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種物種,在美國惡名昭彰,英國花15億治理,在中國卻能賺錢

2020-10-05 寰宇日誌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即使是同一種物種,在不同國家的生存狀況也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地區的生態系統,都是當地物種經過長久的磨合,才保持一個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供應的平衡狀態,但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一些物種隨著人類的交通工具,來到不同的國家,在不同國家產生不一樣的影響。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種物種,它的原產地是日本,如今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分布,在美國,英國還有中國,都有這種物種的身影,但雖然是同一種物種,它在不同國家所處的狀況卻不一樣。

01泛濫成災的日本虎杖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物種,叫做日本虎杖,它是一種原產自日本的蓼科雜草,學名叫做Fallopia japonica,在19世紀開始, 被各個國家所引進,主要是作為一種觀賞性植物,但是日本虎杖卻經常泛濫成災,成為一種入侵物種,甚至嚴重影響到本土野生動物的生存。

02日本虎杖在美國

日本虎杖在美國就是一種困擾當地多年的入侵物種,19世紀中期,美國引進了日本虎杖,它的繁衍能力非常強,很快就在美國南方泛濫成災,不管是農田,還是公路,都有可能有這種雜草的身影,它的穿透能力非常強,即使是水泥地板也可以穿透,因此在美國也是一種很難解決的入侵物種。

03日本虎杖在英國

日本虎杖在英國泛濫成災,是虎杖入侵的最典型案例,一名英國的園藝愛好者於19世紀中期將一株日本虎杖引入英國,但卻沒有想到日本虎杖的生命力如此強,只需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長到1米高,3個月,日本虎杖最終可以長到3米高。

更讓人擔憂的是,日本虎杖的傳播能力,這是一種不怕水的植物,即使是碎葉片也可以順著河流或者小溪漂到下遊繼續生長,必須將其連根拔除並燒毀,才能防止擴散。而它的根莖十分發達,可以深入地下5米,或者橫向擴散7米以上,很難拔乾淨,因此,英國每年都需要投入15億元用於控制虎杖的蔓延,在英國,虎杖也是被嚴格禁止種植的。

