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鯉入侵美國,泛濫成災胖成豬,為何在中國卻「活」不到成年

2020-11-19 迷你科學星球

原產地在亞洲的鯉魚類——亞洲鯉魚,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鱅魚、鰱魚、鯽魚、鯉魚等8種魚類的統稱。在我國這些魚類是人畜無害,深受廣大人民喜愛的美味佳餚。

但它們在美國可就不同了,作為入侵物種,它們在美國膨脹了,泛濫成災,長到像豬一樣肥,美國人也不敢吃,並給美國人民帶來噩夢般的困擾。為什麼都是同一物種,差異卻是如此之大?

為什麼亞洲鯉在中國活不到成年?

但在我國的水域,已經形成穩定的生態平衡,亞洲鯉會受到眾多天敵的制約,限制其生長。

而且,國民對於亞洲鯉的需求量很高,在它們沒有成年之前肉質最鮮嫩可口,所以被人類大規模捕撈。

在我們這裡,很多鯉魚長到2歲,還未成年就被捕撈上岸,被吃貨們幹掉了。而且國人還很會吃,菜式多樣,口味繁多:紅燒清蒸糖醋,燉湯炸魚,烤魚,水煮魚,酸菜魚,酸湯魚……它們更是逢年過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吉祥物。

所以,在中國亞洲鯉硬生生地被吃成了需要人工養殖的境地。

亞洲鯉在美為何如此泛濫?

上世紀60年代,美國一些水系,藻類、有害水草大爆發,導致水質變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於是選擇了引進亞洲魚種,據說亞洲鯉是清理小能手,讓它們只吃掉這些水藻,就可以控制水生植物泛濫,淨化水質。

多年以後,亞洲鯉果然不負眾望完成了任務,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但亞洲鯉作為外來物種,在美國水域沒有天敵,加之這裡食物充足,它們食量大驚人,肆意生長,美國人也不喜歡吃它們,一不小心長成1米多長,體重達45公斤左右的大肥魚。在理想狀態下,亞洲鯉壽命高達70歲左右,生長10年,體長就可達1~1.5米。

讓美國人沒想到的是,亞洲鯉的繁殖速度和適應能力還極強,每次產卵成千上萬,甚至數十萬,並且能夠跳過低水壩等障礙物快速蔓延到新的水域。此外,洪水也幫助它們逃到無法到達的水域,比如沿著密西西比河逆流而上。

導致的結果就是,亞洲鯉不僅把人家的水生植物消滅光了(本地魚搶食也搶不過大個子的它們),還嚴重擠佔了「土著魚」的生存空間,搞得土著魚種日漸消瘦,沒法生存,幾近滅絕。

正因為亞洲鯉壽命長,繁殖快,無人食用,早已泛濫成災。它們現在已經入侵到美國各大河流湖泊,嚴重威脅當地水系的生態平衡。

亞洲鯉怎麼搞瘋美國人

亞洲鯉欺負完水裡的動物,也對人類下手了。亞洲鯉甚至進化出了「會飛」的物種,能夠躍出水面「飛行」6~7米高,這貨可是個狠角色。當船隻靠近時,少則幾十條,多則上千條會突然騰空而起,損壞船上設備和船身,用魚尾「打臉」船員,很容易被拍暈,重則骨折。這就使得船員不得不戴上頭盔護身。

亞洲鯉的泛濫愈演愈烈,美國人開始想方設法,制定了很多捕殺計劃,防止亞洲鯉的進一步蔓延。最令美國人擔憂的是,泛濫的亞洲鯉一路向北開闢疆土,已經逼近五大湖區,這可是美國最後一道防線,是當地數千萬人的飲用水源地,一旦這裡也被擊潰,將面臨巨大災難。

從2007年開始,美國政府通過舉辦弓箭射擊比賽,設置電網,投毒等等方案來對抗亞洲鯉,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但都收效甚微。

首先是射殺活動,可想而知,射手們還沒來得及施展開,都被「飛魚」打臉打退下了。

接著出大招——投毒。

科研人員曾在某一運河,投放了大量滅殺毒劑——魚藤酮。但這種毒藥沒有針對性,結果出乎意料,被毒死的亞洲鯉寥寥無幾,死傷更多的卻是"土著魚",毒死數量成千上萬。這個方法也不得不棄了。

