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不是夢:從近太空觀景到五星級酒店 你離這些體驗就差一筆...

2021-01-22 前瞻網

太空旅遊競賽正在逐漸升溫。從實地虛擬實境體驗到太空飛行,甚至太空五星級酒店,太空旅行將成為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

就目前而言,太空旅遊似乎只有極其富有的人才能進入。但事實上,嘗試通過VR和近太空旅行讓地球人體驗一把這種樂趣的公司已經不在少數。隨著這一細分行業的發展,這對旅遊公司來說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2001年,前美國宇航局科學家Dennis Tito成為第一位太空遊客,2000萬美元一甩手就扔給了Space Adventures,然後自己在太空停留了8天之久。而之後的6位太空遊客花的價錢在2000萬-4000萬美元之間。

2006年9月18日,伊朗裔女富豪阿努什·安薩裡(Anousheh Ansari)40歲生日,搭乘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飛往距地球354公裡的國際空間站,成為全球首位女性太空遊客。

2009年,全球第七位太空遊客、加拿大太陽馬戲團創始人拉利伯特(Guy Laliberte)在國際太空站戴上紅鼻子道具,扮作小丑模樣,主持了兩個小時的太空和地球連線活動,呼籲公眾對地球水資源短缺的關注。

自這些裡程碑屢屢出現以後,一些私營公司開始挖空心思——如何讓太空旅行變得更便宜?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甚至在十多年前賣出一張預售的25萬美元門票,用於搭載乘客在尚未啟動的亞軌道飛行。

在去年10月17日收到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的1億美元投資後,維珍銀河開始認真考慮在2018年底前啟動這些商業太空航班。

本月,SpaceX用重型獵鷹火箭將紅色特斯拉送上了天,近日還被追蹤到了太空足跡。未來,送人上天或許也就不遠了——這將是公司向太空旅遊邁出的第一步。

布蘭森的維珍銀河、馬斯克的SpaceX,還有貝佐斯的Blue Origin……這些太空裡的爭奪者正一步步地將太空旅遊推向更經濟、更安全的全新體驗。這些都將成為數十億美元產業的開端。

航空公司也不甘落後——日本航空公司和全日空航空公司已經投資了太空科技初創公司。

近太空體驗

雖然Expedia等旅遊平臺還沒開發出周末月球旅遊這樣聽起來仍然荒誕的項目,一些初創公司已經迫不及待藉助這一平臺進行宣傳營銷——SpaceVR帶來了虛擬實境的太空體驗。這家初創公司籌集了140萬美元,用一臺裝有虛擬實境攝像機的小衛星來記錄下太空的神奇景觀。這些景觀可以在VR頭顯上沉浸式展示,讓普通人更真實地見證太空人眼裡的浩瀚宇宙。

芬蘭的初創公司Space Nation提供了一個太空人培訓計劃。該計劃由3個階段組成:移動應用基本培訓,為經驗豐富的太空人進行體能訓練的現實訓練營,以及最後一次為訓練營期間表現最佳的人進行太空之旅。Space Nation計劃在2018年初推出其計劃。

高空熱氣球也是近太空體驗的一種。美國初創公司World View和西班牙公司Zero2Infinity正在使用充氣氦氣球將熱氣球升至近太空的高度(海拔30至40公裡)。遊客不需要任何特定的訓練即可進入這些吊艙,但需要支付7.5萬美元(早鳥價)或單次體驗135,000美元。

亞軌道航行

亞軌道飛行旨在提供100公裡以上高空的空間景觀和零重力的體驗。Jeff Bezos的Blue Origin和Richard Branson的維珍銀河都在這個高度上競爭。

Blue Origin希望在2019年開始將遊客送到太空。該公司已經製造了一種類似於SpaceX的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頂部可容納6人。這顆膠囊將在亞軌道高度與火箭脫離。

