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已經開始吃「自己」了

2020-11-25 騰訊網

國家地理攝影師Paul Nicklen名作:一頭北極熊在水下遊泳,冰水裡倒映它的身影。

攝影:Paul Nicklen,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每年2月27日被定為「國際北極熊日」,這一國際主題日的設立,旨在提醒全社會關注北極熊的生存環境和北極熊的生態問題。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

我們是不是要奉上一大批國家地理大片,

為你好好展現北極熊憨態可掬呢?

不,

北極熊所面臨的嚴峻現狀和惡劣生態,

已經遠不是賣賣萌就能解決問題了。

在迅速融化的海冰之上,

某些殘忍事件正愈發頻繁上演——

先來看看下面的視頻:

(本視頻包含令人不適畫面,請酌情觀看)

缺乏食物、飢餓難耐,

北極熊內部出現殘忍食同現象。

「家小了,能吃的也少了」

早在2013年奧斯陸能源論壇( Oslo Energy Forum)上,綠色和平組織成員身著北極熊毛絨服飾搭乘電梯。該論壇於1973年首次召開,僅邀請特定成員參與。和平組織行動人員計劃與石油工業代表會面,以此作為綠色和平「拯救北極」行動的一部分。

攝影:Christian Aslund,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保護組織的腳步好像一直未曾停歇,

但依然沒有反轉一個數字:

新千年至今,

一項研究顯示,

北極部分地區北極熊數量銳減40%。

一隻北極熊和其幼崽在探索伸入波弗特海中的一小片陸地,它們在等待海冰凍得足夠結實,利用海冰平臺獵取其主要食物來源——海豹。氣候變化作為主要原因,波弗特海南部的北極熊數量已經減少了40%。

攝影:FLORIAN SCHULZ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獵食動物,

標準的頂級肉食者,

而且「這個殺手不怕冷」。

它們「怕熱」。

但北極的永凍土,

卻幾乎在一夜之間開始解凍。

甲烷正從北極各處湖底解凍土層中冒出,它的威力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25倍。圖為在阿拉斯加,科學家鑽穿冰層,點燃釋放出的甲烷。研究人員推測,地球平均氣溫每升高1℃,永凍土就放出相當於煤、石油和天然氣4到6年釋放出的溫室氣體——是之前認知的2到3倍。

攝影:KATIE ORLINSKY

謝爾蓋·齊莫夫(右),第一位發現永凍土中碳含量遠高於之前認知的生態學家。如今,土中一部分碳已經釋放出來了。

攝影:KATIE ORLINSKY

隨著土壤變軟,大量的碳,

以及封存數千年古生命的殘骸露出地面,

碳將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進入大氣,

成為加速氣候變化重要誘因。

升高的溫度讓微生物能終年分解土壤裡的有機物,釋放出二氧化碳或甲烷。高溫向下擴散至永凍層,加速解凍。

攝影:KATIE ORLINSKY

在西伯利亞北部和北極其他幾個地區,有些凍土的解凍風險遠超預期。

攝影:KATIE OOLINSKY

201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召開前夕,綠色和平組織「拯救北極」行動中,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Svalbard)西北部地區的海水淹沒至自由女神像複製品半腰。氣候變化加速了北極冰的融化速度,直接影響了全球海平面的上升。

攝影:Christian Aslund,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海冰的復原能力有限,如果不迅速減少化石燃料消耗量,最終夏季無冰的北極將成為常態。在2017年發表於《科學》雜誌的一篇論文中闡明,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海冰減少存在直接關係。他們還證明,人類每排放1噸二氧化碳,就導致約3平方米海冰消失。

在日益延長無冰期的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北極熊需要尋覓很久才能捕獲食物,它們惟有盡最大可能填飽自己和幼崽肚子。

