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沙三巨頭石油產量增速飛快 「歐佩克」調控油價能力日益下降

2020-12-05 百家號

一項分析顯示,美國、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三個產油大國所作決策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舉足輕重,以至於石油輸出國組織、即「歐佩克」調控油價的能力日益下降,幾乎可算「靠邊站」。諷刺的是,美國今年多次指責歐佩克「不幫忙」抑制油價,辜負美國對盟友的支持。歐佩克官員7月回懟美國,否認對國際油價上漲負有責任。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 新華社資料圖

三大巨頭說了算

路透社26日播發市場分析師約翰·肯普的專欄文章,指出歐佩克對國際油市的影響力近年日益下降,而美國、俄羅斯和沙特三大產油國的影響力顯著上升。

隨著美國頁巖油興起,美國躍升為全球最大產油國。俄羅斯和沙特則放鬆2016年底以來的限產政策,石油產量相當可觀。

肯普發現,今年國際油價先上漲、後下跌,「幾乎完全」是由美、俄、沙特三巨頭的石油政策所左右。這三國定期互相通氣,從而確保對國際油市的影響力。

沙特是歐佩克成員,美國和俄羅斯不是。這三國2017年原油和凝析油日產量合計3600萬桶,佔全球總量的39%;歐佩克其餘成員的日產量合計2700萬桶,佔全球總量的30%。

數據顯示,美、俄、沙特石油產量增速非常快,在全球總產量中所佔比例2018年有望突破40%,歐佩克其餘成員所佔比例可能跌破30%。

美國政府5月8日宣布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下令恢復對伊朗制裁。受這一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一度躥升,美國隨後多次歸咎歐佩克「不幫忙」。時任歐佩克輪值主席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能源大臣蘇海勒·馬茲魯伊7月回懟美國,拒絕為油市動蕩「背黑鍋」。

歐佩克站在邊上看

肯普在文章中說,歐佩克現在對國際油市發揮不了多大的影響力,只能「站在邊上看」。

歐佩克的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石油政策,維護它們各自以及共同的利益。不過,歐佩克成員國情況各異,導致它的作用越來越不明顯。

伊朗是歐佩克成員中僅次於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產油國;受美國制裁影響,已被踢出歐佩克決策圈。

伊拉克一定程度上與俄羅斯、沙特協調石油政策,但就增產還是減產石油主要是「自己拿主意」,不與歐佩克保持一致。例如,2017年至2018年,伊拉克大幅上調石油產量,沒有理會歐佩克的減產決定。

一些歐佩克成員國施行產量「最大化」政策,既沒有增產空間,也拒絕參與減產等舉措,實際置身歐佩克油價調控機制以外。

另外,以俄羅斯、阿曼為代表的非歐佩克產油國與歐佩克產油國之間存在協商石油政策的機制。科威特、阿聯作為歐佩克成員,與阿曼一同,制定石油政策時往往追隨沙特和俄羅斯的「風向標」。

美、俄、沙特三大產油國,再加科威特、阿聯、阿曼,佔據全球半數石油產量。按照肯普的說法,三巨頭及其追隨者決定國際油市的供應,難怪歐佩克的作用日益不明顯。據新華社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20