而為了阻止亞洲鯉進入五大湖,政府還斥巨資打造了水下電網,試圖攔截亞洲鯉。這裡的電網電低壓並不會把魚電死,只是讓靠近的魚群感到不舒服,使它們知難而退。但效果也不理想,還是可以在另一頭發現「漏網之魚」亞洲鯉的身影。

在2017年,密西根州州長更是願意拿出100萬美金的懸賞,徵集可行方案。

這亞洲鯉真是讓美囯傷透了腦筋,折騰了美國這麼多年,耗時耗錢耗力,都無濟於事。

你可能要問了,費那麼勁幹什麼,為什麼美國人不把亞洲鯉吃掉呢?

為什麼美國人不吃亞洲鯉呢?

不是魚不好吃,亞洲鯉真不符合美國人的飲食習慣。亞洲鯉的魚鱗多,他們不太會處理;魚刺又多,用刀叉吃起來麻煩,還是我們的筷子方便;還沒有我們的高超的烹飪技術。

而且,美國早期因發展工業,很多水域重度汙染,水藻等微生物大量繁殖,河水重金屬超標。因此,即使是現在,很多人美國仍然擔心有殘留,生怕吃了這些魚,自己變成「元素周期表」。而且也不能光靠吃來解決問題,還是應該從根源上消除這一危機。

後來,老美還是向我國求助了,他們將泛濫的亞洲鯉賣到了中國。但現在國人也是很注重食品安全問題的。況且,相比國內的「活魚現殺」,來自國外的冷凍亞洲鯉,無論從安全性,還是從新鮮度上考量,都毫無可比性,所以估計也是難以銷售出去的。老美自己的鍋,還是要自己背!

