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穀神星有點鹹

2021-01-09 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自然》和《自然—地球科學》發表的兩篇論文,對於美國宇航局曙光號探測器在經過穀神星時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全新分析。這些論文揭示了這顆矮行星的神秘亮斑和表面以下的組成成分,並且指出穀神星的次表層中可能存在一些液體,雖然存在的時間可能很短暫,但是依然可能存在。

穀神星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其表面較為暗淡,點綴有超過130個亮斑,當中最顯著的那些分布在歐卡託撞擊坑的附近。過往研究顯示,這些小型的明亮區域可能由大量的含水硫酸鎂組成。

在《自然》論文中,義大利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Maria Cristina De Sanctis團隊分析了曙光號在距離穀神星1400千米時,搭載的可見光和紅外成像光譜儀收集到的數據。研究者表示這些化學成分是通過一種水介反應,在歐卡託撞擊坑形成之後,從穀神星的內部輸送到表面的。

而在另一篇論文中,美國地質調查局Michael Bland和同事發現,穀神星最大撞擊坑的深度使得這顆矮行星的巖石外層之下的次表層不太可能主要由冰組成。他們總結出此表層中可能只有30%~40%的冰,其餘60%~70%是一種巖石和低密度高強度的材料混合組成的,這種材料可能是含水的鹽類和絡合物。(唐鳳)

