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腦前工作的勝珈邈
天津北方網訊:30歲的勝珈邈是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案件偵查支隊的民警,工作起來辦公桌上擺著三、四臺電腦,緊張的時候,這些電腦都不夠用。有時為了跟蹤一條線索,他會通宵達旦地盯著電腦屏幕,與看不見的犯罪分子進行無聲的「較量」。昨天記者與這位網警面對面,為您揭秘網警如何工作,又是怎樣從網絡中將騙子揪出來的。
上網瀏覽尋找破案線索
很多市民會對網絡警察的工作感到好奇,對於這個問題勝珈邈解釋說:「每天,網警們都要上網檢索信息,一旦發現網上有淫穢、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要及時通知有關部門,這樣可以有效遏制案件的發生……」勝珈邈還告訴記者,除了檢索有害信息,根據舉報的線索對非法網站進行查找、封堵也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
今年3月初,勝珈邈所屬案件偵查支隊接到本市某大型基金公司報警:短短幾日這家公司便接到數百客戶詢問最近是否推出一款高息理財產品。然而,這家基金公司卻完全不知情。根據客戶的描述,勝珈邈立即搜索到冒充這家基金公司的網址。通過查看網站相關資料,勝珈邈發現這家網站是在今年2月27日才註冊的,與本市的基金公司毫無關係,網警立即將該網站關停,防止了市民上當受騙。
蛛絲馬跡識破騙人伎倆
網絡騙子藏匿在虛擬的網絡中,網警是怎樣揪出這些騙子的呢?勝珈邈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騙子冒充銀行以及其他公司註冊的網址時會將網址偷梁換柱,將原網址中的字母「O」用數字「0」代替,字母「I」用數字「1」代替,市民只要稍加辨別就會發現。還有詐騙網站打著「國家稅務管理處」、「國家彩票管理中心」等一些子虛烏有機構的旗號,只要市民在網上稍加搜索就會發現,這些單位根本不存在。
「每個詐騙、釣魚網站,都會有註冊的IP位址,我們會根據這些蛛絲馬跡,一路追蹤到騙子的網上活動。」勝珈邈介紹,每一個頁面,他和同事都會截屏保留證據,進一步追蹤。有的騙子非常狡猾,不斷更新IP位址,勝珈邈和同事們則秘密跟蹤,直到抓獲犯罪分子為止。
四處奔波偵破案件百餘起
「2013年,我出差240多天;2014年,出差180多天。」勝珈邈笑著說,家,對於他來說,倒像是臨時落腳的地方。由於對「QQ」詐騙案件研究深入,勝珈邈曾協助北京、蘇州、大連、秦皇島、保定等地的民警破獲了100餘起QQ詐騙案件,受到公安部的褒獎。2014年,勝珈邈又先後到海南、深圳工作,進行退改籤機票詐騙、替考案件的偵破工作。去年,勝珈邈曾參與偵破一起網絡詐騙案,他通過分析大量信息追蹤到犯罪嫌疑人在廣西一個地區,並且不停改變IP位址。勝珈邈和同事根據線索從南寧追蹤到扶綏,輾轉行程數百公裡,終於在一個居民樓的單元房內,將8名犯罪嫌疑人抓獲。他們在現場起獲犯罪分子用來作案的無線上網卡有一千多張,這讓勝珈邈看了都很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