攝影:Paul Nicklen,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隨著海冰消融,

北極熊食物匱乏,

捕食線路變長,

加拿大獵人的槍口也在這時開始虎視眈眈。

獵捕北極熊

加拿大,

世界上獵捕北極熊活動最多國家,

這裡擁有世界近2/3的北極熊。

而獵人往往會瞄準最大的熊射殺,

環境變化給它們帶來了壓力,

成年北極熊必須遊得更遠,

疲憊外加飢餓,使其更容易被捕殺,

獵人看重的就是這一點。

攝影:BARRETT HEDGES,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就像有的國家認為捕鯨合法一樣,加拿大政府認為捕殺北極熊是「可持續」的,而挪威北極熊研究員Ole Liodden在其新書《北極熊與人類》中指出事實並非如此:獵人慣常捕殺的恰恰是最強壯、最健康的雄性北極熊,這種方式違逆了「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變成「弱者生存」。

買主會花上萬美元購買北極熊皮掛在牆上或鋪在地上,作為「身份的象徵」。

攝影:OLE J LIODDEN

1963-2016年,全球每年平均獵殺991頭北極熊,而光加拿大每年就出口數百隻。加拿大FurCanada公司從事銷售北極熊地毯即標本活動,老闆Calvin Kania說:「北極熊地毯的價格在2013年至2015年間達到峰值,約20000美元。

攝影:Paul Nicklen,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而北極熊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是易危物種。

攝影:ANDY.S,你來掌鏡YOURSHOT

挪威北極熊研究員Ole Liodden指出:數十年來,日本對北極熊皮需求很大,直到2000年代中期才有所下降;而在中國,2000-2010年,進口北極熊皮467張;2011-2015年數字翻倍,達1175張,約佔加拿大出口總額70%。

北極熊監獄

「有本事把『口罩』給我摘了啊?」

北極熊是力量、勇敢、智慧的象徵

也是俄羅斯的象徵,

而俄國人給自己的「象徵」戴上「鐵的口罩」。

演出中的四隻熊都戴著金屬口套,它們的馴獸師Yulia Denisenko會手持一根金屬棒引導表演。表演間隙,北極熊會躺下來在冰上摩擦身體。

攝影:KIRSTEN LUCE

上圖是俄羅斯喀山冰上馬戲團,

一隻北極熊的嘴被箍住,在網子後面跳舞——

北極熊表演非常罕見。

Alla Azovtseva同為俄羅斯一名動物訓練員,她坦言:「我已經認為我的工作沒有任何意義了,我的良知時時啃噬我,我看著我的動物,想哭。

它曾被網友稱為「最悲傷北極熊」,

它不在北極而在中國——

2016年,中國的某家動物園,一邊是歡聲笑語、吵鬧不已的遊客,一邊是無處藏身的北極熊Pizza。它只能被圈在狹小的空間裡。所幸2018年5月,Pizza已搬到了更大的活動空間,與媽媽生活在了一起,希望它已經沒那麼「悲傷」——