《中國科學報》 (2016-06-30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當黎明號遇上穀神星——穀神星是否存在地下海洋?
    2015年3月6日,美國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飛抵穀神星進行探測。該探測器是於2007年9月27日發射升空的,它在2011年7月首先進入了灶神星軌道,對其展開了14個月的探測,採集了關於灶神星的珍貴數據和圖像;然後,又飛往穀神星進行探測。穀神星是顆什麼樣的行星?這件事對於人類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 曙光號即將抵達穀神星
    3月6日,NASA的曙光號探測器即將進入環繞穀神星的軌道,歷史性地對太陽系矮行星展開首次細緻地探測。圖片來源: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曙光號探測器(Dawn),在即將抵達穀神星(Ceres)的前夕,發回了它在途中拍攝的最新圖片。本周五,也就是3月6日,曙光號探測器將進入環繞穀神星的軌道,這將標誌著我們首次成功造訪一顆矮行星。
  • 小行星——灶神星,穀神星,智神星
    穀神星  穀神星在我們的星盤中代表了我們所接收到的早期的養育(關愛)和我們是如何養育(關愛)他人的。它也 直接地主宰我們的食物和衣服。例如兩個職業設計師的星盤中,他們都有著穀神星和智神星(主設計的能力)的重要相位。
  • 穀神星相位:穀神星與上升的相位
    ,就如同穀神星與太陽會在相位上的碰撞一般。那麼同樣的,當穀神星與上升相位碰撞的時候,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請往下看。穀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也是唯一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掌管著世間農業的生產,是養育著世間萬物的肥沃土壤,是母親的代表。
  • 新研究表明:矮行星穀神星有一個秘密的海水海洋
    科學家正在將小行星主帶中最大的物體穀神星上的神秘亮點歸因於矮行星地殼下方的巨大鹹水庫。地下海洋是我們期望在外部太陽系中看到的那種東西,特別是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周圍的冰冷衛星上。在穀神星上,這種現象更多地是化學問題,因為地下水由於其高鹽含量而保持泥濘狀態。
  • 宇宙探秘;矮行星穀神星及穀神星上神秘的光斑
    穀神星看起來就像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一個實心巖石球。(2015年5月拍攝的穀神星照片,穀神星極可能曾經是一個海洋星球。)科學家發現穀神星有液態水、能量來源(直接吸收太陽能量)和產生生命需要的化學元素(碳、氫、氮、氧、磷和硫磺等)產生生命的三大要素(液態水+能量+必需的化學元素)穀神星全都具備,科學家認為穀神星是生命的宜居地之一。
  • 接近小行星穀神星
  • 神秘的穀神星
    科學家們發現,穀神星明亮的區域主要是由碳酸鈉——一種鈉、碳和氧的化合物——構成的沉積物。它們可能來自於滲透到表面並蒸發掉的液體,留下一層高度反光的鹽殼。但他們還沒有確定這些液體來自哪裡。Occator隕石坑的偽彩色圖像被拼接在一起,形成了這個動畫視圖穀神星並不像太陽系外的一些冰冷的衛星那樣,從與大型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內部加熱中受益
  • 穀神星——被揭開的「神秘小行星」
    這是第一顆被人發現的小行星,皮亞齊將它命名為穀神星(Ceres)。小行星是環繞太陽的巖石與金屬。穀神星直徑超過900公裡,可說是巨型小行星。但從望遠鏡看去,正如皮亞齊所見,穀神星只是一個小亮點,和其他恆星一樣。其實,asteriod (小行星) ,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如恆星般」。從星體在空中移動的方式就可以分辨出恆星和小行星。當然,皮亞齊當時並不知道這些。
  • 穀神星存在地下海洋?有科學家提出了質疑
    他們計算發現,冰鹽一旦暴露在穀神星表面,其中的冰會在大約100年後消失,留下固體氯化鈉(「黎明號」的儀器目前無法探測到)。因此,冰鹽的存在表明,現在還有鹽水正繼續湧到星球表層。「我們證實了這是穀神星正在進行的地質活動,」Raymond說,她是這7篇論文的聯合作者。
  • 「黎明」號揭秘穀神星
    穀神星隕石坑亮斑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UCLA/MPS/DLR/IDA在環繞穀神星軌道運行兩年後,「黎明」號探測器在其延長任務的最後階段(2018年6月至10月)下降到距離穀神星表面35公裡處,並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完成了成像、紅外光譜
  • 美國宇航局的「黎明號」探測器解開了矮行星穀神星的多重謎題
    黎明號成為揭示穀神星迷霧的明燈圖解:這張全地圖顯示出穀神星表面較明顯的的光澤,其中包含了超出人類視覺範圍的紅外波長。而在今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黎明號太空飛行器剛剛公布了它在離地表僅240英裡(385公裡)的軌道上拍攝的圖像,由此我們現在可以分辨出穀神星上小到115英尺(35米)寬的特徵。我們過去所發現的這個領域,不僅有點類似於我們的月球,布滿中小型隕石坑,更多的是有大量的未解之謎,包括缺乏大型隕石坑,並且有奇怪的白色亮斑沿著表面分布在不同的地點,其地殼的化學組成更是五花八門。
  • 穀神星宮位:穀神星在第十二宮,此時出生的人生活狀況是怎樣的?
    穀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也是唯一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於1801年公布發現,是小行星帶之中已知的最大最重的天體。在羅馬神話中它所代表的是豐收女神的化身,滋潤著世界萬物,被稱之為母親的象徵。在佔星的世界裡,每一個星星的變化都是一種預示,那麼,當穀神星宮位變化到第十二宮的時候,所給我們的預示是什麼呢?一起去看看吧!穀神星在我們的星盤中代表了我們所接收到的早期的養育(關愛)和我們是如何養育(關愛)他人的。它也直接地主宰我們的食物和衣服。
  • 穀神星的生命潛力到底有多大?
    ,但直到時間來到2018年,也就是當Dawn太空飛行器下降到距離穀神星表面不到35公裡的時候,人類才第一次比較清晰的看到了穀神星上明亮區域的諸多細節。我們都知道,穀神星所在的小行星帶內並沒有質量較大的行星,也就是說,穀神星想要通過行星之間的引力作用,然後從該過程中內部生成的熱量而受益並不現實,因為周圍的小行星其實比穀神星還要小。
  • 穀神星落入射手座的影響
    當穀神星落入射手座的時候,所擁有的星辰影響是什麼呢?請看下面解析。穀神星,古羅馬神話豐收女神的形體化身,在佔星的世界裡,象徵著時間萬物的母親,是除了月亮之外,第二個關於母親的指標。代表了懷孕,食物,家庭,祖國,勞動與工作及養育。
  • 穀神星簡單介紹,快來看看!
    穀神星簡單介紹 英文名:Ceres  中文名:色列絲  象徵:收穫  季節:秋天  穀神星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人類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這顆叫穀神星的小行星,是1801年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的,直徑約933公裡,等於月球直徑的1/4,質量約為月球的1/50,又被稱為1號小行星。初發現時被列為八大行星之一。
  • 矮行星穀神星研究新發現
    美國宇航局的黎明號太空飛行器在距離穀神星最近的最後一圈繞行時,拍下了這張激動人心的圖像。這些數據顯示,穀神星很可能有鹽水滲出表面,而且在大約20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它之後,冰層融化後重新上凍,也可能形成了小山丘。穀神星的直徑不到月亮直徑的三分之一。其上存在液態水的想法可能曾經顯得非常稀奇古怪。但是,人類如今已經近距離觀察過它,我們知道這顆寒冷的、小小的穀神星的地質很活躍。
  • 穀神星亮點源自地表下的鹹水
    2018年10月,在曙光號探測任務接近尾聲時,探測器下降至距穀神星表面22英裡(約35千米)的高度,並在穀神星亮點區域內捕捉到一些新信息。正是藉助這次探測收集的信息,科學家們得以解釋「亮點」的來源。而穀神星本身直徑還不到600英裡(1000公裡),可見其內部滷水儲層是相對而言非常大的。 上述發現已以專題形式刊登在《自然天文學》,《自然地球科學》和《自然通訊》期刊上。研究發現還揭示了穀神星最著名的亮點,奧卡託隕石坑區域地質活動的活躍程度。
  • 矮行星穀神星研究新發現
    圖源:NASA/JPL-CALTECH/UCLA/MPS/DLR/IDA撰文:MICHAEL GRESHKO   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裡,矮行星穀神星體積雖小,卻蘊藏著大大的驚喜。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進行的大量研究發現,穀神星是一顆地質活躍的天體,有冰火山以及遠古海洋遺存。
  • 8月28日穀神星衝日
    穀神星是最亮且唯一能以小型望遠鏡看的矮行星,即將於2020年8月28日20時08分到達「衝」,即以地球為中心而太陽和穀神星位在兩側、赤經經度相差180度的位置。此時是穀神星最接近地球的時段,距離約1.99AU,亮度為7.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