相關焦點

  • 中國2019年進口石油超5億噸!是印度的2倍,美俄沙3國欲加大供應
    最新發布的《2019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升至72.45%,較2018年上升了1.63%。換句話說,我們國家每消費100噸石油,就有72.45噸需要從國外進口。為什麼我們不使用國內生產的石油呢?這主要是因為國內產量的增速跟不上中國的石油需求增速。
  • 美國頁巖油「垂簾聽政」 歐佩克限產難救油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副總裁朱民今年6月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前油價由歐佩克定價,其供給數量直接決定油價。現在油價的頂部將以美國頁巖油價格決定,技術進步使得成本不斷下降,為每桶40~50美元左右。歐佩克當前只能設定底層價格,其生產量越多,這個底就越低,而生產越少底就越高,但此時頁巖油的產量又會隨著油價走高而再度回升,進一步把價格打壓下去。」
  • 深度|疫情擠壓需求,產油大國4月1日不再限產,國際油價向何處去
    分析師預測,隨著歐洲和北美大面積停工導致石油需求驟減,全球石油消費可能減少25%。讓人費解的是,儘管需求萎縮,但產油大國仍打算增產。隨著現行石油減產協議於4月1日到期,沙特打算從當日起將產量保持在1000萬桶——過去數月內,沙特原油產量一直維持在970萬桶/日附近。有交易員預計,4月石油過剩量可能接近每日2500萬桶。
  • 負油價,美俄沙誰是贏家?
    俄氣石油公司總裁久科夫接受俄《生意人報》採訪時表示,在當前市場條件下出售石油很困難,但公司已經成功地把4月和5月的石油配銷完畢,公司也會努力減產。俄專家稱,低油價會給俄造成一定損失,但俄已積累巨額儲備,應對這一危機。在俄羅斯街頭,由於檢疫措施的收緊,行駛的汽車越來越少,對燃油的需求也在減少。俄新社22日稱,儘管如此,俄油價反而面臨漲價風險。
  • 2016年歐佩克和美國頁巖油的石油戰爭 誰笑到了最後?
    2016年即將過去,油價穩企50美元/桶以上,歐佩克產油國和美國頁巖油行業都希望從更高的油價中受益。這今年的這一場石油戰爭中,歐佩克和美國頁巖油都聲稱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但真正的贏家只有一個。  2014年美國頁巖油蓬勃發展,為了維護市場份額,歐佩克開始大幅增產,但油價的暴跌使得產量提高帶來的收入與之相抵消,但也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歐佩克的目的——美國頁巖油不得不削減投資和成本、降低產量以適應低油價的環境。
  • 中東地區將對油價走勢產生更大影響-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
    當前,市場普遍預計,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大幅回升,但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市場研究機構大多預期,2021年國際油價僅會溫和上漲。新的一年,中東地區產油國在國際石油市場的份額預計將有所回升,歐佩克+減產協議和中東地緣政治形勢的變化將更多影響國際油價。
  • 油井枯竭 投資不足印尼黯然退出歐佩克
    印尼為何退出歐佩克  印尼退出歐佩克的主要原因是,印尼境內油井日益枯竭,產油尚不能滿足本國需求,出口更是無望。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認為,印尼的石油勘探、開發、煉油等環節都嚴重依賴外國投資,動蕩不穩的政局影響了外來投資,不少外資已從印尼石油業退出,這也是印尼石油產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 國際能源署:美頁巖油產量回落有限 將致油價下跌
    據外媒報導,全球領先的能源預測機構——國際能源署預測,油價大幅下挫造成的美國頁巖油產量的快速回落程度將是「有限」的,這一預測導致油價下跌。國際能源署在其受到密切關注的年度報告中稱,石油市場上的供應增加趨勢將最早於7月停止。該報告列出了國際能源署對未來5年的展望。
  • 國際疫情發酵原油需求堪憂 沙美俄之間談判牽動市場
    初步估算,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可能將為零,下降幅度約為100萬桶/日。歐佩克發布的《石油市場月度報告》顯示,歐佩克預計2020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長僅僅為6萬桶,比上次預測下調了92萬桶。花旗銀行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全年原油需求將減少400萬桶,創歷史記錄。所以在疫情沒有有效控制前,原油需求端受損嚴重。
  • 美國石油產量暴跌才是推高油價的主要因素
    因經濟復甦和歐佩克國家積極減產措施得到延長,近期油價回升並穩定在40美元左右。而美國石油產量驟降也是推高油價的一個重要因素。但當前油價水平對美國頁巖油商的困境於事無補。根據美國能源署統計,目前美國石油產量已經降到1050萬桶/日,遠低於此前3月創下的日產1300萬桶的記錄。而日產量在過去11周的持續性下滑也是1983年以來幅度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相應地,美國活躍鑽機數僅剩185口(圖2),甚至類似雪佛龍、大陸能源等大型美國石油企業也開始了關停潮。
  • 油價斷崖式下跌對石油上遊市場的影響分析總結
