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動物,在英國胖得像「豬」,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童年?

2020-10-31 靜說歷史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這是無可置疑的,「民以食為天」造就了源遠流長的美食歷史和花樣繁多的菜系,而且各地都有五花八門的風味小吃,這就導致各家各戶都是做美食的一把好手。

由於我國歷史上經歷過極其艱難的時期,所以即便是看似不可能作為食材的奇怪生物,也會被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端上餐桌。就比如在外國人看來的「恐怖生物」,他們完全拿這些麻煩生物沒辦法。

中國網友經常調侃「入侵的外來物種,被吃到不夠吃,甚至被吃成瀕危物種」,反過來我國的物種要到了國外,那就是沒有天敵的無憂日子。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鯉魚,想必很多人都吃過鯉魚了,鯉魚的營養價值也很高,正確的吃法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有益,所以鯉魚在我國的市場上還是很受歡迎的。我們經常見到的鯉魚,個頭不大,十斤就算是很大一條了,但這並不是鯉魚的極限,在英國泛濫的「大鯉魚」,至少能夠達到200多斤,這是為什麼呢?

鯉魚原產亞洲,它們是溫帶性淡水魚,但適應性很強,耐寒、耐鹼、耐缺氧,是雜食性魚類,所以當鯉魚被引進歐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區時,它們很快就泛濫成災,然而在亞洲被視為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的鯉魚卻被歐美人視為有害物種。

因為原本看起來人畜無害、憨厚老實的鯉魚已經胖得像頭豬了。據報導,英國的捕魚者蒂姆-韋布在泰國釣到了一條體重超過200斤的鯉魚,這個體重打破了世界紀錄,而且它們壽命長達四十年,有更多的生長機會。

每條鯉魚的四十年時間裡,作為外來物種的它們,幾乎都遇不到天敵,而且它們有充沛的食物,原本歐美引入它們就是為了抑制當地藻類,所以歐洲鯉魚能夠一直長。

若是我國鯉魚能夠有這樣的生長環境,怕也是長不大的,因為我國人們喜歡吃鯉魚,即便是刺多,也很習慣吃了,無論是從釣野生魚,還是人工飼養的鯉魚,總不會胖得像頭豬,而可外國人不習慣,所以它們不會大規模地捕捉鯉魚。

鯉魚胖就胖了,為什麼歐美人會如此厭惡鯉魚呢?因為專門引起的鯉魚已經變成了外來入侵生物,生長在泥底的鯉魚在掘尋食物時常把水攪渾,增大混濁度,對很多動植物有不利影響。

而且它們龐大的體型並且數量眾多,這就會擠壓本地魚的生存空間,破壞了原本水域的生態平衡,這樣惡劣循環下去,所以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鯉魚在歐洲人看來,就像是過街老鼠一樣,人人喊打。

不過人人厭惡的鯉魚中也出了一條「網紅鯉魚」,它被英國人譽為「女神」的鯉魚本森,2005年,這條「小狗一般重的」鯉魚被英國《垂釣者來信》雜誌讀者們票選為「年度大不列顛最受歡迎的鯉魚」,因為它是一條金色鯉魚,還是英國最大的鯉魚,非常漂亮,所以有許多垂釣者慕名而來。

本森在13年的時間裡被先後釣上63次,但每次都會被放生,因為大家都很喜歡這條鯉魚,但它只活了20年,因為在產卵時因感染併發症而死亡,死後它的屍體還被製作成標本,由此可見這條鯉魚在英國人心中的受歡迎程度。

其實外來入侵物種在全世界有很多,在世界任何國家,對外來入侵物種都有嚴格的管理法規,因為它們對當地生態平衡存在嚴重危害,要重新達成生態平衡,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相關焦點