一旦超過100公裡,Blue Origin膠囊內的乘客將能夠體驗零重力,自由地在膠囊周圍漂浮,同時欣賞比飛機上要放大3倍的視野。最後,膠囊會在降落傘的作用下降落在地球上。

維珍銀河已經籌集了14億美元的資金,並以每臺25萬美元的價格售出700張亞軌道航班的機票。該公司已經利用這筆資金建造了一艘可搭載6名乘客和2名飛行員的太空船,並在太空待了一段時間後飛回原來的位置。

與Blue Origin類似,乘客在100公裡以上高度的時間內可以自由漂浮在船上。經過數年的推遲,維珍銀河現在計劃在2018年底之前推出其第一批商業航班。

軌道飛行:更遠的深空

近空間和亞軌道體驗都是太空旅行的重要一步,但Elon Musk的SpaceX希望今年能夠更進一步——今年內讓兩名遊客飛向月球。預計這將是SpaceX的重要一步,因為它計劃在2024年前派遣一個機組人員前往火星。

2月17日,SpaceX宣布它已經收到了2位有抱負的太空遊客的出資,這兩位遊客將飛向月球。最初的計劃是使用Falcon Heavy,SpaceX的重型火箭。但馬斯克本月早些時候宣布未來將發射更為大型的重型獵鷹火箭(BFR)。

BFR仍在開發中,但SpaceX打算將其用於公司的火星任務,因為它能夠運送比任何其他火箭更重的有效載荷。 BFR將像其他SpaceX火箭一樣可重複使用,這將使其發射更便宜。

最近,該公司建議使用BFR將乘客從一個城市飛往另一個城市。從紐約到倫敦原本6小時的航程,將只用不到30分鐘。這個超具吸引力的想法還有待突破成本、基礎設施要求和安全性的限制。

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RKK Energia)擬在2019年推出太空旅遊計劃,2020年時,還可能會有太空旅行時的五星級酒店。除了享受漫步太空的待遇外,旅行期間遊客還可以將自己太空漫步的過程拍攝成視頻。

太空酒店內部

此項目將是俄羅斯首次向國際空間站運送旅客,每人票價1億美元(約6.28億人民幣)。每年預計可送5到6名旅客,最長可逗留10日。已有人報名體驗此次旅行。

空間站私有化

美國政府不久前公布了2019財年預算案,川普計劃在2024年後停止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資金,將其交由私人企業運作。

NASA(美國宇航局)將分別在2019年和2020年各投入1.5億美元,以促進將接手空間站的商業實體的開發和成熟,並確保這些公司可以運作。在2019年到2023年間,國際空間站預算維持在大約14.6億美元。

目前,NASA在人類探索領域40%的預算都砸向國際空間站,總投資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而每年在國際空間站上的維護成本及其他花費約30億美元。

