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國外頭疼的入侵物種,在中國卻失去了尊嚴,甚至活不過童年

2020-11-16 李論科學

地球上的物種數量非常多,多到人類至今都難以統計,但並非每一個物種都會在全球的生態系統中均勻的分布;

例如我國原本就沒有小龍蝦,是當年從日本引進來治理水質汙染的,而日本又是從歐美引進的;

還有美國當年也沒有亞洲鯉魚,是在上世紀70年代從中國引進的,為了治理當地水系中水藻的泛濫。

澳大利亞當年也沒有兔子是英國殖民者將家鄉的兔子帶到了澳洲,這可不是為了治理環境,而是為了狩獵娛樂。

所以說地球各地的生物圈在非常長的時間內已經進化出了獨立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獨立的生態系統中,其中的各種生物經過數十萬年、甚至是百萬年的相互制約,已經形成一個非常穩定平衡的狀態。

而我們也將本地生物圈中的物種稱為本地生物,如果有些生物從某個生態圈以各種方式進入了其他地方的生態圈,那麼這些生物對於其他的生態圈來說就屬於外來入侵物種。

當這些物種進入一個新的生態圈時會有兩個結局,第一種就是由於在其他的生態圈中找不到自己在生態鏈的位置,總是被本地的生物欺壓,那麼這個外來物種很快就會因為無法獲得食物而滅絕。

第二種情況就是,這些入侵物種在新的生態圈中由於沒有天敵,或者是它們的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強過與本地同類型的生物,那麼這些入侵物種就會大量的繁殖,將本地的生態鏈平衡打破,導致本地生態崩潰。

一般來說發生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大多數是跟人類有關係的,畢竟人類是一個全球化的物種,其他的生物又沒有汽車、飛機,它們也跑不了那麼遠。

就像上文所說的,人類為了解決本地的一些生態問題,就會在其他地方引進一些生物,來克制本地某些生物的繁殖,效果確實不錯,但最後引進的生物卻泛濫了,弄得人束手無策。

還有一種入侵的方式就是,一些物種例如昆蟲的卵、植物的種子會跟著全球貨運被帶到世界各地,這樣也會造成物種入侵。這些物種來到新的環境往往都表現得比較當地物種霸道,喧賓奪主。

下面我們就了解下入侵物種對一些國家生態的破壞:

先說亞洲鯉魚的事,上世紀的時候美國的一些淡水水系總是會受到浮遊生物、水草大量繁殖的困擾,這些東西太多水質就會變差;

能想到最輕鬆的解決辦法就是讓生物吃了這些煩人的水藻,所以他們就在我國找到了亞洲鯉,果然亞洲鯉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因為這類魚的食量非常大,每天能夠吃掉其體重40%的食物。

而且身體發育快、體型也大,壽命還賊長,一條魚能長到1.2米,體重能達到48公斤,看起來胖的跟一頭豬一樣,胳膊稍微沒力氣你都包不都亞洲鯉,就這樣的身體它們能活到70歲左右。

而且亞洲鯉的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也非常強,它們對環境要求不苛刻,每次產卵能達到數萬、數十萬。

這樣的魚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勢必會爆炸,果然,亞洲鯉魚來到美國以後迅速擠佔到了當地同類物種的生態位,逼得它們幾近滅絕。

現在在美國的一些河流中,亞洲鯉魚的數量能夠佔到所有魚類的90%。整個水系已經徹底被亞洲鯉魚攻陷。

2009年美國就開始大力地捕殺亞洲鯉魚,投毒、獵殺、漁網、垂釣各種方式用盡都無濟於事。尤其是投毒根本傷害不了它們,反而對本地魚產生了威脅。

亞洲鯉魚能夠快速地擴散到其他水域最大的原因是它們有非常好的彈跳,能夠跳高2.4米,當漁船經過時,它們就像是在炫耀自己。

喜歡狩獵、射箭的可以來美國的河流中感受一下。

所以說為了防止亞洲鯉魚的繼續擴散,美國花費了數億美元修築堤壩攔截它們。

我國為啥沒有這樣的困擾呢?首先這種魚就是我們的本地魚,它們已經在本地的生態中與自己的天敵和底層生物達到了平衡,不由得它們泛濫;