  • 鯉魚在英國胖得像「豬」, 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童年
    但在一些歐洲國家,卻能經常見到大型鯉魚出現,體重動輒就是五六十斤甚至上百斤,可謂是胖得像頭豬。同樣都是鯉魚,為何卻能在體重身形上有著如此大的差距?鯉魚很早便在中國和日本當做觀賞魚或食用魚,在德國等歐洲國家作為食用魚被養殖。
  • 這種魚類在歐美「泛濫」,胖的像「豬」,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不過很多人不明白,澳洲政府為什麼要發布如此之高的獎金來懸賞呢?原來在我們中國最常見的鯉魚,對一些歐洲國家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生態災難」,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是一場「噩夢」。在我們中國「活」不過童年的鯉魚,一些外媒的報導中,我們看到似乎鯉魚入侵全球,在歐美國家鯉魚胖得像「豬」,經常見到大型鯉魚出現,體重動輒就是五六十斤甚至上百斤,可謂是胖得像頭豬。
  • 鯉魚入侵全球:在英國胖得像「豬」,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童年
    鯉魚作為一種普通常見的淡水魚種,在國內的大江南北都有分布,但在國內的鯉魚在個頭體型上都相對較小,基本上都很難超過10斤,連「童年」都還未能度過。但在一些歐洲國家,卻能經常見到大型鯉魚出現,體重動輒就是五六十斤甚至上百斤,可謂是胖得像頭豬。同樣都是鯉魚,為何卻能在體重身形上有著如此大的差距?
  • 鯉魚「入侵」全球:在國外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
    鯉魚在國內經常能看到,它的肉質鮮美繁衍速度很快,不過價格卻有點高。身為一個外來物種,它被中國人吃得快要沒有尊嚴,正常一隻鯉魚可能都不會超過10斤。而我們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那些歐洲的鯉魚,有些膨脹到五六十斤左右,幾乎養成了巨型魚類,被人們調侃為長得像豬!
  • 亞洲鯉魚入侵美國後「胖得像豬一樣」為何在我國活不過童年呢?
    亞洲鯉魚在中國整不出什麼大動靜,但到了美國後卻泛濫成災,據說它們在那邊日子過得非常逍遙, 其身形已經「胖得像豬一樣」了,而且現在亞洲鯉魚已經差不多「佔領」整個密西西比河流域了。有報導稱當有船隻經過密西西比河河道時,河裡的亞洲鯉魚甚至還敢主動撞擊船隻,這霸氣簡直可以與那位「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蘇聯軍官有得一拼。雖然亞洲鯉魚在老美面前那麼囂張,但在中國它們守規矩得很,幾千年來從來沒發生過亞洲鯉魚敢在中國的河道裡野蠻撞船的事情。
  • 鯉魚入侵全世界:在澳洲胖得像頭豬,為什麼在中國都活不到成年?
    不過埃克塞特大學和東英吉利大學的科學家研究表明,普通鯉魚很快就會適應這種病毒病產生抗藥性,因此這個計劃會以失敗告終!胖得像豬的鯉魚大家都不吃鯉魚,而且餌料豐富,這鯉魚就在澳洲水域裡瘋長,幸虧鯉魚嘴巴就幾根鬍鬚,要不然它還能對下水的人類造成極大的威脅!
  • 亞洲鯉入侵全球,在美國胖成豬,在中國為什麼卻「活」不過童年
    但是亞洲鯉在中國「活」不過童年亞洲鯉甚至成為了歐美人的噩夢,這估計讓很多中國吃貨不解,為什麼不吃了他們呢?因此中國漁民在其性成熟之後,就會開始捕撈,人工飼養的亞洲鯉能活的時間則更短,在大多時候,還沒有到性成熟期,就已經在市場售賣。除此之外,在中國流域,亞洲鯉的天敵眾多,限制了亞洲鯉進一步發育。
  • 讓國外頭疼的入侵物種,在中國卻失去了尊嚴,甚至活不過童年
    這些物種來到新的環境往往都表現得比較當地物種霸道,喧賓奪主。而且身體發育快、體型也大,壽命還賊長,一條魚能長到1.2米,體重能達到48公斤,看起來胖的跟一頭豬一樣,胳膊稍微沒力氣你都包不都亞洲鯉,就這樣的身體它們能活到70歲左右。而且亞洲鯉的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也非常強,它們對環境要求不苛刻,每次產卵能達到數萬、數十萬。
  • 亞洲鯉魚入侵全球:在美國胖成豬,為什麼在中國卻活不到成年?
    亞洲鯉魚入侵全球:在美國胖成豬,為什麼在中國卻活不到成年?這些魚類在我們國家往往都會變成非常美味的菜餚,比如紅燒鯉魚、糖醋鯉魚等等,但是在歐美地區,這些鯉魚往往都能夠非常自在的生活到成年之後,甚至安安穩穩的結束一生,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亞洲鯉魚的身軀可胖成豬一樣
  • 綿羊和豬雜交的後代?這種動物顛覆網友對豬的認識
    那大家有沒有見過或者聽說過披著羊皮的豬呢?這種罕見的動物直接刷新網友們對豬和羊的認識。                                                                                說起豬羊,那是人人皆知。家裡的每頓飯少了羊肉也少不了豬肉啊,沒見過豬跑的小夥伴也得吃過豬肉。
