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透明頭骨讓科學家看到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2021-01-08 3D列印網

中國3D列印網4月4日訊,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為小鼠開發了一種獨特的3D列印透明顱骨植入物,作為觀察大腦表面實時活動的一種方式。這種被稱為See-Shell的設備可以幫助腦部疾病,如腦震蕩,阿爾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病提供新的見解。

「我們要做的是看看我們是否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小鼠大腦表面的大部分區域(稱為皮層)進行可視化和交互處理。這將為我們提供有關人類大腦如何工作的新信息。」明尼蘇達大學Benjamin Mayhugh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助理教授Suhasa Kodandaramaiah博士說, 「這項技術使我們能夠在刺激大腦某些部位的時,以前所未有的控制和精確度觀察大部分皮質。」

傳統上,大多數科學家都專注於大腦的小區域,並試圖詳細了解它。然而,研究人員現在發現大腦某個部位發生的事情可能同時影響大腦的其他部分。

為了製作See-Shell,研究人員對小鼠頭骨的表面進行了數字掃描,然後使用數字掃描創建了一個人造透明頭骨,其輪廓與原始頭骨相同。在精確手術期間,用3D列印的透明顱骨裝置替換小鼠頭骨的頂部。該設備允許研究人員同時記錄大腦活動,同時實時成像整個大腦。

該技術使研究人員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時間解析度首次看到全腦的變化。

這種新設備使我們能夠在最小的水平上觀察特定神經元的大腦活動,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得大部分大腦表面的圖像。開發設備並證明其有效只是人類能夠推動大腦研究的開始。

明尼蘇達大學發布的視頻展示了通過See-Shell看到的加速滑鼠腦部掃描。 「小鼠大腦亮度的變化對應於神經活動的上升和下降。細微的閃光是整個大腦突然變得活躍的時期。」研究人員指出。

使用這種裝置的另一個好處是滑鼠的身體沒有拒絕植入物,這意味著研究人員能夠在幾個月內研究相同的小鼠大腦。這種大腦衰老研究需要數十年才能在人類身上進行研究。

「這些是我們在人類身上無法做到的研究,但它們對我們對大腦如何運作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可以為經歷腦損傷或疾病的人提供治療。」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和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和醫學院神經科學系主任Timothy J. Ebner博士說。

