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和雲朵媽媽2》:講好中國故事的動畫片

2021-01-09 網易娛樂





網易娛樂10月17日報導  動畫片是與孩子息息相關的電視節目,對孩子的成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怎樣找到一部適合小朋友觀看的優質動畫是年輕父母們非常關注的問題。尤其是目前動畫市場上存在許多粗製濫造的片子,很少有從內容入手,真正把內容做精,以故事吸引人的動畫片。

央視動畫《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第二季的推出及時解決了這一難題,用內容和故事打動人,讓父母和孩子們耳目一新。在人物形象設定、情節設置,動畫所傳達的理念上,更是獨具匠心、精益求精。

一、動畫人物設定源於生活,還原父母、孩子的真實面貌。

隨著《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第二季的熱播,「棉花糖」和「雲朵媽媽」受到「糖粉」的熱烈追捧。年輕父母更是感同身受,認為「棉花糖」一家的生活就是他們的理想生活。觀眾對動畫人物的喜愛與認同,源於動畫創作團隊對動畫品質的嚴苛把控與執著追求。為了人物真實、生動、與觀眾沒有距離感,動畫創作團隊不僅反覆開會論證,更是多次對80後家庭進行大量信息採集,與多位專家和家長研討,最終創作出「棉花糖」一家的人物形象。


與第一季相比,《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第二季更加關注孩子內心秩序的建立過程。「棉花糖」長大了,雲朵媽媽不僅做到了陪伴,更重要的是為「棉花糖」提供了自由成長的機會和空間,「棉花糖」的內心秩序感通過對事物的完整體驗逐漸建立。

孩子們不僅能在「棉花糖」身上看到自己和小夥伴的身影,還找到了學習的榜樣。雖然「棉花糖」也會時不時地調皮,弄壞雲朵媽媽的胸花、為了吃水果麥片打破花瓶,但「棉花糖」更會主動承認錯誤、想盡辦法哄雲朵媽媽開心。

「棉花糖」一家,是現實中80後家庭的縮影。可以說《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系列是為80後父母和他們的孩子量身打造的親子陪伴成長類動畫片。陪伴看似稀鬆平常,但在實際家庭生活中,年輕父母忙於工作很難做到這一點。同時年輕父母對家庭教育有誤區,往往只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情需求。《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系列動畫為80後家庭提供完美家庭生活的範本,不斷地幫助父母學會反思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學會陪伴孩子成長。

二、動畫情節設置貼合實際,充滿創造力。

「棉花糖」一家的故事,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經過創作人員的藝術化加工,被賦予時代內涵,使故事情節真實生動、充滿啟發性。「棉花糖」一家充滿生活氣息和智慧的故事,消除了觀眾與動畫片之間的隔閡,打破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的界限,與觀眾建立長期、有粘度的聯繫。

第二季中雲朵媽媽迷戀穿越劇,一家人對電視劇的討論讓「棉花糖」好奇什麼是真正的歷史,最後發現:學歷史要多看書,要從不同的側面多多了解。「棉花糖」無論做什麼事總是跑來跑去,雲朵媽媽擔心她摔倒也希望「棉花糖」能慢下來變得更有耐心,就用和她玩「木頭人」遊戲的方法讓「棉花糖」明白做事要慢慢來,急不得。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生活本就是由一個個小故事構成的。《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系列動畫告訴我們:只要放慢腳步,用心體會,你就會發現「棉花糖」一家的快樂生活並不遙遠,因為那正是屬於你的真實生活。

三、動畫創作理念綠色健康,積極向上。

動畫創作理念是動畫片的核心與靈魂,決定了動畫的價值走向與價值觀。央視動畫始終堅持綠色健康、積極向上的創作理念,為孩子創作出充滿正能量的動畫片。好故事好內容是動畫片吸引人的基礎,而積極健康的創作理念則為動畫注入活力,是動畫的核心競爭力。《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第二季用故事打動觀眾,用觀念影響觀眾,成為陪伴父母、孩子成長的良師益友。

