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被MIT評為"全球最聰明的50家公司",這家公司聰明在哪?

2021-01-09 動脈網

打開奕真生物的網頁,你可以看到一句話: Understand your genetics to live healthier, longer(吾知吾行)。結合他們的定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通過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從而更科學的進行健康管理,達到更健康、更長壽的目的。

這家總部位于波士頓的公司成立於2014年。到目前為止,奕真生物已經拿到了42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機構包括禮來亞洲、先聲藥業、摯信資本。不僅如此,奕真生物還在2015、2016年連續兩年被MIT評為「全球最聰明的50家公司」。

那麼,這家聰明的公司到底聰明在哪裡呢?

諾貝爾獎得主背書的超豪華陣容

奕真生物的聯合創始人是大名鼎鼎的遺傳學教父、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eoge Church。

1954年,Church出生在美國佛羅裡達州。1972年他考入杜克大學,在兩年的時間內,他拿到了動物學和化學學士學位。

1973年秋,Church開始在杜克大學從事生物化學研究工作,並在一年後拿到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獎。Church利用X射線來研究轉錄RNA的三維機構,這是一項突破性的研究。他每周在實驗室的時間超過100個小時,以至於忽略了其他課程。

由於不符合杜克大學的畢業規定,Church在1976年退學。隨後,他來到哈佛大學,拿到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他的導師是與Frederick Sanger一起開發出一代測序技術的分子生物學的早期研究者、諾貝爾獎得主Walter Gilbert。1986年,Church作為助理教授正式加入哈佛大學醫學院。

Church是目前全球最卓越的遺傳科學家之一,也是Harvard-MIT健康科學與技術學院成員。此外,他還是哈佛大學Wyss Institute 生物工程研究院的創始成員。

Church先後創立了近10家生物技術公司,比如eGenesis、Knome;並在多家全球知名的公司擔任董事會成員或科學顧問,比如 23andme、NIH 的Excellence in Genomic Science。

創始人兼CEO Mirza Cifric和Church一樣,也參與創立了多家生物技術公司,是AbVitro 前執行長和FORMA Therapeutics 業務發展部負責人。

創始人兼CTO Preston Estep 博士是Church的學生,同時也是哈佛大學個人基因組計劃老年醫學部總負責人。

亞洲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趙奕寧是麻省理工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和化學博士。從1999年加入安進開始,趙奕寧曾先後在安進和輝瑞擔任戰略發展負責人,在醫藥戰略管理、業務發展、產品開發和併購等領域積累了17年的工作經驗。

不斷吸納專業人才

奕真生物的創始團隊可以用「星光熠熠」四個字來形容,更難得的是,成立之後,公司還在不斷吸納人才進來。

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奕真生物的顧問團隊先後迎來了5位新成員,分別是Alacris Theranostics Gmbh的創始人、Dahlem基因組研究中心的CEO Hans Lehrach,前NASA太空人和生理學家Scott Parazynski,哈佛醫學院生物醫學信息與醫學教授Shamil Sunyaev,布裡格姆婦女醫院遺傳學教授Robert C. Green以及哈佛醫學院教授Natasha Frank。

與Church一樣,這幾位都是全球領先的科學家。

2016年10月,公司完成了B輪融資,同時也新加入了三名高管:

COO Tim Smith在運營和信息技術方面擁有20年的經驗,在Sapient,Fidelity,Hewlett Packard以及Cimpress擔任高級職務,擁有數十年的擴展組織和技術經驗。

市場總監Rodrigo Martinez是IDEO的首席策略顧問,波士頓諮詢集團的首席研究員。CBO Doug Flood擁有豐富的商業和企業發展管理經驗。

2017年2月,全球知名分子遺傳學專家Birgit Funke也宣布加入Veritas Genetics,並擔任公司臨床事務副總裁。

Funke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NGS項目的科學顧問,同時也是美國病理學會NGS項目組成員。除了加入Veritas Genetics之外,Funke還將繼續在聯盟醫療分子醫學實驗室工作。

