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羲
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隊隊員
今年2月
她原本計劃完成任務後
乘飛機經澳大利亞回國
但受疫情影響
她最終「繞路」回家
這一路,堪稱硬核
這次科考中趙羲的工作是藉助「雪鷹601」平臺執行航空調查任務有人說這是坐飛機「遊」南極事實上,由於是科研飛行平臺飛機艙內和艙外的溫度幾乎相同
條件十分艱苦
登機前趙羲穿上了最厚的「企鵝服」禦寒還準備好了隨時吸氧飛行期間,因為不能上廁所她7個小時沒有進食趙羲負責和其他科研人員一起操作機上航空觀測設備整個過程並不如想像的那麼輕鬆
對孩子的思念放飛萬米高空
疫情期間,通過中山站的網絡趙羲時刻關注著國內的情況她時常打電話回家給自己的父母兒女做心理建設
過春節的時候她還和隊友們寫下很多福字祝福武漢、祝福祖國
除夕夜,中國南極中山站的隊員們寫下平安福
兩個孩子生日期間趙羲找到負責氣象觀測的隊員在放探空氣球的時候寫下對孩子們的生日祝福讓氣球載著媽媽的思念和期盼飄向萬米高空
探空氣球上的生日祝福
漫漫回家路
固定翼飛機隊原計劃2月10日搭載隊員飛往澳大利亞,再轉機回國但考慮到經停他國的風險自然資源部臨時決定所有隊員轉乘我科考船回國不停靠任何國家
行程推遲後趙羲一方面有時間做更多科研工作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體驗南極生活喜歡拍照的她留下了「鄰居」阿德利企鵝的許多珍貴影像
離開中山站前南極已經快要入冬趙羲看到了美麗的極光「無法用語言形容這輩子都難以忘記」
終於到了出發的日子趙羲首先乘坐雪龍號航行了17天又轉乘雪龍2號航行了25天
在雪龍2號上看雪龍號
雪龍號是我國極地科考功勳雪龍2號則是一條新船科考設備更新更齊全生活設施和條件也更好
雪龍2號住艙內部
行程初期兩艘船都非常平穩地穿越海冰區但在穿越咆哮西風帶時5米高的大浪讓不少人暈船嘔吐
雪龍號穿過海冰區
終於,4月22日
在海上漂泊42天後趙羲和她的隊友們平安抵達上海圓滿結束158天的南極考察任務4月24日,武漢大學派車將她和科考設備點對點接回學校
在雪龍2號前留影
回憶這次特別的南極之行趙羲說自己坐飛機到達南極又有幸乘坐兩艘雪龍號回國實在太幸運了
遠徵不易歡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