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地在亞洲的鯉魚類——亞洲鯉魚,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鱅魚、鰱魚、鯽魚、鯉魚等8種魚類的統稱。在我國這些魚類是人畜無害,深受廣大人民喜愛的美味佳餚。
但它們在美國可就不同了,作為入侵物種,它們在美國膨脹了,泛濫成災,長到像豬一樣肥,美國人也不敢吃,並給美國人民帶來噩夢般的困擾。為什麼都是同一物種,差異卻是如此之大?
但在我國的水域,已經形成穩定的生態平衡,亞洲鯉會受到眾多天敵的制約,限制其生長。
而且,國民對於亞洲鯉的需求量很高,在它們沒有成年之前肉質最鮮嫩可口,所以被人類大規模捕撈。
在我們這裡,很多鯉魚長到2歲,還未成年就被捕撈上岸,被吃貨們幹掉了。而且國人還很會吃,菜式多樣,口味繁多:紅燒清蒸糖醋,燉湯炸魚,烤魚,水煮魚,酸菜魚,酸湯魚……它們更是逢年過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吉祥物。
所以,在中國亞洲鯉硬生生地被吃成了需要人工養殖的境地。
上世紀60年代,美國一些水系,藻類、有害水草大爆發,導致水質變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於是選擇了引進亞洲魚種,據說亞洲鯉是清理小能手,讓它們只吃掉這些水藻,就可以控制水生植物泛濫,淨化水質。
多年以後,亞洲鯉果然不負眾望完成了任務,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但亞洲鯉作為外來物種,在美國水域沒有天敵,加之這裡食物充足,它們食量大驚人,肆意生長,美國人也不喜歡吃它們,一不小心長成1米多長,體重達45公斤左右的大肥魚。在理想狀態下,亞洲鯉壽命高達70歲左右,生長10年,體長就可達1~1.5米。
讓美國人沒想到的是,亞洲鯉的繁殖速度和適應能力還極強,每次產卵成千上萬,甚至數十萬,並且能夠跳過低水壩等障礙物快速蔓延到新的水域。此外,洪水也幫助它們逃到無法到達的水域,比如沿著密西西比河逆流而上。
導致的結果就是,亞洲鯉不僅把人家的水生植物消滅光了(本地魚搶食也搶不過大個子的它們),還嚴重擠佔了「土著魚」的生存空間,搞得土著魚種日漸消瘦,沒法生存,幾近滅絕。
正因為亞洲鯉壽命長,繁殖快,無人食用,早已泛濫成災。它們現在已經入侵到美國各大河流湖泊,嚴重威脅當地水系的生態平衡。
亞洲鯉欺負完水裡的動物,也對人類下手了。亞洲鯉甚至進化出了「會飛」的物種,能夠躍出水面「飛行」6~7米高,這貨可是個狠角色。當船隻靠近時,少則幾十條,多則上千條會突然騰空而起,損壞船上設備和船身,用魚尾「打臉」船員,很容易被拍暈,重則骨折。這就使得船員不得不戴上頭盔護身。
亞洲鯉的泛濫愈演愈烈,美國人開始想方設法,制定了很多捕殺計劃,防止亞洲鯉的進一步蔓延。最令美國人擔憂的是,泛濫的亞洲鯉一路向北開闢疆土,已經逼近五大湖區,這可是美國最後一道防線,是當地數千萬人的飲用水源地,一旦這裡也被擊潰,將面臨巨大災難。
從2007年開始,美國政府通過舉辦弓箭射擊比賽,設置電網,投毒等等方案來對抗亞洲鯉,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但都收效甚微。
首先是射殺活動,可想而知,射手們還沒來得及施展開,都被「飛魚」打臉打退下了。
接著出大招——投毒。
科研人員曾在某一運河,投放了大量滅殺毒劑——魚藤酮。但這種毒藥沒有針對性,結果出乎意料,被毒死的亞洲鯉寥寥無幾,死傷更多的卻是"土著魚",毒死數量成千上萬。這個方法也不得不棄了。
而為了阻止亞洲鯉進入五大湖,政府還斥巨資打造了水下電網,試圖攔截亞洲鯉。這裡的電網電低壓並不會把魚電死,只是讓靠近的魚群感到不舒服,使它們知難而退。但效果也不理想,還是可以在另一頭發現「漏網之魚」亞洲鯉的身影。
在2017年,密西根州州長更是願意拿出100萬美金的懸賞,徵集可行方案。
這亞洲鯉真是讓美囯傷透了腦筋,折騰了美國這麼多年,耗時耗錢耗力,都無濟於事。
你可能要問了,費那麼勁幹什麼,為什麼美國人不把亞洲鯉吃掉呢?
不是魚不好吃,亞洲鯉真不符合美國人的飲食習慣。亞洲鯉的魚鱗多,他們不太會處理;魚刺又多,用刀叉吃起來麻煩,還是我們的筷子方便;還沒有我們的高超的烹飪技術。
而且,美國早期因發展工業,很多水域重度汙染,水藻等微生物大量繁殖,河水重金屬超標。因此,即使是現在,很多人美國仍然擔心有殘留,生怕吃了這些魚,自己變成「元素周期表」。而且也不能光靠吃來解決問題,還是應該從根源上消除這一危機。
後來,老美還是向我國求助了,他們將泛濫的亞洲鯉賣到了中國。但現在國人也是很注重食品安全問題的。況且,相比國內的「活魚現殺」,來自國外的冷凍亞洲鯉,無論從安全性,還是從新鮮度上考量,都毫無可比性,所以估計也是難以銷售出去的。老美自己的鍋,還是要自己背!