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殘疾人日|無臂90後高考狀元,用雙腳創造奇蹟!

2020-12-05 天學網

在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或雙目失明,依靠手杖探路前行;

或失去雙腿,乘坐輪椅才能活動;

又或癱瘓在床,需要家人的常年陪護……

他們,就是我們常常忽視的殘障人士。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

全球大約有10億人身患殘障。

中國有8500萬殘疾人。

約佔中國總人口的比例的6.21%。

身體殘疾並不可怕

有很多的殘疾名人的事跡足以說明一切。

史蒂芬·霍金全身癱瘓,

堅持研究物理學近40年;

海倫·凱勒又聾又盲,

仍舊成為了美國著名的講師和作家,

張海迪高位截癱,卻依舊勤奮學習,

翻譯、創作了一百多萬字的作品。

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譜寫著生命的讚歌,

與命運抗爭,

讓生命以一種最頑強的形式綻放。

除了這些歷史上偉大的名人事跡,

在我們的身邊也依舊有很多身殘志堅的故事,

他們或許不為人知,

但他們的精神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鄭龍華

1歲時落入火坑,失去雙手。

用雙腕夾筆寫字、兩次考上大學卻被拒收、找工作碰壁;

困境中偶然走入了攝影的世界。

他走街串巷,花費了三年時間,

用鏡頭記錄了那些成功的殘障人士的故事;

他說:「殘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

對殘疾人最致命的打擊是「失去信心」。

正如他希望的那樣,鄭龍華用拍下的照片鼓勵了許許多多的人。

儘管失去雙手,

但這並不影響他用心感受這個世界,

用優秀的攝影作品鼓勵困境中的人們。

楊志

三歲時因一次醫療事故患上小兒麻痺

後半生他都只能依靠雙拐行走。

少年時代他艱苦求生,

白天擺地攤,晚上組裝修理自行車;

靠著微薄的收入勉強生活。

成年的他,無論做什麼,都刻苦學習,不斷努力;