04日本虎杖在中國

中國也有虎杖的身影,但是在中國,虎杖的待遇卻和英美差別很大,英美都不允許種植虎杖,但是虎杖在中國卻有人工大面積養殖,因為在中國,虎杖是可以作為中藥使用,並且一斤可以賣到5元。這其實和中國的虎杖是有天敵有關,木蝨是虎杖的天敵,可以嚴重影響虎杖的形態和活力,而在中國,虎杖有木蝨這種天敵的存在,想泛濫都難。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同一種物種,在美國惡名昭彰,英國花15億治理,在中國卻能賺錢
    即使是同一種物種,在不同國家的生存狀況也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地區的生態系統,都是當地物種經過長久的磨合,才保持一個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供應的平衡狀態,但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一些物種隨著人類的交通工具,來到不同的國家,在不同國家產生不一樣的影響。
  • 入侵英國泛濫成災,每年花15億英鎊治理,在中國卻成美食很暢銷
    外來物種入侵是各國都嚴陣以待的問題,因為會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為了消除入侵物種帶來的危害,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和物力。長期以來,我國也深受外來物種入侵的煩惱,比如福壽螺、鱷雀鱔等物種,擠佔了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同時破壞了生態平衡。由於這些外來物種沒有天敵,所以治理起來相當麻煩。
  • 為紀念《惡名昭彰》發售十周年,製作組透露了創作時的幾個小秘密
    2009年5月26日,一款以穿著黃色緊身夾克,能操控閃電,還能飛天遁地的超級英雄為題材的,第三人稱開放世界遊戲橫空出世,獨佔登陸PS3平臺。它就是初代《惡名昭彰》。從題材上講,初代《惡名昭彰》的超級英雄題材非常符合玩家們當時的口味,但它在國內的影響力卻遠不如比自己晚一個月上市,題材和玩法元素都非常相似的《虐殺原形》。這主要是由《惡名昭彰》的獨佔特性決定,但實際上它同樣也稱得上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遊戲。在Metacritic上,初代《惡名昭彰》媒體評分保持在85分,玩家評分也有8.3分。
  • 相同入侵物種,英國每年花15億防治,到中國卻成了這樣
    近些年,網上關於物種入侵的報導不絕如縷,美國海邊小龍蝦泛濫,丹麥生蠔泛濫成災……,當時就有很多中國吃貨表態,想要飛過去幫他們解決問題。其實,物種入侵並非人們肉眼看到的那麼簡單,如果嚴重的話,將為當地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對生態系統平衡造成極大的危害。
  • 美國視為「惡魔」的草,每年花100億治理,中國30元一斤
    >,美國每年都要花費重金治理。除了亞洲鯉魚之外,還有一種入侵物種同樣讓美國損失慘重,每年都要花100億治理,而這種物種在中國卻是一個寶貝。隨後,美國不得不開始治理,然而這個時候葛根的數量已經多到無法控制。
  • 【經驗分析】美國治理大氣汙染的「殺手鐧」
    1、美國採取了哪些大氣汙染治理措施美國洛杉磯煙霧事件自1970年美國環保局成立並開始採用強有力的國家法律來控制大氣汙染到現在美國治理大氣汙染,重要經驗之一就是大氣汙染治理的區域機制。區域環境管理機制就是在區域範圍內建立起統一的管理機構,對區域內的環境問題進行全盤整合式管理。從操作方式上,這一機制主要通過區域環境自主管理和區域合作兩種方式。而大氣汙染治理區域機制即是區域環境管理機制中的一種。美國環保局將全美劃分成了十個大的地理區域,並根據這樣的劃分建立了十家區域辦公室來進行管理。
  • 英國引進日本景觀物種,卻導致泛濫成災,中國農民卻以此賺錢
    相信有一件事一直都在困擾著很多國家,那就是物種的泛濫,如果一個物種的泛濫,對生態沒什麼影響的話還好說,但是要是泛濫成災的話,不僅對當地的生態造成破壞,同時還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每年都會有國家因為物種的泛濫成災導致損失巨大的情況。
  • 繼亞洲鯉魚後,「亞洲大黃蜂」入侵美國,當地人拿它沒有辦法
    而在其中又以三個國家最為出名,一個是澳大利亞,因為缺乏頂級掠食者,所以該地很容易泛濫外來物種,另一個是中國,因為中國的地理條件優秀,跨越5大氣溫帶可以讓世界多數物種都生存,所以有很多外來入侵物種。而最後一個就是美國,因為美國國土大且人口少,全球貿易又十分多樣,所以當地有著很多的外來物種,就比如這個「亞洲鯉魚」就是如此。
  • 美國瀕危的鱷雀鱔,引入中國卻沒有任何天敵,搶佔本土魚生存空間
    不過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還是入侵中國的一種生物,中國的入侵物種在世界上應該是最多的,有數據顯示中國如今共有600多種的外來物種,相比於以前的500多種,數量增加了100種,這增長速度算是特別快的。而且這些入侵物種中並不是所有的物種都像小龍蝦和牛蛙一樣是可以吃的,據了解這些入侵物種中有多種是全球惡名昭彰的檢疫性危害物種,所以對於這物種入侵的問題是絕對不可忽視的,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物種名叫——鱷雀鱔。
  • 英國人從日本帶了一種「觀賞性植物」回國,一場物種入侵爆發了
    外來入侵物種中,水葫蘆不過是一個縮影。如果人類不幹預,對那些受到入侵物種幹擾的動植物而言,就是災難,有些厲害的入侵物種甚至會對人類的日常生活造成惡劣影響。英國人對此深有體會,在19世紀中期,英國人的船隊在世界各地穿梭。當英國人來到日本的時候,他們在富士山周邊發現了一種漂亮的植物,它的根莖是淡粉色的,開出來的流蘇狀花骨朵是淡黃色的。
