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武漢某在建公寓樓外牆上,體重80公斤的試驗人員利用依附於建築外牆的逃生軌道,從高樓40米處以1.5米/秒的速度下降,用時26秒安全抵達地面。這標誌著中建三局工程技術研究院歷時兩年研發的磁力緩降高樓安全逃生裝置試驗成功。yBHednc
20日上午,記者在高樓40米處看到,技術人員身綁安全帶,雙手握住逃生裝置的兩個把手,裝置在導軌上立即鎖死,人懸掛式沿導軌勻速下降。yBHednc
yBHednc
這一逃生裝置具有多重優點:無需電能,依靠磁力實現勻速下滑;操作簡單,無需專業培訓;導軌依附建築物架設,逃生高度不受限制;可在任意樓層進入,下降速度可調、可控,逃生效率高。yBHednc
yBHednc
磁力緩降逃生裝置演示。yBHednc
中建三局工程技術研究院高新技術應用研究所副所長劉志茂介紹,磁力緩降裝置的技術原理是根據楞次定律進行開發設計,由內設高強磁鐵的載人裝置與非鐵磁性逃生軌道組成,導軌與建築外牆平行,垂直於地面,是鋁管材料。緊急情況下,涉險人員藉助載人裝置通過軌道以平穩、安全的速度進行逃生。yBHednc
武漢綠地中心主樓目前已突破450米,全部建成後,為地上120層,高度將達到636米。是否今後可通過這一裝置讓人從數百米高度安全降下?yBHednc
中建三局相關技術人員介紹,目前的試驗高度最高為7層樓40米,理論上說,不受高度限制,只要有安裝空間,600米也可以。接下來,還會在不同高度試驗,進一步論證。經試驗,裝置最重能承受120公斤的人或物。yBHednc
據了解,超高層建築安全逃生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現有的逃生器材大多數僅能適用於中低層建築,往往需要外部能源輸入,而且使用前需經過專業培訓,以克服高空恐懼,難以大範圍推廣。傳統的消防人員救護裝置如雲梯、氣墊等逃生裝置無法使高層住宅、辦公樓內的人們迅速安全撤離。普通消防車臂長最高只能達40米高。yBHednc
但這一裝置不僅能應用於在建的高層建築火災或事故逃生,還可應用於民用建築高樓家庭火災救援逃生。家庭火災常常事發突然,令人猝不及防,後果嚴重。而高層建築樓道狹窄、樓層高,發生火災不容易逃生,救援困難,通過電梯逃生也十分危險。應用磁力緩降裝置,操作簡單,在火災發生時,受災群眾可實現自救,保證安全逃離火海。yBHednc
據悉,導軌成本為每米兩三百元,目前試驗裝置內裝有6公斤高強磁鐵,今後還可調整用量,量產後,一套逃生裝置成本僅數千元。yBHednc
該課題已成功申報為國家十三五課題《超高層建築結構施工平臺及應急逃生裝置研究與示範》。截至目前,已申報國家專利6項,試製樣機7套。下一步,將結合項目需求進行推廣應用。yBHednc
(來源:長江日報)yBHednc
yBHed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