目前,川普政府的目標是「在低地軌道中打造全新環境,使得NASA成為非政府載人飛行管理和運營企業的眾多客戶之一,同時提供平穩和不間斷的過渡。」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太空旅行並不遙遠,了解這三點有望圓太空夢
    航天科技助力,有望一圓蒼穹夢航天科技並非大家想的那麼遙不可及,確實之前考慮到技術,成本,航天是一項集國家所有力量才能實現的頂端科技,但隨著航天科技發展,尤其是載人航天科技的突飛猛進,越來越多商業公司也加入到載人航天領域,據最新消息,美國SpaceX公司的龍飛船於不日前成功實現試飛,它的成功意味著人類航天將進入新的徵程-太空旅行,我們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近夢想的彼岸
  • 埃隆·馬斯克登頂世界首富 太空旅行離你只有一步之遙(含視頻)
    作為商業偶像,馬斯克被粉絲評價為「有夢想,求前沿創新突破,對人類文明有真正貢獻」,一句「回去工作」甚至可以上升到拯救全人類的高度。(關於馬斯克獨特的閱讀方法,潑妮娃寫過一篇,可點擊閱讀《有幸讀過這本書,能幫你少走10年彎路》)02太空旅行是怎樣的體驗?
  • 埃隆·馬斯克登頂世界首富 太空旅行離你只有一步之遙(含視頻)
    理論上根據離地面高度由近及遠排序,太空旅行可以分成三類:1、拋物線飛行:沒出大氣層的拋物線飛行只能讓遊客體驗約半分鐘的太空失重感覺,太空人在訓練時為了體驗失重通常也是採用這種方法;2、高空飛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飛行能讓遊客體驗身處極高空才有的感覺,當遊客飛到距地面
  • 太空旅行時代即便不是觸手可及 也已經正在路上
    現實有時比電影更具想像力:在太空旅行這件事上,你還有更多的選擇。「近太空」,載人飛上去的「膠囊」也不能被稱之為飛船而是一種「浮空器」,但是,相比一片漆黑無明的太空,或者根本無法看到外界的「亞軌道飛行」,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你可以在艙內悠閒地喝一杯、或是與窗外的地球自拍、再連上機載wifi發個朋友圈,像真正的「旅行」那樣享受應有的休閒感,最關鍵的是,目前這樣一趟飛行的人均報價,只有7.5萬美元!
  • 未來的太空旅行是什麼樣子?
    龍飛船升空瞬間這是一個重要轉折點,意味著企業將可以向政府以及其他機構或個人出售太空旅行服務——事實上,SpaceX已經在今年陸續籤下了幾個太空旅行訂單。商業公司經營的太空旅行其實,太空旅行走進現實也不是最近一兩年才有的事。
  • 未來的太空旅行是什麼樣子?
    商業公司經營的太空旅行其實,太空旅行走進現實也不是最近一兩年才有的事。早在2001年,世界上唯一一個提供太空軌道觀光飛行的政府機構——俄羅斯聯邦航天署將美國富商丹尼斯·蒂託送上太空,在國際空間站進行了為期8天的旅行,他也成為人類首位太空遊客。
  • 戰鬥民族也要推出自己的太空漫遊計劃?還要直接在空間站上蓋了個五星級酒店!
    SpaceX 曾宣布了自己的平民太空漫遊計劃,Virgin Galaxy 也在為其太空計劃而努力。就在 2017 年 12 月,Jeff Bezos 一手創辦的 Blue Origin 也相繼推出了太空旅行計劃。
  • 太空酒店或2025年入軌;太空電梯技術可行;充氣式月球太空艙
    這座世界上首家太空酒店將擁有重力、酒吧、怡人的室內環境和功能齊全的廚房,計劃到2025年每周接待約100名遊客。  這座太空站將利用國際空間站的現有技術,但在一個關鍵方面會有所不同——該酒店將擁有人造重力,使長期停留更容易做到。約為地球引力六分之一的人造重力將增加國際空間站所不具備的方向感和定向感。你還可以像以前一樣上廁所、洗澡或吃飯。
  • 2020太空旅行指南
    也正是這種從未知到逐漸清晰,不斷勾起了我們對外太空的好奇,更讓人類萌發了開展「太空旅行」的想法。一直以來,人類都在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如何讓私人太空旅行得以實現。當我們還在為了去過哪個國家打卡而得意時,「高級玩家」已經開著私人飛機滿世界跑了,而「骨灰級玩家」則已經衝出地球馳騁太空了。
  • 太空旅行不是夢!2021年即將實現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太空旅行不再是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幻想,而是切實可行的計劃。一家致力於實現太空旅行的西班牙公司,目的是讓太空旅行成為一種新興的旅行業,並預計從2021年起,10年內帶1萬名旅客開啟太空之旅。該公司將在全球建立4個基地,其中一個基地預定設在伊比利亞半島。