相關焦點

  • 亞洲鯉入侵美國後,泛濫成災胖成豬,在我國卻「活」不到成年
    但是在國外,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亞洲的鯉魚在美國泛濫成災了,河裡面的魚多到飛出水面,有的魚長到像豬一樣肥,都沒有人吃。美國人將青魚、草魚、鱅魚、鰱魚、鯽魚及鯉魚這些鯉形目鯉科魚類統稱為亞洲鯉魚。美國人最初引進這些淡水魚是為了淨化五大湖的湖水,處理環境汙染問題。
  • 全球肆意入侵的「亞洲鯉」,在歐美國家胖成豬,在中國卻生存艱難
    :生活在亞洲的亞洲鯉活不到成年。那是因為亞洲鯉沒有成年之前的味道最好,肉質鮮嫩,做出來的魚湯和魚肉能滿足每個人的喜好。這裡普及一下:「亞洲鯉魚」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鱅魚、鯉魚、鰱魚等8種魚的統稱。事實上,亞洲鯉在美國生活得非常愜意可以說明歐美國家缺少亞洲鯉的天敵。與此同時,亞洲鯉生活的流域不會出現各種不確定因素,所以亞洲鯉在美國生活得非常滋潤。在我們看來:亞洲鯉只是一道食物,難道美國人不喜歡吃魚肉嗎?為何還會將亞洲鯉養得像豬一樣?
  • 亞洲鯉魚入侵全球:在美國胖成豬,為什麼在中國卻活不到成年?
    亞洲鯉魚入侵全球:在美國胖成豬,為什麼在中國卻活不到成年?大家都知道,目前物種入侵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地大問題,物種的入侵會直接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使得本土的生物出現大規模的滅絕,而在這些入侵物種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亞洲鯉魚了,亞洲鯉魚其實是對於亞洲地區鯉形目鯉科魚類的統稱,其中就包括了我們非常熟悉的草魚、鯽魚等等。
  • 拿胖成豬的亞洲鯉沒轍?害!還不是美國人自作自受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在國內往往連童年都活不過的鯉魚,近年來卻在歐美泛濫成災了!在搞清楚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歐美的這種胖的像豬一樣的鯉魚到底是什麼魚種。,全國很少出現嚴重的溫飽問題,就這樣,亞洲鯉在美國徹底泛濫成災。
  • 亞洲鯉入侵全球,在美國胖成豬,在中國為什麼卻「活」不過童年
    亞洲鯉甚至成為了歐美人的噩夢,這估計讓很多中國吃貨不解,為什麼不吃了他們呢?因此中國漁民在其性成熟之後,就會開始捕撈,人工飼養的亞洲鯉能活的時間則更短,在大多時候,還沒有到性成熟期,就已經在市場售賣。除此之外,在中國流域,亞洲鯉的天敵眾多,限制了亞洲鯉進一步發育。
  • 亞洲鯉能在美國長到100斤重,在中國偶爾還吃不到,為何?
    青魚、草魚、鱅魚、鰱魚、鯽魚及鯉魚等相關性的物種都稱為「亞洲鯉」,而這種魚已經在美國泛濫成災,美國人想消滅這種魚類。亞洲鯉為何在美國泛濫成災?亞洲鯉在美國泛濫成災,被美國稱為「最危險的外來魚種」,而這種魚為何會到美國,還是因為在20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急需要一種比較安全有效的方式,減少當地藻類等水生植物的生長。
  • 美國的噩夢:在美國水域泛濫成災的中國「四大家魚」
    作為食材,鯉魚肥嫩鮮美,肉味純正,許多的經典菜餚都會用到鯉魚,能做成極其美味的佳餚,這是一種在亞洲地區特別受歡迎的魚類,但在歐美地區,亞洲鯉魚突然搖身一變成了入侵物種,泛濫成災,當地政府懸賞來徵集辦法消除鯉魚帶來的危害,因為對一些國家來說,鯉魚簡直已經成了一場噩夢。
  • 亞洲鯉魚入侵美國後「胖得像豬一樣」為何在我國活不過童年呢?
    亞洲鯉魚在中國整不出什麼大動靜,但到了美國後卻泛濫成災,據說它們在那邊日子過得非常逍遙, 其身形已經「胖得像豬一樣」了,而且現在亞洲鯉魚已經差不多「佔領」整個密西西比河流域了。有報導稱當有船隻經過密西西比河河道時,河裡的亞洲鯉魚甚至還敢主動撞擊船隻,這霸氣簡直可以與那位「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蘇聯軍官有得一拼。雖然亞洲鯉魚在老美面前那麼囂張,但在中國它們守規矩得很,幾千年來從來沒發生過亞洲鯉魚敢在中國的河道裡野蠻撞船的事情。
  • 鯉魚入侵全世界:在澳洲胖得像頭豬,為什麼在中國都活不到成年?
    歐洲鯉魚在澳洲泛濫成災在澳洲泛濫的並不是亞洲鯉魚,而是歐洲鯉魚,這種在十七世紀~十八世紀間被歐洲殖民者放歸野外的魚類,不過當時並沒有引起泛濫,轉折點是1964年一個「 Boolara」品系的鯉魚從養殖場放到了米爾杜拉附近的默裡河裡之後才引爆了鯉魚泛濫事件
  • 吃貨 "亞洲鯉魚"入侵美國水域 泛濫成災沒人吃
    美國政府甚至欲花180億美元修巨型堤壩,防止「亞洲鯉」進入五大湖區。  日前,美國亞洲鯉專家組Jim Garvey一行分赴上海、武漢、重慶,就如何解決美國入侵物種亞洲鯉魚問題進行調研考察。專家們不僅參觀了上海水產市場和武漢的水產加工廠,還親自品嘗了紅燒鯉魚和鱅魚頭泡餅等美食,看到了中國亞洲鯉魚消費市場的需求。
  • 這種動物,在英國胖得像「豬」,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童年?