例如「棉花糖」在圍裙媽媽面前亂說話,和爸爸說要當公主,讓爸爸媽媽當即意識到是自己的言行影響到了「棉花糖」。所以爸爸媽媽以身作則,「棉花糖」有樣學樣,成了吸收正能量的海綿寶寶。

「棉花糖」一家的故事讓父母意識到自己是孩子的模仿對象,父母們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營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圍。《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第二季用生動的小故事讓孩子們理解人生大道理,同時告訴我們: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

四、動畫堅持原創,符合觀眾訴求,平衡藝術創造和現實生活的關係

藝術需要生活化的表達,《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第二季沿用當下觀眾易於接受的動畫視聽語言,巧妙地處理藝術誇張和還原現實生活的關係,將正能量價值觀縫合進影片敘事,讓動畫片即接地氣又有深度。


藍天爸爸工作忙,平時教育「棉花糖」的重任就落在雲朵媽媽身上。這是現在80後家庭的普遍存在的情況:爸爸們因工作缺席家庭的日常生活。但不同的是:藍天爸爸雖忙於工作,卻絲毫不影響他對棉花糖的愛護和教育。他會用心準備給雲朵媽媽和棉花糖的禮物,在棉花糖害怕的時候安慰、鼓勵她,和雲朵媽媽一起幫助棉花糖改掉愛遲到的毛病、保護棉花糖的想像力。

相似的人物、故事卻有不同的結果,這正是《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的藝術創造與嘗試,為父母提供了示範,啟發父母們改變家庭教育的理念。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楊雯婕_NK2369