他開辦企業,誠信經營,創業致富的同時,還不斷捐資助老。

他用自己的一舉一動、溫暖、鼓勵、幫助著身邊的人。

楊孟衡

90後楊孟衡,是昆明宜良縣的高考文科狀元。

中學大學畢業後,考取劍橋大學的碩士。

7歲時因高壓電擊傷而雙臂高位截肢,

他說,沒有了雙臂,我還有雙腳。他開始用腳寫字、練習書法。

書法、足球、文學,楊孟衡一樣也沒落下。

孟衡一直心懷感恩,他說「如果你們能在我的臉上看到陽光,

那是因為有人把讓光灑在我的臉上」。

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所有人,

只要心中有夢想,並且堅信夢想可以實現,

永遠不放棄追求夢想的努力,夢想就一定不會破滅。

希望是火,失望是煙,

生活總是一邊點著火,一邊冒著煙。

上帝給我們關上一扇門的同時,

也會為我們打開一扇窗。

也許有時候,

我們無法選擇身體是否完好,

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

要堅信每一個生命都能綻放出最美的花朵。

因為,

生活是不會虧待頑強不屈、

奮力拼搏的人的。

今天是國際殘疾人日,

希望每個人能對身邊的身殘者多一點關愛,

也希望這些故事能夠帶給你一些溫暖的力量,

如果還在抱怨生活的艱辛和命運的不公,

請看看這個故事,你將會堅持,再堅持。

相關焦點

  • 還記得在《中國達人秀》那個彈鋼琴的無臂男孩嗎?如今怎樣了?
    時隔多年,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在《中國達人秀》的舞臺上,那個無臂用雙腳彈奏鋼琴的劉偉嗎?他的勵志故事,感動著很多人,他曾說過一句話:「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的活著。」他在《中國達人秀》的舞臺上一舉成名,獲得最後的冠軍,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很多人也很好奇自從參加完達人秀後,劉偉如今怎麼樣了?
  • 2013狀元調查報告:高考狀元職場並非"全軍覆沒"
    2013年6月17日,中國校友會網發布最新《中國校友會網2013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對1952-2012年中國各地區高考狀元的求學和職業等狀況展開調查統計分析,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第7年獨家發布高考狀元調查研究報告。報告顯示,1977年恢復高考36年來,高考狀元流失海外嚴重,7成狀元難覓職場蹤跡。
  • 文博會上的「明星」無臂畫家黃國富 像鳥兒一樣在生活的天空上勇敢...
    9月8日,文博會展場,一位沒有雙臂,口銜畫筆,運筆如飛的畫家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他就是我市的無臂勵志口足畫家黃國富。不到20分鐘,一幅靈氣十足的《牡丹雛雞圖》就躍然紙上,不知情的人根本無法想像,這幅水墨丹青畫的作者是一名用嘴銜筆、用腳趾添加顏料的殘疾人。
  • 【國際殘疾人日】用微笑面對生活……
    【國際殘疾人日】用微笑面對生活…… 2020-12-03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際殘疾人日丨關愛殘疾人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實現全覆蓋,使2100萬人次殘疾人受益。國際殘疾人日的由來12月3日的「國際殘疾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是一年一度的活動,旨在促進人們對殘疾問題的理解和動員人們支持維護殘疾人的尊嚴、權利和幸福。
  • 年代文,重生回90,她踹開渣男乖乖讀書,一年後當上高考狀元!
    導語:年代文,重生回90,她踹開渣男乖乖讀書,一年後當上高考狀元!喜愛看小說的小夥伴們大家好呀,小編又來跟大家分享精彩又有趣的小說啦。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的是」」希望小編的推薦能讓大家喜歡,從此告別書荒!
  • 1999~2006高考狀元調查出爐 男女狀元平分天下
    2007年5月14日,「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發布《1999~2006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這是我國首次針對高考狀元狀況進行的調查報告。  每年高考放榜後,「高考狀元」因其特有的價值與影響贏得社會的強烈關注,「高考狀元」都牽動著考生、高校、中學、老師、家長、商家、媒體乃至全社會的「眼球」,成為萬人矚目的焦點,在我國社會中有著重要的影響。特別是2005年香港高校進入內地招生後,兩年間就招收到18名狀元,對北大清華等內地高校生源格局發起強有力的衝擊,高校生源競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 「腦癱少年」高考623分,創造奇蹟,卻被網友嘲諷:哪個單位能要
    2020年的高考已經宣告結束,每當這個時候,全國各地的狀元們都會受到了人們的強烈關注,然而今年,一位特殊的考生,他只考了623分也同樣受到了大家的追捧,相對於高分的狀元而言,他的總分不算高,但是他的故事全感動千千萬萬的人。
  • 中國高考狀元陰盛陽衰 女狀元稱霸全國18省
    44.44%55.56%20雲南43.18%56.82%21吉林42.50%57.50%22浙江41.86%58.14%23貴州41.03%58.97%24天津37.14%62.86%25江蘇36.11%63.89%26黑龍江35.14%64.86%27遼寧34.38%65.63%28福建33.33%66.67%28河北33.33%66.67%30北京32.35%67.65%2015年6月10日,