    今年三月,沙特率先打響「石油價格戰」,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世界石油市場反應強烈。油價下跌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新冠肺炎疫情是「因」,石油需求增長減緩引發的資源國對石油市場的爭奪是「果」。該事件對世界石油供給格局、我國石油勘探開發產生深遠影響。
  • 預計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產量2020年-FX168財經網
    預計10月份全球原油供應量較上月增加20萬桶/日,歐佩克+產量基本持平。隨著美國從颶風中復甦,利比亞增加石油產量,11月全球原油供應量可能增加100萬桶/日。預計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產量2020年將減少130萬桶/日,到2021年將增加20萬桶/日。9月份經合組織原油庫存減少1970萬桶,至31.92億桶,比5年平均水平高出2.25億桶。
  • 歐佩克下調2020年石油需求預期,美國原油庫存料繼續增加,油市的...
    但歐佩克卻沒有這麼樂觀,在日內發布的月度報告中,歐佩克大幅下調了今年的石油需求增長預期,稱亞洲公共衛生危機是其決定背後的「主要因素」。修正後的預測可能會讓歐佩克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非歐佩克產油國更有理由儘早實施進一步減產。歐佩克在報告中表示,亞洲公共衛生危機對經濟的影響,增加了圍繞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乃至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不確定性。顯然,此次危機所帶來的經濟影響需要持續的監測和評估,並進一步評估對2020年石油市場的影響。
  • 油價暴跌重創高成本石油產業 頁巖開採項目銳減
    而競爭激烈的生產商競相爭奪市場控制權,並稱地緣政治導致了石油價格下跌。  能源市場分析師多米尼克·海伍德說,原油價格的暴跌是供求關係的結果。他說:「美國擴大了石油生產,尤其是2014年頁巖開採導致產量上升。石油日產量每年增加100萬桶。  油價暴跌通常會促使壟斷集團歐佩克削減產量,以推動價格上升。可是歐佩克去年11月決定繼續把日產限額量保持在每天3000萬桶。
  • 歐佩克不斷減產,石油儲備告急,如果石油斷供,中國能撐多久?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了,近幾日國際油價不斷上漲的消息!近段時間國際油價一反常態,由原本的下跌開始反彈為上漲,而且漲幅相當驚人。而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歐佩克以及其同盟國不斷減產,市場原油供應量開始下降導致的。
  • 沙特公布2020年財政預算 明年油價走勢出現端倪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孫亞寧)當地時間周一晚間,沙烏地阿拉伯公布2020年財政預算案:支出預計為1.02萬億裡亞爾(約合2720億美元);財政收入預計為8330億裡亞爾(約合2221億美元);財政赤字預計為1870億裡亞爾(約合499億美元,連續第七年赤字);石油收入預計為5130億裡亞爾
  • 頁巖油產量持續下降 沙特石油部長稱希望美國頁巖油繁榮
    沙特石油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發表上述言論的同一天,EIA表示,美國本月的石油產量將創下有史以來最大降幅。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美國4月七大頁巖油原油產區的產量將減少創紀錄的19.4萬桶至870萬桶,5月預計將進一步減少18.2萬桶。今年迄今,原油價格下跌了超50%。
  • 油價暴跌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圖源@EIA| 美國能源信息署美國石油產量及結構的變化攪動了世界,它是最近十餘年裡表現最為搶眼的單一產油國,增速和增幅位居全球首位。這一切都歸結於那一場絕非騙局的頁巖氣/緻密油革命。而在一片「美式風光無限好」的背後,則是一群傳統產油國的困頓和掙扎,和因此而起的石油價格戰爭。03變革中的石油星球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而是刺刀見紅。
  • 2018年全球經濟躁動,這一年,是什麼讓國內油價4漲4跌?
    成本是沒有什麼太大變化的,就算是美國頁巖油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的情況下,成本也不能大幅度降低,但是相對於過去來說,美國的頁巖油技術倒是讓美國產油成本下降了不少。這以技術也讓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變成了石油出口國。儘管美國石油出口量並不算多。
  • ...庫存水平高和原油產能過剩,將是限制2021年油價上漲的主要壓力
    展望2021年,市場普遍看漲油價,但認為仍存在不確定性。2020年3月,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未能就原油限產政策達成新的協議,沙烏地阿拉伯宣布大幅下調官方石油價格並自4月起提高產量,國際油價出現恐慌性暴跌,3月9日創下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最大單日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