大規模人群中的前瞻性研究,超強的大數據意識

有了這樣夢幻的團隊,奕真生物的科研實力自然不容小覷。

2005年哈佛大學啟動了「個人基因組計劃」,Church正是計劃的發起人之一。該計劃招募了數千名有意公開分享其基因組的健康和有特徵數據的志願者,希望藉此推動個人全基因組測序的普及。毫無疑問,奕真生物則是這項研究的成果轉化。

在「個人基因組計劃」的研究基礎上,奕真生物還在2015年推出了第一個1000美元以下的全基因組測序產品。儘管1000美金測序的宏偉目標早在2014年就實現了,但在奕真生物之前,沒有一家公司能在1000美金以內實現全基因組的測序與解讀。Church也表示:「這是值得慶祝的,真正的裡程碑。」

除了承接「個人基因組計劃」的成果轉化,奕真生物還在2017年3月參加了「BRCA篩查計劃」。該計劃由由位於多倫多的女子大學醫院(WCH)的 Mohammad Akbari博士和Steven Narod博士發起,奕真生物被WCRI選為合作夥伴,為加拿大BRCA篩查項目提供基因檢測。

加拿大18歲以上的女性可以通過網上購買奕真生物的唾液試劑盒,售價為165美元。參與者在完成樣本收集後將樣本郵寄給奕真生物的實驗室,奕真生物s將在2到4周內給到他們報告。如果參與者被檢測出BRCA突變陽性,WCH家族性乳腺癌研究部門將與他們取得聯繫,並提供額外的臨床指導。

據了解,「BRCA篩查計劃」是奕真生物大規模人群研究的首批計劃之一,接下來幾個月,公司會陸續在多個國家開展基於人群的篩查服務。

2016年5月,奕真生物與加拿大生物技術公司Ranomic展開合作,使用該公司的功能性研究資料庫來對遺傳性乳腺癌易感基因中不確定的突變位點(VUS)進行功能性分類。

VUSs醫生和患者在遺傳篩查中碰到的最大難題,研究和臨床研究中找不到足夠的信息提供解釋。

BRCA突變是目前奕真生物投入精力最多的領域,公司早在2015年便加入了FreeTheData以及全球遺傳與健康聯盟(GA4GH)及其BRCA挑戰賽,以建立世界上最好的BRCA資料庫。

此次合作正式要基於Ranomics的功能性研究信息,對其資料庫中所有變異進行檢查,將已經找到足夠多新證據的突變進行重新分類。

2017年,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掀起熱潮。對基因技術公司而言,基因組數據是非常寶貴的資源,但對於數據的生成和保存目前並未形成既定的規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以發掘這些寶貴信息,行業急需一個標準化的方法,在不受地理和組織限制的情況下,實現快速且安全的數據訪問。

2017年8月,奕真生物宣布對兄弟公司Curoverse進行收購。Curoverse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領先的計算與生物信息公司,採用開源軟體為基因組和生物醫學數據提供管理、計算和共享服務。此次收購將加速大規模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在基因組學中的應用,打造全球首個百萬級人類基因組自動解讀平臺。

明確定位的產品

2015年6月,奕真生物推出了第一款產品myBRCA,可通過唾液樣本進行BRCA1和BRCA2突變的遺傳性篩查。BRCA1和BRCA2也就是朱莉擁有的突變基因,這兩個突變意味著乳腺癌的終生風險高達80%,卵巢癌的發生率高達40%。

這款產品在2015年8月通過歐盟CE認證,在美國、歐洲以及中國市場均有發行,售價199美元。

之所以要說奕真生物對BRCA突變「情有獨鍾」,除了在這一領域的前沿研究外,奕真生物在推出第一款BRCA突變檢測產品之後,又於2016年 1月推出了升級版myBRCA HiRisk,售價為299美元。

顧名思義,這是一款針對乳腺癌、卵巢癌高風險人群的產品。與myBRCA 相比,myBRCA HiRisk講位點擴大到了 26 個與乳腺癌、卵巢癌及其他遺傳性癌症發病相關的基因,其中也包括了 BRCA1 和 BRCA2 基因,還能夠幫助發現存在潛在風險的家庭成員。