相關焦點

  • 從《棉花糖和雲朵媽媽》 看好動畫如何打動觀眾
    網易娛樂11月1日報導 國內動畫市場從不缺動畫片,但真正適合孩子觀看的卻少之又少。優秀的動畫佳作更是鳳毛麟角,年輕父母們在為孩子選擇動畫時有很多需求:既希望動畫有好故事、好內容,可以寓教於樂;又擔心孩子們盲目模仿動畫情節,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 《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第二季9月30日開播
    9月28日,《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第二季首播儀式在歌華大廈成功舉辦,儀式由央視少兒著名主持人小鹿姐姐、紅果果和綠泡泡主持。中央電視臺分黨組成員、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董事長、總裁薛繼軍,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總監莊殿君、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綜合部主任韓峰、央視動畫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蔡志軍共同啟動了首播儀式。
  • 央視動畫《棉花糖和雲朵媽媽》主題展在京開展
    中國網9月30日訊(記者 張銳) 昨日,《棉花糖和雲朵媽媽》動漫主題展覽在京舉辦,吳冠英、張振益、鄭俊皇、以及經典卡通貓「Hello Kitty」原設計者清水侑子等動漫設計界的大咖也悉數到場捧場。據悉,央視動畫傾情打造的動畫系列片《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第二季將於周六精彩亮相央視少兒頻道,它的動漫主題展也將持續展出到10月30日。
  • "大頭兒子"姊妹片《棉花糖和雲朵媽媽》10.28開播
    近日,央視動畫在優酷土豆網絡平臺發布了《棉花糖和雲朵媽媽》開播儀式。開播儀式由央視少兒頻道著名主持人小鹿姐姐、綠泡泡主持。中央電視臺分黨組成員、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董事長、總裁薛繼軍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表達了對該片開播的祝福。   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總監莊殿君在開播儀式上正式宣布,《棉花糖和雲朵媽媽》將於10月28日在央視少兒頻道「銀河劇場」欄目開播。
  • 簡筆畫——棉花糖和雲朵媽媽之棉花糖
    棉花糖是大頭兒子的好朋友,也是一個聰明善良的小姑娘,《棉花糖和雲朵媽媽》是《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姊妹篇,講述了棉花糖一家的幸福生活,從女孩的角度看問題,表現了女孩與男孩不同的愛好和想法,棉花糖頭兩側總是頂著兩個大大的發團,頭髮上也總是戴著一個棒棒糖的發卡,幾乎都是穿著裙子,脖子上也總戴著三角巾
  • 棉花糖和雲朵媽媽 新時代母女關係最佳打開方式
    讓我們跟著《棉花糖和雲朵媽媽》第二季一起探索「花朵派」的成長秘籍吧!一、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棉花糖和雲朵媽媽,像姐妹的母女倆。「花朵派」的成長秘籍之一就是媽媽和女兒是像閨蜜、姐妹一樣平等相處,一起分享美食,共同分擔快樂煩惱。比如棉花糖拿回幼兒園作業,需要回答類似「天的顏色」、「花的顏色」的問題。
  • 像雲朵一樣的棉花糖,居然是牙醫發明的?
    這一個個,從機器裡飛出來的雲朵,就是【棉花糖】了。不過,棉花糖這麼夢幻的食物,是誰發明的?你一定猜不到——這其實是一位愛吃甜食的牙醫發明的。他名叫詹姆斯·莫裡森,是美國的業餘發明家,但他的職業與口味喜好實在不太一致,作為一個牙醫卻很喜歡吃甜食。
  • 媽媽:棉花糖髒了,我們洗洗再吃吧!萌娃:我的棉花糖呢?嗚嗚嗚
    我正要準備給小朋友的媽媽要一塊糖吃的時候,我先生拉住了我。  生氣的說:瞧瞧你那點出息,人家2歲孩子吃糖,你都20多歲的人了,還跟著要糖吃?我給你買,買一箱子,讓你吃個夠。  確實,我先生也做到了。真給我買了一箱子。  懷孕前幾個月,就吃糖了。  但是,我要告訴各位小朋友和大朋友的是:適量吃糖是完全可以的,過度吃糖對身體百害無一利。
  • 雲朵舒芙蕾,口感獨特,像棉花糖一樣,綿軟細膩
    雲朵舒芙蕾By 海藍瀾網紅蛋糕 | 入口即化的雲朵舒芙蕾~~口感獨特,像棉花糖一樣,綿軟細膩。原料:蛋清、糖、澱粉、檸檬汁。第2步、先將蛋清加入檸檬汁,用上豪打蛋器打發。第3步、期間分2次加入糖,加入澱粉後,繼續打發至溼性發泡。第4步、蛋白霜堆在烤盤上,擺放葡萄乾。第5步、150度,20分鐘。第6步、趁熱吃。
  • 據說這些動畫片90後都看過!
    so今天念舊的我繼續盤點 小時候看過的國產動畫片先來說一下咱們現在小朋友們還在看的老動畫片NO1.葫蘆娃 遊樂園的搖搖車經常放葫蘆娃~ 聽說現在又出了一個叫新版葫蘆娃的動畫片 深受大眾喜愛NO2.大頭兒子小頭爸爸 小時候經常在大街上喊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