  • 上太空旅行未來可實現,乘客待90分鐘要200萬元,中國土豪:已預訂
    如今,科技在不斷發展,人類越來越想探索宇宙的奧秘,很多人認為太空離我們很遙遠,只有少數專業的太空人才有機會上太空,上太空旅行更是只有在科幻電影裡才能看得到,因此,上太空旅行只能是大多數人不能實現的夢想。
  • 太空旅行已經開始 一張票要多少錢?
    太空旅行項目已經啟動,67歲的英國億萬富翁理察·布蘭森爵士有望成為首批太空遊客之一。據BBC報導,布蘭森是太空旅行公司維珍銀河的創始人,從2004年開始就投資商業太空旅行,布蘭森目前正在接受太空人訓練,期望在近期開始他的第一次太空旅行。
  • 離太空更近一步,Reebok Floatride輕質緩震長跑鞋帶來非凡體驗
    計劃於2019年升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完成人類的一次更徹底的太空探索。最近,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了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安排的首批觀測任務,從觀測木星到早期宇宙的星系形成、太陽系成熟過程的每一個階段。
  • 億萬富豪太空旅行想吃得更好 但喝杯咖啡都不容易!
    Group的研究發現,私人載人航天的主要客戶群都是身價不菲的富有人士,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光顧世界上最好的酒店和度假村後,正在尋求更奢華的旅行體驗。這些人願意為私人太空飛行體驗支付25萬至2500萬美元,他們已經習慣了享受VIP待遇:不僅在旅行時參觀目的地,而且在逗留期間希望在住宿、便利設施和餐飲方面享受最好的招待。
  • RR · TRENDS | 太空旅行,我們離它又更近了一步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由民間企業將人類送上外天空的行動,在某種程度上,它似乎標誌著令無數人魂牽夢縈的「太空旅行」,自此離人類更近了一步。與以往官方發射行動相比,這次 Space X 發射行動中的諸多細節都體現了 Musk 的個人審美趣味。
  • 一天看16次日出,體驗零重力漂浮,全球首個豪華太空旅館來了
    一天看16次日出,體驗零重力漂浮,全球首個豪華太空旅館來了想在一天內看到16次日出嗎?想體驗零重力漂浮嗎?想變成少數幾個,可以從太空看到地球的人之一嗎?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如果你花了950萬美元的天文數字,你就可以了。世界上第一家豪華空間酒店Aurora Station的室內效果圖於周四首次亮相。
  • 自費太空旅行即將成真,費用有多少?
    這些第一代太空遊客大多數都是億萬富翁,從2001年到2009年共有7位自費太空遊客,每人花費約2000萬美元~3000萬美元不等。然而,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只能乘坐3個人,沒有專門為太空遊客設置的座位,因此不具備商業太空旅行的條件。
  • 2024我國或將不是唯一擁有空間站國家,美國2021年要建太空酒店
    為了降低成本和快速建設完成,空間站預計採用模塊組合方式,將各部件分數次運到太空軌道再進行組裝。據Orion Span公司內部人員透露,太空酒店的裝修很豪華,配置不比地球上的高級酒店差,遊客們不但可以體驗失重感覺,而且空間站上有無線網絡,旅客可以隨時隨地和地球上的家人朋友分享體驗。
  • 科幻小說不是夢 World View75000美元帶你上太空
    一百年後的今天,搭乘飛機已經成了日常選擇,甚至太空觀光旅行也不再遙不可及,你願不願意以75000美元的代價,成為首批到太空的民航乘客?World View太空體驗公司宣布,在美國當地時間12月11日開放預購,只要付5000美元的訂金,就可以預訂座位。
  • 太空旅遊業蓄勢待發,普通人也能上太空旅行,那麼旅費需要多少?
    這可在太空行業上引發一場革命,太空旅遊業蓄勢待發,不需要成為專業的太空人,普通人也能上太空旅行!預計未來太空旅遊市場的規模,到2030年將大幅度增長,太空旅遊目前仍在發展初期,隨著科技發展和所需的成本下降,太空旅遊可能會變成主流。幸運的話,可能將有一個全新行業誕生。那麼上太空旅行的旅費到底需要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