2015年9月, 奕真生物宣布將個人全基因組測序和解讀價格降到了1000美元以下。5個月後,公司正式推出了全基因組測序產品myGenome,售價為999美元,這也是全世界第一款1000美元以下的全基因組測序產品。

「全基因組測序是最完善的遺傳測試。」CEO兼創始人Mirza Cifric:「全基因組是精準醫學的基礎,也是終身資源,能夠使生命質量和壽命最大化。」

奕真生物是在中國推出首款組新生兒全基因組篩查產品MyBabyGenome。基於NIH的資助,奕真生物已經在新生兒篩查領域耕耘多年。myBabyGenome包含 950種疾病風險和數百個遺傳特徵,是基於myGenome的擴展產品。

擴展性合作

2016年2月,奕真生物與WorldCARE達成戰略合作,率先將全基因組測序與遠程醫療整合,為患者提供包含先進技術和先進護理經驗的服務。

奕真生物將基於WorldCare遠程醫療和專業醫療服務,與美國多家頂尖學術機構展開針對性合作,包括波士頓兒童醫院、杜克大學醫學院、梅奧診所、佩恩醫藥、聯盟醫療(其中包括布裡格姆婦女醫院和麻薩諸塞州總醫院)、託馬斯·傑斐遜大學醫院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WorldCare的客戶還可購買奕真生物的全套基因檢測產品,以及其基於全基因組測序的個性化臨床服務Veritas Concierge。

除了服務市場,奕真生物對生物醫藥市場的互動也比較頻繁。先聲藥業是公司B輪融資方,除了投融資方面互動外,奕真生物還宣布與先聲藥業,Seven Bridge、Kindstar Global達成合作,共同推進中國個性化醫療的發展。

在奕真生物杭州辦事處的同一層樓,還有一家叫做奕安濟世的生物醫藥公司。巧合的是這家公司同樣是跨國企業,同樣是禮來亞洲所投項目,而其創始人之一趙奕寧也同樣出現在了奕真生物的創始人名單中。

立足中、美、歐三地,放眼全球視野

奕真生物成立至今一共獲得了兩輪融資,融資總額4200萬美元。或許這在基因領域算不上特別高的融資額度,但公司的視野絕對是全球市場。

第一個產品推出兩個月後,奕真生物就拿到了歐洲CE認證,其產品也在世界多個國家銷售。

但相比之下,奕真生物對亞洲地區市場似乎更加看好。從他的投資人名單中可以看出這家公司對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看重。

A輪的領投方禮來亞洲基金成立與2008年,專注於亞洲尤其是中國生物醫藥、生物技術、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和動物保健領域的股權投資,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的由跨國製藥公司投資設立的產業基金。

過去9年間,禮來亞洲也取得了傲人的戰績,投資企業包括信達生物、艾森生物、鵾遠基因、奕安濟世、康希諾等多家行業內領先企業。

另外兩家投資機構分別是先聲藥業和摯信資本,一家是中國醫藥領域的上市公司,另一家則是專注中國市場的境外投資管理平臺。

另外,公司在2015年9月正式進軍中國市場,並將亞洲地區的研發中心設立在了中國杭州,該研發中心與2016年7月投入使用。

給創業者的啟示

儘管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有諾貝爾獎得主背書,但我想通過分析奕真生物的發展歷程,同樣能對中國的創業者有所啟示。

中國市場上並不缺少基因測序企業,無論是科研類、臨床類、還是消費類。但不難發現,除了幾家獨角獸級別或上市企業外,很難有公司把這幾個方向結合起來。消費類企業認為科研類和臨床類企業太過嚴肅,不懂市場;後兩者有覺得消費類企業過度渲染,顯得有點「輕佻」。

但是,技術上的嚴謹與靈活的市場營銷真的不可兼得嗎?我想並不是的。

從技術上,奕真生物絕對是實力派;從市場上講,奕真生物既走臨床合作研發的道路,同時也走大眾市場的道路。這「兩條腿」走路的頻率、趨勢和收效的長短是不一樣的。

國內消費類和臨床、科研類之間互相看不上眼,其實反映出的是行業在轉化研究上的短板。

不僅是在基因測序行業,這也許是國內許多行業面臨的問題。

轉化研究上的吃力,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產品與市場間的代溝,產品出來後市場不買單,或者找不到適合的模式。