該研究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中國3D列印網編譯自:3ders.org

相關焦點

  • 3D數位化解剖為你解密
    工程師將我的「頭骨」利用手持掃描儀進行數據獲取,頭骨數據結合外形數據,「解剖」的第一步已經完成。印表機列印完整數據利用stratasys的彩色3d列印技術,實現數據的最終呈現。stratasys的全彩3d列印技術,結合了全彩,透明以及類橡膠材質的組合輸出能力,使得我的左右半邊外形以及內部結構的展示可以一次性完成。在保留外部輪廓的同時,內部結構也可以清晰地展示在觀眾面前。在創作過程中,stratasys工程師前後測試了十幾個不同的版本,特別在細節方面,包括我的皮膚的顏色,質感,血管的形態,肌肉,腦幹,腦溝等大腦結構中不同層次的展現。
  • MIT華人教授發明神奇墨水,在小鼠大腦中植入3D列印柔軟電極
    前幾天,我們報導了「馬斯克腦機接口有望今年人體測試」引發不少關注,今天分享來自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的黑科技——3D列印柔軟大腦植入物。眾所周知,大腦是我們最脆弱的器官之一,就如同最柔軟的豆腐。但是,大腦植入物通常由金屬和其他剛性材料製成,隨著時間的流逝會導致炎症和疤痕組織的積聚。
  • 科學家創造了透明的人體器官 為3D列印器官打下基礎
    據外媒報導,赫爾姆霍茲研究所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研究所主任阿里·埃蒂爾克領導的研究人員進行了透明人體器官的3D列印,並創造出了透明人腦、眼睛和腎臟的圖像。透明眼睛創造透明的器官依賴於一種叫做「光學清除(optical clearing)」的過程。
  • 透明材料3D列印:您有什麼選擇?
    隨著最近的各行業產業升級提速,3D列印技術取得了進步,研發人員逐漸習慣於將3D印表機用於生產透明物體的項目中。許多行業應用中都追求產品材料的透明性:從生產光學工程或醫療用途的鏡片到製造美觀的產品外殼。本文我們將介紹有關透明材料3D列印的知識,可用的3D列印材料和以及如何克服與3D列印技術相關的挑戰,以便使您獲得儘可能優化的結果。
  • 如何利用丙酮來拋光3D列印物件?
    本文轉載自:南極熊3d列印網,作者為Jooshs,原文標題《3d列印物件拋光工作站架構DIY教程》。文章介紹了他設計的3d列印物件拋光工作站的建構過程,文中部分內容來自網友Lan的建議。本文,Jooshs介紹了他採用丙酮來進行表面光滑處理的方法,在處理的過程中除了要避免丙酮的毒性之外,如何基於丙酮的物理特性來進行光滑處理是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丙酮(Acetone)有毒,我們都知道它很危險,所以請小心、謹慎、聰明地使用它。
  • 科學家研發新型3D列印技術:可列印任意形狀的透明OLED屏幕
    ↑ 點擊上方「先鋒網GT」關注我們韓國延世大學的一支材料科學和工程團隊近日成功開發出了一種3D列印技術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解決好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這個問題,關乎民族未來,國運興衰,意義重大而深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
  • 3DP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國際上著名的3dp工藝公司還有ExOne、VoxelJet等。  一、3DP工藝的原理  從工作方式來看,三維印刷與傳統二維噴墨列印最接近。與SLS工藝一樣,3DP也是通過將粉末粘結成整體來製作零部件,不同之處在於,它 不是通過雷射熔融的方式粘結,而是通過噴頭噴出的粘結劑。
  • 複製-重構-列印外星人解構,先臨三維3D掃描技術為創意賦能
    我們通過先臨三維的3D掃描—內部數據重建—3D列印這樣的技術,讓外星人的內部構造也可以肉眼可見。這次「解剖」的外星人來自Very Museum,是核心藝術家 Steve Wang的作品。他的名字是Alien Grey,有著我們熟識的外星人形象。
  • 科學家發明出3D列印大腦晶片
    美國科學家發明出的一款3D列印大腦晶片,新的醫療手段為多種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更多可能。監測晶片方向可以實時人體數據監測,實時分析人體數據,實時提供健康關懷,實現人機互聯。
  • 圖說中世紀城堡3d列印建築全過程
    有沒有見過3d列印建築的魅力,近幾年3d列印技術在世界建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3d列印地圖、3d列印建築等等... 有沒有見過3D列印建築的魅力,近幾年3D列印技術在世界建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3D列印地圖、3D列印建築等等,3D列印技術在建築行業展現了很好的能力及潛力,就在幾天前,3D列印10幢建築落戶上海,當時引來廣大的關注,在質疑聲的同時,很多都呈現了對3D列印技術的讚嘆。下面組圖呈現了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個人承包商Andrey Rudenko用3D印表機列印中世紀城堡的過程。
  • 英國科學家運用同步加速器減少雷射3D列印缺陷
    英國鑽石光源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推動雷射3D列印技術發展的新項目。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打開APP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撒羅滿3d列印 發表於 2020-03-20 16:28:05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3D列印椒鹽卷餅!咦?怎麼是玻璃做的?
    這個「玻璃卷餅」是用一種新型的3D列印技術做的哦!研究者們剛剛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這種新的3D列印技術。3D列印已經發展了好久了,想自己整個3D列印玩玩也不是難事。但是,列印玻璃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之前雖然也有過一些玻璃3D列印的設備,但精度什麼的卻不盡如人意。現在,這種新的技術能夠做出更精準、更透明的3D列印玻璃器件了。
  • 3D列印透明件龍頭,南極熊實地探訪浙文三維
    透明件——3D列印手板領域的「掌上明珠」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進步,採用SLA光固化3D列印技術製造「手板」已經成為珠三角、長三角手板廠的常規手段,絕大部分以生產「白模」(白色、不透明)為主。而透明件的3D列印可以稱得上是3D列印手板領域的「掌上明珠」。
  • 有了人體器官的透明圖譜,3D列印人體器官的時代將到來?
    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使完整的人體器官透明化。他們利用顯微成像技術,揭示了細胞水平上透明器官的複雜底層結構。由此生成的器官圖可用作3D生物列印技術的模板。因此,使小鼠器官透明的傳統洗滌劑對人體器官,尤其是成人器官不起作用。
  • 「透視」技術為精確3D列印人體器官帶來曙光
    示意圖:3D列印透明器官報導稱,研究人員利用溶劑使器官變得透明,然後用雷射在顯微鏡中掃描器官,從而獲取包括血管和每個細胞位置在內的整個器官結構。利用這一結構圖,研究人員可以先用3D列印造出器官的支架,再將幹細胞裝入3D印表機,注入正確位置,使器官正常工作。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3d列印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願景,希望其能實現許多無法實現的東西,尤其是在外科手術中,如果能列印心臟、腎等器官該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但是3d列印的面世並沒有帶給人們預期的喜悅,引得人們好評如潮,反而引發了人們的吐槽,說我明明能花很少的錢到市面上去買一個東西,為什麼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去3d列印一個呢?
  • 3D列印大腦晶片 科幻電影將成現實?
    將人腦與電腦連接起來,通常是科幻電影裡面的場景,但是現在,英國謝菲爾大學、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和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合作研究的3D列印大腦晶片,讓人腦與電腦連接成為可能。
  • 3D設計「頭骨拼圖」 8個月男嬰狹顱症獲矯治
    3D設計「頭骨拼圖」 8個月男嬰狹顱症獲矯治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施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