  • 國際殘疾人日:殘疾人做主播迎來生活新希望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3日電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在喜馬拉雅1000萬主播裡,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殘疾人。他們雖然身有殘缺,但是心無障礙,追夢的步伐永不停歇。他們憑藉自己的勤奮和努力,藉助喜馬拉雅豐富的有聲內容資源和成熟的主播孵化體系,用聲音開創了新職業。
  • 關注國際殘疾人日:信命不認命 他們站上舞臺講出自己的故事
    12月3日上午,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之際,四川大學第三屆「築翼天使·載夢人生」殘健融合青春勵志演講比賽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順利舉辦。本次活動共有128名同學報名參賽,經過初賽、複賽,最終選拔出11名選手晉級決賽。
  • 愛爾公益基金會丨獻禮第29屆「國際殘疾人日」殘健共融
    (記者/魏炯才)2020年12月3日是 「國際殘疾人日」,扶殘、助殘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殘疾人事業是人道主義的事業,是一項崇高而又光榮的事業,是人類進步和正義的事業。近日,愛爾公益基金會以助殘公益舉辦足球友誼賽、慈善晚會等系列活動形式為第29屆「國際殘疾人日」獻禮。
  • 施一公:清華百分之七八十的高考狀元去哪兒了?
    同樣的,在現代中國高考制度之下,出現過許許多多的高考狀元。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能夠進入中國的頂尖大學——清華大學就讀,是旁人眼中的人生贏家,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但是對於這些高考狀元今後人人生方向許多人就不得而知。
  • 【國際殘疾人日】讓每一個生命自由舒展
    今天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今年的主題為——更好地重建:朝著一個包容殘疾人、無障礙和可持續發展的後新冠肺炎疫情世界。 12.3國際殘疾人日 他們雖沒有明亮的雙目
  • 扒一扒IT大佬高考:馬雲數學1分考北大 李彥宏是狀元
    馬化騰:放棄天文夢選擇計算機2010年4月,馬化騰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時回憶道:「考大學的時候,我問老師天文系畢業後的職業,當時只有南京大學有天文系,我了解到基本上那時候去天文臺的少馬雲:豪氣沖天要考北大數學成績就1分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裡的第一次高考。不過馬雲並沒因數學不好而退縮,反而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因為在他的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著:北京大學。當那年的高考成績出來以後,馬雲也算創造了個小奇蹟,他的數學成績是——1分。
  • 施一公:清華百分之七八十的高考狀元去哪了?
    高考是我國選拔人才最重要的考試,它也是一個全國性的考試,每年都有近千萬的同學參加高考,但是每個省份的高考狀元卻僅有兩個,一個是文科狀元,一個理科狀元。清華大學是我國最頂尖的學府之一,因此得到了很多高考狀元的青睞,而且清華大學也是非常希望這些狀元能夠到他們學校就讀。
  • 國際殘疾人日|我們站起來了!四川殘疾人體驗外骨骼機器人
    四川在線記者 李丹 韋維 攝影報導12月3日是聯合國設立的「國際殘疾人日」,旨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促進和維護殘疾人的權利和福祉,並提高人們對殘疾人處境的認識,包括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12月3日,由四川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四川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
  • 國際殘疾人日:四川殘疾青年在新電商重塑人生
    紅星新聞網12月2日報導 12月3日是第二十九個國際殘疾人日,殘疾人就業一直是政府與社會關注的話題。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飛速發展,這個議題也在時代浪潮中有了新的答案。記者觀察發現,不少四川殘疾青年利用電商平臺創業,重塑自己的人生。
  • 聯合國舉行活動紀念國際殘疾人日
    新華社聯合國12月2日電(記者尚緒謙)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韓國、土耳其、澳大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團2日舉行線上活動,通過殘疾人知識問答、殘疾人藝術品展示和殘疾人樂團表演等形式紀念國際殘疾人日。他在致辭中說,各國在從新冠疫情恢復的過程中,應考慮殘疾人的需求。博茲克爾說,新冠疫情影響到每一個人,但對於全球超過10億的殘疾人來說,疫情使業已存在的不平等和邊緣化更加嚴重。他說,世界並未對新冠疫情的到來做好準備,但可以為從疫情中恢復做好準備,在恢復過程中,必須考慮殘疾人的需求。他呼籲各國政府、聯合國系統、各利益攸關方確保將殘疾人列為新冠恢復計劃的要素。
  • 「無臂媽媽」用腳餵兒子吃香蕉,兒子的舉動讓人淚目:媽媽真幸福
    每一位母親都是偉大且值得敬佩的,她們用自己的生命孕育出新生命,不僅要忍受十月懷胎的苦楚,在生產當天還要在鬼門關走一遭,之後更要為養兒育女付出自己的愛與精力,這樣為兒女無私奉獻的母親,值得所有人的尊重。01「無臂媽媽」用腳餵兒子吃香蕉,兒子的舉動讓人淚目小月是一名殘疾人,年輕的時候她因為一場意外失去了自己的雙手,從此生活不便,一切只能用腳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