除此以外,企業在前期的研發投入佔比會增加。之前提到,奕真生物的融資額度並不算高,但是產品更新的節奏快。產品上市後公司參與了大規模人群的研究,一方面這是對產品的推廣,另一方面也可以積累大量的數據用於此後資料庫迭代升級,或者其他產品開發。這樣的路徑跟Guardant Health類似。要知道,並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拿到Grail 那樣大額的融資來燒錢做大規模驗證。

最後一點則是高遠的視野。這裡的意思並不是說每家企業都要在海外設立辦事處,而是在產品研發過程中要放眼全球市場,以全球市場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是一個全球化交流的時代,也是個全球化競爭的時代。

更多前沿網際網路醫療資訊請關注動脈網wechat:vcbeat,關注後,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如:人工智慧、基因檢測),即可獲得相關獨家前沿資訊文章!

動脈網(vcbeat.net),關注網際網路醫療及健康領域的新技術、創業和投資,以及新技術背後的倫理。

相關焦點

  • 2020全球「50家聰明公司」,憑什麼這家量子計算公司入榜?
    ,權威技術商業類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20年「50家聰明公司」(TR50 2020)榜單。率先落地國產工程化量子計算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表示,2020年疫情和地緣摩擦並未暫停對未來的嚮往與追求,新能源、5G、物聯網、量子計算、高性能晶片、工業網際網路等多賽道,都在經濟困局之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一批全球最聰明的公司,正在重塑下一輪經濟增長範式。  據了解,TR50榜單評選並非依據企業短期營收數字,而更看重企業基於新興科技的創造能力。
  • 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 上榜年度「50家聰明公司」
    猿輔導作為全國領先的K12在線教育公司,一直在教育領域尋求創新發展,以優質的教學服務幫助每一個中小學生,幫助中小學生更便捷地獲取優質的教育資源。在上月舉辦的EmTech China 2020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了年度「50家聰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猿輔導在線教育代表行業入選。
  • MIT最聰明50公司 科大訊飛:中英翻譯識別率超95%
    6月29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下稱「MIT科技評論」)在杭州發布了「2019年度全球 50 大最聰明的公司」榜單。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是一份首次以 「中國支點」 為概念進行評選的聰明公司榜單。
  • 本源量子入選2020全球「50家聰明公司」
    近日,第四屆EmTech China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權威技術商業類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公布了2020年「50家聰明公司」(TR50 2020)榜單。中國企業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位列其中,成為唯一入選的量子計算領域創新企業。
  • MIT科技評論「2016 全球最聰明的50家公司」榜單出爐,中國5家企業上榜
    當然,你也不能忽略那些今年剛上榜卻野心勃勃的創業公司,如面向普通消費者的 DNA 檢測機構 23andMe、決心對電池技術進行重新定位的 24M 以及僅成立 4年 卻在中國市場佔據先機的滴滴出行。這 50 家公司中主要涉及 5 個領域,「計算機與通信技術」 成為榜單中佔據公司席位最多的行業,共有 15 家企業上榜。
  • ...躋身全球最聰明公司 在無人機領域重新定義「中國製造」創新內涵
    原標題:在無人機領域重新定義「中國製造」創新內涵大疆躋身全球最聰明公司深圳商報2018年11月30日訊 今年7月,「機器人與自動化大獎」頒給了大疆創新創始人汪滔和其導師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
  • 5家企業獲評「聰明公司」
    原標題:5家企業獲評「聰明公司」   一家「聰明」的
  • 全球「50家聰明公司」出爐 默克、牛津納米孔等上榜
    近日,美國權威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出了2019年全球「50 家聰明的公司」(TR50)。位上榜公司中,中國企業佔據38家。  Merck(默克)因首次將CRISPR 矩陣型全基因組文庫引進中國,在全球建立 80 個 CRISPR 核心合作夥伴組而上榜。  三代基因測序公司Oxford Nanopore (牛津納米孔)替代前幾年連續上榜的測序巨頭Illumina,成為最聰明公司之一。Oxford Nanopore開發了掌上式輕便基因測序設備,實現低門檻的基因測序。
  • MIT 50 家聰明公司、中國開源傑出貢獻人物,多方認可,永不止步
