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滅絕後仍然發現的物種,這種老鼠曾消失了一千萬年

2021-01-08 自然界小偵探

五小葉槭,是一種中國四川特產的高觀賞性槭樹,在20世紀30年代左右開始失去蹤跡,直到半個多世紀後人們仍然發現它們的存在。

陽彩臂金龜,分布於中國南方的一種鞘翅目昆蟲,是中國獨有物種,在1980年代陽彩臂金龜曾被斷定滅絕,但近些年陽彩臂金龜仍然被不斷發現報導。

亞洲山龜,在緬甸西部山區存在的一種極為稀少的龜類,子1908年後人們將認為亞洲山龜已經滅絕,過了近一個世紀人們才確切知道仍有少量存在野外。

寮國巖鼠,這種肥大的老鼠是在寮國地區被發現的一個物種,早先這種動物僅發現化石,直到21世紀專家仍然發現這種巖鼠的存在,讓人驚嘆的是,它們原本是被認為一千多萬年前就滅絕的動物。

豪勳爵島竹節蟲,一種體型較大的竹節蟲,僅在澳大利亞發現,在1930年代滅絕,直到21世紀初仍然被發現有豪勳爵島竹節蟲存在,只是分布區域遷移了。

霍赫施泰特蝴蝶蘭,這是歐洲最稀有的蘭花之一,它們最早於19世紀被發現,可後來就基本滅絕消失,直到2個世紀後的21世紀才在一座島上被發現。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1832首次命名的一種美麗鸚鵡,分布於南美巴西一帶,有21世紀初在野外滅絕,直到15年仍然被發現存在,是一種野生數量極少的物種。