其次最主要的就是我國14億人能把它們吃到滅絕,所以說我們常見的草魚、青魚、鱅魚、鰱魚這些鯉科魚類,都是人工飼養繁殖,往往不到成年就被端上餐桌了,由不得它們長的跟豬一樣。

美國人不喜歡吃這些魚,認為口感不好、刺多等等原因,再加上人少了很多,所以也消費不過來。

再說下小龍蝦,它們被引進中國以後,完全有能力人像亞洲鯉魚一樣泛濫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確實小龍蝦的適應能力更強,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哪怕是汙水、哪怕水受到了重金屬汙染它們照樣能夠快速的繁殖生長。

而且它們屬於雜食性,什麼都能吃,還有食腐的習性,所以這種生物要是進入野生水系,依然會對生態圈造成嚴重的破壞。

不過你現在再看看一盤小龍蝦的價格就知道了,很明顯它們並沒有在我國泛濫,首先是嚴格管理的結果,嚴格防止它們進入野生水系;

其次就是麻辣小龍蝦真的太好吃了。14億張口,人工養殖也跟不上趟。

最後我們再說下澳大利亞野兔的事,澳大利亞是一個獨立的大陸,周圍被大海環抱,很早就從岡瓦納古陸分裂出來了,所以在澳大利亞的大陸上有著跟其他大陸不一樣的生物圈。

在澳大利亞10種動物有9種都有一張口袋,這裡是有袋類生物的天下,沒有大型的捕食者,生物種類單一,這樣的生態系統最為脆弱,最容易崩潰。

很明顯12隻穴兔和5隻歐洲野兔就在18世紀開始向澳大利亞發起了進攻。到了19世紀末兔子大軍已經壯大到了100億隻;

這足以見得澳大利亞一望無際的草場就是兔子們的天堂,再加上兔子優秀的繁殖能力,簡直無人能擋。

這些兔子把到處啃食得乾乾淨淨,搞得其他的食草動物無法生存,地上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洞;人們為了防止這些兔子繼續向西澳大利亞擴散,竟然建立圍欄!

這也能看出當時人們都被兔子搞蒙蔽了,忘記了兔子會打洞。

為了制服這些兔子,鼓勵民眾大量地捕殺兔子,但是能力有限一年殺個幾百萬,對幾百億的兔子來說就像是損失了一個村莊。

還引進了兔子的天敵狐狸、貓、野狗之類的,但是卻發現這些動物不喜歡抓兔子,兔子多聰明、跑得多快啊,它們更喜歡抓本地的一些笨笨的有袋生物。

捕殺也不行、天敵也不行,人類甚至在上世紀50年代給兔子用上了高科技釋放病毒,這一招確實殘忍,導致了兔子數量銳減了八成,但是剩下的兔子竟然對病毒免疫了。

剩下的兔子又像星星之火一樣,迅速壯大。很明顯人類和兔子的戰爭,結果是人類完敗。

那麼最後的問題是,如果這些兔子在我國,吃貨們能解決百億隻兔子的問題嗎?

歡迎大家討論!