    資料庫作為基礎軟體領域的重要基石,是企業全面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引擎,PingCAP 一直堅持以創新為驅動力,以開源為核心戰略,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打造穩定高效、安全可靠、開放兼容的新型數據基礎設施,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此次連獲兩項大獎,是業界對 PingCAP 技術與產品的充分認可。
  • 「聰明公司」發布,北京經開區5家企業榜上有名
    「聰明公司」發布,北京經開區5家企業榜上有名 2020-11-23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聰明公司榜單!後疫情時代,聚焦中國
    在 2020 年 11 月 19 日舉辦的 EmTech China 2020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再次發布了年度 「50 家聰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榜單,於不確定性中預判科技產業最新走向。本屆峰會由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聯合主辦。
  • 研發光子AI晶片,「最聰明公司」獲2600萬美元投資
    公司計劃將正在研發的第一款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用於數據中心,並探索在一些細分場景下的商業落地。「最聰明公司」入駐功能型平臺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是上海市政府布局建設的一類新型研發機構,旨在推動若干高技術領域的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將科技變成現實生產力。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50家聰明公司」,這些醫藥企業上榜
    在11月19日舉辦的EmTechChina2020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百年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了2020年度「50家聰明公司」(TR50)榜單。該榜單從公眾信譽、技術創新、具體成就、社會影響、業界標杆、商業模式等多角度考核評估企業價值,覆蓋生命科學技術、創新藥、商業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領域。
  • 聚焦| 入駐功能型平臺研發光子AI晶片,「最聰明公司」獲2600萬美元...
    聚焦 | 入駐功能型平臺研發光子AI晶片,「最聰明公司」獲2600萬美元投資 2020-04-30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排名揭曉!中石油連續第七年位列第三!
    原標題:2020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排名揭曉!中石油連續第七年位列第三!   近日,美國《石油情報周刊》(Petroleum Intelligence Weekly簡稱PIW)公布了2020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
  • Vinamilk評為「越南上市公司最佳管理企業」及獲「東協優質資產」
    2019年東協公司治理積分卡(ACGS)匯總了東協近600家企業的評估結果,其中有82家企業來自越南。首輪評估推選出越南專家評分最高的35家企業。隨後,這35家企業由東協其他5國的專家進行交叉評估,以確保結果透明、獨立及客觀。Vinamilk是越南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獲得「東協優質資產」稱號的企業。要獲得該稱號,公司評分必須至少達到最高分130分的75%。
  • 阿里巴巴獲評《福布斯》全球最有投資價值公司
    近日,美國商業期刊《福布斯》雜誌評選出2016年最有投資價值的10大公司,阿里巴巴位居榜首,超過了第二名Facebook和第三名優步。這也是今年3月馬雲登上美國《財富》雜誌封面、被評為「2017年度全球領袖人物」之後,該公司再次成為全球焦點。
  • 「中國支點」撬動最聰明公司,解讀百度們的技術經
    就在剛剛,百年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揭曉了2019年「50家聰明的公司」(TR50)榜單。
  • 為什麼會計都讓老闆成立2家以上公司?這樣操作實在太聰明了!
    為什麼老闆名下都有那麼多家公司?少則兩三家,多則幾十家?除了單純的業務需求外,其實在稅務上也是有講究的。註冊多個公司有什麼好處?是可以省稅?還是可以規避風險?今天我們就聊一下這個話題。一、為什麼老闆要註冊兩家,甚至更多的公司?這個事兒,簡單來說,就像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一樣,是一種十分穩妥聰明的做法。
  • 2020年福布斯全球最有價值體育經紀公司排行榜出爐,CAA連續八年...
    12月22日,福布斯以2020年各大體育經紀公司在籃球、橄欖球、棒球、曲棍球和足球等團隊運動中談判達成的球員合同,以及高爾夫球員和網球運動員的代言收入為依據,發布了2020最有價值體育經紀公司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