    中國網友經常調侃「入侵的外來物種,被吃到不夠吃,甚至被吃成瀕危物種」,反過來我國的物種要到了國外,那就是沒有天敵的無憂日子。鯉魚原產亞洲,它們是溫帶性淡水魚,但適應性很強,耐寒、耐鹼、耐缺氧,是雜食性魚類,所以當鯉魚被引進歐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區時,它們很快就泛濫成災,然而在亞洲被視為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的鯉魚卻被歐美人視為有害物種。
  • 這種魚類在歐美「泛濫」,胖的像「豬」,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澳大利亞鯉魚泛濫成災,繼兔子泛濫後,鯉魚的泛濫也開始讓澳大利亞政府頭疼,為此政府懸賞獎勵。在該獎勵辦法中,將一條植入晶片的鯉魚在河中放生,能夠釣上這條鯉魚的垂釣者可以獲得獎金約500萬元人民幣(100萬澳元)。一時間,吸引了不少垂釣者前來嘗試。
  • 鯉魚入侵全球:在英國胖得像「豬」,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童年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澳大利亞鯉魚泛濫成災 政府懸賞澳大利亞政府擬將一條植入晶片的鯉魚在帕拉瑪塔河中放生,能夠釣上這條鯉魚的垂釣者可以獲得100萬澳元(466萬人民幣)的獎勵,這條政令吸引了不少垂釣者前來嘗試。不就是一條很普通的魚嗎,為何值得發布如此之高的獎金來懸賞呢?為了將其釣獲上岸,究竟需要捕獲多少條魚才行?
  • 亞洲鯉,在歐美泛濫成災
    亞洲鯉顧名思義,原產於亞洲,1963年,美國為了防止水體中浮遊植物肆意生長、淨化水體,從中國引進了草魚, 並在隨後幾年引進了鱅魚、鰱魚和青魚,從此開啟了亞洲鯉侵略全球的徵程,或主動引進,或外來入侵,它們迅速在歐美安營紮寨。
  • 讓國外頭疼的入侵物種,在中國卻失去了尊嚴,甚至活不過童年
    能想到最輕鬆的解決辦法就是讓生物吃了這些煩人的水藻,所以他們就在我國找到了亞洲鯉,果然亞洲鯉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因為這類魚的食量非常大,每天能夠吃掉其體重40%的食物。而且身體發育快、體型也大,壽命還賊長,一條魚能長到1.2米,體重能達到48公斤,看起來胖的跟一頭豬一樣,胳膊稍微沒力氣你都包不都亞洲鯉,就這樣的身體它們能活到70歲左右。而且亞洲鯉的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也非常強,它們對環境要求不苛刻,每次產卵能達到數萬、數十萬。
  • 鯉魚「入侵」全球:在國外胖得像「豬」,在國內卻活不過童年?
    中國的吃貨可是世界聞名,那些入侵的外來物種經常會成為我們的口腹之物。所以現在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外國人面對大量外來物種無可奈何,中國人卻樂此不疲的嘗試著美味,比如鯉魚。而我們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那些歐洲的鯉魚,有些膨脹到五六十斤左右,幾乎養成了巨型魚類,被人們調侃為長得像豬!
  • 美國「亞洲鯉」成災 派專家赴華考察鯉魚消費
    日前,美國亞洲鯉專家組Jim Garvey一行分赴上海、武漢、重慶,與中國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長江水產研究所,西南大學和中國TNC(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專家就如何解決美國入侵物種亞洲鯉魚問題進行調研考察。「這次美國專家訪華的目的之一也是考察中國的鯉魚銷售市場,為在美國成災的「亞洲鯉」尋找商業貿易的可能性。」
  • 鯉魚在英國胖得像「豬」, 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童年
    但在一些歐洲國家,卻能經常見到大型鯉魚出現,體重動輒就是五六十斤甚至上百斤,可謂是胖得像頭豬。同樣都是鯉魚,為何卻能在體重身形上有著如此大的差距?1、鯉魚的發源地鯉魚屬於亞洲原產的溫帶性淡水魚,喜歡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緩慢的河川裡。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鯉魚很早便在中國和日本當做觀賞魚或食用魚,在德國等歐洲國家作為食用魚被養殖。
  • 美媒:中國簡直「反人類」,美國的入侵物種在中國居然活不到成年
    說起小龍蝦,這種生物原本不是我國本來就有的物種,可以算得上是通過「生物入侵」手段來到我國的,有些人可能光從外表來看這種生物就覺得比較恐怖了。更不用說下口了。但是對於愛吃這口的人來說,不僅是吃燒烤的時候必點菜之一,甚至很多人還會親自動手做成各種口味,比如說什麼爆醬小龍蝦啦,又或者什麼油燜小龍蝦等等。在國外,被當作害蟲的小龍蝦卻成了國內愛蝦人士桌上一道美味。
  • 簡直「反人類」,入侵物種在美國肆虐成災,到中國卻難以成年?
    中國被很多老外稱為一個不可思議的民族,因為思維方式和成長環境的不同,中國人在一些問題的看法上,往往和西方國家的人有著非常大的差別,但很多時候我們的這種想法,不僅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而且看上去還更加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