相關焦點

  • 入侵的尼羅河鱸魚:在國外稱王稱霸,為何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提到外來物種,相信不少人對此都有所了解,外來物種在沒有天敵的制衡下,往往會處於較為「瘋狂」的狀態,在快速繁衍的同時對本地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一般情況下外來物種往往都是有害的。隨著全球國際化的發展,國際上不少國家都曾遭遇過物種入侵,這些外來物種讓大家頭疼不已,並且多數情況下大家都無能為力。
  • 鯉魚「入侵」全球:在國外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
    中國的吃貨可是世界聞名,那些入侵的外來物種經常會成為我們的口腹之物。所以現在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外國人面對大量外來物種無可奈何,中國人卻樂此不疲的嘗試著美味,比如鯉魚。身為一個外來物種,它被中國人吃得快要沒有尊嚴,正常一隻鯉魚可能都不會超過10斤。而我們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那些歐洲的鯉魚,有些膨脹到五六十斤左右,幾乎養成了巨型魚類,被人們調侃為長得像豬!
  • 越南「蝦王」入侵長江,在越南各個超過一斤,來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這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各國之間的聯繫也變得越來越緊密,人們也時常會引進一些其他國家的物種,來豐富本國的生物多樣性,或者為了經濟價值和環境保護,但是由於各地的生態環境不同,有時候引進別的國家的物種,最終卻導致了外來物種入侵事件,反而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甚至造成經濟損失。
  • 國外「鴨嘴魚」現身長江,在美國能長到2米,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美國「鴨嘴魚」現身國內,在美國能長到2米,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我們都知道,每一種生物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特有的生存環境,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在我們的國內,只要不是我們國內原本就有的物種,從國外引進的物種我們都稱之為外來物種,有些外來物種可以對一個生態系統造成很大的影響
  • 那些外來物種本想入侵中國,沒想到成餐桌上的美食,從此失去尊嚴
    一直以來人們似乎都被一些外來物種所困擾,我們也是常常能夠看到國外的許多國家會被某些入侵的外來生物所困擾這些外來生物,由於他們在進入了一個新的環境之後,往往會沒有天敵,沒有天敵的環境下,這些外來生物就會不斷的泛濫,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甚至造成許多不利的影響,但是在歷史上有許多的外來物種也都曾經入侵中國,但由於中國人高超的廚藝技巧,很多的外來物種最終都成為了中國人餐桌上的美食
  • 亞洲鯉入侵全球,在美國胖成豬,在中國為什麼卻「活」不過童年
    但是亞洲鯉在中國「活」不過童年亞洲鯉甚至成為了歐美人的噩夢,這估計讓很多中國吃貨不解,為什麼不吃了他們呢?因此中國漁民在其性成熟之後,就會開始捕撈,人工飼養的亞洲鯉能活的時間則更短,在大多時候,還沒有到性成熟期,就已經在市場售賣。除此之外,在中國流域,亞洲鯉的天敵眾多,限制了亞洲鯉進一步發育。
  • 「長臂大蝦」入侵我國,在越南可長到3斤,到中國後卻活不過童年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多,我國有越來越多人口走出了國門,外國也有許多人來到中國。
  • 這種魚類在歐美「泛濫」,胖的像「豬」,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澳大利亞鯉魚泛濫成災,繼兔子泛濫後,鯉魚的泛濫也開始讓澳大利亞政府頭疼,為此政府懸賞獎勵。在該獎勵辦法中,將一條植入晶片的鯉魚在河中放生,能夠釣上這條鯉魚的垂釣者可以獲得獎金約500萬元人民幣(100萬澳元)。一時間,吸引了不少垂釣者前來嘗試。
  • 【地理視野】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全球都頭疼的入侵物種,在...
    對於那些泛濫的入侵物種,到我們這過一段時間就成了瀕危動植物……真是太可惜了啊!小龍蝦原產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動物,生命力極其頑強,20世紀初隨國外貨輪壓倉水等生物入侵途徑進入我國境內。
  • 繼小龍蝦之後,中國最「失敗」的3種入侵物種,被吃到沒「尊嚴」
    中國吃貨的名聲是非常響亮的,因為現在的交通越來發達,各個國家之間的來往越來越多,這樣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多國家都出現了入侵物種泛濫的問題,這些入侵物種,在他的本地,可能有一些天敵,所以不能夠泛濫成災,但是換了一個地方以後,缺少了這些天敵,就很容易給當地的生態造成破壞,很多人都說,中國不會有入侵物種泛濫的問題,因為中國吃貨實在是太能吃了,這個也沒有說錯,