希望北極熊還能向下面的視頻裡一樣,

在布滿冰雪和堅冰的北極冰原上,

信步閒庭。

相關焦點

  • 海冰融化、食物匱乏,北極熊只能開始「吃土」了?
    我不會忘記那天,當我們的船駛過斯瓦爾巴群島的巴倫支島時,一個下午就看到了十一隻北極熊。它們像羊群一樣,在草坡上趴著,或者吃著什麼;然而這裡一無所有,如果不是吃土,那就只能是在吃草了。2016年7月27日,巴倫支島(Barentsøya)上的所見景象。
  • 北極熊開始吃「同類」了?罪魁禍首就是它!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越來越多曾經只存在於溫暖地帶的動植物開始出現在北極中講述了這樣一幕:北極食物鏈的霸主北極熊,因為得不到充足的食物,開始吃老鼠、馴鹿、甚至是吃它們的同類!科學家甚至擔心北極熊生活環境的變化,要遠快於其適應環境的速度。
  • 北極變暖或致北極熊開始捕食海豚
    據英國《衛報》報導,近日,挪威科學家第一次發現北極熊開始捕食海豚,並認為這是由全球變暖導致的。 北極熊主要以海豹為食,但是挪威極地研究所(Norwegian Polar Institute)的Jon Aars拍到了一隻北極熊吞食海豚的畫面,並在最新一期的《極地研究(Polar Research)》雜誌發表了這一發現。
  • 為什麼北極熊不吃企鵝?
    最大的問題當然是,北極熊要想抓企鵝吃,走哪條路是個難題,南北極遠先不說,關鍵是走陸路還是水路?陸地走,高山走,沙漠走,城市走,鄉村走,人多車多,可能還會經過一個連長凳都吃不飽的地方,到南極哪裡還有活路?走水兒倒方便些,可是,海中船來,又有許多漁網,唯恐還沒過赤道,就全上了盛宴。
  • 北極熊從吃海豹到吃草 今後還會吃什麼?這個人告訴你
    昨日,我國完成地球「三極」(南極、北極、青藏高原)科考第一人、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主席高登義在重慶科技館用自己40多次的科考經歷向300多名市民講解自己的觀察所得。  南極冰川並不是都在融化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南極冰川是否真的會消融,淹沒大量的城市?高登義說,從他們的科研數據來看,這不太可能。
  • 氣候變化逼北極熊吃海帶
    高登義說,「當時中國用的是已經要淘汰的破冰船,我們還沒有進入南極圈,一塊浮冰就將船頭撞了一個洞。」不久,科考船又被「冰壩」困住,在浮冰圍困中,船上116條漢子度過了1989年的元旦。   高登義回憶,破冰船被浮冰阻斷了20多天才得以繼續前進,但又遇到了一次劇烈的冰崩,一些隊員當即就躺在甲板上起不來了,船也被周圍的浮冰困住。科考隊用光了所有的炸藥,剛把冰層炸開,又被新的冰層圍困。
  • 《我的世界》北極熊吃什麼 北極熊食物分享
    導 讀 我的世界北極熊吃什麼?
  • 海象自殺式跳崖、北極熊開始吃幼崽……這些照片讓人背脊發涼
    20多度的氣溫對人類來說也許是最適宜的氣溫可對南極來說,卻是最為致命的打擊企 鵝南極的代表性動物企鵝已經身處這場危機的最前線南極西部的帶帽企鵝(chinstrap penguins)距離上一次測算已經縮水了75%南極氣溫的快速上升導致冰川迅速融向大海
  • 吃塑料垃圾的北極熊:被關監獄餓死和挨槍子兒面前,何去何從?
    如果在熱成像鏡頭下看北極熊,除了面部和耳朵之外,其它部位都與環境溫度完全一致,幾乎做到了熱量的零損失。北極並不富饒,北極熊最常吃的環斑海豹,平均每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只有2.5隻。而且,北極熊需要利用海冰捕殺環斑海豹,因為它在海裡根本追不上這些傢伙。六月,冰消雪融。隨著最後一塊浮冰的融化,捕捉海豹的機會已經過逝去。
  • 北極熊吃魚卡刺了怎麼辦,為什麼北極熊毛是透明的?
    相信很多夥伴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多吃魚會變聰明!小編也是深信不疑,為了這句話,也曾變身成「鬥魚勇士」。但是吃著吃著,我就發現:魚吃多了,總有那麼幾次被卡刺,咳不出咽不下,相當痛苦。卡刺這件事除了帶來喉嚨痛的煩惱,同時也讓我產生這樣的疑問:北極熊也吃魚,它們不吐刺,難道就不擔心卡刺的風險嗎?作為當今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陸地肉食動物,北極熊高大威猛,戰鬥力極強,在北極地區幾乎沒有天敵,被江湖人推選為「北極霸主」。