  • 動物界的胖子們:被許多人認為屬於世界上最胖的10種動物
    過去你也可能已經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了這些胖老虎的照片和表情包,並且懷疑過他的真實性。事實真相是,在中國哈爾濱的東北虎林園裡的確生活著一群胖胖的東北虎。人們對這種大型貓科動物的龐大體型確實有所擔憂,但事實是,西伯利亞虎在冬天變得豐滿是很自然的,它們會故意吃多點食物,以抵禦嚴寒,這樣就可以讓它們更好地生存。而到了夏天,它們的體重就會開始降低。
  • 拿胖成豬的亞洲鯉沒轍?害!還不是美國人自作自受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在國內往往連童年都活不過的鯉魚,近年來卻在歐美泛濫成災了!再比如胖的像豬一樣......在搞清楚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歐美的這種胖的像豬一樣的鯉魚到底是什麼魚種。那麼老美他們為什麼不吃掉亞洲鯉魚呢?亞洲鯉在美國泛濫成災後,當地政府開始鼓勵大家用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可是問題出現了。
  • 明明是鼠,為什麼偏偏要叫我豬?
    字,但實際上,這傢伙除了身材圓潤點,其他地方確實不太像豬。這些傢伙溫順,很容易養胖,並以主人剩下的菜葉和乾草為食,隨遇而安,也許正是從那時起,人們就發現了這種嚙齒類動物內心「豬「的靈魂。在中國大陸地區最為常用。天竺鼠雖然鼠這個詞看起來合理點了,但天竺這個地名顯然差得遠了點,大概是因為最早歐洲人以為發現的新大陸是印度,因此得名吧。
  • 抖音「巨型老鼠」火了,網友:什麼動物來中國,都會養成豬
    隨著這些小視頻的紅火,大家都可以在上面看到一些平常看不到的東西,還可以在上面學到不少新的知識,現在很多人都會在上面分享一些稀奇古怪的動物,比如一些海洋生物,如果沒看過這些視頻的人,從來都不知道這些是什麼品種,比如最近又有網友分享了一隻比較稀奇的動物。
  • 豬這種這麼弱的動物為什麼沒有被滅絕?看看它的老祖宗就知道了
    豬這種生物相信很多人不陌生,在我們大部分人印象中豬是貶義詞,豬這種動物也是不好的,好吃懶做,很肥唯一作用就是宰著吃,豬這種生物成天懶洋洋的,好像全天下都和他無關,那為什麼豬這種一點攻擊力都沒有,跑的又不快,有沒有保命技能的動物可以繁衍到現在呢?要知道體型大毫無攻擊力還跑不快,在自然界的掠食者眼中,這就是移動的食物。
  • 豬、狗、牛、鵝不殺又能活多少年呢?
    對於這些動物,每到飼養到一定的時間就會將其宰殺或者是販賣,那他們如果沒有被其斬殺又能夠活多久呢?不妨一起了解。雞的壽命是多長?豬、狗、牛、鵝不殺又能活多少年呢?首先來說一下,豬這種動物在農村比較常見,因為好飼養時間也不會很長,會得到很大的收益,所以鄉下一般的家庭都會去飼養一些家豬,平時也會將家裡吃剩下的一些東西給他,那麼它又能夠活多久呢?
  • 哦買噶,我發現一隻長得有點像松鼠的「豬」
    多麼驚人的數目,松鼠得有多大胃口才能一冬天把它們吃完。要說冬天松鼠真不虧待自己,只要看見有可口的食物,不停地往嘴巴裡塞,別看它們個頭小,嘴可一點也不小,真的讓人擔心它們的嘴會被撐破。正是松鼠這種習性,導致它們過個冬胖兩圈,看到下面這些胖松鼠的照片,許多網友開玩笑地說「我怎麼發現這頭豬長得有點像松鼠?」這隻蹲在房頂上的松鼠手裡正拿著一個松果啃著,看它那圓鼓鼓的身材好像吹起來一樣,已經嚴重偏離松鼠的形象。
  • 亞洲鯉入侵美國,泛濫成災胖成豬,為何在中國卻「活」不到成年
    但它們在美國可就不同了,作為入侵物種,它們在美國膨脹了,泛濫成災,長到像豬一樣肥為什麼都是同一物種,差異卻是如此之大?>亞洲鯉在中國活不到成年?),還嚴重擠佔了「土著魚」的生存空間,搞得土著魚種日漸消瘦,沒法生存,幾近滅絕。
  • 因吃得太胖而出名的動物:猴子胖成山,松鼠胖成球,老虎像充了氣
    動物出名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有的是因為長相奇特,有的是因為行動怪異,有的是性格別具一格,但也有一種讓人忍俊不禁的情況,那就是動物因為吃得太胖而出名。一起來看看下面因吃得太胖而出名的動物吧!上圖是泰國的一隻猴子,因為吃得太胖,它坐在地上的樣子就像一座山,行動十分不便。而這隻胖猴吃胖的原因,卻是因為遊客無節制的投食所致。遊客把各種各樣的食物都扔到它跟前,什麼玉米、西瓜、菠蘿、橘子、牛奶、糕點等等,應有盡有。
  • 豬年話豬|豬的體脂率比你低?科學家為何熱衷移植豬內臟?
    2019年是中國農曆豬年。這種在十二生肖中最末的家畜,論起與中國的關係,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第一個飼養野豬的國家是中國。自有歷史記錄開始,世界上豬的數量就一直超過十億,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國境內。漢語中「家」一詞,寶蓋頭下的「豕」即是豬,意為屋簷下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