  • 最「打臉」的4個外來入侵物種,被中國吃貨吃到快滅絕,尊嚴呢?
    最「打臉」的4個外來入侵物種,被中國吃貨吃到快滅絕,尊嚴呢?物種入侵是近幾年經常發生的事情,因為大家對大自然的傷害,很容易造成這樣的結果。相對於其他的國家來說,美國應該是入侵物種影響最大的國家了。因為我國吃貨的能力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名氣的,比如之前鬧得很兇的蝗蟲災,到了中國之後它們都不敢成群的生活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四種入侵到我國的物種,被大家吃到連渣都不剩下,真的是一點尊嚴都沒有了。1、 蝗蟲首先要說的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蝗蟲。
  • 同樣是亞洲鯉魚,在美國長成百斤魚王,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入侵物種在這個時代已經十分平常,幾乎每個國家都有發生過物種入侵事件,美國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對外貿易十分普遍,這些年來,美國的物種入侵事件也非常多,很多物種入侵,都是跟隨著人類的媒介進入的。,比如說美國的野葛,就是引進日本,中國的小龍蝦也是從外國引進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亞洲鯉魚,則是美國從中國引進的一種物種,如今也成為了物種入侵的代表性物種。
  • 這3種野味入侵到中國,第一種失去尊嚴,第三種到瀕臨滅絕的境地
    這3種野味入侵到中國,第一種失去尊嚴,第三種到瀕臨滅絕的境地第一種:羅非魚非洲鯽魚,非鯽、越南魚、南洋鯽等原指以莫三比克為模式產地的口孵非鯽屬魚類物種:莫三比克口孵非鯽現為慈鯛科非鯽屬及口孵非鯽屬等屬數種魚類的共同俗稱;英文裡統稱為Tilapia。
  • 全球都頭疼的入侵物種,在中國被吃成了瀕危……
    — 推薦閱讀 —來源:天涯論壇對於我們大吃貨國來說,所有物種都可以劃分為兩類
  • 4大全世界都頭疼的外來入侵物種,卻成了中國吃貨最愛的下酒菜
    外來入侵物種一直都是不受人們待見的,尤其當這些外來物種在本國內泛濫成災之時,這也是讓政府頭疼的一件事,處理這些泛濫成災的外來物種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但就算是花了很大力氣也不見得可以解決掉,各國政府在遇到某些外來入侵物種都表示很無奈,沒有解決的辦法。
  • 這種動物,在英國胖得像「豬」,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童年?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這是無可置疑的,「民以食為天」造就了源遠流長的美食歷史和花樣繁多的菜系,而且各地都有五花八門的風味小吃,這就導致各家各戶都是做美食的一把好手。由於我國歷史上經歷過極其艱難的時期,所以即便是看似不可能作為食材的奇怪生物,也會被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端上餐桌。就比如在外國人看來的「恐怖生物」,他們完全拿這些麻煩生物沒辦法。
  • 非洲「巨魚」入侵我國,最大可達200公斤,到中國後卻活不過20斤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這大千世界,假如有您的關注點讚,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說到入侵物種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我國就經常有來自別的國家的入侵物種,這些入侵物種不僅繁殖力非常的強,還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
  • 讓入侵物種瑟瑟發抖的中國吃貨,對此入侵物種,卻是敬而遠之
    物種入侵會給一個國家帶來多大的麻煩可以參考一下澳大利亞野兔,國外經常被這些外來物種弄得煩不勝煩。作為進出口生意作多國家之一的中國,也會遭遇到物種入侵,然而大部分入侵物種在中國吃貨的眼中只能瑟瑟發抖。但即使是中國吃貨,也有不敢吃的入侵物種。
  • 中國最讓人頭疼的入侵物種,因泛濫成災,只好開挖掘機「剷除」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是一個吃貨大國,中國人對於吃的研究可以說很是徹底,各種各樣的東西都能給你做成美食,而且花樣豐富。而中國人對於吃的研究更是出了名的,很多國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吃貨大國,於是,常常在自家國家有入侵物種時來求助中國。比如美國當時的小龍蝦泛濫,就是求助了中國。
  • 繼小龍蝦後,又一入侵物種被吃到沒「尊嚴」,中國吃貨:太好吃了
    繼小龍蝦後,又一入侵物種被吃到沒「尊嚴」,中國吃貨:太好吃了!說道夏天燒烤攤上最受歡迎的美食,小龍蝦肯定是其中之一。如果夏天沒有吃過小龍蝦,那這個夏天算是白過了。我們都知道小龍蝦並不是我們國家原有物種,而是外來入侵物種,在別的國家很少有人吃小龍蝦,甚至都泛濫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