  • 同一種入侵物種:德國花1900萬治理,中國30元一斤賣到脫銷!
    文/仔仔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各國間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甚至連物種入侵也變得越來越普遍。或許因為,這些外來物種被排斥在被入侵地的生態系統之外,再加上沒有天敵危害,使得這些生物短時間內泛濫成災,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系統,更有甚者造成經濟損失。
  • 美國泛濫成災的入侵物種,多到讓水管堵塞,連中國吃貨也無能為力
    或許它會因為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而被排斥在外,又或者它會因為在環境中沒有能與其相抗衡的和限制它的生物,那麼這個物種就會被稱為是入侵物種,而它對生態環境有著極強的破壞性,如果不加以治理,很容易就會導致當地的一些物種驟減,甚至還會滅絕、就目前看來,中國已經遭受了660多種的物種入侵,其中有71種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威脅,例如經常會吃的小龍蝦它其實就是入侵物種,因為它對環境的適應性強,且又是雜食性,
  • 英國物種泛濫,動作迅速還會飛!中國吃貨:保護動物也能吃嗎?
    中國吃貨:保護動物也能吃嗎?在世界上,比較典型的物種泛濫就是美國的鯉魚以及德國的小龍蝦泛濫,在這些國家中,當地也是斥巨資來對這些物種進行捕殺,而這些物種傳到中國,就沒有了這些現象,相信大家都懂。除了這兩個國家,還有很多國家也有物種泛濫的情況,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英國的物種泛濫,這一物種就叫做雛雞,這一物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中國等地,
  • 治理霧霾,他們花了多少年?
    ⑦幾經努力後,至1975年,倫敦每年的霧日已下降到15天;1980年更下降到5天,摘掉了「霧都」的帽子。為治理空氣汙染,倫敦付出了30年的時間。洛杉磯空氣達到潔淨標準,用了超過60年洛杉磯的情況同樣充滿波折。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為啥花幾十億也治理不完?看完終於明白了!
    ,為啥花幾十億也治理不完?  某一物種極度泛濫是有利也有弊的,曾經小龍蝦就在我們國家非常泛濫,但是人們發現了它的美味以後,小龍蝦的數量越來越少,直到現在更是需要人工養殖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    但是在美國泛濫的野豬卻花了幾十億也沒有治理完成,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看完終於明白了!在美國由於野豬的天敵比較少,所以導致了野豬大肆泛濫,因為這些泛濫的野豬對農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人們是非常痛恨野豬的。
  • 美國釋放百萬轉基因蚊子,通過交配實現互殺,蚊子或將滅絕?
    美國已經釋放百萬隻雄性轉基因蚊子,意圖通過殺死雌性蚊子來阻礙瘧疾的傳播。然而這種做法卻遭到了國內外專家的嚴厲反對,美國不顧反對釋放蚊子,出發點是好的,但恐引發更為嚴重的危機。瘧疾在非洲以及美洲傳播尤廣,美國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意圖使用轉基因蚊子來殺死蚊子。唯有雌性蚊子才會咬人,而此次美國釋放的轉基因雄性蚊子,能夠通過和雌性蚊子交配來殺死雌性蚊子,由此達到減少蚊子數量的目的。
  • 貪小便宜引進鯉魚治水,卻在美國遍地開花,美國人花百億美元清剿
    那麼在這個環境中,該物種的數量就會持續上升,甚至達到一個難以控制的境界。而發生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有可能就是「物種入侵」。美國貪小便宜引進亞洲鯉魚來治水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美國從我國這裡進口了不少的鯉魚。鯉魚的原產地是亞洲,所以也稱為亞洲鯉魚,所以在沒有引進之前,在美國的生態系統中並沒有鯉魚的身影。
  • 讓國外頭疼的入侵物種,在中國卻失去了尊嚴,甚至活不過童年
    地球上的物種數量非常多,多到人類至今都難以統計,但並非每一個物種都會在全球的生態系統中均勻的分布;例如我國原本就沒有小龍蝦,是當年從日本引進來治理水質汙染的,而日本又是從歐美引進的;還有美國當年也沒有亞洲鯉魚,是在上世紀70年代從中國引進的,為了治理當地水系中水藻的泛濫
  •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百年前外來物種逃跑,花費千億治理失敗
    1910年,為緩解多數湖泊因疏於管理而水草叢生的局面,美國政府從亞洲引進了13種以水草為主要食物的魚類,並將其統稱為亞洲鯉魚。其中有5種屬於經濟類淡水魚允許人工養殖並上市銷售,又因無人購買而滯銷,大量養魚場被迫廢棄或轉而飼養其他魚類,尤其是聖路易縣和北美中南部區域,幾乎每個城區的湖泊都被亞洲鯉魚佔領。
  • 從G20國家治理指數排名看中國的治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2017年G20國家治理指數排名位列第9,是19個國家中唯一進入前9名的發展中國家,其國家治理指數得分(80.71分)高於均值(79.91分),屬於中上水平。美國在基礎性指標上優勢明顯,中國在優化性指標上略有優勢。我們提取排名靠前的發達國家美國和排名靠前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兩國的國家治理指數一級、二級來進行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