內牽引出一根繩子,儘可能讓身體靠近地面,同時,跳下來時要注意慣性,並保護好頭部等關鍵身體部位。3.
  • 江蘇第一高樓被濃煙籠罩疑似火災 原是被雲層環繞
    以 " 鯉魚躍龍門 " 為設計理念的蘇州國際金融中心,總建築面積達36.7萬平方米,分為地下5層,地上98層,建成後將成為江蘇第一高樓。在接下來的5時59分和6時12分,園區消防又接到兩起市民報警。直到晚上8點多,園區消防共出警6次,到場排查後均是虛驚一場。消防官兵到達現場後看見,國金中心大樓靠樓頂的幾層樓,的確漂浮著一層奇怪的煙,隨即聯繫現場技術人員,利用升降機分別進入樓層,從頂樓開始往下搜索。經逐層偵查,現場未發現起火點和隱患點,樓內也未發現煙霧。
  • 空曠的地面上和高樓之間,哪裡風更大?螞蟻莊園7月11日答案
    空曠的地面上和高樓之間,哪裡風更大?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7月11日的題目。芋圓任務公布,每天單筆愛心捐贈達到1元,可領3碗芋圓,每次餵食可增加0.3個蛋,每天登陸螞蟻莊園可領取180g飼料,下面逗逼小胖就為玩家帶來螞蟻莊園小課堂7.11最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 20小時內,豐城市發生2起地震!不同地方,不同逃生自救方法!
    20小時內,豐城市發生2起地震!不同地方,不同逃生自救方法!> 11月9號深夜不少豐城市民
  • 冰城市民撿到長嘴鳥經鑑別是「丘鷸」 專家:遷徙中夜間受高樓強光...
    生活報10月17日訊 「鷸蚌相爭」中的「鷸」字是一種鳥的名字,近日哈爾濱市民左先生在香坊區體育頭道街附近就撿到了一隻鷸鳥的同類。據左先生介紹,12日傍晚,他在巴黎廣場一家門店附近撿到了一隻長嘴鳥,當時這隻鳥受傷飛不動,但會用長嘴啄人的手。
  • 一旦空間站失事,太空人能跳傘逃生嗎?很多人都想錯了
    人類有記載的第一次跳傘是發生在1797年10月22號。當時一位熱氣球愛好者發明了一個簡易的降落傘,並且使用這個降落傘成功從980米高空降落。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起跳高度是由美國人艾倫·尤斯塔斯創造,他在2014年10月24日從41425米高空跳下,歷時4分多鐘安全到達地面。
  • 我國改進的這款推進器速度超快 僅一個月就可到達火星
    人類對於高科技的追求從未停止,發明了一件東西後絕不會止步,相反會對其不斷的升級。就飛機而言,就被給予極大的期望。一開始只要能離開地面就好了,後來人們就希望它能夠到達高空,緊接著它成為作戰必不可少的殺手。
  • 龍飛船VS聯盟號,到底誰是逃生大師?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第10次飛行,起飛73秒後爆炸經典案例是1983年9月26日,聯盟T-10-1飛船發射時,火箭在發射臺爆炸,逃逸塔帶著返回艙迅速飛至1.4km高空,逃離了現場。/分離發動機黃圈內即是整流罩內逃逸發動機噴管口它的原理與逃逸塔類似,但逃逸塔只能在地面和較低高度使用。
  • 632米中國第一高樓將投用 電梯18米/秒全球最快(圖)
    經過7年多建設,在建中的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很快就將掀開神秘面紗,分步投入試運營。這座高達632米的垂直城市,從設計之初就「渾身是寶」。其中,最令人感到新奇的,恐怕就是站在上海中心最高處「一覽眾樓小」。  未來,上海中心的觀光層設在118層、119層,而人可到達的最高點,位於高度為583.4米的第126層。
  • 刮颱風,高樓為何會「晃動」
    許多住高樓層的居民紛紛跑到地下車庫躲避,甚至有市民因為恐懼,不顧狂風肆虐、暴雨傾盆,衝出高樓,結果高樓無恙,自己卻被高空掉落的玻璃砸傷,或摔倒致使骨折。    麥先生就親歷了驚魂的樓房「跳舞」。他滿懷憂慮地問道:「颱風過境時,高樓就開始左右晃動,家裡的吊燈叮咚作響,這是什麼原因?會對樓房結構造成什麼影響?」
  • 武漢第一高樓建造12年啟用 高325米68層(圖)
    米,共68層的武漢第一高樓民生銀行大廈今日正式投入使用,這座建造12年的高樓有哪些「尖板眼」?漢口金融一條街的中段,民生銀行大廈位於漢口建設大道與新華路交會口噴泉公園西側,共68層,總高度為325米,是武漢市目前建成的最高建築,也是華中地區第一高樓。走在新華路上,只見一座高聳的通透建築,巍然聳立在前方,民生銀行大廈,尖尖的樓頂直指蒼穹,盡顯「王者風範」。這麼高的一棟樓,萬一發生火災,人們如何逃生?大樓能否自保?
  • 太陽光到達地面的時間怎麼會是8分鐘?
    地球的質量為5.976×l0^27克,太陽的質量為1.989*10^30 千克, 地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333000倍(即1/33萬倍)。如此巨大的質量在此表層的時間曲率也會不同。太陽表面的時間要比地球過得慢很多。在連接太陽帶地球的傳播直線上,時間分布也會是有快有慢的。我們還知道相對論中提到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參考系下是恆定不變的,這用幾何語言可以表述為光子在時空中的世界線總是類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