  • 《迷你世界》北極熊吃什麼 北極熊餵養食物推薦
    導 讀迷你世界遊戲中的北極熊吃三文魚,馴服北極熊也是需要三文魚的,玩家需要準備大量的三文魚,玩家找到北極熊後,一直拿三文魚餵其即可,直到它脖子上掛個鈴鐺就是馴服成功了
  • 北極熊沿街討飯,跟挨餓相比,吃垃圾算什麼?
    前幾天有人拍到北極熊打劫了一輛拋錨的垃圾車,搶了能吃的垃圾,還嚇壞了垃圾車司機。有人記錄了整個過程,很快大家爭著恭喜北極熊加入丐幫,學會打劫技能,榮登熱搜,成功引起獵人的注意,為北極熊家族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北極熊四處乞討,尋找下一輛垃圾車前,千裡之外的兩頭棕熊因為一條魚大打出手。雙方勢均力敵,開展了激烈的「比誰高」跟「打耳光」遊戲。
  • 北極熊瀕臨滅絕?本世紀末北極熊將無處生存!
    (圖源:Daily Mail)換而言之,北極熊要捕獵海豹和其他生物,需要依靠海洋冰層作為平臺。在冬天,當海冰達到面積最大程度時,北極熊會狼吞虎咽地吃海豹來積蓄能量,以度過沒有食物、因冰層融化而被迫上岸的寒冷夏季。
  • 我的世界北極熊吃什麼怎麼馴服北極熊
    我的世界1.9新增了北極熊生物,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我的世界北極熊吃什麼怎麼馴服攻略,喜歡的小夥伴不妨要錯過哦,希望大家喜歡。
  • 求求了,給北極熊留一口飯吃吧,它們不想吃垃圾!
    看到這個熱搜,心裡總感覺有種說不出的難受,飢餓的北極熊打劫垃圾車,據導語上說,冰川融化,垃圾成為北極熊的食物來源!我們先來看看北極熊都吃什麼食物吧。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其他動物覓食艱難,北極熊卻在那裡獨尊稱王。北極熊性格兇猛,獵食的主要對象是海豹、幼海象、鳥蛋和沿岸擱淺的鯨。
  • 迷你世界怎麼讓北極熊生寶寶 北極熊吃什麼生寶寶
    馴服後的北極熊才能生寶寶,馴服後冰熊脖子上多出個鈴鐺,會緊緊跟隨玩家,此處需要馴服2隻。拿出製作好的兩塊火腿分別未給他們吃,吃完後兩隻熊會轉圈跳舞,接著一隻可愛的北極熊寶寶便出生了。 馴服後的北極熊才能生寶寶,馴服後冰熊脖子上多出個鈴鐺,會緊緊跟隨玩家,此處需要馴服2隻。
  • 北極熊適者生存之道:開始學習捕食魚類
    原標題:北極熊:適者生存之道 科學家在鳥島下觀察 隨著北極浮冰面積的減小,長期以來在浮冰上捕食海豹的北極熊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另外,由於人類無限制地捕殺北極海豹,使得北極熊捕食海豹的可能性日益降低,北極熊面臨生存的威脅,數量有所減少。
  • 抓不到海豹,就去偷鳥蛋吃?原來北極熊你是這種熊!
    原標題:抓不到海豹,就去偷鳥蛋吃?原來北極熊你是這種熊! 作者:海色天痕 編輯:洛絳 挪威極地研究所的科學家一直在監測挪威沿海靠近極地的北極熊和環斑海豹。
  • 北極熊為什麼要吃人?真實故事是這樣的!
    (作者:位夢華,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圖為進村找食物的北極熊,攝影/位夢華)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目前真正能到達南極和北極的人仍是極少數。而且,由於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即使到了南極和北極,也只能走馬觀花,對兩極的了解只是皮毛而已。
  • 北極熊是黑色的,加國還有北極熊監獄,揭五大瞠目結舌北極熊秘密
    生長在雪地裡的牠們,近幾年因為全球暖化因素數量逐年銳減,還產生了嚴重的生存危機,唯有從人類開始改變起,才能拯救北極熊、免於走向滅絕的命運。在此同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北極熊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小秘密吧!於是,邱吉爾鎮也成為著名的「北極熊首都」,當地更成立「北極熊監獄」,用來關閉那些太靠近人類小區、或是太喜歡到處翻垃圾、給人類造成很多困擾的北極熊。當地也發展出了一套北極熊警告系統,除了人類需要自保,這也是為了防止誤殺北極熊的事件發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