相關焦點

  • 生物滅絕後,地球用一千萬年「撫平傷痛」
    人類出現之前,類似的極端氣候事件曾多次出現,漫長的歲月裡,地球一次次承受著災變環境所帶來的生物滅絕重創。  生物大滅絕事件後地球陸地生態系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這個課題一直困擾著科學界。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最新的研究發現,二疊紀末大滅絕之後湖泊和森林生態系統可能需要長達一千萬年的時間才能明顯恢復,相關成果於3月31日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地質學》(Geology)。
  • 半透明的蝸牛, 像老鼠的鹿, 過去10年發現的新物種真的奇特
    儘管每年記錄在冊的瀕危物種有不少,而且每年都會有物種滅絕,但是自然界中每年也會出現一些奇特的新物種。
  • 消失的物種再次出現,如果物種滅絕是個輪迴,人類也只是曇花一現
    截止到今天為止,關於人類起源仍然是眾說紛紜。不過目前科學界公認合理性比較高的還是達爾文的進化論,雖然進化論仍然存在著一些無法解釋的瑕疵和現象,但這種理論可以解釋大部分物種的變化原因。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近兩年來,科學家們在自然界中發現了一些與物種進化類完全不相符的自然現象。簡單來說就是那些已經滅絕很多年的物種,突然之間又再次出現。這種情況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實上的的確確是有幾個物種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再次出現。
  • 陽彩臂金龜再現,曾在1982年被宣布滅絕,消失物種為何頻頻出現?
    80%以上的物種消失,因此說物種滅絕並非是罕見的事情而是非常常見。1982年,陽彩臂金龜曾被科學家宣布滅絕,至今已經過去了38年,而陽彩臂金龜再次出現,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在生物學分類上陽彩臂金龜屬於鞘翅目金龜總科,它們主要生活在常綠闊葉林中,對周圍的生存環境要求特別高,它們的滅絕是因為生存環境受影響或者被破壞。
  • 消失23年狐蛛被發現,滅絕物種頻頻再現,地球生命或在循環?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最近一年經常有被宣布滅絕的物種再次被發現,或者瀕臨滅絕的物種發現數量眾多的野外個體,有些人認為可能是地球環境在逐漸的改善,當然也有些人認為地球生命或在循環重啟。地球上的生命大體上有38億年的演化史,經過數次生命大滅絕,但每一次都會重新崛起,只不過就是王朝更替,不斷的有更加適應環境的優勢物種出現。
  • 滅絕52年後現身,消失63年重回視野,為何物種屢次消失又出現
    2020年的一項科學研究指出,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陸地動物,飛禽類,海洋動物類總數量減少了3分之2,有人不斷猜測,這是否是第6次物種大滅絕到來的前奏,但在最近幾年,自然界中屢次出現動物滅絕後又重新出現的離奇故事。
  • 滅絕52年後現身,消失63年重回視野,為何物種屢次消失又出現
    2020年的一項科學研究指出,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陸地動物,飛禽類,海洋動物類總數量減少了3分之2,有人不斷猜測,這是否是第6次物種大滅絕到來的前奏,但在最近幾年,自然界中屢次出現動物滅絕後又重新出現的離奇故事。
  • 被稱為「活化石物種」,消失52年後再次出現,地球怎麼了?
    野外滅絕的枯魯杜鵑再次被發現物種的進化與滅絕在地球上是最普通不過的事情,地球38億年生命史上曾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幾乎每一次都會導致當時地球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物種滅絕消失。但是過後物種依然會快速的蓬勃發展起來,目前地球上已知存在數百萬個物種,而科學家認為沒有發現的新物種可能也很多。此前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曾組織科學家團隊,對1200餘種多年來消失未出現的物種進行研究統計,並且從中挑選出了25種最想找到的「失蹤」物種,成為一個特有的名單,近年來科學家一直都在致力於尋找這個名單中的寶貴物種。
  • 被稱為「活化石物種」,消失52年後再次出現,地球怎麼了?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已經發現了很多類似的狀況,有些甚至已經被宣布野外滅絕的物種再次被科學家發現。大家都非常好奇,地球到底在發生什麼?為什麼這些物種可以再次被發現?其實答案應該很簡單,地球的環境或在變好,或者說這些物種的生存化境在改善。
  • 南京專家最新研究發現:大滅絕後湖泊生態系統復甦需要一千萬年
    目前,大家都知道地球經歷過的那場恐怖事件:二疊紀末期(2.52 億年前)發生了顯生宙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引發了嚴重的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危機,約75%的陸地生物物種消失。但是,大滅絕之後陸地生態系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這個課題,卻一直困擾著科學界。
  • 曾被人們認定「滅絕」的物種,80年後卻再度出現,這是怎麼回事?
    物種滅絕物種滅絕泛指植物或都動物的種類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壞,一株植物的枯萎,一隻動物的死亡,有時並不單單意味著一個生命有機體的消失,也許湊巧是整個此類物種的滅絕。尤其是進入近現代社會以來,由於人類活動更加頻繁,更是加快了很多生物物種的滅絕速度,在全世界範圍內,生物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據統計,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就像在維基百科上描述「滅絕動物列表」的那一句話:「這是一個動態的未完成列表,列表可能隨時出現變動,所以這個列表可能不會完整。」
  • 即便人類滅絕,老鼠也不會消失,它們為什麼這麼強?
    但是實際上,根據科學家們的相關研究,老鼠的生存能力更強,雖然它們的體型較小,卻依然能夠抗過風浪,即便人類滅絕後,它們也未必會消失。老鼠屬於齧齒動物,這是一個擁有5500萬年進化歷史的大家族,僅僅種類就有2500種,並且分布在除了南極洲之外的各個地方。
  • 被人重新發現的5個滅絕物種,圖三僅存我國,曾滅絕一個世紀
    馬達加斯加盲蛇,是馬達加斯加島上特有的盲蛇種類,這種盲蛇經過上億年的演化變成如今這個模樣,它們頭尾兩部十分相似,以至於人們在它靜止狀態下都無法準確分辨出來。而實際上這種盲蛇才被人發現到兩次,一次是在十九世紀初,另一次則在二十世紀初。期間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被人視為已經滅絕。
  • 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後,湖泊生態系統需要一千萬年才能恢復
    圖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二疊紀末的大滅絕(EPME)發生在大約在2.52億年前,造成了嚴重的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危機,大約75%的陸地生物物種消失了。陸地生態系統恢復需要多長時間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NIGPAS)的王博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二疊紀末大滅絕後,湖泊和形成泥炭的森林生態系統可能需要長達1000萬年的時間才能恢復。結果於3月30日發表在《地質學》上。
  • 5種滅絕後又出現的物種,裏海馬上榜,消失一千年後又出現
    但是,為什麼消失又出現,這就讓人不明覺厲了,難倒達爾文的進化論失效了嗎?這隻有等科學家來研究一下了,但不論怎樣,只要不是因為中國吃貨吃絕種的,我就放心了。經常有很多物種因某些原因滅絕,也有很多突變產生的新物種。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下5種滅絕後又出現的物種,其中裏海馬上榜,消失一千年後又出現。第一種:藍眼地鳩。生存在南美地區,有著世界上最珍貴稀少的鳥類之一的美稱。它擁有藍色的眼睛和漂亮的羽毛,在1870年才被人們所發現。曾經消失了70多年,後又被人們發現並保護起來了。
  • 消失52年的「象鼩」重現,百年前滅絕象龜再現,地下世界或存在?
    例如我國的特有虎種華南虎,目前在野外已經幾十年找不到活著的個體了,被認為已經野外滅絕。但是在一些動物園裡仍然有華南虎的存在,因此說這個物種不能稱之為滅絕,但照目前的狀態,華南虎前景堪憂,但這也有沒有辦法完全是歷史的原因。但最近很多消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物種依次被發現,科學家除了興奮可能還有些許的擔憂。
  • 滅絕3萬年生物重現,不止一例,為何消失已久物種能再次出現?
    地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也是所有生命的家園,從38.5億年前開始,地球生命就沒有停止過,很多生物經過長期進化,適應力變得更加強大,例如蚊子和老鼠,很多史前生物因不適應環境,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例如恐龍和猛獁象。
  • 盤點5種稀少物種,第3種曾消失一千多萬年
    德國響尾蛇島(Island of Germany Rattus)是21世紀才獨立種植的新物種。南大中部羚羊,又稱光武牛和亞洲麒麟,是1992年在越南新發現的一種牛類動物。目前,已知它只分布在東南亞的一個非常小的地區。它是一種特殊的動物。它不屬於過去發現的任何一個屬。它與其他已知的動物太不同了。它的數量極其稀少,甚至瀕臨滅絕。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研究人員還發現,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引起連鎖反應,使其他物種也容易遭受同樣的命運。也就是說:滅絕正在滋生滅絕!隨著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科學家們正在爭分奪秒,爭取在這些脆弱的生命消失前好好研究它們。
  • 令人心痛的5個物種滅絕故事,圖3在被人類發現後不到30年便滅絕
    西非黑犀牛,曾經廣泛分布在非洲中部地區的黑犀牛亞種之一,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因人為狩獵等活動導致西非黑犀牛野外數量直線下降,在2001年的時候全世界僅剩下十隻西非黑犀牛,到了2006年已經野外絕跡,在2011年被正式宣布已經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