  • 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1960年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會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陳毅聽了匯報後說:「你們能把齊白石的畫動起來就更好了。」 這個消息傳回美影廠後,他們開始了水墨動畫實驗,於是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誕生了。《小蝌蚪找媽媽》影片開頭在銀幕上出現一本素雅的中國畫畫冊,封面打開後,是一幅幽靜的荷塘小景,鏡頭漸漸向畫面推去,古琴和琵琶樂曲悠揚而起,把觀眾帶進一個優美抒情的水墨畫世界,池塘裡的小蝌蚪慢慢蠕動起來。
  • "豆芽發卡""人造雲朵"顯創意(圖)
    原標題: 城裡人真會玩:"豆芽發卡""人造雲朵"顯創意(圖)「豆芽發卡」 圖片來源:武漢晚報中新網北京9月8日電(唐云云)城裡人真會玩!日本網友在推特上開了「中國最流行的賣萌髮飾」的話題,很快關注度就破萬。他們很快get到了萌點,紛紛表示想要購買。「賣萌草」是在普通人中興起然後明星來跟風的。8月31日,韓國明星、BIG BANG隊長權志龍在微博上曬出自己在上海購買的「賣萌草」,戴著一棵草、一串櫻桃拍了兩張照片,引起了粉絲的瘋狂模仿。
  • 10部適合2-4歲寶寶觀看的動畫片,寓教於樂!
    如今的動畫片市場非常大,國產動畫片和國外的動畫片都非常的多,讓很多寶媽在選擇的時候都眼花繚亂。對於有2-4歲寶寶的家庭,到底該選擇哪些動畫片給孩子看呢?這部動畫片非常適合低幼的寶寶觀看,可以帶著寶寶在「夢的花園」裡認識和探索世界。2、 Peppa Pig《小豬佩奇》適合年齡:2歲以上推薦理由:《小豬佩奇》是英國的動畫片,近幾年在中國播出後,深受小朋友和家長們的喜愛。
  • 適合2-6歲孩子看的五部經典英文動畫片
    講的是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粉紅豬,她與弟弟喬治、爸爸、媽媽快樂地住在一起。粉紅豬小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玩遊戲,打扮的漂漂亮亮,度假,以及在小泥坑裡快樂得跳上跳下!動畫片主要描述了她們全家人和周圍小夥伴的日常故事,內容幽默,語言風趣,彰顯了孩童世界的簡單和誇張,選材和內容都很有創意和想像力!
  • 一個撫慰母親和孩子心靈的童話繪本故事《奇怪的媽媽》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經典繪本《奇怪的媽媽》,一個撫慰母親和孩子心靈的童話故事。這是一個雨天發生的奇妙故事,昊昊生病了,媽媽因為工作無法回去照顧,卻來了一位會魔法的仙女媽媽。仙女媽媽能造雲,會下雨,可是,她能照顧好生病的昊昊嗎?那麼,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奇怪的媽媽》吧!
  • 「米哆媽媽講故事」彩虹魚和大鯨魚
    2020年「王老吉 好吉色」新洲區幼兒教師繪本故事講述大賽二等獎獲得者。《彩虹魚和大鯨魚》故事簡介:彩虹魚和小魚們生活的地方,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大鯨魚。有一天鯨魚衝進魚群,尾巴像鞭子一樣的甩,嚇得小魚們都回到洞裡。彩虹魚勇敢的和大鯨魚聊了好久,終於解開了誤會,大鯨魚和小魚們成為了好朋友。
  • 2020好媽媽,白天丟玩具,晚上不睡覺,這三招治熊孩子妥妥的
    這個場景在孩子3-6歲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往往會引起媽媽的大吼大叫,而且每次吼完每次犯,哪怕打屁股都不管用?今天就來說說,我怎麼用不吼不叫這三招,把熊孩子的這些問題治的妥妥貼貼。1) 丟玩具可以,發現一次,玩具將消失幾個或者消失一天提起孩子的玩具,積木類是最難收拾的,顆粒多,容易丟,而且最容易,散落在家裡各個角落。
  • 看完做棉花糖的過程,我竟然想起了血腥的槍擊案
    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有的穿短袖有的穿棉襖,儼然不是一個季節的,這就能看出來了北京還是春天,不是夏天,這個觀察細微不細微……小可愛春天裡去郊遊,總會看到有人舉著一大捧蓬鬆鬆輕飄飄的棉花糖。來看棉花糖機,是怎麼把一勺糖變成這一大團「雲朵」的~做棉花糖從原理來說,做棉花糖非常簡單。
  • 講好中國故事背後的理論
    當今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成就世界矚目,故事精彩紛呈,引來了世界的熱切讚許。然而,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也難免會遇到一些誤解甚至有意的曲解。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變得更加重要。相信,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也有能力講好中國故事。
  • 《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講好襄陽故事,也就講好了中國故事!
    《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工作照 導演鄭永強表示,用鏡頭講好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故事,也就講好了精彩的中國故事!要講好襄陽故事,創作好作品,就得趴在襄陽生活土地上,去感受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深入體驗,才能寫出真實完整、充滿溫度、震撼人心的襄陽故事。藝術最忌諱雷同,跳出前人窠必須走進傳統,再掙脫傳統羈絆,脫穎而出,開闢一方屬於自己的新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